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9300000013

第13章 秋来一龙东南飞(5)

自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至建炎二年六月,宗泽吁请赵构“回銮”,上表奏章二十又四,备述:“京师城壁已增固矣,楼橹已修饰矣,龙濠已开浚矣,器械已足备矣,寨栅已罗列矣,战阵已阅习矣,人气已勇锐矣……陕西、京东、滑台、京洛北敌,皆已掩杀溃遁矣……但望陛下千乘万骑……归御九重,为四海九州作主耳。”并且强调,如不趁此大好时机回銮东京,势必涣散两河百姓忠义之心,沮丧亿万军民敌忾之气,如此,“则天下危矣”!

1128年七月,宗泽一病而亡,接任他的原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留守杜充,对义军武装不仅不支援,而且还命令岳飞等起兵围打义军,给赵构政府人为地制造了几支劲敌。至1128年下半年,各地小股义军开始被金兵各个击破,东京面临金兵秋季攻势,杜充只好决黄河而淹金兵,抗金形势就此急转而下。

而此时,赵构政府却在扬州酣然大睡……

金兵一时不能攻陷东京,就挥师向东,打开豫东、鲁西间的缺口后,南下淮泗,直扑行都扬州。

受命阻击金兵的韩世忠部被打得大败,刘光世部不战而溃……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一日,赵构御舟已经停泊在扬州大运河河岸,城内人心惶恐起来。赵构下诏,让百姓自己寻找门路躲避战事,官府不得禁止百姓逃离扬州。

但是,黄潜善此时不知从哪儿借得了胆量与力量,苦阻赵构渡江,力请皇帝“少(稍)留”,以观前线战况。

这一天,金兵数百骑兵临天长(今江苏天长),拱卫扬州的天长军统制官率一万之军猝然逃遁;金人以一支小分队进犯楚州(今江苏淮安),拱卫扬州的楚州守臣开西门迎请金人,开东门让百姓自便……还是这一天,御营统制官刘正彦部扈从六宫、皇太子赶往杭州,扬州城内百姓争门以出,踏死者无数……还是这一天,黄潜善、汪伯彦皆云:“已有措置,不必虑”;“百官闻此,复自相慰。以为知事实者,莫如宰相。今既云尔,未宜轻动。居民亦以为然……”

如是,扬州趋于平静。

宰相的话,是不是可信呢?连赵构都在怀疑!

第二天,他派遣太监邝询到天长打探战情,始知天长已陷。邝询扭头赶回扬州,禀报赵构。

赵构此时是否正在颠鸾倒凤,说法不一。但他当即披甲走马,奔出扬州,只有御营都统制王渊与五六个太监骑马从驾,却是不争的事实。赵构“过市,市人指之曰:‘官家去也!’”。

俄顷,宫人自大内星散而出,城中大乱:“上(赵构)与行人并辔而驰……”

“为什么赵构逃亡,还要来个招摇‘过市’呢?”扬州大学教授王俊说,“赵构行宫,位在扬州城北蜀冈中峰的平山堂。平山堂下,是瘦西湖、是扬州宋大城。情急之下,赵构南逃瓜洲渡渡江,瘦西湖、宋大城是必由之路,他自然必须招摇‘过市’。北宋年间,扬州太守欧阳修很喜欢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因此这儿一直是官府的地盘。坐此堂上,江南(镇江)诸山(焦山、北固山、金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名之曰‘平山堂’。随赵构行朝至此的尚书左丞、南渡词人叶梦得,就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

那时第一,现在不是第一。如今平山堂败落得厉害,不过是扬州大明寺下的一个附属单位。

站在这儿南望,我们只能看到平山堂脚下的瘦西湖,无法看到辛弃疾笔下的北固山。

当然,我们无须怀疑辛弃疾站在北固山看到了“烽火扬州路”,欧阳修端坐平山堂望见了江南诸山——因为扬州和镇江尽管是两座城市,却没有一个横跨长江的南京城庞大,只是长江把扬州与镇江隔开而已。

