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0500000096

第96章 皇帝亲自抓统计

光武皇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

帝以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自占,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乃诏下州郡检核。于是刺史、太守多为诈巧,苟以度田为名,聚民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民遮道啼呼;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东海公阳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东海公对。上由是益奇爱阳。遣谒者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冬,十一月,甲戌,大司徒歙(xī)坐前为汝南太守,度田不实,赃罪千余万,下狱。歙世授《尚书》,八世为博士,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至有自髡(kūn)剔者。平原礼震,年十七,求代歙死。帝竟不赦,歙死狱中。

刘秀清算了王莽,大面上看新朝新气象。

天下大乱二十年,用兵二十年,屠戮二十年,国家社会的元气大伤,以如此不可计数的巨大成本,换来了一个貌似不错的结果: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减轻了。不管是绝对的人口减少,还是相对的兼并程度的降低,都会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在农业社会,这个很关键。

关于中国周期性天下大乱的本因,现在各种说法很多,锐圆以为,说法再多,模式再多,都脱离不了土地问题。(当然背后是粮食问题、生存问题,“民以食为天”不是乱盖的。)土地兼并造成贫富分化,气候异常导致的大面积自然灾害,这是人民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如果朝廷在政治上有足够的控制力和经济调剂能力,会让临界点推后。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统治集团内部没事瞎折腾,由高层内乱祸及百姓的,但这都是天下本无事,浑蛋故扰之。

建武十五年,刘秀搞了一次土地普查,因为天下赋税来自田亩,所以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天下可耕田亩越多越好。站在地主和自耕农的立场,拥有土地越多缴粮缴税越多,所以肯定是越少报越有利。在这两者之间的各级地方官吏,我们把他设定为“经济人”,其基本立场只有四个字:瞒上欺下。

地方政府和官吏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是考察中国政治千万不能忽略的地方,千万不要把他们简单地看成是皇帝手脚的延长,他们自己是长着独立思考的脑袋的,他们既算计小民,也算计他们敬畏的皇上。

刘秀的省市干部如何在土地普查时“多为诈巧”,普遍地“度田不实”,就是说“实量实报”的非常少,凤毛麟角,不管用百度还是谷歌都很难搜出来。

官员们怎么做呢?

第一种是“多量少报”,做两本账,一本对下,一本对上。对下的账,田亩越多越好,可以多收钱粮;对上的账,田亩尽可能地少一些,可以少缴中央,中间的差额,嘿嘿,不好意思,为官一任,造福一家了。

第二种是“多量多报”,埋头做政绩工程,顾上不顾下,这种官,对皇上很忠心,苛刻小民,自己的利益从皇上的提拔和赏赐中求取,但这种官一害辖区百姓,二害继任者,一来二去,会得罪很多人,遇到刻薄寡恩的皇上,说不定哪天就翻脸不认过去的成绩了,这种人一般都不得好报。

第三种是“实量少报”,应付一下皇上,绝大多数皇上和绝大多数情况下,皇上是可以应付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得好才是真的好。官员克扣敬爱的皇上肯定不是脑袋进水了,少报的部分一般是照顾了土地大户,这些大户会拿出一部分孝敬给父母官的。这种官在官场上属于明白人,对上有交代,应付好了;对下和富人勾结,不亏待自己。另外,他也不无故掠夺小民,尽量不犯众怒,好官我自为之。

公正地对待老百姓实量实报是窘自个儿,格外善待老百姓少量实报是雷自个儿,凡是这样的好官,在官场上都是稀缺品种、超级异类,千亩盐碱地一棵苗,五百年不小心出一个。

上不犯天条,下不触众怒,这是太平时代做太平官的多数选择,对上对下对同僚都留有余地是聪明人的做法。但是地方官经常会被逼到死角,比如一份来自陈留的报告,就把这种境况捅破给皇上了:“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陈留郡大概管着颍川、弘农、河南、南阳四个地方,地方官透露,前两个地方,土地是可以普查清楚的;后两个地方,是没法查的。四个地方上报土地的数字存在明显的差距,报告人知道这是肯定交代不了皇上的,所以,故意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在“简牍”(应该是竹木做的)上写了这两句话。

刘秀同志果然要追问,什么的意思?

