登陆注册
12322400000050

第50章 “人生岁月白驹过,应事牢骚记咏哦”(4)

1923年,胡适曾三次到杭州,除却公开的事由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与其妻妹曹诚英见面。对胡适而言,与曹诚英的情感纠葛是他最难忘的一段经历,而杭州西湖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曹诚英字珮声,是胡适三嫂同父异母的妹妹,小胡适11岁。当年胡适与江冬秀结婚时当伴娘的曹诚英才15岁。曹诚英对胡适一直极为崇拜,两人很早就有书信往来,虽然一开始仅限于亲戚层面的交流。曹诚英后来与胡冠英结婚,婚后丈夫到杭州念书,她也到杭州学习。因此,当胡适有机会到杭州休养时,与时在杭州读书且刚刚离婚的曹诚英见面就是极为自然之事了。

1923年4月,胡适到上海参加一个研究新学制课程的会议,顺便到杭州一游,其实就是为了见曹诚英。胡适在杭五天,刚离婚不久的曹诚英一直陪伴身边,正是这次见面使得他们的感情发生了质变。从其日记可知,胡适在杭期间,除了曹诚英还有好友任叔永、汪静之等人陪伴。尽管两人单独相处的时间可能不多,但胡适还是十分快乐。他回到上海后写了《西湖》一诗,借赞美西湖表达对曹诚英的爱慕和思念,其中有些诗句,知情者当一看便知其另有所指: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的更利害了!

然而西湖毕竟可爱,轻烟笼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

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

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伊了。

听了许多毁谤伊的话而来,这回来了,只觉得伊更可爱,因而不舍得匆匆就离别了。

据《胡适日记》,当年6月8日,胡适再到杭州,主要目的就是决定秋天到杭州养病休养一事。此次胡适住进了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同游者为高梦旦。胡适先后与蔡元培等人见面商谈,他们都力劝胡适在西湖之滨的烟霞洞休养,并陪伴胡适到烟霞洞实地考察。胡适对此地十分满意,最终决定到此休养。

于是6月24日,胡适住进了烟霞洞,开始了被他称为“神仙般”的生活。这段生活之所以能与“神仙”相比,正是因为在此期间他收获了爱情。以下是胡适当日日记对此事的记录:廿四日,陈廉斋(名惟俭,军警督察长)在山上请我吃饭;饭后与同来诸客同游南高峰。南高峰高三零二密达(米),可望见西湖全景,可望见钱塘江;天晴明时,可望见海。湖上风景,以此为最壮美。

胡适果然不愧为名人,连军警督察也要请他吃饭。而胡适对西湖风景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似乎他对壮美之风景更加欣赏。接下来的日子,胡适的日常交往颇为繁忙,不是应邀演说,就是出席宴会和会见友人等等。但毫无疑问,他最在意的还是与曹诚英的交往。当时曹诚英已考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年龄刚刚二十出头,刚刚离婚。汪静之形容说她“属于那种不很漂亮,但有迷人魅力的女人”。既然胡适在烟霞洞养病,曹诚英放暑假刚好前来照顾。在此期间,他们感情日深,烟霞洞遂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地,且看胡适对此的记录:下午我同佩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花盛开,香气迎人。我们在一个亭子上坐着喝茶,借了一副棋盘棋子,下了一局象棋。(1923年9月13日)

同佩声到山上陟屺亭内闲坐。我讲莫泊桑小说《遗产》给她听,上午下午都在此。(1923年9月14日)

傍晚与娟(即曹诚英,引者注)同下山,住湖滨旅馆。(1923年9月27日)

至于曹诚英是何时开始留宿烟霞洞的,一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在7月29日他们同在南高峰看日出之后。此处说法参考了李伶伶、王一心著:《日记的胡适——他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他们》,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7页有关评述。

不过,再美好的生活也会有尽头,转眼三个月过去,且看胡适的留恋之情: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弦的残月,光色本凄惨;何况我这三个月在月光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1923年10月3日)

笔者以为,胡适这一段虽是日记,却写得感情真挚,文笔优美,实在是要比他那些白话诗好上很多呢。10月初胡适向友人一一辞行,而曹诚英因为开学已经返校。10月5日傍晚,胡适乘火车离开杭州。不过胡适与曹诚英因为无法忍受相思之苦,不久竟然又在杭州相见。请看胡适日记:我们四个人去游西溪花坞……坐船到开化凉亭附近上岸,步行进花坞。娟(曹诚英)走不动了,我们到一个庵小坐吃茶(1923年10月21日)

晚上与志摩、经农游湖。到壶春楼吃饭。我戒酒已近十日,今夜心中不快,遂复喝酒。三个人共喝了二斤半。

到湖心亭,看月。我在石板上仰卧看月,和志摩、经农闲谈。后来又到平湖秋月,人都睡了。我们抬出一张桌子,我和志摩躺在上面,我的头枕在他身上,月亮正从两棵大树之间照下来,我们唱诗高谈,到夜深始归。(1923年10月22日)