当赵构逃跑的时候,黄潜善、汪伯彦还在办公室“运筹帷幄”。有人问及金兵问题,他们以“不足畏”而告知。

但门堂小吏一声“皇帝走了”,二人穿起战袍,就来了个鞭马“南惊”。他们也学着赵构“招摇过市”,向扬州城南的瓜洲渡口飞奔而去了。

扬州行朝,就这样死了。死得比靖康年间的东京汴梁更为糟糕——

军、民争相出门逃命,踏死者难以计数;一个卫兵对赵构出语不逊(是否说他只顾和女人快乐呢),赵构挺剑将其刺死;司农卿黄锷跑到江边,军士呼号“黄相公在此”,黄锷方辩非是,“而首已断矣”,成为误国害民的黄潜善的替死鬼;少卿史徽、丞范浩继而赶来,亦被杀身亡;给事中兼侍讲黄哲方徒步而行,一骑兵挽弓射之,中四矢而亡;鸿胪少卿黄唐俊渡江溺死,左谏议大夫李处遁被乱兵所杀;太府少卿朱端友、监察御史张灏,不知存亡……

吏部尚书吕颐浩与张浚闻讯,联马并追赵构。在瓜洲渡,两人好不容易弄得渔家一叶小舟,渡江而去。

是晚,金将玛图以五百骑驰至扬州,守臣右文殿修撰黄愿已然逃遁,“州民备香花迎拜”金人入城,“问帝所在,众曰:‘渡江矣。’金人驰往瓜洲,望江而回”。

是晚,赵构逃至京口(镇江),藏身水帝庙。喘口气的当儿,他取出宝剑,在自己的马靴上擦掉染了自家卫士鲜血的剑锋,感叹“百官皆不至,诸卫禁军无一人从行者”。镇江百姓闻听赵构驾到,“居民奔走山谷,城中一空”。

赵构勉强一笑:“当初汴梁城将破之时,想必就是这般光景罢。”

百姓相抱沉江

赵构乃至皇家的苦难,相对于百姓,狗屁不是。

金兵“五百骑驰至扬州”,驻扎在扬州西北郊蜀冈摘星楼(今扬州观音禅寺附近)下,而后纵火扬州,掠金夺帛,杀男霸女……

14岁以“神童”考中进士,并在仁宗庆历年间担当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的晏殊——这位承平帝国的首相兼国防部长、伟大词人,也许怎么也想象不到他写下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竟然成了映照自家重孙女命运的一曲悲歌——“南阳尉晏孝广女,年十五,有美色。为金兵所得,欲妻之。晏氏即刎缢求死。金人皆义之。孝广,(晏)殊曾孙也。”

一个小女子,在家破国倾之时,尚能以此赢得敌人敬重。试问大宋的男人,都跑到哪儿去了?赵构扭头就跑,又算什么鸟皇帝!

大宋百姓乃至军人,在混乱中打死、射杀、刀刃一个个朝官,倘若善意解读,也许是他们在执行上天的命令:行朝一个个当官的王八蛋闻风皆逃,让百姓怎么活?让士兵怎么办?

黄潜善、汪伯彦,你们自信没事儿,那皇帝跑,你们跑个什么鸟呀?

还有吕颐浩、张浚,皇帝小儿要跑,你们不顶一下,追皇帝个屁呀?

如果说张浚在应天府搞掉李纲,说的还算君子之言的话,他在扬州说的,就纯粹是小人之语。

在扬州,张浚极尽诬陷之能事,甚至劝赵构把李纲杀掉;不杀,至少也要把李纲扔到海岛上——他担心:倘若李纲造反,皇帝怎么办?

张浚丧心病狂,好在赵构没有杀掉李纲。

李纲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不断上书赵构,但是最终也未能再获任用。他含恨又活了十多年,并以自己的存在,粉碎了张浚丧心病狂的造反假想。

这样的行朝,必须在路上走、海上流亡。

不走不流亡,天理难容!

