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1100000033

第33章 月成洞百米大会战(1977)(7)

下午2点多到德令哈时饭时已过,只能先到商店买几块点心打发肠胃,然后到驻扎在这里的师教导队,让叶排长找熟人了解一下去农场的情况。劳改农场是改造犯人的地方,很少与外界联系。教导队的同志对劳改农场的情况也不是太熟悉,找几个人问过以后,在几个大农场中推荐了德令哈农场。由于城区距农场还有几十公里的石子路,而且没有食宿条件,今天得住下,明天去才行。

住下就住下吧,兔子不拉屎的沙漠戈壁里,离开这里一步可能更不好办,住一晚上也好看看德令哈的模样。

德令哈其实只是乌兰县下辖的一个镇,却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所在地,地位低,架子大。“德令哈”蒙语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祁连山的雪水汇成的巴音河穿城区而过,清澈的河水给城市带来了不少灵气和生机。大街两行的杨树挺拔茁壮,被称作昆仑路的街道两旁有几幢两层小楼显示着它的中心地位,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大街上偶尔有一辆军车通过,稀疏的行人多是军人,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应该是州政府的工作人员。夕阳下,大街旁没有喧嚣,也没有嘈杂,却有着无法回避的孤寂和荒凉。几年后看到了一些有关德令哈市的美妙诗文,又让我回想起这次德令哈之行,增加了一些我对它的感悟。

人对美的欣赏、认知绝对是有条件的。在食不果腹、饥寒交迫、急于求生的时候,就不会看到美,也不会认知美;在忙于劳作、疲于应酬、难于进步、苦于无奈时人也不会去欣赏美,也不会赞赏美。当然那些以吃喝为乐、损人为己、无所事事的人也不会有羡美的意识和誉美的冲动。对美的欣赏和认同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那天在德令哈走了一圈后,我一直不理解这样一个在光秃秃的山峰之下,与沙尘荒漠为伴的小镇,蒙古族祖先怎么会把它昵称为“金色的世界”!想必绝对不会是四周的黄沙、常年的黄风所致吧!也就是在几年之后,当我看到著名诗人海子的诗,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愚昧、无知和无聊。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我是一个缺少诗意细胞的粗人,对现代自由诗更是一无所知,视若天书。然而一看到海子的这首诗,我想到了我没有认识、没有欣赏到的德令哈。海子的诗尽管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美丽,荒凉的美、空空的美,一种神秘、一种诡异、一种向往的美丽。学海无涯,认识美丽更无止境。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位于德令哈西南部的德令哈农场。这是青海省创办最早的大型劳改农场,有二十多万亩耕地。当年从山东和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将领都关押在这里。当时有犯人两千多人,属于省第八劳改支队。曾有人说,在青海,好人没有坏人多。其实这话是不恰当的。应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是我们国家劳改犯人、劳改农场最多的省份。在德令哈,最大的村落是劳改农场,最大的人群是犯人。劳改经济是青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应该是事实。虽然头天晚上师教导队的老乡给我们讲了一些农场的情况,但仍然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场部生产经营处。一位像领导一样的同志听说我们是铁道兵47团的,立马来了热情。他说,劳改农场北山上的煤矿在施工中,47团的技术人员给了很多无私的支援。只是现在农场还不到蔬菜生产旺季,所有蔬菜原则上都不外销,对你们可以破例给予照顾。我看时机挺好,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管什么青菜都要,价格你们说了算,数量是多多益善,买一车最好。当他听说我还想了解一下塑料大棚的生产管理情况时,马上拿起电话,不知道通知一个什么单位的什么人:你先把人找到在那里等着,解放军同志马上过去。

在这些劳改农场里,解放军还挺有面子,我们几个也有了精神。这位负责同志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了线路图,让我们去生产区看大棚,他马上组织蔬菜。

青海的农场还真大,刚才处领导说“不算远”的地方,我们跑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达。一位刑满释放的山东籍“伙计”(青海劳改农场关押的犯人,服刑期满后可以留在农场就业,享受正式职工待遇。当时不知道应该称他是“同志”还是“老乡”)给我们介绍了温室大棚的情况。我记住了关键的两条:把大棚的土层下挖二尺埋上牛粪,以提高地温;用“营养钵”进行室内催芽、集中育苗、适时移栽。尤其是提高地温的土办法,一语道破天机,不亦乐乎!

我们往回走去装菜就没那么顺利了。途中遇到一阵大风,刮得天昏地暗,司机正在狠狠地大骂老天不作美,嘎吱一声,汽车熄火了。又蹬了几脚,马达发动不着,司机报告了一个早上就担心的消息——没油啦!