当时只有十二岁的东阳公刘阳给老爹解了惑:“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刘秀反应慢了点,第一时间没悟出这句话里面的意思,刘秀毕竟是英明领袖,从近臣近亲“逾制”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根子在主席台,问题在前三排。刘秀派人还是去调查了“主席台”(近臣近亲)“逾制”的情况,案底那是要掌握的,至于如何处理,什么时候处理,皇上自有安排。至于“前三排”,刘秀肯定大力开展清理整顿活动,亲自抓一些大案要案杀鸡示猴,结果曾任汝南太守的大司徒欧阳歙(xī)因“度田不实”下狱,死在狱中。皇上如果真要修理大臣,又不想让他死在刑场特别难看,他们一般都会在狱中自然死亡。欧阳歙是连续八辈子传授《尚书》的人民教师世家子弟,欧阳歙有上千的学生为他求情,刘秀一看,乖乖,这么多门生,还是让他死在监狱好。

次年,刘秀又杀了郡守级干部十余人,罪名都是“度田不实”,黄仁宇一直为中国不能数目字管理深感遗憾,你看看,皇帝亲自抓统计工作,竟为数目字不实大开杀戒,管理水平怎么就硬是提升不上去呢?

这次土地普查,地方官“优饶豪右,侵刻羸弱”,老百姓被折腾得“遮道啼呼”,连上访的路费都没有,皇帝即使在严厉地惩治虚瞒假报,但倒霉的只是少数。中央、地方和老百姓,三者在利益侵夺和反侵夺中把中国社会一次次推向动乱边缘,这三股势力组成的螺旋曲线,构成了中国治乱的DNA,有时候,我们得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和朋友喝茶聊天下事,言及当下的经济衰退,锐圆曰:危机也好,衰退也罢,无它,时光倒流而已。油价回到十年前,房价回到十年前,股指也回到十年前,小老百姓辛苦十年积累的一点财产也回到十年前,唯一不能退回去的,是大家的年龄。朋友闻之大笑。

中国的事不能累积累进,刘欢歌云:“从头再来。”语虽豪迈,竟然也是一句谶语。

刘秀清算了王莽,但是他的江山依然行进在老路上。

同类推荐
  • 至尊顽主

    至尊顽主

    我是郑晓阳,前特种兵,后来成了军事收藏家。在地下要塞里从一死鬼手里拿了个镯子被炸回大明成了朱厚照。后来我才知道,我之所以能回到大明是正德那厮的魂儿捣的鬼,他还给了我一个任务。我凭啥要听他的,我就按照自己的意思玩儿,因为我是顽主,不让我玩我就捣乱。所以,我在大明开始捣乱。
  • 三国之风起云涌

    三国之风起云涌

    在群雄争霸的乱世,主人公利用机缘巧合以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从弱小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天下归一
  • 宿谋

    宿谋

    大唐顺宗年间,河西府少帅皇甫冲目睹家门被灭,机缘巧合,使他得以化身十三皇子李玄潜入长安大内伺机复仇,红颜白骨,双龙夺嫡,他不动声色。面临风雨欲来,步步杀机的庙堂与江湖,且看皇甫冲如何奇谋深算,冲破困局!
  • 东汉末世录

    东汉末世录

    意外落水,竟错穿东汉末年!对于一个在现代屡屡碰壁的慕楚究竟是好是坏?是机遇还是上天对其新的一次虐玩?“天道酬勤,自不负天下怀志男儿!”“硝烟四起,吾必在这乱世争一席!”“问鼎中原,唐刀在手谁人敢一战!”“万般皆空,重义者自当为情所缚!”
  • 枭宋