行朝走,百姓怎么办?

只能“皆备香花迎拜”金人。

人心一散再散,百姓一死再死。

能不能守住扬州,不好说。但有一点,如果朝廷妥善处置的话,“体面”而退,倒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金人还未到扬州,公、私货物都装上了船。扬州城至瓜洲渡大运河五十里的宽阔水域,挤满公、私船只,只剩下一船的通道。“初,城中闻报出城者,皆以得舟为利。及金兵至,潮不应闸,尽胶泥淖中,悉为金兵所取。乘舆服御,官府案牍,无一留者。”

“什么是‘潮不应闸’?”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王永平教授说:“运河与长江通航,要靠水闸调节水位,那时和现在没什么两样,只是现在运河的水向长江里流,那时长江的水向运河里流。长江水小,不能流到运河里,运河里有船不也白搭吗?一下子,绵延五十里的公、私货船,都搁浅在长江口了。春天是水枯季节,他们怎么能想当然地以为打开水闸,长江的水就能流入大运河呢?”

在瓜洲渡口,急着渡江的十多万百姓,因争先上船,坠江而死者过半。当金兵几骑游骑跑到瓜洲渡时,很多人因恐惧落入金人之手,又相抱沉江……留下的,是“金帛珠玉,积江岸如山”的货物,它们全被金人掠去。

扬州沦陷后,几十个金兵进入城内“告以不出城者皆杀”,于是“西北人自西门出,出则悉留木栅中。惟东城人不出。夜,金纵火焚城,士民皆死,存者才数千人而已”。

焚完扬州,金人收拾扬州一城的财富与美女,扬长而去。

逃,就这样逃,何处是归宿?

从扬州一路狂奔,到达镇江、平江,再到杭州,赵构并非一逃了之。在杭州,赵构降诏罪己,省却皇帝仪物,重振朝纲,但赵构的“皇家卫队”却因不满赵构对扬州之败的处理结果,举行兵变,拥立赵构3岁的儿子为新皇帝。

如何平息卫队兵变?且听下回分解。

六 赵构卫队兵变杭州

扬州之逃,赵构不仅丢了命根子,还丢了祖根子。

从东京太庙迁出的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神主,因护持大臣惊慌失措而遗落:“事出仓促,朝廷仪物,悉委弃之。太常少卿季陵,独奉九朝神主,使亲事官负之以行。至瓜洲,敌骑已逼,(季)陵舍舟而陆,亲事官李宝为敌所驱,遂失太祖神主……”

事情到此还远没有结束。

其一,扬州失陷,行都南迁,东京汴梁为之洞开,成为孤岛。东京留守杜充以粮储告竭为由,将京师交付副留守郭仲荀,带着岳飞等将领,撤往江南。自此,东京开始溃散,不到一年,就陷入金人之手。这座曾经有过一百五十多万人口的繁华都市,沦陷之后,人口已然不足一万。

其二,皇家卫队因不满赵构对扬州之败的处理结果,兵变杭州,他们拥立赵构3岁的儿子为皇帝,把赵构赶到一座破庙里,迎请隆祐太后再度垂帘听政。在这场兵变中,赵构唯一的儿子惊惧而亡。扬州之败,让赵构落了个终生不举;赵构虽有佳丽三千,亦难免断子绝孙矣。

…………

赵构逃离扬州,来到镇江的当晚,宿于府治。在这寒冷的夜里,他连一条被子、一只枕头都没混到:“从行无寝具,帝以一貂皮自随,卧覆各半。”

此时,赵构一定绝望到了顶点——他问:“朕的身边,可有宗室?”

