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5000000027

第27章 伟大的转折(4)

因此,曼斯坦因向元首坦白了他的想法,即救出保卢斯的机会不大,不要对他抱有过高期望。但他同时表示,可以试上一试。就像曼斯坦因后来在回忆录中说的:“只要能使第6集团军的袍泽有获救的机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是义无反顾的。”

此时,轴心国军队距被围困部队最近的阵地,是顿河大桥附近的下奇尔斯卡亚。尽管苏军到处横冲直撞,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残部,还是在这里坚守着一个小小的桥头堡。如果从这里出发,至包围圈的直线距离仅64公里。因此,无论华西列夫斯基还是斯大林都一致认定德军绝对会走这条捷径实施救援。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曼斯坦因宁肯舍近求远。

作为一名战略老手,曼斯坦因对这个问题作了周密的分析。他认为,下奇尔斯卡亚这条路线虽然看似捷径,却有苏军围困部队重兵把守。所以曼斯坦因选择了一条更为“间接”的路线。这条路线位于顿河下游,距第6集团军大约140公里。曼斯坦因选择这条漫长的、出人意料的路线是希望达成战术上的某种突然性,以对付力量相对薄弱的第51集团军。(当时的估计是正确的,第51集团军的兵力不超过5个师,共计3.4万名士兵和77辆坦克。)

当然了,曼斯坦因增援部队也在赶来的路上。霍特麾下只剩下第57装甲军尚可一战。这个军的力量原本很薄弱,只包括两个罗马尼亚骑兵师和第23装甲师,坦克仅存20辆。不过,霍特很快得到了从A集团军群借调过来的一个装甲师(第17装甲师)的增援。随后,另一个装甲师——第6装甲师也从法国披星戴月地赶来。这个装甲师拥有160辆坦克和40辆威力巨大的Ⅲ号突击炮,是当时东线唯一齐装满员的装甲师。能得到一个满员师,曼斯坦因感动得几乎热泪盈眶。随着增援部队陆续到达,曼斯坦因手上的坦克数量一下子激增到了230辆。于是,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提出:“德军应不等增援部队集结完毕就实施救援行动。”这场救援行动的代号是“冬季风暴”。

后来,叶廖缅科又在回忆录中吹牛皮了。他说,他一眼就看穿了曼斯坦因的奸计,呼吁大本营派预备队增援上库姆斯奇地域的第51集团军,却遭到了斯大林断然拒绝。结果,12月12日清晨“冬季风暴”一启动,第51集团军瞬间败下阵来,这次进攻显然使苏军受到了奇袭,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料到曼斯坦因的攻势来得如此之快,走位如此之风骚。况且,德军将三个装甲师集中在一个突破口上,令叶廖缅科压力倍增。他在回忆录中忧心忡忡地写道:“这是非常紧张的时期。假使敌人解救成功,我们之前全部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

德军初期的进展非常顺利。第一天,他们向前推进了50公里,未遇任何激烈抵抗。在许多地段,德军莫名其妙地发现那里的敌人已逃之夭夭。苏军形势顿时趋于紧张,虽说后来证明有点反应过头了,但还是鸡飞狗跳了好一阵子。叶廖缅科的第一反应是,严令第51集团军死守阵地,战至最后一人。紧接着,他又要通了第57集团军的电话……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包围圈分为两层。一个对内,负责围困保卢斯;一个对外,负责阻止德军解围。很简单的道理,一旦对外的第51集团军崩溃,内圈的第57集团军就会面临同样的威胁。因此,叶廖缅科立刻担心起了镇守合围圈西南角的第57集团军——这是叶廖缅科麾下最弱的一个集团军,人数最少。据赫鲁晓夫说,在保卢斯被围的最初几天,第57集团军甚至无力拉起一条绵密的战线。他曾在战场上亲眼看到了这样一个怪象:6~7公里宽的地段无人防守,一个兵都没有!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司令员托尔布欣少将无能。事实上,托尔布欣常常为此事焦头烂额,但又无能为力。

