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0300000035

第35章 孙权生前死后事

魏邵陵厉公嘉平二年(公元250年)

吴主立子亮为太子。

确立下一代接班人是个伤脑筋的事,而且越是英明的君主,越在这事上纠结。因为他们越英明,对人性就琢磨得越深,越往牛角尖里推敲,结果也就越恐怖。

孙权既立孙和为太子,又扶植鲁王孙霸和他竞争,结果朝廷有了两党,“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在专制下的党争不是讨论公共政策,而是为了争权夺利。所以没有议会大厅,也不会搞电视直播,手法除了谗毁就是诬陷,因为各派要争取的不是天下选民的支持,而是一个孤独的老独裁者的认可。

孙权在生命晚期决定抛弃孙和、孙霸这兄弟俩,而转立小儿子孙亮。这种抛开对立的两派另立第三方的做法,通常来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里面也有操作手法的问题,因为“中立”的第三党不会凭空产生,它也要通过一系列的重新整合才能形成。按照设想,第三方可以兼顾对立双方的利益,起到平衡的作用,进而防止冲突,维护政权和大局的稳定。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理想的结局往往不会出现,一般总是前面角逐的两党中,有一派势力迅速地集结在“第三方”旗下。政治斗争不可能通过循环赛靠积分领先,只能通过淘汰赛,在最后生与死的对决中产生冠军。

孙权在最后日子里“然犹沉吟者历年”,这种犹豫,会让各派势力表现也不是,不表现也不是,这玩意儿会害死很多人。

为了扫清孙亮的道路,孙权“遂幽太子和”,太子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骠骑将军朱据和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我们知道有负荆请罪一说,这种“泥头自缚”可能是一种更强烈的行为艺术,如果我没猜错,大概是一种“我已经入土了我怕谁”的宣示。孙权看到这种情形,肯定是大怒,权力人格一旦形成,就是畜生脾气,只能顺着毛捋,不能触碰它的逆鳞。朱据、屈晃的行为等于向朝野宣示皇帝大人您错了,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孙权废黜了太子孙和,为了“公平公正”,赐死了孙霸;附属的官员罢官的罢官,杀头的杀头。经过这一番路线斗争,表面上看,大家又紧密地团结起来了。

第二年,也就是251年,司马懿去世,孙权也接着去世,《三国演义》中我们熟悉的人物渐次凋零。

孙权在死之前,和陆逊的儿子陆抗表示和解,他对陆抗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孙权所谓的“前后所问”,大概就是当年“数遣中使责问陆逊”的书信,陆逊就是看到这些皇帝亲笔写的“我的大字报”才“愤恚而卒”的。孙权要求把这些历史文件全部删除,“一焚灭之”,希望以陆抗为代表的大士族“团结一致向前看”。孙吴政权和江东士族虽有矛盾,但不能彻底决裂,强势的皇帝将死,为子孙计,不得不做出妥协的姿态。

孙权临死的时候,对迫害太子孙和颇有悔悟之意。从人性善良处看,这是孙权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忏悔;从人性卑劣处看,借废黜太子孙和打压士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现在狼似乎老实了,对舍出去的孩子也表示关爱了。

但是,政治格局不允许这么来回折腾,当时,在孙权身边的侍中孙峻、中书令孙弘,还有女儿全公主都极力反对。全公主是孙权长女,先嫁周瑜之子,后嫁全琮,故称全公主,她对晚年的孙权影响很大。全琮、全寄父子是鲁王一党的核心人物,全公主与太子孙和不睦,太子孙和如果一键恢复,就意味着她自己要被彻底删除。所以,她极力维护孙亮的地位。

孙权晚年对全公主是相当信赖,现当代也有很多政治家如叶利钦把女儿当成“第一夫人”,他们认为女儿在政治上是中性的,是全心全意为老父亲着想的,尤其是儿子们为家业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

孙权最后选择了诸葛恪为大将军兼领太子太傅,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父子在江东亦属于“侨居”,不是本土势力。中央集权或皇帝专制和地方士族是一对矛盾,士族对大一统有消解作用。封建和专制是对立的,贵族和共和是有关联的,自治和民主也是相互联系的。魏晋的士族,唐代的藩镇,宋明的外族,都是和大一统对立的力量。对立也就意味着战争和不稳定,大一统专制帝国和皇帝专制体制某种意义上,也是老百姓的内在需求。皇帝在中国的存在,看来是有社会需求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简史

    中国简史

    《中国简史》讲述的正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中的点点滴滴,凡著名历史事件尽收其中。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
  • 汉末之英灵乱入

    汉末之英灵乱入

    “啥,刚刚过去的路人甲叫刘基?”“你说什么?那个守城门的小卒叫尉迟恭?”“等等,你说刚刚那个沿街叫卖的商贩名字是沈万三?”……一个人穿越至汉末,附身于小人物,还拥有一个系统。可这系统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事。相同的题材,不一样的故事。乱斗即将开始……
  • 明夜有贼