此时,行朝曹官、宗室赵士粲已经随驾赶至镇江。赵构下诏,召他同寝,并“解所御棉背心赐之”。

在那个时代,还有什么礼遇能和与皇帝同寝一比高下?皇帝到宰相家里转一圈,皇恩都能浩荡上天,至于同寝,那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而赵构,在如此危难之际将自己的贴身棉背心赐给宗室赵士粲,无疑有着强烈的政治暗示。

整个皇室成员被悉掳殆尽。金人攻击扬州的主要目的,恐怕不仅是什么财富、女人。他们要抓住赵构,给新组建的行朝以致命打击,彻底摧毁大宋帝国复兴的希望。

赵构不顾一切后果,只顾小命,不能简单地归之于他怯懦、窝囊。兵临城下前,他驾幸御舟,已经有过“走为上计”的想法。他咬咬牙,听信黄潜善、汪伯彦的话,留了下来。只是各种传言灌到赵构的耳朵里,让他产生疑惑。但他还是来个“调查研究”,亲派身边的太监赶往前线,获取第一手情报——赵构这孩子,已经相当配合两位执政大臣的安排了。

黄潜善、汪伯彦真是两头猪,此时此地,拿赵构赌什么博!为稳定军心民心,把赵构“偷运”到江南,总是可以的吧!

如果扬州之败有什么收获的话,就是这两头先边缘化宗泽、后赶走李纲的猪,终于遭到赵构的“清洗”,被赶出了朝廷。

倘若这两个人继续把持朝廷军政大权,大宋真的不会有什么中兴的希望了……

振朝纲,黄、汪落职

赵构并非一跑了之。

跑到镇江的当天夜里,他料理后事般与宗室赵士粲一夜同寝后,于第二天一早,就召集宰执、从官与诸将,开始宅堂议事。

赵构问:“暂且留在镇江,还是直趋杭州?”

吕颐浩、叶梦得等拜伏于地,答:“暂且留此,以为江北声援;不然金人乘势渡江,我们就更加狼狈了。”

赵构说:“好,这样的话,黄潜善、汪伯彦,你们就一同经略江北诸军,去把长江防线给我守起来吧。别忘了把官吏、百姓给我渡过来。”

瓜洲渡被宋军收回后,赵构南下杭州。

临行前,他留兵三百于镇江,并约定:“如果金人渡江,就焚烧镇江北固山之巅的甘露寺,以为信号。”

到了晚上,瓜洲声喧,有探子报,金人行将渡江,于是焚了甘露寺。

一看焚了甘露寺,赵构乘马南行,顾不上什么行驾礼仪,“唯一兵执黄扇而已”。

到了常州,赵构发现这儿已是一座空城,中书侍郎朱胜非好不容易在竹林寺找到一个当地官员,并委以大任,百姓这才零星回城。

到了平江府(今苏州),赵构这才脱下他在扬州溃逃时穿上的铠甲,换上龙袍,侍卫兵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儿。

几天后,赵构离开平江府,将朱胜非、张浚留下,镇守平江府。

张浚受命后,出城决水溉田,以限戎马;招募土豪,措置捍御。

也是在平江府,赵构弃马乘船,不再狂奔,而是顺着大运河,从容直趋杭州。

在秀州(今浙江嘉兴),赵构夜召吕颐浩,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并说:“金人还留在江北,你可以还兵镇江,刘光世、杨惟忠归你节制。”

于是,吕颐浩带着2000帝国卫队精兵,还师镇江。

接下来,赵构再遣御营中军统制张浚,以所部8000人开往吴江县防扼,命大将杨惟忠守江宁府(今南京),刘光世守镇江府,王渊守平江府,监察御史林之平镇守海上。

赵构把自己的卫队陆续遣往前线,此时护驾者,只剩下了苗傅一军。

同类推荐
  •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十五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穿插于蛋糕、甜点、意面、咖喱酱肉、鱼子酱、螃蟹浓汤、鲜蚝之间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这种食物与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感性文字会轻触到她们柔软的内心,让这些在都市中被迫坚强成长的女性能够通过阅读抚慰心灵的孤独与冰冷。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热门推荐
  • 盛世禁宠:铭少的蜜制妻

