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5000000020

第20章 斯大林格勒战役(Ⅰ)(1)

序幕

不后退,就意味着死守。为了阻止溃逃,苏联内务部紧急成立了一支“督战队”,或称“NKVD反撤退小分队”。NKVD权力很大,每个单位都是独立的。尽管它齐装满员,装备精良,但苏军将领是没有权力调动他们参加战斗的。这些人整日扛枪,沿顿河流域反复巡逻,围追堵截各路逃兵。据记载,光是直属第62集团军的“督战队”,在8~10月间便堵住了逃兵140755人,枪毙1189人。

可见,逃兵在当时已属普遍现象,而非个体行为。一份关于斯大林格勒的报告显示,一名中尉被督战队杀掉了,罪名是“自残”,证据是“索要纱布隐藏伤口”。许多人就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被处决。虽然这些行为看似残忍,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通过强硬手段,才能使红军被打垮的“脊梁”重新站起来!

7月的最后两个星期,优势仍然在德军一方。保卢斯开始向顿河河曲以西的苏军桥头堡逼近。桥头堡由两个红军集团军固守(第62、第64集团军),此外还有刚刚抵达的第1、第4坦克集团军配合。

德军愈是逼近斯大林格勒,愈引起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恐慌。他们严令第1、第4坦克集团军发起反击,迟滞敌军入城。第1、第4坦克集团军都是由步兵改建(组建于7月23日),既未经过训练又未定编,坦克数量也不充足。明眼人都知道,让这群新兵蛋子去跟训练有素的德军对撞,无异于自取灭亡。但是,根据斯大林签署的命令,苏军必须坚守阵地,绝不容许后撤一步。因此,苏军不但没有撤过顿河,而且还把部队源源不断调往顿河西岸,企图在大河曲一带稳住他们的阵地。

经过激烈战斗,苏军又损失了3.5万人和120辆坦克,“以高昂的代价迫使保卢斯第6集团军转攻为守,为重组战线赢得了时间”。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苏联最高统帅部进行了改组,将原西南方面军的番号永久撤销(铁木辛哥从此失去了工作),划分成两个较小的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指挥人选倒是早早确定下来了——瓦里西·尼古拉耶维奇·戈尔多夫中将,但东南方面军的指挥人选却迟迟未定。人们显然意识到南俄战场是一片“死地”——既费力又不讨好的工作是没人干的。第62集团军司令洛帕京将军更是公开宣称,“斯大林格勒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他建议最高统帅部另做打算,早日撤过伏尔加河为妙。

这种失败主义情绪在前线到处蔓延,很快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很明显,在如此危机时刻,自信的人,才会获得最高统帅的青睐。他不停地撤换指挥官,希望能有一位“铁打”的将军来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

终于,斯大林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被他本人誉为“苏联最优秀野战将军”,至今仍躺在医院里的吹牛大王——安德烈·叶廖缅科。

叶廖缅科的第二春

叶廖缅科真是一个悲催的家伙,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他不仅损兵折将,致使布良斯克方面军全军覆没,本人还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因斯大林同志一直信任他、推崇他,才专门派一架飞机把他接出包围圈,结果飞机又在途中失事,一头栽到一座村庄旁边。叶廖缅科同志头朝下,屁股朝天,倒插在一棵树上,失去了知觉……

被村民发现的时候,我们的司令员同志已经冻得半死了,是一辆牛车把他拉回莫斯科抢救。

不过也许是太可怜了吧,斯大林同志没有再追究叶廖缅科打败仗的责任,还亲自去医院探望——可见斯大林同志是多么器重他!但是打败仗就是打败仗,不能不惩罚。(何况还有基辅会战的旧账还没跟他算呢。)

当叶廖缅科于1941年12月出院后,发现已经没有属于他的方面军了,只能降职去指挥一个集团军——突击第4集团军,结果他又在战斗中负伤,被送进了医院……据叶廖缅科自己说,当新的任命下来时,他还在跟自己的主治医师就出院与否的问题争论不休呢。

