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9600000016

第16章 当年逸事(1)

进入南华门工作,开会逗乐、饭桌闲聊,渐渐听说不少逸闻趣事。文坛逸事多少有些不同于市井趣闻,一般都有些文化含量。

文坛逸事,所以成为逸事,而能口口相传、历久不衰,往往还比较典型。

比如赵树理和造反派“拼刺刀”,几乎成为一个“经典”。那是大师留给后人的一个行为艺术的典范作品。1.赵树理“拼刺刀”

赵树理先生1970年辞世,享年六十四岁。

我正式调进南华门工作,已是1978年,没有机会认识那位我们尊敬的前辈作家。但在机关院子里,经常有人说起赵树理。包括西戎老师,在编辑部的例会上多次提及赵树理。在西老师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赵树理的那份怀念和尊敬;当然,我们也就有机会听说了赵树理的若干逸事。

关于赵树理研究,早已出过许多著作。关于赵树理在“文革”当中被迫害致死,每一本著作都会笼统地归罪于“四人帮”和造反派。其实,事情哪里会是那样简单方便。

“文革”结束,已经三十多年。关于“文革”初期,赵树理成为一个靶子供批判,到底是什么背景?即便不再追究责任,反省历史也有着宝贵的启迪作用。然而三十年来,我们看不到任何一点真实的说明。历史,将被尘封到何年何月?真相,莫非将永远被埋葬?想及此,不禁让人悲从中来……

且说聪明绝顶的赵树理,久经考验的赵树理,看穿看透的赵树理,不明白自个处境吗?不会。所以,才有赵树理与造反派“拼刺刀”的逸事,才有保护马烽、西戎而“我入地狱”的从容。

红卫兵造反派,不谙世事的小毛孩子们,被煽动蛊惑利用,到处打人斗人。前来批斗赵树理,当时名堂叫作“拼刺刀”。赵树理说,你们这不是“拼刺刀”,不许还手、不让讲理分辩,你们这是“捅刺刀”!红卫兵让他背诵毛选《愚公移山》,他说我会背诵古文《愚公移山》。造反派让他自己评价属于几类干部,赵树理说:

一二类,好的和比较好的干部,我自认达不到;说我是四类,坏人、反动,我不承认;说是三类呢,有严重错误的干部,你们不答应;我就算个三类半吧!

诸如此类,赵树理在极其险恶的情势之下,依然不乏赵氏幽默。但,那绝对是含泪的幽默。

他曾经在最后的日子总结自己的创作生涯,说是“生于《万象楼》,死于《十里店》”。那是两部剧作,一部早年写出,一部最后完成。赵树理一生都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剧作家,其次才是小说家。这样认为,是否合乎客观且不论,这起码说明老先生对中国戏剧情有独钟。同时,仅从字面来看,也能看出他的古典文学功底。

一代宗师,含冤惨死。此刻,不禁想起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那篇文章中的诗句来。

前几年,省政府也即是当年阎锡山督军府门口,辟出一个街心公园。公园里塑了几尊历代山西文人塑像。列于荀子、白居易、傅山这些古人之后,还有现代作家赵树理。能够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比肩,这是赵公的尊荣。

历史终有定评,社会自有公论。

只是塑像很一般,没有什么神韵。便是赵树理的二公子二湖都写了文章调侃,文章题目曰《人家说他是我爹》。

正是祖传的十足的赵氏幽默。

2.马烽摽罗锅

文联五战友西李马胡孙,都是晋绥边区文化干部,其中四位哥们儿和李束为一直有些隔阂。有时闹得乌眼鸡似的。赵树理来自太岳边区,倒是没听说和其他作家有什么矛盾。

当然,关于几位前辈早期的故事,也就晋绥方面老作家相对丰富一些。西老师在编辑部讲古,主要说的也是他们几位战友之间的趣闻逸事。

西戎和胡正,原先在一个剧社;马烽孙谦呢,在另一个剧社。后来剧社合并,大家到了一搭。剧社领导,就是后来长影厂长林杉;其人有文化,对剧社小学员们的成长起过很大作用。排练演出之余,教大家学文化,几位老师的学业才没有荒废。

——林杉的夫人郭某,当年是剧社小演员。反“扫荡”的时候,老孙谦曾经背着可爱的小郭穿越封锁线。前辈作家对这个小妹妹都印象极深、感觉极好。不觉过了四十年,林杉和小郭离异。希望山西作协能够容纳小郭,同意其从长春调回山西。几位老先生没有二话,一致通过。谁料当年小郭,不是当年的小郭,引出很多故事……这件事,便也成为南华门里的逸事之一。