现在,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正逐渐向保卢斯靠拢,进攻一直勇猛顽强地坚持下去。12月13日,大雨滂沱,地面出现了短暂解冻状态,士兵们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中苦苦挣扎,靴子里灌满了冰水。尽管这样,每个德国士兵心里都怀着一个热切的愿望:无论如何也要援救斯大林格勒的同志。他们能否得到拯救,只剩下这一线希望了。那天,德军又往前推进了20公里,曼斯坦因当时叫嚣:“毛子已经无法阻止我了!”并用无线电向保卢斯拍去了电报,这份电报是那样的振奋人心:“请相信,胜利就在眼前!”

截至12月19日,这支自称为“同死神赛跑”的援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条天然屏障——米什科瓦河,并且成功地在河北占领了一个桥头堡。这里距斯大林格勒只有45公里。第6集团军被围部队信心大增,他们已经听到远程火炮的轰鸣声了。每个人都确信,解放的时刻就在眼前。对于那些身陷包围圈的士兵来说,能够继续战斗下去的动力是希特勒的诺言:“我将竭尽全力解救你们。”实际上也是如此,正如安东尼·比弗所撰述的那样,士兵们对口粮的急剧减少丝毫没有怨言,因为大家都相信希特勒。

现在,大炮的轰鸣声即是明证!有一次,一名德国将军到前线去视察,看到一名哨兵正在侧耳倾听。“听啊,将军阁下,”他说,“那一定是增援我们的军队来了。”德国将军深受感动。“一名普通德国士兵的信念,居然如此温暖人心。”他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按照计划,第6集团军由里边向外突围,撕开托尔布欣第57集团军的封锁(这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与霍特会师。但保卢斯将军决定,只有在援救部队接近到20公里时,他的部队才能开始突围。因此,他只能焦急地等待外面的战斗早日结束。

近卫第2集团军

曼斯坦因的救援,似乎可以嗅出点儿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味道。在包围圈外,他非常紧张,为了填补前线的缺额,连警卫营都冲了,以致顿河集团军群司令部连哨兵都没有,全换成了清一色的苏联哨兵。

在包围圈内,保卢斯却淡定得要死。在这命运攸关的时刻,最让人震惊的是保卢斯将军的无动于衷。事实上,他哪怕组织炮兵向苏军阵地打几发炮弹,也比干等着什么不做要强。显而易见的道理,这时保卢斯应当主动攻击苏军,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防止他们集中优势兵力来对付第57装甲军。当时,身处第51集团军司令部的赫鲁晓夫政委承认,在敌人进攻之前,他就没有组织一支机械化部队前去迎战,眼看两路敌军会师在即,倘若保卢斯不顾一切地向南部突围,那么他肯定会冲破封锁……是希特勒的愚蠢帮了大忙!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他使装备精良、兵强马壮的保卢斯集群无所作为。他们在那儿坐等援兵,而这时我们采取措施,加固了包围圈。”

终于,天平上最后一根稻草压过来了。千钧一发之际,同时身处第51集团军司令部的华西列夫斯基迅速意识到叶廖缅科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他正好陪同赫鲁晓夫下部队视察)。他认为,要想有效地粉碎敌人对保卢斯集团军的营救,就必须阻挡住霍特军队前进的步伐。为了不浪费一点儿时间,他决定先斩后奏——因为怎么也要不通斯大林的电话。于是他立即与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取得联系,命令他交出马利诺夫斯基近卫第2集团军前去支援叶廖缅科,以阻止曼斯坦因的进攻。

这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令刚下火车的马利诺夫斯基大感意外,因为他最初接到的任务是:配合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实施围歼保卢斯的“指环行动”。罗科索夫斯基对这样的安排非常不满,以致在很多年后,他不止一次地提及此事:“不论怎么说,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当时的意见是错误的。我和近卫第2集团军完全能够在曼斯坦因接近之前,就把保卢斯又饿又冻的几个师吃掉!”因此,他坚持不交出近卫第2集团军,甚至还试图说服斯大林站到自己一边来。