早上从德令哈出发时,司机就说油不多了。部队油库在河东很远的地方,为了免走回头路,打算装了菜往回走时再加油,没想到青海的语言距离与实地距离相差这么大,原来说“不太远”的地方一走却是几十公里。风停了,车却开不动了。前后没有居民点,路上活人没一个。艳阳高照,空旷无边,我们都傻了眼。叶排长指挥若定:我在这里守着车,司机你们仨提着小油桶到场部找那位领导,想法搞点油回来。

三个人迈开大步向刚才来的方向走。走了有近一个小时,看见前面有一处干打垒房子。正在兴奋时,看见一辆吉普车开过来了。相遇后车子突然停下,车上下来的正是那位负责同志,说话有点慌:生产区那边说你们早就出来了,这么长时间到哪儿去了?我还怕你们出事哩!

在这些好人少、坏人多的劳改农场里,这些劳改管理人员可能啥时候都多一根“安全”的弦。他听说我们长时间没有返回,就打电话到生产区,那里说我们早就返回了。他一听不对劲,可能是怕那些国民党老兵把我们这几个不知路径的解放军杀了,立马叫上两个狱警就赶了过来。

听说汽车没油了,嘱咐我们原地等待,他上车带着我们的油桶一溜烟地跑了。我很感激。

这次德令哈之行,不仅买了两千多斤蔬菜,关键是学到了塑料大棚的生产管理诀窍。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连的两个塑料温室大棚生产的蔬菜曾上过营首长家里的饭桌,还受到师、团后勤首长的赞扬。指导员还说,事儿不大意义重大。真可谓不虚此行!

6.吃鲜肉饺子不容易

1977年8月,关角隧道通车以后,施工转入以道砟生产为主,连队的工作、生活步入正常。8月下旬,指导员钟传兴爱人第一次来到部队。我们的家属房在连队大院北侧简易会堂的后面,小院门正对着炊事班和伙房。

记得是钟指导员家属来队约半个月后的一天晚饭前,他回家属房时我们正好走了个迎面,他说:“小肖,到我家里吃饺子!”我有点不好意思。他又说:“走吧!你去还得下手包呢!”知道四川人不大善于做面食,又是指导员的热情邀请,我就跟了过去。

吃饺子对我们河南人来说就是改善生活。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最好的招待就是包饺子吃。春节过得好不好,能吃几顿麦子面肉馅饺子是最直观的评价标准。在我还是牙牙学语的幼儿时,我八十多岁的奶奶双目失明,坐在床上不能走动,每逢家里包饺子吃时,母亲总是让我把捞出锅的第一碗饺子先端给奶奶吃。奶奶接到饺子的第一句话会先问:给老祖宗们“愿仪”(河南农村敬神、敬鬼、敬上天的一种简单祭告方式)了没有?当听说“愿仪”过了才会再问:你吃了没有?当听我谎说吃过了后,她才有滋有味地吃下去。当我稍懂事时,就记住了“年三十包扁食”的谚语。每年除夕晚上的最后一顿饭必定是吃饺子。父亲端着刚煮熟的饺子在神龛前、门神灶神前要“愿仪”祭拜一遍。大年初一太阳出来之前又一遍,只是多了“刀头”(猪肉)和佛香、黄表纸(比烧纸好一些的黄色草纸,老祖宗传下来的说法:一般的草纸到阴间是钱,黄表纸在阴间为金)之类。家里平时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最好的改善就是包饺子,但每次包饺子煮熟后第一碗一定是由父亲端到堂屋正位前“愿仪”一遍我爷爷、奶奶,让他们“先吃了”以后才由活着的人再吃。如果父亲不在家,母亲就让我端上饺子完成这个仪式。1976年我从上海出差路过河南老家,一听说在家里停两天就要走,第二天早上老母亲就让父亲到镇上买羊肉给我包饺子吃。那天去看看老师、看看朋友,没有回去吃午饭晚饭,晚上快10点到家后,母亲又把包好的饺子下锅煮熟让父亲端去“愿仪”了以后特意告诉我:“今儿的羊肉馅饺子没放多少菜。”我当时就掉了泪。这饺子不能不吃!

钟指导员让我到他家吃饺子,我有受宠若惊、不胜感激的心态。没到他家时心里想着要下手包饺子、干点活儿,好好表现一下,结果进屋后看到钟大嫂已把饺子包好了。以前总认为四川女人只会做菜,没想到这位看似笨拙的嫂子手还挺巧呢!

