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8400000035

第35章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2)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出现了某些新的倾向。文学领域的拓展、文学观念的改变、创作方式的转换等,呈现出某种两难处境:一方面,文学创作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轻松;一方面,文学创作变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粗俗、越来越浅薄。文学创作向文学生产转换,文学接受向文学消费转换。在由网络文学将文学推向一个狂欢的时代,文学的经典性被日益弱化了、淡化了。

三、新媒体时代的文学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某些变化,新媒体时代的文学阅读也有了重要的变化。新媒体信息的开放性、传播的便捷性、传受的互动性,让读者的阅读具有了新的特点。

阅读浅泛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一。网络文学、电子报刊、电子图书、手机文学,让读者的阅读更为自由与随意。地铁里、码头上、公交车上、办公室里,只要有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就可以阅读。翻阅浏览式的阅读,一目十行跳跃性的阅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阅读,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种现象。便捷快速、浅尝辄止的阅读,成为当下社会浅阅读的基本特征。这种阅读方式,形成了大量浏览而缺乏深入的泛阅读,甚至只浏览标题而不细读文本的现象,不在大量文本前驻足,而在吸引眼球的段落词句上留步。

阅读的图像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二。数字电视、动漫图书、移动电视、DVD影视、3D电影、彩信等,让现代人的阅读图像化了。人们对于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常常凭借影视作品,而非通过名著的文学文本。在读图时代往往又出现了插图本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行,甚至也出版了一些图说中国古典哲学名著系列丛书,在让一些深奥的古典哲学著作图像化的同时,却也将一些深邃的思想简单化了。有人指出:“现代科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先后打开了通向读图时代的大路,消费文化的勃兴则使人越来越习惯在视觉中接触世界。久而久之,人的思维变得懒惰。”追求读图的形象与轻松,追求读图的视觉快感,形成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种倾向,过于沉溺于读图中往往会弱化了人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阅读的游戏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三。在某些小说创作中,明显可以看到电子游戏的痕迹,那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幻想,那些打斗杀戮的场面,那些除暴扶弱的行为,都与电子游戏十分相似。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与传统的文学阅读接受教益不同,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呈现出游戏化特点,追求愉悦、寻觅刺激、求得快感已成为阅读的某种目的,以至于在某些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跳跃式的浏览式阅读已经成为一种阅读的习惯,并非按部就班顺序阅读,而是在跳跃式浏览中选取有刺激的场景与情节。无论是情欲宣泄,还是阴谋算计,无论是偷窥盯梢,还是杀戮火拼,读者们往往在这些夺人眼球的地方滞留,形成了阅读游戏化的片断性、零碎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种现象。手机小说的阅读更是如此,那些有色彩的手机小说,往往与性和政治相关,通过手机的一再转发,引起哈哈一笑,在游戏状态中完成了小说的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阅读,固然与媒体的发展技术的发达有关,也与大众文化的流行有联系,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的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成为了大众文化流行的一种症候。

四、新媒体时代文学发展的前瞻

新媒体信息的开放性、传播的便捷性、传受的互动性改变了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境况,网络文学的发展导致了文坛传统纸媒文学、商业性大众络文学三分天下的境况,甚至有人提出网络文学已占“文学的半壁江山”之说赵勇:《文学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转型之旅:新世纪文学十年抽样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在整体结构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在文学领域的拓展、文学观念的改变、创作方式的转换中,可以说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更为自由更加繁盛的时代。多元化、丰富性成为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表征,文学观念的改变使文学卸下了以往一些强加给文学的重负,回到文学原初的娱乐消遣自我表达之途。创作方式的转换使文学与读者更加靠近了,在作者与读者、创作与市场的互动中,读者已经处于文学接受者、消费者的上帝的地位,网络文学与纸面文学的互动与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文学创作必定随之发生变化,在文学日趋大众化、普泛化的同时,在文学日趋商品化、消费化的同时,文学繁荣的表象下却存在着某种隐忧。

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的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让文学阅读进入了一个更为自主更加自由的时代。在作家被脱下的启蒙者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华丽外套后,读者不再接受启蒙者登高一呼的启蒙,也不再聆听灵魂工程师的絮絮叨叨的说教,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读物和阅读的方式,将娱乐休闲置于首位的阅读抉择决定了阅读方式的改变。作为文学商品消费者的读者可以对作家和作品颐指气使地评说,甚至参与或影响某些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学接受的寓教于乐被强化了突显了,读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于文学创作的过程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中,这种影响将越来越大。

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发展与变化,也具有某些值得警醒之处。在文学商品化大众化的语境中,文学创作的自由随意,使作家与写手缺乏精品意识,缺乏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粗制滥造、粗俗低劣的作品层出不穷,快餐式的作品充斥这市场与网站。“‘文革’前十七年,我国发表的长篇小说总共是200部左右,但几年前的一次网络征文大赛中,一天内就收到长篇小说147部。”虽然文学创作回到了娱乐消遣的原初状态,应该追求寓教于乐的文学创作境界。在注重文学的商品性市场化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涵;在注重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生活化的同时,必须强调文学创作的典雅化、经典性。在尊重读者的意愿和意见的同时,作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完全为市场所左右,不绝对迎合读者的见解。尤其注重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反对文学创作的复制性和拷贝式的生产,将创作具有文学内涵和艺术品位的精品力作当成作家创作的责任。