12月13日,斯大林在同时听取了他俩的汇报后,无条件地站在了华西列夫斯基一边。他亲自打电话通知罗科索夫斯基,说他“完全赞同华西列夫斯基所申述的理由”——因为叶廖缅科的确无法单独击退敌人。并说,在目前情势下,用近卫第2集团军对付被围敌人的决定是大胆的,这个进攻过于冒险。因此,“指环行动”必须暂缓实施。斯大林在指令中强调:“近卫军团应以急行军的方式,迅速向南部转移,部署在第51集团军各师后方,迎击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

现在,马利诺夫斯基同志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近卫第2集团军大约有9万名士兵,齐装满员。由两个步兵军和一个机械化军组成(近卫第1、第13步兵军及近卫第2机械化军)。在马利诺夫斯基将军的率领下,强大的近卫军团开始了二战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乾坤大挪移”。冒着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他率领部队以奇迹般的速度,星夜兼程,强行军240公里,抢在德军会师之前赶到了最后一条水屏障——米什科瓦河。此时,德军第6装甲师刚刚在河北建立了一个桥头堡,由于损失非常轻微,霍特将军感到继续向斯大林格勒推进是可行的,算上直线距离,他们距被围部队不足40公里了!

然而,近卫第2集团军的及时抵达毁掉了一切。12月19日,苏第51集团军在得到率先进入阵地的近卫第3步兵师和近卫第38步兵师的加强后,士气大增,立刻转入反攻。苏军不顾一切伤亡,用血肉之躯与第6装甲师硬碰。在德军高炮、地炮和坦克的火力下,苏军伤亡惨重,经过9小时激战,他们被迫撤退。

第二天,苏军再度卷土重来,德军也不顾一切地向前硬闯。可是,苏军的抵抗是那样的顽强,火力又是那样的猛烈,以致德军寸步难行。双方坦克在1500米的距离上对射——24辆装备75毫米口径炮的Ⅳ号坦克与装备76.2毫米口径炮的T-34对抗。双方再度打成了平手,即苏军无法撼动桥头堡,德军也无法前进一步。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

不过,时间对苏军是有利的,因为近卫第2集团军的后续部队正在陆续抵达。换言之,苏军受到的损失还可以补上,德军却无法补充。他们的兵力在减少,却又毫无增援希望。据第6装甲师战史记载,光是第11装甲团,就损失了35名军官和400名士兵。他们估计,第11装甲团要对付约400辆苏军坦克(实际为600辆)。而此时,他们只剩下153辆坦克了,其中75辆还是毫无用处的Ⅲ号坦克。这种坦克射杀苏联步兵还算不错,但一遇上T-34就彻底抓瞎了。

当然了,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也有难言之隐。他在回忆录中反复强调,我们的坦克虽多,但经过强行军后,储油槽里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油了。怎么办才好呢?马利诺夫斯基灵机一动,下令所有坦克卸下伪装,把它们全部开到高地上去,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

马利诺夫斯基这样解释道:“我就是要让他们看看,如果执意前进会碰到些什么!”

于是,战斗再次打成了僵局。尽管苏联的文献资料狂吹马利诺夫斯基同志居功至伟,说他“在险恶的战斗中,成功地阻止了顿河集团军群的进攻”,但事实上,在接下来的36个小时里,由于缺乏汽油,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什么也干不了。“米什科瓦河桥头堡”仍然被德军牢牢控制。

可是,曼斯坦因不可能坚守这个桥头堡太长时间。当进攻在距斯大林格勒40公里处陷入停顿时,所有人都很快意识到,这次进攻就算到此为止了(除非有新的增援部队达到)。只有希特勒不以为然,他告诉蔡茨勒,“德军肯定还会继续前进的”,因为他相信曼斯坦因。实际上,德军没能再前进一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冬季风暴”的失败。只有40公里了!照理说,保卢斯应该积极配合,里应外合才是。

