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0300000040

第40章 所谓孝

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公元256年)

祥性至孝,继母朱氏遇之无道,祥愈恭谨。

司马师在平灭文钦、毌丘俭时,眼病加重导致身亡,权力传给了弟弟司马昭。

曹髦照旧像模像样地做着皇帝,任命一些场面上的官员,和文臣们讲解古代的经典,讨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题。司马氏已成骑虎之势,必须将篡夺进行到底。

在这个风雨飘摇、吊诡莫测的时代,有个人官做得越来越大,他“举秀才,除温令(司马懿的家乡),累迁大司农。高贵乡公即位,与定策功,封关内侯,拜光禄勋,转司隶校尉。从讨毌丘俭,增邑四百户,迁太常,封万岁亭侯”。

这个人就是王祥,“天子幸太学,命祥为三老。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王祥在曹髦死后,继续做官,“拜司空,转太尉,加侍中。五等建,封睢陵侯,邑一千六百户”。

一个人官运亨通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多如繁星,或者说多如牛毛,但感动中国的《二十四孝》,王祥是其中之一。

王祥的成名作是“卧冰求鲤”,我认为在《二十四孝》里,王祥是典型中的典型,榜样中的榜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第一,他孝的不是亲爹,也不是亲妈,而是后妈——锐圆哥哥在这里不是宣扬非得血亲才会亲才会孝,我也知道“阶级感情似海深”;第二,王祥的后妈不是一般的后妈,而是要处心积虑害死王祥的后妈。

王祥是这样的:后妈欺负他,挑拨他爹也一起讨厌他,反正后娘手下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倒霉。有一次后娘生病想吃鲤鱼,当时是十冬腊月天,没超市没水产市场没处买,王祥决定自己到河里去捞。河面已经结冰,王祥也没有凿冰的工具,这哥哥多实诚,干脆就躺卧在冰上,妄图把冰融开,至于融冰以后是下钓还是下网已经不重要了,反正王祥往冰上一卧,冰面就裂开个口子,两条鲤鱼欢天喜地就跳上来了。

这还不算完,这位后妈一直想用毒鼠强害死王祥,王祥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东晋强人王导的父亲)知道了,坚持每餐先动筷子不动摇,逼迫他妈放弃了这一招。当然还不能算完,这位后妈实在忍无可忍,就乘王祥熟睡之际拿斧头砍了下去,你猜怎么着?王祥起夜撒尿去了,她砍空了。王祥回来一看这情景,怎么办?拨打110?没有。不会的,他是孝子,他跪在后妈面前,把脖子伸了老长……“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二十四孝》的故事,要么违反常识,要么违背常情,要么挑战常理,这样的故事流传这么久,为什么一直到鲁迅之前没有人怀疑呢?

我想古人的智商也不会这么低,关键是人们都愿意配合愚民政策的宣传。孩童时,不谙世事,觉得这些事迹很感人;等长大了,也会有怀疑,但一看这套东西对糊弄下一代有好处,于是接过上一代的腔调,继续瞒与骗。

《二十四孝》里的人物动不动就感动了上天,故事宛若神话,有点像宗教故事里的“神迹”,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可以思考:

一是中国本土没有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绝大多数国人是无神论和泛神论者,但“孝”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二十四孝》是典型的真实人物“被神话”,也许在这个层面,是不能从常识角度来批判的,因为这是一种宗教建设,《圣经》里面的故事也不能用科学观来解释。前几天凤凰台《锵锵三人行》里,王蒙提到了北京八大处一个佛家寺院里,也塑有“二十四孝”的浮雕,这样的混搭,说明了过去有人想整合宗教资源、整合道德资源,建立当下需要的价值观。

二是从古至今,都知道、都习惯“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问题也可能出在这里,凡有高尚的地方总有拔高的痕迹。这种方式在现在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反对宣传强调真实,反感崇高崇尚平等。要让人感动,必须是真实的、简单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冬奥会金牌获得者周洋在接受采访时,一句“让爸妈过得更好一点”,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公众判定周洋的这句话是“原生态”的。如果是幕后导演的,是媒体“挖掘”出来的,人们就不会相信,也不会感动。对原生态以外的东西,我们不愿意相信,更愿意质疑。

为什么民间的保持原生态的纪实作品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而官方媒体的公信力越来越下降,就是因为后者的添加剂搞得太多了,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建立道德典型和加工玉米一样:把玉米棒子煮熟就可以了,最多搞成玉米渣子,最最底线是玉米面。掺上粟子粉蒸出来,非说这就是玉米窝头,这就过了。

