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9300000001

第1章 向东南追踪历史(序言)

程民生

新闻和历史,完全是两个极端。什么是新闻?这话可以由我来问,却不能由我来回答。因为我不是新闻界中人,相反可以说是旧闻界中人——向后看,研究古代历史的。那么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理解,新闻——也就是报纸上刊登的文字——包括:最新发生的事件、读者第一次知道的事情、读者想知道的事情、想让读者知道的事情。这样一来,新闻就可以和历史联系起来了,也就和我联系起来了。

那一天,守国王总带着《厚重河南》的负责人、编辑、记者等一大帮人,来河南大学,商谈关于《大宋南迁》的策划,说是要在《厚重河南》上每天一版、连续一个多月报道北宋灭亡、宋室南渡的过程。这让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报纸竟会如此关注历史问题!没想到报纸竟会如此强势出击、大张旗鼓地关注大宋南迁!

历史学家是耐得住寂寞的人,耐不住也不行,所从事的就是寂寞的事业,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突然间,一段历史要火了,就像好好地从矿井中走出,面对大众的迎接一样不知所措。静下心来想,对史学来讲,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啊。普及历史知识,还有比发行量超过百万的媒体更好的方式吗?出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应邀担任了学术顾问,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这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我不喜欢旅游,也不喜欢凑热闹,主要是没有那个时间。宋史研究主要是文献研究,它的传世文献是宋以前所有文献的两倍,就怕你时间不够看不完,不怕你没东西看。所以,实地考察也不是必须的。但新闻就不同了,或者说要把历史变成新闻,就必须和现实以及实地考察密切结合。这是《厚重河南》的一贯做法和特色,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学术顾问不只是参与前期策划、提供资料线索等,还应跟随记者考察采访。于是,我也前所未有地抽出九天时间,陪同记者开始了历史之旅。

宋朝的京师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所谓“汴京富丽天下无”,“除却梁园总是村”。在千年之交时,美国《华盛顿邮报》组织了千年回顾文章,特别指出:“12世纪初,张择端的画卷展示了中国的开封城,第一个千年初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该画卷展示了一片繁荣的商业景象,城中还有桥和小船。除了极少数的一些例外,这幅画卷仍然可以用来描绘今天的一个市场景象。”2005年5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破天荒地用中文通栏标题发表《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指出一千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开封,现在在纽约。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开封是超过百万人的超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只有1.5万人,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14世纪的伦敦也只有4万人,巴黎有6万人。而11世纪中国的开封有100多万人。一千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还是原始洪荒,非洲更原始。一千年前的中国开封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按西方学者的看法: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宋代开封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亚洲的中心。

历史是前进的,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正如“辉煌如过眼烟云”,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百六十八年后,由于统治集团的腐败,开封被金兵摧毁,宋朝被金兵灭亡,皇室成员被掳往北方。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还有个康王赵构因在河北执行原来的割地任务,漏网了。在地方官员的拥戴下,他在南京(就是现在的商丘)登基当了皇帝。但他本事不大,胆子更小,无力抵抗金兵,返回开封,沿着汴河仓皇南逃,最后逃到海边,坐船下海。经过几年流亡奔波,终于稳定了下来,定居在杭州。这就是南宋历史的开端。

这个历史事件非同寻常,划时代的意义是:

——从此,我国历史的经济、文化中心完成了南移;

——从此,历代都城不再是以黄河为中轴线西京与东京的摆动,而是以黄河与长江为两端的北京与南京的变化;

——从此,河南、开封再也不是历史的中心舞台,虽然位居中原,在以后的历史中却再也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相反还逐渐被边缘化了。

也就是说,大宋南迁是河南历史的转折点。公元1127年的大旋涡、大迁移,既是历史遗产,也是现代启示录。

关注河南发展的《大河报》,当然要关注河南历史转折的轨迹。于是,他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关键问题。说他们具有远见卓识,不算奉承吧。

2005年9月20日,我们一行四人乘坐一辆越野车,就是沿着宋室南迁的足迹,一点儿不含糊,一点儿不拐弯,走向东南,走向历史。所不同的是,八百七十多年前他们是狼狈逃亡,我们是从容考察。

汴河是北宋最繁忙的一条通道。亡国以后,由于失于修浚和黄河冲淤,渐渐地湮塞了。水没了,道还在,由水路变成了陆路。我们走的就是这条路。令人惊奇的是,在商丘夏邑县的会亭乡段,可以明显地看到路面高出农田一米多高,那就是原来的汴河河床。汴河作为一条人工运河,水源来自黄河,日积月累,黄河水所携带的泥土淤积在河道里,形成了高底河现象,正好省得后来修路垫土了。前些年修路时,就出土了大量宋代遗物,以瓷器为多,不少村民和文物贩子发了财。还出土了一人多高的大铁锚呢。那都是当年沉船或从船上落下的文物。这条路,是多珍贵的古迹啊,应当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宋之际,有三位英雄人物,对其坟墓的拜谒令人感慨。

