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5000000006

第6章 兵临城下(5)

在这种情况下,冯·博克陆军元帅仍在做着他征服莫斯科的美梦,疯狂地叫嚣着无论如何也要冲进莫斯科。在奥尔沙开会时,哈尔德还犹豫不决,不知支持谁好。可当他和勃劳希契看见士兵由于没有冬装,在荒郊野外受罪时,就变成了博克的铁杆拥趸。尽管哈尔德明明知道,此次作战的准备不足,但他还是无可奈何地同意了博克的意见。他表示,“如果中央集团军群试图发起进攻,他不阻止,因为战争中还存在有运气这样一个因素”。

就这样,德国高层将成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运气”上面。笔者读到这里时也会忍不住哑然失笑,这等于说,将一支超过100万军队的前途,交给了所谓的“命运之神”。

11月13日,在博克的不断催促下,停顿了1个月之久的向莫斯科进军又被提上了日程。德军放弃了他们惯用的两翼合围战术,而是选择了一条较为直接的路线——从正面割裂“莫扎伊斯克防线”,因为两翼合围太耗时间,就算合围成功,估计士兵也快冻死光了。博克告诫那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城里面有粮食,有冬衣(嗯,还有花姑娘),总之应有尽有!

就在博克先生靠“意淫”来强身健体的同时,几十万莫斯科人却在不分昼夜地构筑环绕莫斯科的防御工事。据朱可夫后来说,仅构筑内线就有约25万人参加,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和儿童。他们构筑了约7.2万米的防坦克壕,约8万米的崖壁和断崖,设置52500米桩砦和许多其他障碍物,挖掘了近12.8万米的战壕和交通壕。

当时参加城防挖掘工作的市民队伍相当庞大

可是,朱可夫手中的兵力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前文曾说过,由于维亚济马惨败的缘故,此时“莫扎伊斯克”防线上只剩下一支不足10万人的部队(还有部分是民兵)。这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小插曲,那就是当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到前线视察时,一名民兵队长向他抱怨说,我们五个战士合用一把步枪,难道就真没武器可用了吗?想当年,沙皇时代俄军三人合用一把步枪,就被西方人传为笑谈,嘲笑了他们几十年。可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怎么还越混越差劲了呢?

莫洛托夫的回答堪称经典,他说:“没有武器,那就用瓶子去敲德国人的脑袋吧……”

无论如何,如果要建立一道绵密而坚固的防线,这些兵力实在是太少了。但作为最高统帅的斯大林也无能为力,因为从远东和其他地区调遣军队需要时间。因此,朱可夫首先决定先占领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和卡卢加等几个重要据点,炮兵和反坦克炮也要集中在这些工事上面。

就在朱可夫为保卫莫斯科殚精竭虑时,斯大林的命令来了。11月1日,朱可夫被招回最高统帅部,斯大林告诉他,今年的十月革命节,除了开庆祝大会外,还要在莫斯科举行阅兵仪式。

朱可夫很惊讶,然而聪明的他旋即便理解了斯大林的政治意图。凭直觉,朱可夫很快就意识到了在红场举行阅兵仪式的重要性,虽然被制成木乃伊的列宁尸体已经被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但是这个象征性仪式还是不容忽视的。起先莫洛托夫和贝利亚认为这个想法过于疯狂,因为这样集中搞仪式,很容易成为德国空军的靶子。但是斯大林却故作轻松地回答说,只要安排一个防空炮兵部队驻扎在首都周围,那么就可以避免德国空军的攻击了。

斯大林真这么做了。他任命老资格的布琼尼元帅为总司令,带领部队接受检阅。为了充分突显此次阅兵的重要性,斯大林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指出:“阅兵时如有德国轰炸机冲过空中防御进行轰炸,要迅速处理死者和伤员,但阅兵仪式必须进行下去!”

1941年11月7日上午8时,莫斯科街头寒风凛冽,首都军民在飘着雪花的初冬雾气中,在红场举行了独具风格的阅兵式。布琼尼身着戎装,骑着一匹高头骏马奔入白雪皑皑的红场,向着列队的红军方阵驰去。随后,上万名红军将士齐步走过列宁墓地,并向列宁墓行军礼,朝着德国入侵的方向进军——直接从红场开赴前线!

斯大林当然知道这个新闻短片的价值,也深知这对希特勒所发表的演讲有多大的驳斥性。“希特勒向全世界夸下海口,他即将占领莫斯科。而我们,却在莫斯科、在红场、在列宁墓前举行阅兵仪式。”斯大林来到会场,在人群的欢呼声中发表演讲。“既然德国想要一场毁灭性的歼灭战争,”斯大林咆哮道,“那好吧,他们一定会拥有一场这样的战争!我们的陆海空军将士、指挥员、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也许是过于激动,也许是看到德军按兵不动,实在是寂寞难耐啊,斯大林同志又开始想入非非起来。阅兵仪式结束不到5天,他亲自打电话到西方方面军司令部,要求朱可夫立即转入反攻。与此同时,他向朱可夫提供了一支约10万人的部队(其中包括300辆坦克和2000门火炮)。

朱可夫简直不敢相信,他觉得,斯大林同志简直疯了!因为此时路面已经霜冻。换句话说,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眼看就要转入进攻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反击,不是自寻死路吗?主帅无能,害死三军哪!!