但他为何没有这样做呢?据德国人自己的说法,第6集团军确实准备了一支由胡贝将军(第14装甲军军长)指挥的突围部队以配合“冬季风暴”行动。这支部队拥有70辆坦克,全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但是,他们的燃料情况十分令人不满——空运效率太差,致使这支装甲部队拥有的燃料只够开20公里。这意味着霍特的部队必须打到布西诺夫卡村附近的高地。只有这样,保卢斯才敢突围。这也是为什么保卢斯强调救援部队在接近20公里时,才开始突围的原因所在。

有些人肯定会说了,看吧,保卢斯还是优柔寡断。就算只能走20公里,也要试一试嘛。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想过没有,剩下的20公里怎么办?

安东尼·比弗在他的著作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没有坦克掩护,“苏联人将会像猎兔一般地打死冻得半死的士兵”。因为第6集团军的士兵虚弱得根本无法徒步穿越雪地,更不用说冻得硬邦邦的冰层了,况且还要背上沉重的武器和弹药。

因此,第6集团军司令部估计,重新系统地整编、从其他防线上逐渐撤下部队以及采取必要的策略来迷惑敌人,大约需要5天的时间,第6集团军才能实施代号“雷鸣”的突围行动。此外,还需要空运大约1000吨的粮食和燃料。人们总说保卢斯怎么怎么,却独独忘了此时的曼斯坦因也很犹豫不决,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矛盾重重,甚至有些无法自圆其说。在12月19日至22日命运攸关的这几天里,保卢斯日益感受到上面没有及时把正在发生的实情告诉他们。曼斯坦因只是通过他的参谋长通知他:“整个形势没有变化……”

同类推荐
  • 水浒天途

    水浒天途

    邓龙站在二龙山上。山下就是日日来关前叫骂,并会在未来铲掉他半个脑袋的鲁大师。晁盖已经从了贼,梁山泊正发展的有声有色。江南的方腊已经不堪花石纲的苦役,要起兵作乱……而在北边,女真蛮族已经崛起,还有不到十年的功夫他们就要南下,到时候这繁华大地就会尸骨山积……“穿越成谁不好,偏偏穿越成了被鲁大师开了瓢的邓龙,还是处在积贫积弱行将灭亡的大宋,我该怎么活下去,还要活得越来越好?”
  • 中华上下五千年8

    中华上下五千年8

    《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述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对历代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做了详细、准确的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有效、快捷地了解更多、更确凿的历史资料,而且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是一部特别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是帮助他们了解祖国历史文化的最佳版本。
  • 抗日之生死魔窟

    抗日之生死魔窟

    本书为抗日血肉长城的姐妹篇.主人公灵魂穿越至三九年的上海,成了汪伪汉奸集团的一分子。偶然间得到了国之巨奸汪兆铭的青睐,由此卷入了矛盾的漩涡,各种势力各色人物都渐渐看好其价值,汪伪群奸、日本人、军统、中统、新四军、青帮杜门等等纷至沓来……本书将着重体现敌后秘密战线的复杂与残酷,人性的软弱与坚强.朝代更替,国号更改,可泱泱中华却永远只有一个,炎黄子孙们流的永远是龙的血液!所以本书将循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对一切有志于抵御外侮的抗日力量,尤其是那些被历史所淹没的无名英雄,统统加以歌颂与赞美!对卖国求荣的汪伪群奸,本书会采用人性化、写实性的手法,使之不再是一张张枯燥的脸谱,一个个空洞的符号。另外对沦陷区人民所经受的磨难,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会有较为细致的刻画。既是穿越,历史便不会再一成不变,当然,这种变化会是自然、合理、大快人心的!
  • 乱世权谋

    乱世权谋

    死后投胎,阴差阳错到乱世。乱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苦难;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乐园。生在乱世,无法选择。活在乱世,却可以选择,只有让自己更有智谋,更加强大,才能游刃有余行走四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纪元1701

