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3500000101

第101章 爱国高僧钟循仁

钟循仁,1905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高兴乡高多村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从小在父亲办的私塾里念了三年书,后来也成一名私塾先生。由于受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钟循仁看到旧中国的黑暗统治,看到劳动人民的疾苦,就立志要做出一番革命事业来。有时候,他又觉得报国无门,志同道合的人少,心中郁闷,经常忍不住跑到村里最高的山顶上仰天长啸,因此得了个“循仁癫子”的外号。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钟循仁在陈奇涵、胡灿等兴国籍共产党员的影响下,终于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依着他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威望,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分田抗债斗争,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于同年冬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赤卫队长、游击大队大队长,中共长迳乡党支部书记、高兴区区委书记。

1931年2月,蒋介石调集2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为加强对兴国县革命斗争的指导,钟循仁调任中共兴国县委工作巡视团团长,他积极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和广大群众支前,工作表现出色,第二年2月担任了兴国县委书记。1933年3月,接任公略中心县委书记。同年9月任中共永丰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冬,钟循仁调任中共粤赣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赣南省,任命钟循仁为中共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省军区政委。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第五十二师9000余人向闽赣省苏区进行“围剿”,由于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祜和参谋长徐江汉等人奉行“左”倾军事路线,命令部队备足粮食,坚守城池与强敌拼消耗,致使闽赣反“围剿”节节失利,武装力量不断遭到损失。建宁、泰宁、资溪已被敌人占领,泉上已是兵临城下,随时都有被敌人占领的可能。整个闽赣只剩下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三个县,澎湃、太雷两县的区、乡苏维埃所在地的宁化县城,夜间也常常有特务骚扰,宁化城里的群众外跑很多,加之敌人封锁,整个城区商业萧条,私人商店无法营业。宁化全城仅有三家公办合作社卖些普通商品,连火柴、食盐、煤油等生活必需品也很难买到。就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1935年1月,钟循仁接任闽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钟循仁上任后,面对这种危局,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做出三条决定:一、以省苏维埃名义颁发布告,发至各县、各部队,号召和动员外跑群众回家搞秋收、冬种。二、派出游击队越过敌人封锁线,到夏茂、白莲搞些食盐供应群众,同时组织群众用樟脑油点灯照明,熬硝盐。三、召开县、区、乡苏维埃主席扩大会,布置粮食征购,保证前方用粮,动员逃兵归队,打击和防止敌人骚扰、破坏。

在斗争形势极其恶劣的情况下,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在省委的领导下,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宋清泉、徐江汉、彭祜被险恶的战争环境吓破了胆,他们对革命悲观失望,暗中策划叛变投敌阴谋。一天早上,仙游县保安团一名自称姓陈的便衣特务上山来,宋清泉、徐江汉同这个特务秘密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军区司令部就派杨良生跟那名特务下山。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杨道明知道这些人的行迹后,感到十分怀疑,预感一场投敌叛变的恶剧将要发生。于是,他立即与钟循仁交换了意见,决定部队马上向山顶转移。钟循仁立即召集宋清泉、徐江汉、彭祜等人边行军边开会,对他们悲观失望、动摇革命的错误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部队刚到山顶,山下枪声大作,永泰县保安队已到山脚。国民党保安团步步逼近,下午,一个国民党军官模样的人带着两个士兵,抬着一头大肥猪上山来劝降。这件事情又被钟循仁发现,钟循仁说:“国民党又来诱降了,连慰劳品也带上山来。”于是,又紧急召集宋清泉、徐江汉、彭祜、杨道明、陈长清等人开会,会上,宋、徐、彭三人和前次会议一样一言不发,根本不理睬,由于他们的抵触和沉默,两次会议都不欢而散。在紫山上,宋、徐、彭三人在部队中制造谣言,煽动大家说:“现在大家没有饭吃,没有供给,我们暂时诈降,先解决目前困难,以后有机会再反过来。”