饺子煮好了,第一碗端到餐桌前递给钟指导员。当时想的是他是一家之主,吃饺子前他应该先“愿仪”一下,结果他接住满碗饺子之后原地不动等着我们几个。待每人一碗上齐了,他很兴奋地说:“小肖,今天是鲜肉饺子,应该很好吃,你吃吧,多吃点儿。”这时我立马想到,四川人可能没有吃饺子之前先敬先人的习惯。十里不同俗,何况千百里。更多的是为这般厚待而激动。

鲜肉饺子吃得心快意爽,当时我纳闷:在这个季节,钟指导员从哪里弄来的新鲜猪肉?只是身份悬殊没敢贸然叩问。临离开时钟指导员说:“小肖,我们也得想办法把猪养好,让大家一年能吃上几次鲜肉饺子。”我听得清清楚楚,却一时没法答言,只好随声答道:“中!中!”怀着沉重的心情出了指导员的家属房。

钟指导员家里的鲜肉饺子真的好吃。再好吃的饭食吃过也就过去了,不可能有更多的记忆,而那一段时间让我一直不能忘却的是钟指导员的那句话:“让大家一年能吃上几次鲜肉饺子。”

高原部队享受的特供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特殊环境的局限,肉食供应夏秋季节以罐头为主,冬天春天以冻肉为主。猪肉罐头炒菜、包肉包子可以,包饺子一定是“牛羊拉犁不配套”。而冬季冻得失去本性的猪肉,用温水解冻之后,包饺子既没鲜味,也不太香。这两种饺子我都曾经吃过,指导员可能吃过不止一次,共同印象是:吃的没有想的好,吃了一次不想第二次。指导员希望让干部战士每年吃几次鲜肉饺子,本意是要求连队每年多养几头猪,多宰几头猪,不然吃一次鲜肉饺子也困难!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牛羊存栏正常年份保持在两千万头(只)左右,藏系绵羊、牦牛全国数一数二,另外还有河曲马、玉树马、骆驼、黄牛都很有名,唯有生猪不多,牧区则更少。部队进入青海前,先头设防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当即通知后续部队,移防高原时务必把老母猪一并带上。

我们3连上高原时带了三头母猪,其中一头带孕,另有五头小猪崽。到关角后,有两头小猪崽不适应高原生活相继死亡,带孕母猪产崽时也因气候原因母崽一同殒命。在青藏高原上养猪太难啦!

师后勤部发出大力开展副业生产号召以后,连队更重视了养猪、种菜,由于自然条件,一时难以改变现状。天峻县以前没有养猪这回事儿,全县没有一头公猪,各连的母猪很长时间配不上种。团后勤处从青海海东的农业区紧急出高价买了两头公猪。刚开始,可能是高原反应吧,那两头公猪见到母猪后没有任何“情绪”,全团几十头母猪养得肥胖肥胖,没有一头能“幸孕”。

我们连的母猪来到高原半年后怀孕了,大家为之高兴。1975年4月临产前,老连长给炊事班提出要求,千方百计让老母猪顺利生产,确保母猪和猪崽安全。医院的产科大夫有时还不能保证产妇顺产,高原上如何让老母猪顺利生产?鬼才知道!

命令坚决服从,任务必须完成。母猪临产的前一天,炊事班总动员,连长、副连长几次到猪圈布置、检查准备工作。晚上天气冷,猪窝门口挂上门帘;空间小不能生炉子,接上电线安装两个五百瓦的大灯泡。当时我刚刚到炊事班,看着班长、班副和几个老兵的紧张劲儿还真有些纳闷:老母猪下几个崽儿,还够得上像上战场一样?

班长和几个有养猪经验的老兵一晚上没睡觉。一大早报告喜讯:母猪下崽六头,两头死亡,四头幸存。高原上没有什么更多的好事儿、喜事儿、快活事儿。排下同志们听说连里的老母猪生了小猪娃,有不少爱操心的战士跑到猪圈看稀奇,其他同志也都高兴了一阵子。

营领导从3连母猪下崽的实践中得出经验:今后各连的母猪下崽必须拉到条件较好的天峻县城去。

连里的母猪下崽以后,领导看到后继有“猪”了,“八一”那天把从陕西带到青海的最后一头肥猪给宰吃了,把希望都寄托在那几只小猪身上。有道是“惯出来的孩子不孝”,而我们连的猪是“娇养的猪崽不长”。

同类推荐
  •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那已是上个世纪的早晨。燕赵故地朔风呼叫,水陆码头的天津卫硝烟弥漫。海河两岸冰天雪地,七连勇士们出生入死,在黎明前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指导员马占海倒下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和霞光一样火红,各路大军潮水般地向金汤桥涌来,战友们将那面旗帜高高举起……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成语一看通》中华成语,是历史事迹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无不闪烁着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成语一看通》精选300则耳熟能详的成语,对大家知晓成语出处、充分了解其原意有相当大的帮助。
  •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希腊神话故事(三)

