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0300000058

第58章 泰始革命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

十二月,壬戌,魏帝禅位于晋;甲子,出舍于金墉城。太傅司马孚拜辞,执帝手,流涕欷歔不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丙寅,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登基做了皇帝,程序是山寨魏国的成例,那就是让前朝皇帝把帝位“禅让”出来,不是我抢你的,是你让给我的哦。司马炎革命后即改元为泰始,所以,曹魏到司马晋之间的转嬗,也称泰始革命。

毛泽东有段名言在“文革”中广为传唱:“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其实,革命就应该是请客吃饭(搞庆典嘛),就是做文章(肯定发布一大堆文告),就是那样雅致、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大家都客客气气,腰里别的刀、两厢安排的刀斧手,最好都不要用)。革命不需要暴动(只要搞个禅让仪式),是一姓王朝篡夺另一姓王朝从容不迫的行动。司马家天命所归。至于原来的皇帝曹奂,哪儿凉快就在哪儿待着,免得上火。

做皇帝和做总统一样,其实也需要竞争的,只不过形式不一样。司马炎能做上皇帝,从大的范围讲,是司马氏和曹氏竞争获胜;从小的范围看,他是在与哥哥司马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司马家族的人丁很兴旺,家谱很强大,光是司马懿这一代,就有兄弟八人,因每人的字里含个达字,所以号称“八达”。当然这一代核心是司马懿,字仲达,死后被追认为宣王、宣帝。写《晋书》的史家心里特尊重领导,不敢直书名讳,所以当司马懿和曹操说话的时候,就会出现“帝言与魏武曰”,俩被追认的皇帝说话——帝对帝曰。

司马懿也有很多儿子,其中最优秀的是司马师和司马昭,不论打天下还是篡天下,都得两三代都很给力,中间不能出差劲孬种的。江山坐稳了,浑蛋的皇帝可以有;一开始不能有,要一鼓作气。师、昭关系很好,在革命事业上前仆后继,团结友爱,坚强如钢,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干部队伍的稳定。不要说争权夺利,连些许的不和也没听说过,究其原因——恕我心理阴暗——这主要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他把弟弟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过继来做儿子,把权力和班底交给兄弟和交给“儿子”其实是一个样,这才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司马师同志甘做阶梯,高风亮节,品种珍稀。

哥俩后来也都被追认为皇帝,师是景皇帝,昭是文皇帝。

司马师没有子女,司马昭儿子也很多,司马昭娶的是东海王家王肃之女——王肃是王朗的儿子,父子都是经学大师。王朗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骂死了,那是埋汰人的。魏晋时代,有三个王姓的大士族,即东海王家、琅玡王家以及太原王家,他们和皇家都是关系户——王肃的女儿(后被谥为文明皇后)生了司马炎和司马攸,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做儿子是由老爷子司马懿决定的。

司马昭再往下传,问题就有点复杂了。

司马昭继父兄基业,司马师对家族的历史性贡献不容抹杀,所以他一直表示要把王位传给哥哥的儿子司马攸。他常曰:“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这个基业转移路线图,是很符合古制的,最早儒家是主张“大循环”的:兄终弟及,弟终侄及……司马昭要实践这样古代伟大的设计也没有什么太多障碍,回传给法理上的侄子司马攸也无所谓,因为司马攸也是自己的精子造的,名声和实惠都能捞着。而且司马攸“性孝友,多材艺,清和平允,名闻过于炎”,司马昭也很喜欢他。

司马炎也很优秀,“立发委地,手垂过膝”。头发长得好,被中医学认为是精气旺盛。至于为什么把“手垂过膝”认定为帝王之相,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要说猩猩一族全部手垂过膝,难道它们都有帝王相?

有一次司马炎问裴秀:“人有相否?”说完给裴秀摆了个Pose,裴秀这么一看,啊呀,啥也不说了,“由是归心”。

当时,司马昭的几位亲信僚属,如裴秀、何曾、贾充、山涛等,都明确表态支持司马炎。山涛曰:“废长立少,违礼不祥。”贾充曰:“中抚军(司马炎时任中抚军将军)有君人之德,不可易也。”何曾、裴秀曰:“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

司马昭曾拍着自己的座位说:“这个位子,迟早是要给俺们家桃符的。”司马攸小名叫桃符。

但是权力的交接有其本身的规则,其诡异之处是经常是前任本人也不能一意孤行,况且司马昭内心本意是什么,明白人自然明白。司马昭没事闲聊卖卖大方可以,真要这么做,其实未必愿意。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司马昭本人死后在太庙里的地位和待遇,所以最后司马昭还是把基业传给了亲生的儿子也是法理上的儿子司马炎。