5月8日清晨,钟循仁和杨道明起床时,发现军区驻地静悄悄,部队开拔了。他俩感到问题严重,山沟里只剩下由闽赣省党政军改组的工作团和30多名掉队的战士。原来宋清泉、徐江汉、彭祜连夜把部队带到仙游投敌去了。随后保安团包围了工作团机关干部和少数武装。工作团多是文职人员,没有战斗经验,在激战中当场被打死20余人,被捕10多人。钟循仁、杨道明和闽赣省政治保卫局局长陈长清等9位同志隐蔽在大森林中没有被敌人发现。

夜幕降临了,9位同志摸黑来到嵩口玉湖的一座大山里,这时天已亮了,他们只好隐蔽下来,待晚上再走。到了晚上,他们又从山上摸到山脚,向一户老百姓买一点地瓜米充饥,同时还拿出一点钱恳求这位农民替他们带路,这位农民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到玉湖要过渡才能到嵩口。为了防止暴露目标,他们分两批过渡,没想到在第二批过渡时,被设在溪边一座国民党碉堡里的敌人发现并开枪射击,有两位同志腿部负伤,被老百姓搭救隐蔽在山上养伤,剩下7位同志冲了出去,隐蔽在玉湖至东坡之间一座大山里,几天后又到月洲山上隐蔽,然后,从月洲再到小白杜。在人地生疏、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陈长清等5位同志提出要回赣东北去。而钟循仁和杨道明是兴国县有名的革命者,早已家破人亡,而且国民党到处悬赏捉拿他俩,只好与他们分手。 至此,闽赣省委、省苏消亡。

此后,钟循仁化名黄家法,杨道明化名谢长生,毫无目标地往永泰西面走去,到了同安镇西安村发现路边有座寺庙(九座寺)。钟循仁和杨道明商量:现在我们俩到此人地生疏,身无分文,语言又不通,不管是借宿、要饭都会引起他们的怀疑,不妨在寺中暂住一时,再做打算。寺里的和尚妙智法师倒有几分同情,但考虑九座寺过往行人多,有所不便,怕给寺庙带来麻烦,就介绍他们俩到永泰与尤溪交界的闇亭寺去。钟循仁和杨道明按照妙智法师指点的路,于1935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到了闇亭寺。闇亭寺的住持品香法师见钟循仁和杨道明是两个不寻常之人,不像要真正出家的人,不肯接收,经过再三恳求,才把他们收留。

农历四月二十日入寺后,经过两个月的考验,于农历七月四日,品香法师为钟循仁和杨道明举行出家削发仪式。钟循仁法号妙圆,杨道明法号馨杨,众僧向他们道喜,他们只是合掌回礼,说不出一句答词。出家后,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俩一直沉默寡言,更少和外人接触。这一切举动引起品香法师的猜疑,久而久之,见品香法师为人厚道,他们才告知自己的身世。他们出家39天,品香法师去世,妙玄法师代管。1939年妙玄被辞退,觉音老和尚让杨道明当闇亭寺的住持。

1943年农历八月的一天,闽中地下党有两位同志去尤溪活动,路经闇亭寺,钟循仁、杨道明在简短的谈话中察觉对方身份,想午饭后与他们细谈,可没想到,午饭后他俩即离开闇亭寺去尤溪。他们盼望寻找党组织的希望又破灭了。

1945年6月,永泰游击队经过“六角坑”渡口时,击毙了国民党永泰县保安队一个分队长。永泰县警察局捕风捉影,把全县有怀疑的人统统抓起来,杨道明也被拘捕关进了永泰监狱。 紧接着,永泰警察局又追捕钟循仁,钟循仁闻讯马上逃离闇亭寺。先逃到德化县戴云山中隐蔽,后转到莆田市广化寺,没想到国民党又派兵到广化寺搜捕,幸得寺僧们的保护,钟循仁才得以脱险。在抗日战争中,汪精卫公开卖国投降,八路军对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钟循仁心情无比激奋,挥笔赋诗一首:

连天炮火彻东西,抗战频惊午夜鸡。

救济灾民输白米,悯怜壮士募寒衣。

捐躯尽节真堪羡,卖国求荣实可悲。

残酷战争何日罢,征旗化作太平旗。

1948年钟循仁又逃到闽侯县雪峰寺,直到1949年7月才回到永泰闇亭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钟循仁心潮滚滚,很想给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写信,盼望见到与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但回想起自己领导的闽赣省的失败,加上自己已出家,没有脸面去见中央领导和家乡父老,愧对党和人民,决心埋没一生。他积极带领寺内僧人响应政府号召,开荒种田,自食其力。在他的带动下,使一个全靠迷信吃饭的寺庙,曾获得福建省佛教协会生产交流会的多次表扬,成为一名爱国高僧。