    盛世禁宠:铭少的蜜制妻

    她曾爱他上瘾,却为了自由逃离他身边,她为报恩竭尽所能,却被他挥手拒绝,他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巴,“养育之恩,如何能报?”她惊叹愕然,他抿唇轻笑,“以身相许,陪我一辈子。”
  • 那一年的离开与最后的重逢

    那一年的离开与最后的重逢

    此书已作废!此书已作废!此书已作废!此书已作废!此书已作废!此书已作废!
  • 情归美人泪

    情归美人泪

    他7岁,她5岁他带她去海边,亲手给她戴上一个手链“唔~这是什么?”“这是深海之泪,哈哈,丫头,你不知道了吧!”“谁说我不知道哒!不过挺好看的,我就笑纳了。”夕阳下,深海之泪闪耀着蓝色的光芒殊不知,一条手链牵扯着两个人的往后的命运———他20岁,她18岁再次相见,却是故人相见不相识亦是那片海,旧人旧景,气氛却不同他死死扼住她的脖子,全身寒气逼人,“说!你到底是谁?”———他22岁,她20岁他成亲之夜,她一夜青丝暮成雪她助他成一国之王,皇后却不是她他后临盆之日,她步步走到断情崖,站在崖上,望着海,她冷泪悄然落下他连夜赶来,却只见她回眸凄美一笑,纵身跳下悬崖—泪在人亡
  • 嘻说校园

    嘻说校园

    <风云日报>头条新闻,头条新闻。号称拳震大江南北,脚踢东西铁板的风云学校J4班,今日隆重开幕了。此消息一出,便是迎来了各界的纷纷响应,为了帮自己后代谋个好未来,各界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龙大,一个抛弃了诸多名牌高中的招取,独自一人奔赴风云,身战群雄,终于得到了J4班销量版入场券。,只为与被世人称为“胜咸”的河马先生,比拼一场,战个高低。由此,一段段孽缘就此展开。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网游之崛起神域

    网游之崛起神域

    林风,从小就没见过爹娘,与一个老爷爷相依为命,半年前留下一套房子和几万块钱的资产就撒手离林风而去了,16岁时考上了静华大学,中途又辍学,最后在一个超市里不甘的当了一个送货员,每天除了送货家还是送货。不平凡的的少年终归不平凡,生锈金子也还是是金子,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发光放热。且看少年如何在《神域》中打败强敌,赚取财富,实现梦想,创照奇迹的游戏生涯。。
  • 双剑魔神传

    双剑魔神传

    这里是一个尊崇练武之道的世界。在众多武者之中,有一类人格外出众,引领了整个大陆的主基调。他们的武器,是剑!这种剑并非印象中那种由铸剑师打造出的冷兵器。而是万年前人类从大陆的远古遗迹中发现的一种修炼秘法。本命剑!
  •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是父母的寄托,是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培养好下一代,是关系到“适应二十一世纪来自各方面挑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培养人才,应从儿童开始,首先必须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而“营养是健康之本”。目前不少家长还缺乏营养方面的基本知识,甚至还有误区,容易跟某些不正确的广告走,花了不少的经济代价。但收效甚微,甚至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上海市少年儿童营养基金会和上海市学生营养促进会,针对目前的状况,组织了上海市有关儿童营养、保健方面的专家和著名教授以及专业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少年儿童营养大全》。
  • 夏初遇见爱

    夏初遇见爱

    有的王子驾着南瓜马车找到公主有的王子骑着白马杀死恶龙吻醒公主还有的王子,他躺在自己家的床上,等公主主动送上门,还收了500块赏钱。应该算是一篇温馨小文吧,一篇大龄剩女的爱情童话,鉴于此,本文小虐大和。
  • 无争之巅

    无争之巅

    “无争是为何意?”“是教我无意红尘,与世无争?”“错!何以无争?修炼之道,唯有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到达那无争之巅,无人能与之相争,方能无争!”于是林无争顿悟了。且看荒废之国独留的落魄皇子如何道世双修,成就无上伟业。乾坤如旧日月老,漫天星辰余寂寥。谁道少年志不高?一朝争巅众生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