    明夜有贼

    时逢黑暗笼罩大明王朝,贼子频繁出没。有鸡鸣狗盗的小贼…有偷香窃玉的淫贼…有杀人劫物的恶贼有拉帮结寨的匪贼…有卖主求荣的国贼…有祸国殃民的奸贼有泼墨弄字的雅贼…有口蜜腹剑的言贼…有投机取巧的蠢贼千里之外斩贼于朝堂或市井之中,能杀贼之人必先胜过贼…此为大忠贼宦官当权的害处…化身正义的臣子…土木堡之难背后的故事…皇位相争兄弟反目的源头…京师保卫战成功的根本…真正摧毁也先野心的人…金刀惨案的笑话…夺门之变的荒唐…曹石叛乱的起因…等等,明朝最具戏剧性的一段,全都集中在此时。用不同的角度回望过去,寻找导致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江南第一才子江城子科场暴毙身亡,后世平庸小辈江城子医院不治身亡。由来俗雅相依,雅中才见俗,俗中才显雅…若见俗处,请勿闭眼。
  • 三国之暴君华雄

    三国之暴君华雄

    苍天已死,华雄当立!现代小人物穿越成华雄,而且还是汜水关前面对关羽的单挑?难道刚刚活下来,就又要死了吗?天下是谁的天下!江山是谁的江山,仰天怒吼,卵蛋者滚开!穿上黄袍,手指苍天,华雄代天而立!这汉末江山将该家异族。黄沙百战,谁敢与他决战天下!三国之暴君华雄书友群:306476498(欢迎大家进入,非喜勿入)
  • 长缨在手

    长缨在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壮士铁马将军剑旌旗半卷出长安......女儿柔肠男儿胆,滔滔热血汉衣冠!
热门推荐
  • 女神如此多娇

    女神如此多娇

    温暖的午后,银发苍苍的爱玛抱着孙女静静地坐在喷泉池旁边。“奶奶,那是谁啊?为什么到处都是她的雕像?”四岁的小孙女眨着葡萄般的大眼睛,胖乎乎的小手指向广场上足有六米高的女人雕像。女人银甲披身身后是被烈风扯成一线的披风,她双手压着半身高的巨剑将它拄在身下。剑锋一样高高扬起的黒眉,似笑非笑勾起的嘴角,微抬的下巴。带以睥睨一切的气势,高傲的俯视着这片天地。爱尔玛两眼注视这那座阳光下闪着银光的雕像,眼神热烈而温柔,许久之后她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湿意摸着怀中小小的脑袋,轻轻叹了声:“她叫梵音…..是我们的英雄!!”
  • 中华科技故事

    中华科技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灿烂辉煌,成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本书力求通俗易懂地向广大读者较为系统地介绍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造。本书以故事为叙述主线,以时间为序,简要勾勒出中华5000年科技发展史的大致轮廓。所选故事均围绕中华科技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展开。
  • 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

    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刘知几述评”,包括“导论”、“刘知几生活的时代氛围”、“刘知几史学批评方法论:历史的批评”三部分内容。下卷为《史通》引用文献考证,按照四部分类法及时间顺序对《史通》引用文献逐一进行考证,具体体例是先列书名,次记引用条数,以便定量分析。
  • 契约吸血鬼

    契约吸血鬼

    千年的轮回,永恒的爱恋,曾经的背叛,撕裂的心痛。现在的契约,让千年前的一切颠覆!何来背叛,何来封印,只要有你,我便无惧!
  • 血海滔天末世录

    血海滔天末世录

    一个来自远古的不甘,一个本想苟安于末世的宅男,命运的车轮让两者交织,为了守候心中的美好,为了在这冰冷的世间多看她一眼,何惧生灵涂炭血海滔天!
  • 黄帝问玄女兵法

    黄帝问玄女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枕边有鬼

    枕边有鬼

    "极品无良的继母因为贪图彩礼,把我卖给恶鬼为妻。自此之后,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在我身边陆续发生。被迫孕育鬼胎,被百鬼侵扰,受尽妖魔鬼怪的纠缠!每天晚上我的“鬼夫”,还躺在我身边,邀我共枕:“娘子,为夫想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请给我一支烟(男版)

    请给我一支烟(男版)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地下性工作者的屈辱隐事。一个大学生,因命运的捉弄,走上了一条与夜色为伴的悲剧之路。在令人绝望的境地中,他接受了一切屈辱,并一度陷入真正的绝望迷津,甚至对夜色产生迷恋。然而,人性深处对光明的向往,使他心有不甘,他竭力抗争,矢志不渝地寻找,最终战胜自己内心的黑暗与痛楚,找到一条走进光明的自新之路……
  • 冷酷CEO的退婚娇妻

    冷酷CEO的退婚娇妻

    蓝若菲问:“你是鸭子吗?多少钱一晚?今晚本小姐包了!”季恩佑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他拎起她,毫不客气地摔在了浴缸里面,“我不是那么好惹的!”季恩佑醒来却看到了三百块钱,上面还夹杂着一个便签:我不知道你的行情,我的身上只有那么多钱了!接二连三地相遇,季恩佑觉得一切都是误会,最爱的人背叛了自己,他也没有必要再苦苦等候了,“我答应婚约!”婚礼上,蓝若菲发现跟她结婚的那个人既然是自己错乱的对象,奥买嘎!季恩佑邪魅的看着这个惊慌失措的女人,她的死期到了,他会让她知道,戏弄他的人没有好下场!她只能忍受,不能抗议,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本书的主题就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真与假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隐与显的分寸、屈与伸的分寸、深与浅的分寸、进与退的分寸、软与硬的分寸、忍与争的分寸等。这些“分寸”都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大问题。如果你不以精明的头脑去解决它们,找到隐藏于其中的秘密,随时都会误入人生的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