表面上看,是司马炎更有群众基础;实际上,群众基础向来都是为配合领导意图而存在的。反正经过几位重臣的推举,“晋王由是意定,立炎为世子”。

司马炎登基后,追认爷爷为宣皇帝,伯伯为景皇帝,老爸为文皇帝,至于其他爷爷伯伯叔叔哥哥弟弟,封了N多王,追随司马氏的有功之臣、能为司马家撑门面的有用之人,如石苞、郑冲、王祥、何曾、贾充、王沈、陈骞、荀等并置为“八公”。

司马炎认为魏国灭亡概因宗室不强,所以大封宗室,并授以实任,可以带兵,可以自己搭班子。别的人都自己选人才,建队伍了,只有卫将军齐王司马攸不敢,他做什么事,都要请求哥哥皇帝。

那个“大循环路线图”的存在,给司马炎、司马攸兄弟之间打上了一个楔子,这种楔子一旦将兄弟这块木板撑开一个裂缝,那是上帝也修复不了的。

同类推荐
  • 人间云梦录

    人间云梦录

    不同的历史演绎着相似的人生,我们都在追溯着自己的前世今生,也共呼吸着这片环宇下稀薄的空气,追寻自己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不断询问的一个问题。既然生命的脚印已经留下了很多的记忆,为何我们不在其中寻找。在这里,李白,一个从梦幻中走出的宠儿,也许是不经意的遗落在了人间,同样也像我们芸芸众生一样会无所适从的寻找着自己。这里有他的人生,有他的追寻,同样有他的坎坷和不羁。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存在,每一次相遇都迸发着历史的火花,虽然没有火焰升天,但也可以说是星星燎原。让我们一起陪伴着李白奔走,呐喊,爱恨情仇,亦幻亦梦。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长治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昨夜星辰

    昨夜星辰

    本书是吟咏生于河南或奋斗于河南的300余位历史名人的诗集。作品以短短几句诗词涵括每个人的一生经历或功过,精到而妥贴,简约中彰显大气,是从别致的角度了解河南文化,感受河南古老文明的难得的作品。
  • 大昏君

    大昏君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酒池肉林,爱江山,更爱美人。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365天读历史

    365天读历史

    本书根据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副主席的相关谈话宗旨,为党政机关、公务员、高层领导干部出版的一部有关历史常识的书籍。本书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对于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如何自觉从学习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修真十书盘山语录

    修真十书盘山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兽武神

    御兽武神

    尚未出世就失去双亲,天赋惊人的他传承功法得到了凤翎诀,小小年纪就晋升为中级武师,斩杀黑狼王白狼皇,对战洪冥妖邪灵虎王,手刃仇人,威震九重,终成巅峰武帝!
  • 三重生死劫

    三重生死劫

    人间大地,浩劫来临。一位位绝代天骄相继步入这浩瀚的历史舞台,在时间的长河中谱写一曲曲惊世绝唱。流芳百世,经久不息。
  • 士家天下

    士家天下

    乱世汉末,趋向三分。三国梦想,从这里开始……士家天下交流群:37896545
  • 甜

    十七岁那一年,吻过她的脸,就以为能和她永远。有没有那么一张书签,停止那一天。让我们定居在那一夜。
  • 一个人想念一个人醉

    一个人想念一个人醉

    “不介意我抽烟吧?”我摇摇头道:“当然不会。我想不出情节的时候也会点一根。”“要来一根嘛?”我盯着她看了一眼,笑道:“好。”
  • 星辰的交响诗

    星辰的交响诗

    这是存在于未来的的科技时代,但是,它却不是一个文明的时代。当腐朽的皇权与觉醒的民意产生激撞之时,迸发而出的火花,便将乱世的烽火点燃——属于英雄们的时代,就此到来。如同无数颗闪耀于苍穹的星辰,他们辉映着,碰撞着,奏响起传诵于后世的交响诗篇。但是,后人却无从得知,天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星辰,一名背负沉重命运的稚龄少年,守护他的启明之星,却是来自于三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 无限计划

    无限计划

    精心的计划,慎密的布局,到头来却是别人的弃子无限的世界,主宰的空间,或许不过是神魔的玩物你看到的仅仅是计划的一部分——————————————————建了一个群,有爱请加入,欢迎带家属:169212404
  • 极品桃花命

    极品桃花命

    黑拳之王街头偶遇初恋女神,进公司获得逆天系统,谁知竟是中海市大名鼎鼎的内衣集团,女神云集,高冷总裁,性感同事,火爆警花,一网打尽。
  • 那个他她

    那个他她

    第一次见你是在篮球赛上,那时的你是帅气的6号,当时的我就记住了你的班级;第二次见你是在老车站,那时的你是平易近人的大哥哥,当时的我激动的差点哭了,第三次见你是在车上,那时的你眉头紧锁,当时的我在想你遇到了什么事情就想跟你说说话;第四次见到你是在学校食堂门口,那时的你是和朋友一起聊天笑容满面的你,当时的我看的入迷;第五次见到你是在学校门口早饭店里,那时的你是孤单的你,当时的我多么想去陪你聊天;第六次见到你、第七次见到你……青春有你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