在杭州西湖畔的岳飞庙,环境很好,塑像精致,名气很大,自然是著名景点,游人如织,尽管其文物价值远比不上汤阴岳庙。可以说,岳飞身后享尽了荣华富贵。

宗泽是岳飞的前辈和老领导,宋室南迁后任东京留守,坚持在开封抵抗。临死前还在呼唤宋军北上抗战:渡河!渡河!渡河!岳飞护送其灵柩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麓。可是,即使别人明确告诉我们宗泽墓在哪条路第几根电线杆附近,我们往返三次,才发现一条被草木遮挡的小路通往那里。墓是近年重修的,看得出很长时间没有人来了。我感到悲伤:他是浙江义乌人,以其名气、地位,若埋在家乡不会被冷落;他是开封府长官,以其英烈、功勋,若埋在开封更不会被冷落——他是死得其所,葬不得其所啊!唯有墓前石牌坊的一副对联,还有点意思:“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沿三呼。”

韩世忠是与岳飞并列的中兴名将,在当时的地位和实力都超过岳飞,在民间也有很大名气。宗泽墓几经周折,总算是让我们自己找到了,但在苏州藏书镇的韩世忠墓,外人是根本找不到的。路边倒是有座“韩世忠墓园”,有几间房和几棵古树,房间里有壁画,介绍韩世忠生平战绩,是其纪念馆。墓地却不在这里,在灵岩山西南麓的公共墓区,是几位当地的老太太——疑似专职导游,用镰刀披荆斩棘,才在荒草丛中开出条通往其墓的路径。想当年,这里是多么雄伟啊,宋孝宗皇帝亲书的“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雄伟辉煌,号称“天下第一碑”。现如今,断碑残弃在荒草之中,冷冷地凝视着虚渺的天空。

这就是历史啊。都说老百姓是杆秤,至少就历史而言,这杆秤未必完全公平,有时情绪化。

还有一件感触比较深的事情,是在舟山群岛。当年宋高宗为躲避金兵的追捕,曾下海到此,先登上主岛——舟山岛,不放心,又乘船来到附近一里远的小岛朱家尖。在这个乡镇建制的岛上,我们采访了几位当地人,居然没人知道曾有皇帝到过这里!几千年来,在以与皇帝沾边为尊荣的社会中,捕风捉影乃至无中生有编造传说的地方多了,这里却没有一丝痕迹。莫非是不以此为荣?

《大河报》是我家订的唯一一份日报,但并不是全部看,像体育版、财经版、娱乐版等,是从来不看的。每天都看的是《厚重河南》,这当然是个人偏好。但大家知道,她已经成为一个品牌,选题好,形式好,文笔活泼,有思想深度。我对人说过:没有才气的记者不要到《厚重河南》,写其他东西一般看不出有没有才气,写《厚重河南》却必须有才气,否则很快就暴露出来自己的平庸,也写不下去。那是个很吃功夫的地方。

写《大宋南迁》系列报道的两位记者,正好是我一直看好的年轻人。温润微腴者姚伟,豪爽稍削者于茂世,惯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横捭阖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将思想、事实与语言煎炒炖炸,向人们端出一道道精神美食,道上行内,煞有名气,都是首席记者。我所直接感受到并印象深刻的,还有他们非常敬业。每到一个地方,他们一定会仔细采访,连在关键的路段行进,也要下车走走,亲身体会一下,找找感觉。有的遗迹远在山上,我懒得爬山,他们却不放过。在舟山群岛,我有点疲惫,小于自己和司机奔向我们的最后一站——温州。他们的史学功底也不错,比较严谨。原来曾想,他们的每篇文章写出后,我看看,把把关,因为出了史实问题,人家不会责怪记者——外行嘛,记者嘛,人家会笑话学术顾问——管你顾不顾、问不问。后来因故没有这样做,但发表的几十篇文章,“居然”也没出什么历史错误!让我欣慰,对他们刮目相看。

我的意思是,编辑成书的这组系列报道,是历史和新闻巧妙结合的一个样板。普及了历史知识,再现了历史场景,探寻了历史规律,使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抚摩一把自己的根须,比较一下古今的差异,校正一次前进的方向,至少让急功近利、浮躁的风气平静一会儿。好处总是有的,开卷有益嘛!请掀开正文,让我们一起结伴,走,向东南追踪河南的兴衰历史。