志摩昨天做了一首《天宁寺闻礼忏声》的长诗,气魄伟大,我读了很高兴。志摩与我在山上时曾讨论诗的原理,我主张“明白”“有力”为主要条件;志摩不尽以为然。他主张massively(雄伟、庄严)是一个要件,但他当时实不能自申其说,不能使我心服。十二日我在上海沧州旅馆时,他带了一首《灰色的人生》来,我读了大赞叹,说“志摩寻着了自己了!”。(1923年10月25日)

徐志摩对胡适与曹诚英的关系,心知肚明,有时不免故意“审问”胡适,且看徐志摩此间日记:午后为适之拉去沧州别墅闲谈,看他的烟霞杂诗。问尚有匿而不宣者否,适之赧然曰有,然未敢宣,以有所顾忌。(1923年10月11日)

昨写此后即去适之处长谈,自六时至十二时不少休。……与适之谈,无所不至,谈书、谈诗、谈友情、谈爱、谈恋、谈人生、谈此谈彼:不觉夜之渐短。适之是转老回童了,可喜!(1923年10月13日)

昨下午自硖石到此,与适之经农同寓新新(指西湖边的新新饭店),此来为“做工”,此来为“寻快活”。……我形容北京冬令的西山,寻出一个“钝”字;我形容中秋的西湖,舍不了一个“嫩”字。……昨夜二更时分与适之远眺着静偃的湖与堤与印在波光里的堤影,清绝秀绝媚绝,真是理想的美人,随她怎样的姿态妙,也比拟不得的绝色。(1923年10月21日)

昨天(二十二日)是一个纪念日,我们下午三人出去到壶春楼,在门外路边摆桌子喝酒。适之对着西山,夕晖留在波面上的余影,一条直长的金链似的,与山后渐次泯灭的琥珀光……

饭后我们到湖心亭去,横卧在湖边石板上,论世间不平事。我愤怒极了,呼啸、诅咒、顿足,都不够发泄。后来独自划船,绕湖心亭一周,听浆破小波声,方才勉强把无名火压了下去。(1923年10月23日)

从上述两人日记中不仅可见他们的友谊之深厚、关系之亲密,而且可以从中体会到他们对西湖那特殊的热爱与眷恋。这种情感由于他们各自陷入情网之中而得到放大,进一步加深了其对西湖之美丽的赞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人记录同一天同样事件的日记,就是10月22日他们去湖心亭看月事,虽然胡适是当日即记(其实也可能是事后补记),而徐志摩是次日写下。比较一下二人对同一事件的记录,可以看出微妙的差异。此间当为胡适一生中情感最为丰富多彩的时期,但相比徐志摩他还是节制很多。在写景方面,徐志摩无疑更胜一筹,对西湖美景的描述更富有诗意。此外,在袒露内心情感方面,胡适一直比较隐晦曲折,而徐志摩就更加坦诚直白,有时甚至达到“疯狂发泄”的程度:“我愤怒极了,呼啸、诅咒、顿足,都不够发泄。”胡适的冷静含蓄和徐志摩的热情奔放,恰成鲜明的对照。

有意思的是,当胡适在烟霞洞与曹诚英过着神仙一样生活的时候,在写给大洋彼岸的韦莲司的信中,他却对此事只字不提,原因很简单,韦莲司也是胡适的心爱之人。且看胡适信中对这一段生活的描述:我在南方呆了7个多月:有1个月是在病床上,1个月在杭州,4个月在离杭州西湖不远的烟霞洞中,还有1个月在上海。这段长时期的休息对我非常好。我回到北京的时候,我的健康是这两年最佳的。我除了游山玩水,跟小表妹说些故事以外,什么事都没做。我的表妹因为健康不佳,跟我和我的侄子住在一块儿。

其中那句“什么事都没做”,是否有些弄巧成拙的嫌疑呢?当然,对于韦莲司这个美国女子而言,她也许根本无法理解中国人的这种复杂亲属关系,所以胡适如此说她大概也不会想到什么的吧。

在新月派诸人中,胡适当然是领袖,而徐志摩则被称为新月派的灵魂。新月派也是因为有了他们两人才能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他们两人的关系就是相互支撑和相互渗透,这样密切而不可分——至少在新月派同人看来是如此。不过,从深层次上讲,胡适给予徐志摩的支持应该更多,因为他的地位和声望在当时远远超过徐志摩。对于胡适给予徐志摩创作和事业的支持以及影响,今人段怀清有这样中肯的评价:“(一九)二三年‘新月社’的成立,以及二四年泰戈尔的访华,再加上受聘北大、参加文学研究会等,是徐志摩作为一个诗人——活动家登上北方文学知识分子舞台并精彩亮相表演的时期,也是徐志摩作为诗人正式走进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时期。而在上述活动的背后,都依稀可见胡适的影子在。作为一个诗人,徐志摩所需要的艺术灵感可能来自于他身边或者梦境中的异性,但作为一个需要成就现实人生事业的徐志摩,胡适的存在,无疑让幻想中的徐志摩,还能够不时惦记着现实世界里的果实,让他的每一片思想与情感的落叶,还能够坚持飘落到树根上,或者在空中画出一道飘落的轨迹,或者慢慢地腐烂在树根上,成为肥沃大树的养料。”