为表达对党的感情,钟循仁又赋诗曰:

自入山来心如麻,原将血汗做成家。

自耕自食风尘外,一切行动听党话。

钟循仁不但是劳动能手,而且酷爱读书。在辛勤劳作之余,除诵经拜佛外,还博览群书。

1981年4月30日,这位早年为革命作出贡献、后来出家为僧、为佛教事业贡献力量的爱国高僧钟循仁,在永泰县阂亭寺逝世,享年76岁。

(撰稿姚玉珍)

同类推荐
  • 政务工作全书(中)

    政务工作全书(中)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三国”》文字流畅,内容扎实、准确,剖析客观公允,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从有关毛泽东阅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大量资料中,加以理性思维,写了《毛泽东读“三国”》这部图书。
  • 政风与政府建设

    政风与政府建设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于2002年10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了政风建设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这次研讨会是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政风建设研究的指示精神召开的。年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见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负责人,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作了主题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政风建设》的主题报告。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百余篇,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他们从政……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热门推荐
  • 轻功也疯狂

    轻功也疯狂

    当穿越者以武侠小说的草上飞、梯云纵、踏雪无痕、灯前无影震惊异界,当结合了空间折叠理论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轻功横空出世,真武大陆疯狂了:这、真、的、是、轻、功、吗?…武者等级:武士、大武士、武师、大武师、武宗、大武宗、武皇、武神、武圣、道尊。更新时间:11:50(如有加更,时间19:50)
  • 琥箩羽的地球生活

    琥箩羽的地球生活

    此文是坑,请误进。求原谅0.0现在这本书没灵感0.0
  • 鞞婆沙论

    鞞婆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无情道

    神无情道

    青天大陆,神的起点被所有人认为呆子的楚枫,却因此而获得奇遇,从此一步步踏上他的传奇修炼路他的历程,是神的终结,还是......
  • 重生之天才命师

    重生之天才命师

    某日,风和日丽。某发育不良的豆芽菜,一脸严肃的对着对面的神仙姐姐道:“这位女施主,我观你表情呆滞,两眼无神印堂发黑,此乃大凶之兆啊!大师我这有祖传驱鬼符,包你符到凶除。大千世界你我相遇便是缘,原价九千九百九十八,零头拿掉,您给一万也算功德一件”。“女施主?大胸...之罩......?”望着眼前的小神棍,某人额头青筋暴露,看来他有必要让她知道一下他的性-别......大千世界,奇珍异宝,一切尽在我眼中!既然上天待她如此厚道,她今生定要将狂字演绎到淋漓尽致!看相算卦,古董捡漏...引领潮流,开创商业帝国。凭借牛叉的异能,步青云再度走向人生巅峰。
  • 梁思成传

    梁思成传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伟大建筑巨人梁思成波澜起伏的生命历程。
  • 御气

    御气

    气,乃生于天地,存于天地,养于天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学会将气纳入体内,以气养生,以气修行,汇入丹田,流于经脉。这便是气修者!然而,气,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感悟得到的,如果不能感悟到气,那便只能强开体能,炼肌、炼筋、炼骨,以体强身,以体为战。而这,便是体修者!千古武学,万般大道,却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的修炼者还有着最隐秘的一脉!乾坤八象:风、水、地、云、星、月、日、天,每一象都代表着一个进阶。夏枫说:别人炼气到入圣之境方可傲然而立,出剑气伤人于无形,然吾,入门即可仗气而横行,周身上下,无不剑气逼人!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全新的东方武学,看神州大地不一样的精彩!————————————————————————————————————爱情、亲情、友情、激情、热情再加上那不为人知的“奸情”……敬请欣赏!
  • 仙谕世界

    仙谕世界

    传说,这是一个被遗弃的世界。可是,它又说,这有着一个辉煌的过去。村长爷爷说,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要趁着自己年轻,有冲劲,多出去走走。那就走吧!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