    枭宋

    贾似道:“晓晓,赶紧去泉州担任提举市舶,朝廷没钱了!”苏晓:“马上去。”理宗赵昀:“三郎,赶紧娶了圣人的甥女,她看上你了!”苏晓:“我考虑一下。”度宗赵禥:“三哥,赶紧给朕送几个大食美女过来。”苏晓:“官家,真的假的?大食美女太火辣了,不如来几个爪哇和三佛齐的好了。”度宗赵禥:“太黑了,如果方便,三哥给来几个倭岛的也成,我还是喜欢白些的。”苏晓:“这个可以,但只能玩玩不能留种,否则倭人该说他们全是大宋正宗皇族后裔了。”忽必烈:“苏晓你还有完没完,为何总是在海上来进攻我,还有没有节操?”苏晓:“你丫早晚要做我的马夫,你管我在哪进攻!”
热门推荐
  • 良人

    良人

    一个是备受冷落的富家千金,一个是举世无双的商业鬼才,她冷漠沉静,在处心积虑的阴谋算计中谨慎存活,他睿智卓越,在世人赞叹称羡的目光中掌控一切。她不愿嫁,他不愿娶,却最终无奈走到了一起,是天意注定,还是前世相许?如果有选择,她会忘得干干净净,他却笃定她不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侦探柯南一:侦探欣南

    名侦探柯南一:侦探欣南

    江户川柯南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就在这大家熟知的世界中,又出现了一位名侦探,他叫江户川欣南!
  • 越女无忧

    越女无忧

    一朝穿越都没搞清楚自己是什么鬼命运?老爹十两银子就把我卖了。看看,是不是亲爹一看就知道。不过即使被买了,也能过好自己的好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过的就是这个味。
  • 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糖尿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糖尿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糖尿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为6%一8%。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每年以l%一2%的速率递增。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可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肢体坏疽乃至截肢等多种并发症。对妊娠妇女有更为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大大增加,这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必须从个人做起。
  • 终极狂兵

    终极狂兵

    他是国之利刃,更是军中王者,但他却有一个丑女未婚妻,为此,他不得不踏上退婚的路,可谁知这一去,居然引起了腥风血雨,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在嬉笑怒骂中一路高歌猛进,纵横都市,横扫一切。
  • 呆萌王妃酷酷哒

    呆萌王妃酷酷哒

    第一次见面时,她正在翻墙!而且好巧不巧的落到了他的身上!第二次见面时,她吃了霸王餐!结果正好遇见了他,硬是让他给她付了钱!第三次见面时,是在宫宴上,她温柔委婉,颇有大家闺秀风范!惊得他的下巴差点掉下来:我去!太会装了!!!她娇笑道:哎呀呀,王爷过奖了啦!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如令传

    如令传

    这是讲述三个不同女人的故事。她,江湖侠女,善解人意爱打抱不平,是自闲山庄的大小姐。她,将门之后,武艺高强精通医术,性格开朗豪放,是一位奇女子。她,一朝公主,表面虽善解人意暗地里其实野心勃勃,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权谋斗尽一生的苦命女人。但这三位女子与上另外三位性格不同的男子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他(她)们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 宠妻蚀骨:杠上第一慕少

    宠妻蚀骨:杠上第一慕少

    “小子,想活下去吗?”初见时,她一身冷青色的军装,衔着一抹漫不经心的笑容看着他。慕斯年掀桌,想他堂堂慕少,京城里呼风唤雨谁不乖乖叫一声慕少,竟然被一个小兵叫小子,不想活了吧。慕斯年冷笑:“叫少爷。”“胆儿还挺大,倒是第一个敢这么和我说话的人。”陌紫邪挑眉道。“哼,跟本少说话是你的荣幸。”她是军界大佬捧在手心里的少年上将,女扮男装征服了整个军区,哪个兵哥哥不喊一声殿下,当殿下对一切都感到乏味,这个嚣张得不可一世的慕少爷倒让殿下有了想法,于是,一场调戏与被调戏的追逐战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