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1500000021

第21章 饮食(二):不能随便过瘾

烟、酒、茶是中国人饮食方面的特种嗜好,民间称此嗜好为“有瘾”,满足嗜欲为“过瘾”。不过“过瘾”不能太随意,应有所控制,即遵守一些必要的禁忌。

烟草,据《续本草》云:“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饥能使饱,饱能使饥。人以代酒代茶,终身不厌,与槟榔同功。然火气熏灼,耗血损年,人每不觉。”因其“耗血损年”,故忌食之过量。又因“人每不觉”,所以忌而不绝。有人曾论吸烟之宜忌,曰“烟有宜者八事,睡起也,饭后也,对客也,作文也,观书欲倦也,待好友不至也,胸有烦闷也,案无酒肴也。忌者七事,听琴也,饲鹤也,对幽兰也,看梅花也,祭祀也,朝会也,与美人昵枕也。宜节者亦七事,马上也,被中也,事忙也,囊悭也,踏落叶也,坐芦篷船也,近故纸堆也。”这虽是“雅士”的评论,却也反映出了民间吸烟的大部分习俗现象。就其禁忌事项来讲,祭祀、床笫、防火之禁大概是更接近民间的吧!

现今生活中“吸烟有害健康”已被公认,并规定必须印在烟盒上,世界有“禁烟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忌已趋向制度化,民间有了禁烟团体,“烟民”们想过烟瘾必须注意不影响别人——要客气地问一声:“可以吗?”或者到规定的地方去——甚至不得不躲进厕所去吸“混合型的”!

饮酒,没有那么烦人。少量地喝些酒还是提倡的,有利于健康的。许多交际场合酒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民间也多以饮酒为快事,有瘾没瘾都爱喝一杯。但喝酒时也要有所控制,遵守一定的规矩。哈萨克族青年人不能当着老人的面饮酒。汉族酒宴上,言谈举止,须小心谨慎,节奏放慢,不可匆忙急躁。席间毛手毛脚,移转酒樽将酒洒了,是犯忌讳的。《风俗通义》云:“坐不移樽。俗说凡宴饮者移转樽洒,令人讼诤。”酒兴浓时,往往猜拳行令,民间酒令游戏很多,一般酒场上是“酒令大似军令”,在场人均不得违犯;俗有隔席不说话,隔席不问酒的说法;正式场合不能交架腿,不能歪戴帽子;忌迟到,迟到者,罚酒三杯;罚酒必喝干,滴出一滴,罚三杯;划拳伸手指时忌用食指和中指表示“二”,俗以为像“挖眼”;忌用小拇指表示“一”,小拇指是比喻“小人”的,要用大拇指表示“一”,这是尊重对方的意思。

山东一带,忌讳喝瓶子底下的残酒,俗说喝瓶子底生闺女不生小子。民间还有忌卯时饮酒的,卯时为清晨时分,一大早就喝得醉醺醺的,恐怕会耽误一天的活计。俗语说,“莫吃卯时酒,昏昏醉到酉”。饮酒又忌过量,以免酒后失德。《闲居杂录》云:“酒浆面上不见人影不可食。”实则也是一种戒多饮的方式。俗以为“气大伤人,酒多伤身”,所以“饭要少吃,酒要少饮”,“不贪意外财,不饮过量酒”。否则,酒后作乱,会导致“乐极生悲”的。现时期要开车的忌喝酒,否则会有危险,那是真的!不仅怕撞车也怕罚款!

饮茶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也有一些禁忌,明代冯正卿曾在《芥茶笺》中总结了七条。曰: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陈,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亦是文人雅士自视清高的品茶戒旨。清代苏州官方还有过禁民婢女饮茶肆的地方法规,因而,一度曾茶肆无妇人敢入。但民间饮茶习俗已久,终不能严禁。民间俗以为饮茶真令人少眠,吃茶多,腹胀(可以醋解之)。故禁忌晚间饮茶和饮茶太多。又认为“隔夜茶,毒如蛇”,不可饮。据《闲居杂录》云:“惊蛰后至九月,凡茶水在几上经宿者不可饮。因守宫(壁虎)之性,见水则淫,每于水内相交,余沥遗入,为性最毒。如误饮时,急觅地浆水解之,或吐或泻,尚可救一二。掘地以冷水拨之,令浊,少顷取饮,谓之地浆。”