可以说,徐志摩有胡适这样的挚友,是他的幸运徐志摩去世后,胡适为其日记,应林徽因之请所做一切,足以证明。而胡适结交徐志摩与否,则对其一生影响不是很大。

吴宓:《吴宓日记(第二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67页。

原载1931年3月1日《宇宙风》第12期。

周至平编译:《不思量自难忘——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参见李伶伶、王一心著:《日记的胡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命神无双

    命神无双

    暗夜悄然而至,诸神黄昏即将降临。当正义不再象征光明,当邪恶不再代表黑暗,宽容即是歧视,忠诚也是背叛,秩序重归混乱,死亡才能绚烂之时,勇士,你在哪里?当众神被囚禁,信仰被剥夺,大地在咆哮,命运受煎熬,人民在哀嚎之时,勇士,你在哪里?我不是勇士,我也不是救世主,我只想在这个世界好好地活下去,仅此而已。——修狼如是说
  • 胖妞逆袭记

    胖妞逆袭记

    林静被劈腿了,而且还是在林静自己的床上被劈的,当然,作为一名女汉子,林静送给两个小贱人的回礼,也是挺丰盛的!
  • 梦中剑

    梦中剑

    梦中不见梦中剑,梦中无君梦难圆。剑芒彻骨梦已碎,梦醒时分泪涟涟。主人公谢晓荻从方外五大剑客之一的谢梦得之处学得“大梦剑法”后开始闯荡江湖,却无意中得罪了一个神秘的门派——“无量门”。绝世武功,阴谋诡计,权势之争,儿女情长……一个妙彩纷呈的武侠世界。
  • 莫里哀(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莫里哀(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在巴黎热闹的大市场附近,耸立着一幢古老的建筑。这里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叫做约翰·波克兰,是一位有名的室内陈设商。他在大市场开设了一个店铺,另外,在巴黎其他地区还有几处铺面和作坊。在当时,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物。
  • 安知墨如言

    安知墨如言

    安隐言这个拥有双博士学位的女学霸,大手一挥选择放弃国外任教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国内教书。“安学妹,手下留情啊!”安隐言大学时期的学长无奈道,如今成为A大校长的乔楚砚领略过安隐言的厉害,于是在她的威逼利诱下,乔校长狠狠心录取了她。然而安隐言的教学生涯并不乐观,第一天就被一只狗害到了河里、第二天被楼上的花盆准确砸中、第三天上厕所手一滑手机掉进了马桶……最可气的是她所遭受的一切都是一个名叫宫琛墨的男人造成的!等等、宫琛墨?正在喝茶的安隐言直接吓喷了……
  • 废材四公主

    废材四公主

    沐缘天纵奇才十六岁便成为了历史文化科研教授,十九岁那年在研究国家文物局送来的古玉时研究所突然发现爆炸,沐缘以及在场两名研究生被宣布死亡……她从黑暗中醒来,眼帘里有一个绝美的女子眼神中充满了喜悦望怀中的孩子“叫她宣好吗?”男子没有回答只是淡看了她怀中女孩一眼……她是他们的信仰,她却为了他一手毁灭了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组织复杂性管理

    组织复杂性管理

    本书试图从组织复杂性研究的一些最基础的问题入手,并逐步展开.提出用结构敏感性及行为逻辑通道分析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组织及复杂性形成机制,同时建立了专门化的解决方案,搭建起了解决组织复杂性的理论架构,涵盖了组织复杂性研究的最为基础的研究内容,包括界定了组织复杂性,给出了组织复杂的来源、形成机制及复杂组织的判断条件,构建了解决组织复杂性的基本方法等。本书主要适合于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专业的组织复杂性研究的学者参考与阅读,对于复杂性研究的入门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瞑神传奇

    瞑神传奇

    当一无所有,众叛亲离,信仰崩塌,来到陌生的世界,是苟且偷生,安然度过,还是无所畏惧,征战天下。你要选择什么!李铭希不知道。他所知道的,只是,战!战!战!
  • 唯一挚爱:沈学长的乖乖竹马

    唯一挚爱:沈学长的乖乖竹马

    瞄一眼,再瞄一眼,嘿嘿,好像没被发现,那就再看一眼。“顾清晨。”男生闲适的翻了一页书。“到!”“我的脸上是有字吗?还不好好的看书?”沈柏义瞥了她一眼。“嘿嘿嘿,谁让你长得这么好看呢。”“我长得好看你就这么骄傲?”“那当然啊,因为你是我的。”顾清晨一脸自豪的说着。听她这样一说,沈柏义的嘴角立刻勾起了一抹弧度,于是,顾清晨的视线更是不能移开了。直到察觉到他那不怀好意的样子之后,顾清晨才醒悟过来,义愤填膺的控诉道:“你无赖,你勾引我!”“哦?我可什么都没做,是某人定力太差。”顾清晨:……
  • 勘处播州事情疏

    勘处播州事情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