然而,斯大林十分固执,他秉承了自己一贯好大喜功的个性,拼命要求无论如何要在德军进攻之前来一个先声夺人的反击。当朱可夫抱怨自己根本无力发动这样的反击时,斯大林怒斥道:“你拥有6个集团军,难道这还少吗?”

朱可夫解释说:“西方方面军的整个战线拉得太长,加上弯曲部长达600多公里,预备队少得可怜……”

斯大林对着电话筒吼道:“关于反突击问题已经决定了,你执行命令吧!”朱可夫连多解释一句的权利都没有,因为斯大林挂断了电话。

朱可夫后来写道,这次谈话使他十分沮丧,这并不是因为斯大林没有考虑他的意见,而是将士们誓死要保卫的莫斯科处在极大的危险之中,而他们却奉命把最后的预备队投入到一场毫无希望的反击中。要是把预备队全部消耗掉了,等到德军发动进攻时,他们拿什么来保卫莫斯科呢?

更可笑的是,大约在15分钟后,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尼古拉·布尔加宁垂头丧气地来到了朱可夫那里,他埋怨说:这次我受到了最高统帅的严厉斥责。斯大林对我说:‘你和朱可夫都骄傲了。但我们将设法约束你们!’他坚持要我来找你,立刻组织反突击。”

显然,霸气外露的朱可夫同志,被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吓住了。10月15日,也就是德军计划发动进攻的同一天,苏军在整条战线上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

不出朱可夫所料,这些主要由骑兵实施的反突击,最后都失败了。在距莫斯科129公里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蒙古第44骑兵师(共计4000名蒙古骑手)像成吉思汗时代那样,挥着马刀,纵马驰骋,一头撞在了德军第106步兵师的阵地上。结果当德军的机枪开火时,进攻的苏军一排排地倒下,后面的人全然不顾,越过堆积如山的人和马的尸体继续冲锋。

然而,这些并不成功的进攻也使得德国人筋疲力尽。因为苏军的进攻方式是如此生硬,场面又很宏大,德国机枪手们几乎打光了所有子弹才止住了蒙古骑手的血肉洪潮。美国上校大卫·格兰兹后来在他的《二战史》中写道:“结果,在德军猛烈的交叉火力下,第44骑兵师战死了2000人,被迫溃退下来,而德军第106师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下辖第58坦克师(这个师刚刚从远东调来),在没有做好任何战斗准备的情况下,向德军阵地发起了同样近乎疯狂的进攻。结果伤亡惨重——损失了139辆T-26轻型坦克和30%的作战人员,而德军阵地纹丝未动!这还是罗科索夫斯基如此优秀的将领打出来的战绩!其他集团军的战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整条战线上,苏军仅仅向前推进了三四公里,就再也无法动弹了。

11月17日,朱可夫被迫放弃了这些毫无意义的反突击,命令各师返回出发阵地,就地转入防御(唯一值得吹嘘的战果是迫使德军的总攻延后了两天)。

然而德军根本不给他以任何喘息的机会。17日同一天,德军中央集群的70个师,其中含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沿着600公里长的战线向筋疲力尽的苏联西方方面军铺天盖地压了过来。

莫斯科最后的决战开始了!

同类推荐
  • 秦汉情史

    秦汉情史

    他是为人称道的吴中奇士,是项羽崛起的幕后推手,然而却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他就是桓楚!因替秦始皇设计陵墓,楚桓一家厄运连连,然而一卷《神匠谱》让他保留着复兴的希望!神匠技成之日,莫测神机,所向披靡!国仇家恨,儿女情长,最终让桓楚踏上一条疯狂不归路……
  • 蜜唐有点酸

    蜜唐有点酸

    李白在寻找自己神秘身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阴谋、美女、功名、诱惑,还有不寻常的神秘事件:红遍娱乐圈的唐朝好声音,危机四伏的玫瑰派对,阴谋连环的绝密家谱,令人惊讶的是上官婉儿竟然没有死于唐隆政变,太平公主并非自杀,更有一群才子佳人横空出世,王维、孟浩然、杜甫、江采萍、许紫烟、念奴……我不写历史,只为好玩有趣,只为开心一乐。
  • 玄幻华夏之三国封神传