浙江一带新年互贺时,要饮红糖泡枣的茶。据说温州一带光饮茶水不吃枣,俗说,“无家教,吃茶泡”;而闽南一带饮红糖枣茶却要吃掉茶泡,谓之“吃红枣,年年好”。还有的地方,办喜事时,新娘要吃“卵茶”。是时,新娘只低头饮茶,不吃卵。如吃卵,就被视为不稳重,日后不会受到丈夫和邻居的敬重。这也是与不吃茶泡相类似的习俗禁忌,取意“不贪婪,储礼节”。

宋代,居丧时饮茶,或以茶待客,忌用茶托。《齐东野语》“有丧不举茶托”,专记此俗。据说是因为“托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实是恐茶托为朱红色漆器,犯丧讳。

同类推荐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古老的乐器正为我们演奏着穿越时空的最强者。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热门推荐
  • 豪门绝恋:幸福在身边

    豪门绝恋:幸福在身边

    一个阳光活泼的少女,一个帅气邪恶的少年,不知是上天的作弄,还是命中的注定。不知是上辈子的缘分,还是上辈子的诺言!本该是亲情,却内心萌动,让两个人受尽折磨,却抹不掉心里最深处那心动的感觉!就在两个人下定决心封闭时,一个天大的秘密就此浮出水面。这个秘密会带来怎么样的改变呢!最后两人又会怎么样呢!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红尘相逢

    红尘相逢

    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美的回忆,而我此生不会见你,因为爱过你。
  • 严肃点穿越呢

    严肃点穿越呢

    昔有强人携板砖掀人前脸儿,后有小川使神机开敌后脑瓢儿。丫是小流氓?不不,只是一只会医术的普通穿越女。女扮男装女、男扮女装男、足球赛、PK台......“嘿!嘿!严肃点,穿越呢~”————————————————————————————————————亲~你看不看?作者手懒,脸皮厚,建议收藏(养肥了再看)投推荐票(提高对方码字积极性)。服了吧~
  • 甜宠萌妻:校草,么么哒

    甜宠萌妻:校草,么么哒

    亲眼见证闺蜜天怡的离去,这件事一直让南宫娇不能释怀。直到有了高佳的出现,有了高佳的陪伴,让原来不能释怀的南宫娇渐渐相信这就是缘分。后来又有南宫慕的宠爱,家人的疼爱,她心里的阴影才稍有释怀。
  • 医道妃途:摄政王的百变宠妃

    医道妃途:摄政王的百变宠妃

    横扫特工和医学界的鬼医特工,一夕穿越,成为又丑又瘸,人人蔑视的相府二小姐。本是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放肆!改容貌,夺商铺、开医馆、毁渣男、灭恶妇……覆手化雨翻手云。可特么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这个摄政王一定要粘着她?“我要的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你,给不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道至圣

    武道至圣

    武为王道,我必成圣。一个深藏不露的少年开始了一段强者之路,他的一个小小眼神,都会让世界开始颤抖!
  • 武裂乾坤

    武裂乾坤

    乾坤无极、苍穹无尽,神魔争锋乱天动地!殷初晨,蛮山走出的少年,当举目无亲的时候他将何去何从?战天骄斗群魔仅仅是为了杀出一条大道?他要这天再也遮不住世人的眼睛,他要这地再也埋藏不了芸芸众生的一片赤心,他要打破这个牢笼之地……
  • 我的父母亲

    我的父母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打工十年了,这一路走来,经历了的很多很多,却都已经烟消云散。今天,我以自己笨拙的文笔,在此拾起破碎的记忆,以纪念我那逝去的青春。道路坎坷,有句话说:“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句话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但具体到我们家,一个走字,却显得有多么的艰难而又沉重。那不是走,那是在泥淋的小道上跋涉,是在陡峭的三峦上攀登,更是在艰难的坎坷的人生路上挣扎……
  • 伐鬼记

    伐鬼记

    一个濒临崩溃的世界、一方需要拯救的世人、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同一个目标、不一样的信念。一个承诺,一辈子的履行悟心,身兼武、佛、魔三道之术的少年,能否突破无上,斩邪魔,倒乾坤?一切尽在《伐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