在本次报道的开始和结束,《厚重河南》一直想让我也写一篇掺和掺和。我有违了他们的好意,一是没时间,二是没找到感觉。就要出书了,再不说几句就不像话了。于是啰唆一番,权作序言。

同类推荐
  • 1号交警: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1号交警: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品,反映了战斗在地震灾区的交通民警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故事。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从特定的小说角度深入观照台湾女性文学,通过对当代台湾女性小说流变历程的系统梳理,以及对其女性书写价值的凸显,融入一种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构建视角和学术原创性。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热门推荐
  • 网王之梦里花落知多少

    网王之梦里花落知多少

    落花,一位诗人一生的伤痛。落花,那高过相思的弧度,无法托起。落花,宿命中无奈的搁浅,美丽的放弃。落花,像生命一样旋转而无形人生路上何人不曾有梦?梦里又不曾落花呢?梦啊,明知只是水中月,也要伸手一拭,捞起的只是满手空落,还搅乱了一池春水。
  • 临时旅伴

    临时旅伴

    双胞胎王冬、王梅姐妹和张宇、张宙哥俩开着两部品牌一样、色彩一样的德国Buerstner(宾仕盾)房车去旅游。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张宙错上了王冬姐妹的川A01501房车。车上睡觉的王梅错把张宙当偷车贼。误会消除后,两对双胞胎结伴同行。在中国俚濮彝族第一寨迤沙拉,“谈经古乐”带他们走进了一个民族的古老历史。在泸沽湖,女儿国的美丽传说让王梅幻变为美丽的摩棱女儿,同张宙演绎出一幕令人留恋忘返、陶醉不已的走婚夜曲。在丹巴,美人谷原始纯情和现代文明相交融的万种风情让两对双胞胎渴望开始一场新的人生旅程,当他们都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出了心中的挚爱,却又不得不含笑带泪挥手告别!为故事留下了一个美丽的悬念!
  • 成都往事:夜色

    成都往事:夜色

    我喜欢夜晚!神秘、幽雅、凄凉的夜色!有人说,不管多理性的人,一到了夜晚,感性的一面就会犹然而生,所以,很多情感都容易在夜晚‘爆发’,什么跳河啦,跳楼啦,一夜情啦,割腕啦,打架啦,偷吃禁果啦等等等等情感的表达方式,都容易在夜色朦胧的时候体现出来。或许,人在夜晚的时候,肾上腺素会比白天的时候分泌得多吧,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跟大家讨论为什么一个人到了夜晚就会感性的这个现象!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夜色,真的很美,那是一种让你不禁想要深深的呼吸,用你的肌肤去真实感受的一种美!我不知道你来过成都吗?成都的夜色也很美,一种妖娆的美,一种沉醉的美,一种悠闲的美,或许,还有一种......注:没有看过【成都往事:残爱】的朋友可能会看不懂现在这篇小说,所以,如果你对这篇小说感兴趣的话,可以先看一下【成都往事:残爱】
  • 腹黑王爷追废材逆天冷酷王妃

    腹黑王爷追废材逆天冷酷王妃

    她,是现代全球闻名的全能女神,更是全球第一黑帮黑冰帮的帮主。看破上万谎言的她,却终究看不破他的谎言……遭遇亲人的背叛,又遭遇爱人的背叛,与以往的爱人同归于尽……在异世重生的她,将会有怎样的经历?花痴,废材的称号岂是我能戴的?打我的,骂我的,统统还回去,当然,最后还得死……碰到了腹黑的王爷,两人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看她如何赶走小三,收拾渣男,破解身世之谜,登上总创始神的宝座……看他如何保护爱人,战胜危险,与她陪伴一生,登上总冥王的宝座……冥王雪冰,共创神话……
  • 霸道总裁刁蛮女

    霸道总裁刁蛮女

    爱情如果附加上权力的争夺,会是怎样的凄惨;爱情如果没有真爱的延续,会是怎样的悲哀。
  •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唐刀

    唐刀

    大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而一把刀,一个人,如果横空出世并在唐朝征战四方,开扩疆域,又在历史上第一次打败倭人,那又将是一种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呢?
  • 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对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
  • 校花的守护神

    校花的守护神

    一个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校花,只因为一个偶遇,只因为他,让她本能平静的生活陷入一个阴谋当中。她本什么都不用承受,却只因为他的好奇,让她承担起整个家族的存亡,让她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让她从一个清纯的女校花变成了一个猜不透的双面人,而他也让她本能沦陷,也让她永远幸福,却也让她不再清纯…她还是可爱的,但她只对他可爱。她还是天真的,但她只对他天真。(全文大修中,修改完后可正式上传章节。)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