    玄幻华夏之三国封神传

    商末,封神时代,截、阐之争日渐明朗化之时,封神榜居然离奇被盗,由此引出一系列重大变故,最为严重的便是之后的历史环境横遭巨变,使得原本无神的华夏大陆随之演变成了一个玄幻的世界;故此,不得不重新求来封神榜并谴专人交至姜尚之手以便及时封神,但这个与“炎黄子孙”息息相关的重要任务却莫名其妙地落在了一名不入流的网络枪手身上,更为离谱的是,他居然被错误地传送到了三国时代……。友情提示:因本书极度YY,卫道者、吹毛求疵者慎入,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书上传,1478592魔剑仙神,希望大家去捧个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把大勺闯北宋

    一把大勺闯北宋

    中文系大四学生因偶然穿越至北宋中后期,凭着一把大勺登堂入室,此君可否成就一番大业?请看小厨师之北宋历程......
  • 黑椒炒三国

    黑椒炒三国

    三国写了很多了,也看了很多。主角无敌,始终无敌!泡妞无敌,打架无敌,智慧无敌!一个十几岁的学生,能把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名人玩的团团转。看多了,就有些失落从内心升起。想找本自己喜欢的,却始终没有发现能满足自己胃口的书。无奈,兄弟自己下厨,小炒一盘三国,希望诸位能捧个场!
热门推荐
  • 蚀心萦绕:命中爱人

    蚀心萦绕:命中爱人

    "一段缠绕了四年的噩梦,那一年他和她初遇他害死了她最好的朋友,她怨过恨过却最终选择了原谅,四年后的再次相遇她已经不记得他,忘记了一切的恩怨重新的相遇,重新的相知是充满了谎言还是彼此的宽恕?她闵小希只是一个被人收养的孤儿,想尽一切的办法为身边的人着想却和那个不懂爱的人,磕磕绊绊总是受到伤害也注定了和那个人之间的孽缘。他从小在阴谋与算计中长大,天生注定了了冷漠无情,与她的相遇让他翻起了童年的记忆,他不喜欢她却总是不愿她死去。暮然回首间原来抛开一切他们还是可以真心相对的,他们所需要的只是那一句喜欢你。"
  • 狼游花都

    狼游花都

    当你穷的已经连一口饭都已经吃不上的时候,有人告诉你,你去帮我杀个人,我给你足够买一辈子饭的钱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没有超人的异能,他跟我们一样,都是一个心怀梦想的普通人,在这吃人的社会里拼死挣扎。没学历没文化的他,能否在这大千世界打拼出一世荣华?《狼游花都》一本纯粹的都市小说,定能带给你不一样的超强快感!
  • 7S倍速学习法

    7S倍速学习法

    青年学生高效能学习最佳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第一时间馆藏。100%开拓你的智力潜能。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1520年4月7日,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
  •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 绝妃善类,冷王慢慢爱

    绝妃善类,冷王慢慢爱

    他是天宁国最得宠的王爷,杀伐果断,冷酷如冰山。她是曾被他弃为草芥恨不得杀之的王妃。他说她面善心毒,她说他冷酷如冰山。他无情,她无意。可直到后来,苏瑾皓才发现不可一世的他一颗心早就沦陷在她这里。等她要休夫时,他许诺,“弱水三千本王只取你这一瓢。”容绣:“美男三千独不爱你这款。”他,“……”她的王妃真火爆。
  • 春晚谣

    春晚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巫司天

    大巫司天

    上天有好生之德,亦有降罚之责。当众生抱怨天地不公,弱者更弱,强者更狠,人善无赏,人恶不惩之时,一个少年将巫道带回人间。民罪官罚,官罪帝罚,帝罪天罚,天罪当如何?如果连天道也将消弭,谁能永生?
  • 九月神王

    九月神王

    平凡的优等生遇上了不凡的玄幻世界,他该如何去做?前世记忆如潮涌过,今生恩仇震颤心肺。且看许凌翻手为云,步步登高;且看许凌覆手为雨,问鼎至尊。抛弃升级的枷锁,炸碎废柴的传统,奋起吧,骚年,让许凌的心脏带动你的心跳,和他一起去做这宇宙神王!(本书有个贴吧有事没事来逛逛:九月神王吧)
  • 血源之罪

    血源之罪

    人们从古至今最求长生不老可谓是用尽了各种方法,也产生过各种离奇古怪的故事传为坊间怪谈。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天生拥有这种血源的一批人却因此尝尽了人生的苦涩。话虽如此说,但天有不测风云。终于有一个被神选中的女生,因为与血源有关的人体试验对她做出种种精神加心灵的双重考验,而进化至可以踏入常人不能涉足的世界。活到最后的人会是谁呢?请看本作如何扯到大结局。本书内容纯属虚构,若有人生活经历与剧情相同,请勿对号入座。否则后果自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