当年,马烽喜欢绘画,负责剧团画布景。渐渐出演个把龙套,最终走上编剧写小说的路子。听西戎老师讲笑话,说马烽演过一个什么小角色,不仅驼背、八字脚的毛病改不过来,台步还总是踩不在点儿上。

关于马老的驼背问题,还曾经真的成了一个问题。

抗战年代,特殊时期,虽然有向往革命的女青年奔赴延安等抗日根据地,毕竟数量有限,参加革命的男士们的婚姻问题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解放战争时候,情况略有好转,但依然严格按照“二七八团”的标准来执行。即年满二十七岁,八年党龄,团级干部,才准许找对象。

新中国成立前夕,马烽够了二十七,据说组织上指定了一个异性让他接触。但是,毕竟快要解放了,在我们解放区也已经进行过民主改革,实行婚姻自由。女方不同意,到底不能像最开始那样搞强迫命令。所以,马烽需要和对方接触,要有点谈恋爱的样子,要谈。然而,刚刚接触,简单那么一谈,女方不同意。侧面反馈回来的说法,是嫌马烽八字脚外带驼背。

八字脚还好办些,走路留心,脚尖尽量朝前就是;驼背难办。平时未加注意,脊柱已是弯曲变形,一时哪里能纠正过来?即便难以纠正,马烽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过必改,有错必纠,黑间朝天躺在铺板上,请西戎压膝盖、孙谦压肩膀,争取尽快将驼背摽过来。

忍疼受罪,马烽摽了那么一段驼背,或许多少有点效果。而那位女士终究还是没有继续和马烽接触,谈恋爱呢也就谈崩了,马烽白白忍疼受罪一回。而恋爱既已谈崩,摽驼背变得毫无意义,马烽的驼背也就任其驼背下去。

所以,我们学生晚辈认识的尊师马老,一直就是一位八字脚驼背的马老。

3.跟踪女间谍

革命年代老前辈们趣闻逸事多,新中国成立之后南华门里荒诞故事也不少。

大跃进时候,文坛曾经怎样跃进?听老司机周玉在饭桌上偶尔说起过。除了下乡去参加大炼钢铁,作家协会的本职工作方面也曾经大跃进。

大跃进,本来就荒诞。所谓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大跃进诗歌,比荒诞诗歌还荒诞。

“一个芝麻光溜溜,榨出油来发了愁。六亿人民吃不完,流遍四海五大洲”之类,小农狂想,甚嚣尘上。

为了押韵,“乘上火箭跑得快,心中升起红阳太”之外,还有“马如龙、牛如虎,大象好似大白猪。要问成绩哪里来?全靠领袖毛席主”!

“红阳太”,“毛席主”,成一副绝对。

种地的,要敢想敢说敢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作家协会搞写作,也要人人表决心、个个报计划。厨师老范,连名字都不会写,报了计划说是要跃进识字,一百天达到高中水平,届时完成诗歌一百首。总务晋官民,认识一百多个字,不是文盲,则要跃进到大学水平,半年之内写出十部长篇!

——晋官民,文联作协分家前分管总务。讲过一件事,说有个人特别爱吃花椒。爱吃到什么程度?称一斤花椒,油炸出来,当作饺子馅儿,包成饺子,独自全部吃掉。

这当然算不得逸事,属于奇闻。立此存照,聊备奇闻一例。

“文革”前,除了厨师老范打扮怪异,曾经被公安局便衣当作特务,还有一位女士则被当成间谍盯梢跟踪。

那位女士,姑隐其名。作家夫人,当年那是何等高贵的身份!女作家、女编辑,当年又是何等受人仰慕的职业!在一个落后贫穷的年代,她们的服饰打扮往往就引领了潮流。且说这位女士,年轻貌美,穿一身西装套裙,裙子是那种一步裙:裙裾收紧了,开口直径不过七八寸,步子必然轻盈妙曼。脚蹬真皮凉鞋,鞋跟足足三寸,脚儿被收束得玲珑小巧。一只拇指跷在前端,指甲盖上涂了红色,格外醒目撩人。手里撑着洋伞,胳膊上悬挂了手袋。手腕处金表晃眼,手指间有钻戒闪耀。人们见了身姿步态,不禁想要欣赏容颜。侧目瞟视,或者干脆直勾勾来盯瞧。只见梳理别致的烫发,乌云翻卷;脸子白净,恰似大理石一般;嘴唇涂了口红,鼻梁上架了墨镜。分明画中形象,俨然银幕上的人物。