    希腊神话故事(三)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热门推荐
  • 嗜血CEO的替罪娇妻

    嗜血CEO的替罪娇妻

    “汐云,把你的心交给我,让我爱你,宠你,一辈子不离不弃!”他曾单膝跪地,手执钻戒,黑眸如钻石般璀璨耀眼,以一颗火热的赤诚之心向她求婚。“嗯嗯……”她含泪点头,接过钻戒,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可是——阴谋,豪门,步步紧逼……锋利的手术刀正在她身下进进出出,在对准孩子的同时,也将她的心一寸一寸削得坚硬如铁。终于,她嘶喊着拼命摇头,眼泪襟湿了精致的容颜“不要伤害我的孩子,不!沈傲天,我恨你!”邪魅的男人赫然出现在手术室内,望着手术台上脸色苍白的女人,他残忍的勾起嗜血的冷笑“洛汐云,这就是你背叛我的代价,我要让今天的事成为你永久的噩梦!”
  • 阿西莫夫:如鱼得水
  • 异世之封灵世界

    异世之封灵世界

    一对杨姓兄弟,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来到异世界。他们遇上了令人拳头痒痒的像精灵又不似精灵的家伙和如仙子一般出尘的少年。最后变成了兄弟与少年一起在这里过活。异世界名为——封灵世界。P.S不是bl!!!
  • 老婆太天真腹黑总裁来骗婚

    老婆太天真腹黑总裁来骗婚

    闺蜜约吃饭,哪知道是安排相男朋友,其他人都是相亲结婚怎么到我了就变成了相男朋友了变化那么快吗?我怎么不知道。闺蜜说你天天宅在家里怎么可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我说你一个21岁的老姑娘初恋都还没出去你干脆上山当尼姑去吧。我也想去,可是尼姑不要我,说我还没看破红尘。为了不被闺蜜笑,大胆的对这个闺蜜老公朋友说“我不想当尼姑”我们结婚吧,闺蜜在旁边看呆了有这样求婚的吗?好。就这样答应了。以后问老公你为什么当初答应我结婚呀。额,看你太傻不忍心如果我不答应你就要当尼姑了。怒了,你现在每天晚上要我就忍心了。我这不是让你看破红尘吗?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本书浓缩了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法律小知识。涵盖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投资创业、经济生活、人身权益等领域。
  •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在你和他之间,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你有那么小小的自卑和尊严,他在你面前,时常会觉得我跟他合适吗?我配得上他吗?我和他的生活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吧!《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小说中的女主,白天是一个半吊子的编辑(如我),夜晚是一个半吊子的歌手,像夜猫子一样出没于亢奋场所。这样的生活,并无太多话可说。生活的重量有时不打招呼就落到某个人的肩上。她热辣辣风火火地生活,内心的落寞无暇自怜。只是,爱情来了。还是那样一个光辉四射的人!爱情让每个领取它的人都无法不抒情。于是,就有了这个小说。不知道你会怎样,反正看到故事最后,我被打动了。
  • 傻子相公绝宠我

    傻子相公绝宠我

    世间本无情,本已带着耻辱被活活气死,奈何天命,复生后边中医大师丑女逆袭强势回归!他?是当世战神?但功高盖主?被迫隐婚?装疯卖傻隐蔽身世?然而会让他如此苟且偷生下去吗?不!看着自己的女人被迫因为自己卷入这场斗争?可以忍受自己受苦但是绝对不让自己的女人受苦?虐恋三角关系?为情所困的小公主?刁蛮任性最终结果如此凄凉?谁才是最终的幕后黑手?斗智斗勇最终BOSS原来是他??一代枭雄?被迫乱世求安稳?丑女无敌?看一个“丑女”如何在乱世纠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犹太人商业禅机

    犹太人商业禅机

    "犹太商人是商人中的智者,更是商人中的魔鬼,他们能够从零开始,从一无所有起步,最终成为亿万级的富翁。冒险是犹太商人的习惯,犹太民族特有的冒险精神令犹太商人在产品上,在经营手段上,在许许多多方面打破常规,引领变革。任何东西到了犹太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他们早已把合同、公司乃至文化、艺术甚至于他们的上帝都商品化了。犹太商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犹太生意之所以成为智慧的生意经,就是因为智慧与金钱的同在与统一。"
  • 交际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交际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交际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