    纪元1701

    庄不鸣有丰富的物资,开了很爽的金手指,在十八世纪展开辉煌的大攻略,灭倭寇,荡南洋,横扫大陆
热门推荐
  • 愁城纪

    愁城纪

    愁城纪由十个城市的爱情故事组成,分别发生在十个不同的背景下十个动人的故事。香港的离愁,北京的无奈,深圳的铭心刻骨或者济南的苍凉。这是一本关于空间和情感的小说集,不同的城市下空,上演着差不多的爱与恨。有的爱很茫然,有的爱很无奈,但是爱总是支撑希望的根本,那些纠缠的情节,在扑朔迷离的文字下,显得异常地动人,这本小说集,将带着我们穿越城市的界限,共同感受爱情的真味。
  • 灵界遗子

    灵界遗子

    你知道除了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之外还有其他维度的空间与我们共存吗?你知道灵界的存在吗?主角是灵界王者遗魂附身,还是天生的怪胎?故事即将开始!
  • 珠宝大亨追美记

    珠宝大亨追美记

    落魄少爷李良,自从遇见李半仙之后,人生就开始精彩起来。从校园小子逐步变成一代珠宝大亨,并在花都之中辗转流连,猎艳无数尽收天下美女。在花前月下,谈一谈风花,谈一谈雪月,撩一撩美女的裙摆。
  • 都市之仙家小店

    都市之仙家小店

    一场意外,十九岁的轻生女孩儿钱雾的身体里进驻了一个金丹期的元神。从冰系异灵根的天才修士变成只有三灵根资质的普通凡人,从灵气浓郁的红芒界来到这修仙者绝迹的地球界。太上忘情的仙人从此有了凡人的七情六欲。为了偿还因果,钱真人决定做个乖孩纸,背着书包上学堂去鸟。填志愿了,真人问:有神学院否?被拍飞。为了修炼所需的大笔资金,钱真人家仙家小店开张,上曰:赛神仙、赛华佗。众人:到底是赛神仙还是赛华佗?是算命的还是看病的?钱真人:都赛。也算也看。卧槽!这不神棍吗!
  • 别让电脑“杀”了你

    别让电脑“杀”了你

    你知道每天坐在电脑前的你,皮肤变得干燥、晦暗,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在不经意中你的记忆力开始下降是什么原因吗?……也许,你头歪一歪,脖子就酸疼;握一会儿鼠标,整条手臂就麻了。坐久了,就腰酸背痛。……小心点儿,这些可能都是电脑惹的祸。辐射会慢慢"杀"了你!
  • 女配逆袭系统:快点拐走男主吧

    女配逆袭系统:快点拐走男主吧

    瑾小景十分清楚自己的本分,作为一个完美的女配,要使得《孙子兵法》,装得柔弱白花,刷爆男主好感值,得到忠犬男配的百分百真心。至于女主嘛,呵,带着你的玛丽苏圣母光环等待被虐吧。对于此,瑾小景只能无奈的对女主摊手说:唉呀,我也不想这样嘛,可这是我的任务吖,不完成要被系统抹杀的呀,所以,女主,你就别介意了哈;~啊喂,瑾小景,你丫敢说你这话是真心的吗?
  • 仙道洪荒

    仙道洪荒

    太初古纪,洪荒传仙道........仙字,一人一山,无人无山,何以成仙?山是人之基,人无山,仙路邈邈........只因,顺天可成仙,逆天亦可成仙!
  • 极品霸医

    极品霸医

    顺我心者,治病分文不取。逆我意者,治病收费亿万。一个少年医生的成长记,一个霸道医生的传奇。
  •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

    纵观季老近百年的人生阅历,是一座后人汲取人生经验的富矿。在他丰赡的著述中,也常见论及人生之作,为此,我们编选了本卷,《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充分展示季羡林对人生意义与价值、为人与处世、隐忍与成功等的参悟之心,对当下生活忙碌的青年一代而言,极具开解、教导意义。
  • 呆屌丝女与酷富帅男

    呆屌丝女与酷富帅男

    女一临时更换,更加精彩,脑部颜值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