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1500000019

第19章 服饰:等级标志与防范联想

俗话说:“人是衣服马是鞍。”服饰有社会文化的特征。风俗的不同可以直观地从服饰上表现出来,正所谓“十里认人,百里认衣”。和服饰的性能相关,服饰禁忌也体现着社会存在的差异性和自身保护的防范观念。

中国人以黄、紫、绛等色为贵色。这些颜色曾经一度是皇室或权贵人士的专用色,民间百姓禁忌用于服饰。黄色常令人联想到金子的颜色,因有尊贵的寓意。历代皇帝大都喜尚黄色,俗称“金銮殿”登基做皇帝为“黄袍加身”。据《清稗类钞》云:“皇子得服金黄蟒袍,诸王则非特赐者不能服。”民间就更是禁忌有黄色的衣服了,否则,视为“要造反”“想篡位”。历来不乏以此来判刑定罪的实例。明代何孟春《馀冬序录》云:“庶民妻女用袍衫止黑、紫、桃花及诸浅淡颜色。其大红、青、黄色悉禁勿用。”

民间常以碧、绿、青色为贱色。唐人封演《闻见录》云:“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元、明、清时只有娼妓、优伶等“贱业”中人才用此类颜色于服饰。据《中国娼妓史》云:“后代(元以后)人以龟头为绿色,遂目着绿头巾为龟头。乐户妻女大半为妓,故又叫开设妓院以妻女卖淫的人为龟,或叫当龟。又以官妓皆籍隶教坊,后人又呼妻女卖淫的人为戴绿头巾,或叫戴绿帽子。”

中国人以黑、白色为凶色。黑、白两色都与死人的事相关,或者能够令人想起阴间的拘魂鬼——黑无常、白无常来。举办丧事戴黑纱,穿白色孝服,佩白纸花等,容易使人联想到凶祸丧葬等不祥之事,故平时忌讳穿着纯白、纯黑的衣裳,恐大不吉利。《礼记·曲礼》云:“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如今服饰多样,不再以黑白素服为忌。

红色一般属吉色,有喜庆的性质,常穿戴于婚嫁、生子、过年、过节等喜庆时。但红色又与血色同,易引起伤害、流血的恐惧,所以,丧葬期间禁忌穿着红衣。有一段相声,讽刺某皇帝驾崩时禁忌红色,竟要人把红酒糟鼻子也用蓝墨水染了。可知丧事忌红之慎重。民间还把红布当成一种禁忌信号。小孩种牛痘,某处生疮化脓,就用“红布条”或缝制—个红色“小公鸡”戴在身上以为禁忌碰撞的标志。

做寿衣时,民间忌用缎子布料,恐有“断(缎)子绝孙”之虞。旧时还忌用带“洋”字的布料。非农家自制的土布俗称为“洋布”,虽质量好、色泽鲜、价格便宜,但禁忌用作寿衣,恐“洋”“阳”谐音,对老人穿了寿衣到阴间去不吉利。寿衣的袖子要长,须将手完全盖住,忌讳袖短露手。否则,据说将来儿孙要讨饭的。

山东一带禁忌衣服的下摆有毛边,说那是丧服的样式,恐不吉利。又忌讳衣服的扣子是双数,俗话说“四六不成材”,以为扣子双数会影响到穿衣人的事业成功。此外,民间还忌讳男女服饰款式不分,男女不辨。又有忌讳婚否不分的。旧时,四川西部未嫁女子无裙裤,必嫁后始具。贵州布依族未婚男子要在衣襟或衣扣上拴红线一缕;未婚女子腰间丝带和胸前的围兜上都要绣上红花。已婚则无此装饰。这些必须严格遵守,以免造成混乱,导致灾厄。

民间忌讳反穿衣,反悬冠。河南沁阳一带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说法。孀妇改嫁时才反穿罗裙,若平时女人反穿罗裙,是不吉祥的。给死人穿寿衣,往往先让孝子反面层层穿好,再剥下来一次穿到死者身上。因此,平日里特别忌讳反穿衣。否则,意味着诅咒亲人死去。旧时,有死后反戴帽子的习俗,据《无何集》云:“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可见反悬冠也是凶相,所以禁忌之。

衣服不能随便晾晒。民间忌讳将妇女和小孩的衣物在夜间晾置在室外,恐怕落到衣物上晦气、毒气或沾染上邪气。小孩的衣服还忌搭在高处,俗称三尺以上有“神仙”,恐伤害着小儿。青海藏民忌在帐房上晾晒裤子、靴子和毡子。忌讳从衣物上跨过或踏踩、弄坏衣物。达斡尔族等忌讳别人从自己的衣物上跨过,以为不吉利。汉族也忌讳别人从自己放在或掉在地上的帽子上跨过,更忌讳别人,哪怕是小孩子坐在自己的帽子上。以为如此则等同于被人从自己的头顶上跨过,等同于自己受到了“胯下之辱”,是很不吉利的。如果衣物放置不当,被牲畜踏踩了,鄂温克族人认为是凶兆,非死即病,必须请萨满跳神破解之。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还忌讳女人的衣服、鞋袜放置在男人的衣物上边。认为女人的衣物在上是对男人的侮辱,男人们会因此而“失运”的。阿昌族男子甚至不走晒着妇女筒裙的地方,以免沾染不洁,招致不吉。这些习俗都体现了衣服与人体之间有着某种神秘关联的俗信观念。