虚伪的宣传培养了深刻的怀疑精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被彻底唾弃,“不要玩虚的”!这是中国老百姓对一切宣传粉饰的最简单也是最坚定的告诫。

不论是想让老百姓对政权认同,还是对主流价值观认同,真诚和真实是不能或缺的。

能被人类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其实并不难寻找,“好东西”就在那里。让老百姓对政府认同,也有很简单、很成功的方法,只有“政教合一”的国家才把维护政权和建立价值观当成一个工程混在一起做。在一个有世俗传统的国家,非要把这两件事合在一起,难度可就大了,也就是CCTV春晚有这个气魄,坚持了N年不动摇。

同类推荐
  • 明末卫小宝

    明末卫小宝

    风流倜傥创二代变身明末底层小人物:没权、没势、没钱途,还饱受歧视遭非议、惹官司、被诬陷,还有俩活宝——一个糊涂的酒鬼老爹一个恨嫁的大龄姐姐穷得叮当响的卫小宝表示压力太大,希望立刻‘死回去’!但当他一脚丫子踩进了历史的烂泥塘后,才知自己当真错得离谱——比起‘和崇祯皇帝做搭档’,那些都算个啥!(PS:求点、求收、求评论;不点的您先收着养肥,不收的……呃……亲,还是收了俺吧~~)
  • 贞观闲王

    贞观闲王

    坐一次飞机,竟然会遇到超级气流,意外穿越到大唐,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程咬金,李靖……王平安的悠闲大唐生活开始了!
  •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本书讲述了战国七雄,各国兵争舌战,风云际会,政客过招。奇招、绝招、阴招、险招令人眼花缭乱,大战、小仗、明争、暗夺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段。袁腾飞以其独到的“史话体”,为我们轻松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 一世奸雄

    一世奸雄

    天下六国争雄,东有世仇大梁雄踞中原,北有夷狄为祸一方,楚国民富兵强,大秦铁骑更是威风凛凛。弱小的漠国偏居一隅,穷困潦倒,如何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大争之世,就当横扫六合威震八荒,做一世奸雄。
  • 谁家江山

    谁家江山

    一场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而这复仇之路他有会失去多少?(新人发书,练笔,求支持)
热门推荐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滑稽笑话

    滑稽笑话

    本书涵盖了许多滑稽的笑话,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快乐和满意的笑声。拥有快乐的心情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阅读本书,欢喜多多,快乐满满。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大自然的商道

    大自然的商道

    本书讲述了创业者应具有的品质,每一种品质以一种动植物为代表,结合著名案例加以解读。
  • 浮笙

    浮笙

    一个约定,让你守护我。却因此亲手打破这个美好的梦。误会,让我觉得你好狠。最后让我知道真相,这是否是对我的惩罚。
  • 三年的改变之再遇的秘密

    三年的改变之再遇的秘密

    “你能不能不要老是跟在我身边,烦都烦死了”少女生气地冲缠着她不放的少年说“哎呦,怎么会烦呢,我一个大少爷免费给你当保镖耶,很多人是求也求不来的,你怎么倒嫌弃了呢,再说了,这说明我在乎你,懂吗”少女听见他说的话简直都要疯了,这个人说来说去就还是这个样,好,今天老娘我跟你杠上了,“我就是不懂就是不懂,怎么样”“不懂?看来是我表达的不够清楚,我爱你,这该懂了吧”“呃。。这”少女没想到他一直跟在她身边保护她就是因为那三个字:我爱你,少年自表白后对她是越来越好了,看少女越来越不顺眼的人也多了,少女该如何面对这份爱?
  • 有病请吃药

    有病请吃药

    陆遗桥大学时的假象情敌,楚连,在去外国学了妇产科后重新回到了B市。仿佛大学的时光被拉了回来。他对楚连依旧是嫌弃,嫌弃,最嫌弃。他大声地对着楚连大喊:“你回来晚了!我已经抱得美人归的时候。”楚连却只是皱着眉点了点头,只是一直盯着陆遗桥。而他却只觉得楚连莫名其妙。可他的朋友们都说:“陆遗桥你是不是有病!”可陆遗桥觉得楚连才有病。可到底谁有病呢?到底谁要吃药呢?一场关于谁有病的战争彻底打响了。
  • 一揽天下

    一揽天下

    诸天碑在手,一揽天下仙!李默的人生遭遇了大起大落,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纨绔天才,流落成倒夜香的小厮。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 萧十三郎

    萧十三郎

    刀锋耀眼。卷卷尘沙。总是凄凉、肃穆。那个多情、薄命的男人,那个出刀极少的人,那个与许许多多的人在江湖演绎许许多多故事的人,是萧十三郎。
  • 森林报:夏

    森林报:夏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