这样人物形象,若出现在北京上海那样的都会,或者不至于遭到公安跟踪。即便在“文革”前的禁锢年代,电影院里寻常张挂一些影星剧照和肖像照片,秦怡、白杨,于蓝、谢芳,便是那样装束打扮。

然而,如此美艳的形象出现在我们山西太原的街头,可就成了大事件。我们警惕性极高的公安干警,认为这样形象的女人,绝对是台湾派来的间谍。我们的电影,总是编造这样的天方夜谭:我们的科技极其发达,国外海外的间谍总是要来盗窃我们的绝密图纸和尖端科技;而我们的公安干警极其聪明智慧,最终都能识破间谍、一举抓获,取得伟大胜利。

所以,当我们的这位女士上街徜徉的时候,引起市民围观争睹,聪明的公安干警认定这是一名间谍。百倍警惕地、如临大敌地、无比负责地、不辞辛劳地跟踪回我们南华门来。据说,跟踪女间谍的便衣还是一名副处级探员。副处级探员原拟一举抓获女间谍,立功受奖,或者就被提拔为正处级,不料却闹了个大笑话。

同类推荐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

    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

    本文用温婉的笔锋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生活意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满满的温情与感动。
  • 撩开民国黑幕

    撩开民国黑幕

    中国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1885—1915,江西省九江县人),以犀利的文笔,充分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政局由皇权专制到民主宪政大转型的惊心动魄的历史。
  • 海虹

    海虹

    戚天法老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天一洲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这部小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从主流视角,生动细腻地描述了当代工人的理想、信念和爱情的精神风貌,为完成这部50万字的巨作,戚天法老先生呕心沥血花费了5年时间。 戚天法坦言,《海虹》是一部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群而写的读本,戚天法曾著有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梁祝正传》、《徐福东渡》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浙东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黑道争霸

    黑道争霸

    英雄痴,女儿泪,荡不完的柔情,流不完的热血,唱不完的悲歌,诉不完的兄弟情……这是一个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由于在环境的逼迫下,没办法走上黑道这条争霸的不归路,里面的爱恨情仇,兄弟情谊绝对会使你感动。让我们在主角的陪伴下一起成长吧。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植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植物

    本书向你介绍了植物是如何分类的,最大的植物以及最小的植物是什么,植物有哪些特性等。
  • 三界第一混乱

    三界第一混乱

    天宫嫦娥姐姐的明星梦。王母娘娘的出轨大行动。财神赵公明的发财运动。乱了,乱了,彻底乱了!自从天庭改革开放后,三界就彻底乱了!猪脚也很无奈,自从摊上天庭这点破事后,生活就有得乐了。没事扯扯蛋,打打麻将,跳跳舞,大闹大闹天宫,猪脚生活乐无边……那个那个猪八戒与卵二姐,小白龙与唐僧,你们你平底要闹哪样!还有那个紫霞仙子的宝贝女儿我错了,我不应该拨你的宝剑,求你以后别再缠着我了,我系不会娶你的。猪脚很忙,满天神佛要闹,咱就陪他闹个够……生活就是必须这么精彩。
  • 圣武至尊

    圣武至尊

    天下无圣的时代,一个绝世的天才,偶得星辰剑圣传承,踏上剑道巅峰!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
  • 网游之无双一击

    网游之无双一击

    为成为职业游戏玩家,张子夜进入《唯美》网游,当他辛苦练级,独战BOSS时,运气不错的他经常得到一些好东西。他凭着自己完美的操作与游戏中狠辣的风格,终于闻名于《唯美》全服。
  • 裂天乱世

    裂天乱世

    一个皇太子招到灭门,流落到一个小村庄开始新的冒险。在一个人心惶惶的时代,到底怎样才能立足于世?
  • 上界之战

    上界之战

    万古前,神魔大战,各族相继参与其中。致使天地哀嚎一片,山川江河,破碎不堪。整个天界举族皆灭者,数不胜数。何为神,何为魔?这个万古的话题,而今的说法,只不过是天界各族的修炼方式不同罢了。
  •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恰好可分为记忆或审视的角度叙写的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写家族历史、人生经历、生活际遇以及社会交往中的在场感受;另一部分是写自己采访的对象,近于人物专访。不论记忆还是审视,作家都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去揣摩、去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