在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的自由化、自主化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否定文学阅读的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但是应该强调文学阅读的深阅读精阅读,倡导阅读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倡导对于某些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有深度的阅读,让文学名著中的人文内涵艺术光辉得到光大和传承。在阅读的图像化过程中,我们也反对一味阅读图像而忘却了文字阅读,这将抑制文学阅读的想象能力和批判色彩,倡导在图像阅读过程中的文字阅读。在阅读的游戏化过程中,应该提倡具有理性色彩的学理性阅读,对于某些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评说,在快餐式文学作品泛滥的同时,注重对于严肃的雅文学的阅读,在多元化的阅读中影响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文学阅读都发生了某些变化,传统的、精英文学的创作仍然在坚守,纸面络文学创作的互动也说明了文学界发生的变化,网络文学作品进入茅盾文学奖的候选作品中,也说明了网络文学创作也能够产生精品力作。文学是人们生活中的娱乐消遣,文学也是人们消费中的文化商品,文学更是人们生命中的精神寄托,文学是发展的、多元的、变动的,希望我们的文坛为人类留下更多的经典名作。

赵勇:《文学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转型之旅:新世纪文学十年抽样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李浩:《图像时代,谁还在阅读文学经典?》,《北京日报》,2006年8月1日。

白烨:《新世纪文学的新格局与新课题》,《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周思明:《新媒体文学也需接地气》,《中国艺术报》,2011年12月5日。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你也许不同意摩罗的观点,但你无法回避本书所提出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被撕裂的痛苦命运是如何形成的?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外,是否还交织着自我撕裂的主动选择?在军事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败以后,在一个多世纪的富国强民的峻急追求中,是否引发并促进了国人全面的精神崩溃?中华文明是否发生了彻底的断裂?它又是如何被割裂的?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在向现代化的全面皈依中,文化精英们是否产生了自我怨恨的文化心理?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其中又交织着什么样的权力博弈?今天的中国人面临着何种处境?未来中国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抉择?如何行动?若要了解这一切,你不能不读《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若想解答这一切,你不能不独立思考!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 书与艺术

    书与艺术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读本之一,是围绕“书与艺术”展开的读书随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对身边艺术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体验至美的艺术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操和艺术精髓。
  •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热门推荐
  • 情变

    情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誓言

    倾城誓言

    她,从小接受非人的训练,项项全能。可是,却因为一次刻骨的背叛,她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正因为她经历过那彻骨的痛,便在心里暗暗的发誓,再不会重蹈覆辙。他,身为晋王,性子冷静睿智,腹黑精明。从没有人能跟上他的阴谋智商,一肚子黑水,可没想到,会栽到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身上。把她宠到了骨子里。从此便拥有了“双重人格”,开始了漫漫追妻路。本文纯属脑洞之作,如有雷同,算你抄我的。
  • 我的世界:新的世界

    我的世界:新的世界

    世界的变化,却由一位少年来拯救。考运气还是实力?幕后主使到底是谁?少年该如何拯救...........
  • 人生如戏,似水流年

    人生如戏,似水流年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正在创作之中的故事,而他或她都是故事的主角,也许也是别人故事中的配角,亦或是只出现一秒便成了炮灰的存在。。。。我的故事在继续。。。。
  • 瓦罗兰异闻录

    瓦罗兰异闻录

    关于瓦罗兰英雄们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是按照官方的背景故事来改编的,写作风格类似于比尔吉沃特:焰之浪潮故事的风格。希望读者们能够喜欢这样的故事。
  • 剑中雄

    剑中雄

    刀法三年可杀人,剑法十年不出门。(PS:上古十大神器,轩辕剑,东皇钟,盘古斧,炼妖壶,昊天塔,伏羲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女娲石)
  • 超能力犯罪调查组

    超能力犯罪调查组

    隐秘的世界中超能力犯罪者的黑手无处不在,拥有火焰能力的我死里逃生后成立了超能力犯罪调查组;面对诡异的事件,来袭的神秘莫测的能力者们;我和我亲密无间的伙伴们一起和他们斗智斗勇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严惩罪犯!
  • 战争覆灭

    战争覆灭

    22世纪之后人类的出现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一切都在改变但是仍有当今影子。社会发展就会有各种各样矛盾,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包括战争在内。未来不可能没有战争但战争必定会结束直至失去战争的环境最终走到战争的尽头。本书献给热爱想象与思考的朋友。看了本书有共鸣的朋友多多与我联系并交流
  • 凌云圣尊.

    凌云圣尊.

    原本仙界的一个小小仙人,遭遇意外转世在神龙大陆,凭着自己修炼的强大功法,纵横异界!
  • 《灵之生命魔法》

    《灵之生命魔法》

    似乎回不了头,唯独童年时睡梦的呓语,才是自己最真实的语言。生命魔法,禁忌咒印,在死亡面前又能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