衣服破了,要立即缝补起来,否则不吉。缝补时,忌讳将衣服穿在身上缝补。河北定县一带,如不脱衣就让别人给缝补,自己嘴里必须衔一样东西,如筷子、秫秸等物。据说不衔的话会被贼偷。实则可能系家庭中的戏谑,或者是出于补衣如补洞的联想。试想,有了洞,不把东西“咬住”,那还不被人偷了去?防范之谨,可以一哂。

同类推荐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壮文论集

    壮文论集

    这些学术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公开发表过的,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其中个别地方做了一些修改、订正和补充,但不作重大改动。限于时间和个人的条件,还有若干领域自己来不及研究,例如,壮族和国内及国外民族发展民族文字的情况对比,壮文和其他民族文字的对比,都只好暂付阙如。壮文本身的完善问题、借词问题、壮汉翻译规范问题,也未能予以展开。本论文集只着重围绕推行问题进行探讨,以便给政府部门、推行单位、研究专家和广大群众提供参考。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开心小辞典

    开心小辞典

    本书是从知识性、趣味性出发,内容包括国际纵横、历史溯源、地理考究、地域仿真、经济法律、邮政、历史集锦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花无央

    花无央

    墨二公子文中的男主从来都是最深情的,这本更甚。男主对女主一如既往,坚定不移的爱是那般深沉,仿佛深到骨髓里。我们总感叹着世上再无这样的男子……月牙白锦袍,腰束玉带,温润如玉,雍容雅致。可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锦衣雪华玉颜色,回眸一笑天下倾。”如果你也爱这样的男子,那么万不可错过此书!
  • 嫡妻美妾

    嫡妻美妾

    她身份尊贵,高傲孤绝,痴爱一人,换来的却是背叛。一朝重生,她不再是她!一改痴心,面如桃花,聪慧绝伦,杀人如麻,励志只为自己而活。王爷夫君想左拥右抱?NO,一脚踹开,老娘要休夫!“爱妃,你是逃不掉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二册,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育如何改革,师爱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本书将为您细致阐述在这种无价的爱中如何使您的教育充满智慧。其中技巧、情感、沟通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专属我的腹黑王子

    专属我的腹黑王子

    三年前她们被迫离开,三年后她们回来了,而又将发生什么?
  •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精神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精神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西夏文书档案研究

    西夏文书档案研究

    本书分为6个部分,西夏文书综合研究、西夏文书制度研究、西夏文书写作研究、西夏档案研究、夏宋文书比较研究、西夏官吏研究。内容详实,具有史料价值。
  • 绝世废柴女

    绝世废柴女

    天啦,人家只是在新婚之夜去上了个茅房,怎么就迷迷糊糊地跑错了洞房,嫁错了新郎?没关系,杀人灭口之后,一切就都没发生过。。。。咦,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的帅哥型男搅局?人家可是很专一的……
  • 黄河古道2:活人禁地

    黄河古道2:活人禁地

    黄河勘探队50年来守口如瓶的诡异经历!74年前,蒋公炸开黄河郑州花园口大坝,破堤时三只蛟龙浮出水面;61年前,黄河三门峡段发现百米之深的地壳裂缝,下面用铁链吊起了一个铜鼎……1960年,一支神秘的黄河勘探队,途经郑州、三门峡,在太行山下发现了一具奇特的人形棺材,谁也不知道,它将揭开数千年来隐藏在黄河底的诅咒与禁忌……
  • 灭世之刃

    灭世之刃

    父亲是神刀堂堂主白天羽,他的母亲是魔教大公主花白凤,他的师父是天下第一刀小李探花李寻欢!可是这份让人羡慕身份却从此离去因为叶开穿越了!飞刀无情,人却有情!携带着飞刀神技,拥有着逆天空间!在这未知异世大陆终将留下自己的传奇!
  • 死循环

    死循环

    如果要你以自由、家庭、快乐换取长生不老,你答不答应?如果让你重新来过,你是否仍旧能够像从前一样坦然面对?我也曾经祈求过永生,可是当一切来临之际,我却宁愿放弃生命换取解脱噩梦。生死循环,永无休止,逝者不息,生者不安…现代兵器,近代建筑,远古遗迹,我们的路该如何选择?我们又该如何解脱这一个个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