叶廖缅科还是那样的聪明,懂得讨斯大林欢心,接受任命当天,他跑到参谋部看了一个通宵的文件,将斯大林格勒周边的局势铭记于心。第二天轮到斯大林询问时,他“夸夸而谈,对答如流”,这令斯大林既惊愕又钦佩。(又在那里纸上谈兵了。)当时,许多人对这个任命表示反对,有人甚至当着叶廖缅科的面调侃他——任命谁也比任命叶廖缅科强啊!但毫无疑问,叶廖缅科很快就抓住了斯大林的心,他又在那里吹牛了,大谈所谓“进攻灵魂”,说什么我的“军事灵魂”更偏向进攻,而不是防守,甚至建议最高统帅部将两个方面军都交由他指挥,“定能全歼纳粹第6集团军于顿河流域”,多亏斯大林审时度势,提醒他现阶段的任务是防守,而不是进攻,这才打断了他那不着边际的幻想。

然而,叶廖缅科到前线第一件事并不是指挥军队战斗,而是想方设法将戈尔多夫中将挤走。与叶廖缅科一样,戈尔多夫为人脾气暴躁,桀骜不驯,经常对下级拳脚相加。最招人厌的原因是,他竟建议将部队中政委一职撤销,或者限制这些人的权力。这当然引起了赫鲁晓夫的不满——赫鲁晓夫恰好是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政治委员。因此他与叶廖缅科串通一气,设计陷害戈尔多夫。

顿河防线的崩溃

将帅失和,两个方面军的首长自己首先掐起来了,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呢?保卢斯第6集团军虽缺少装甲兵力支援,但仍能稳步向前,步步紧逼斯大林格勒。至8月20日,德军已完全摧毁了苏第1、第4坦克集团军在顿河河曲西岸的抵抗,包围了顿河桥头堡上苏联最后一个完整集团军——第62集团军。苏军纷纷躲进顿河沿岸的灌木丛里,以躲避围剿。直到德军纵火烧掉森林后,红军残部才肯放下武器投降。

此时,第62集团军司令洛帕京将军已是“失魂落魄”,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人了。他的职务很快由崔可夫将军接替。据资料显示,苏第62集团军下属的第181步兵师,在战斗刚开始时还有1.3万名士兵,但最终逃过顿河的,仅仅只有105人,可谓全军覆灭。

当然了,认为苏军逃到顿河东岸便可以“高枕无忧”的想法很快被证明是错误的。就在苏军惊魂未定之际,保卢斯抓住机会,命令冯·塞德利茨将军指挥第51军于第二天,也就是8月21日强渡顿河,向东岸发起冲锋。

凌晨时分,手持橡皮艇的德国士兵开始行动了。他们偷偷下水,将220艘登陆艇一字铺开,借助夜幕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对岸划去。多亏顿河水流缓慢,德国士兵的划桨声引起了苏军的警觉,等到小艇划到中游时,苏军终于反应过来,进行还击。

可惜的是,苏军没有照明弹,一片黢黑,四周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对着河面胡乱扫射,迫击炮炮弹也没有准头。所谓“顿河防线”,一天之内就被德军的奇袭(真正意义上的奇袭)打了个透心穿,至8月22日午后不久,德军就能在顿河上搭建浮桥了。由于失去了制空权,红军企图摧毁浮桥的计划也未能如愿。苏联飞机只敢在夜间飞往顿河上空,结果黑灯瞎火,什么也看不见。只好作罢。

就这样,1941年夏季德军强渡第聂伯河的悲剧再一次上演了。艾伯特·西顿在他的《苏德战争1941—1945》一书中写道:许多部队都已溃散,许多苏联军官和部队有的被遗弃、有的逃跑、有的则借故到后方去了……牵着牛、携带着农具的难民队伍与溃兵混为一路,拉着长长的编队向东缓慢地移动着。他们沿途还要面对德国俯冲轰炸机的轮番扫射,场面很快趋于混乱。

但是,多数幸存者还是活了下来,逃进了斯大林格勒市区,“难民和溃兵像潮水般涌进这座城市”。据叶廖缅科的说法,一支德国军队化装成红军,跟在难民队伍后面,企图一鼓作气拿下斯大林格勒。多亏他本人“胆识过人”,识破了敌人的诡计,并把这支“特种部队”全歼了。

我固然不知道叶廖缅科同志是不是又在那里吹牛,但他有理由感到高兴。“顿河防线”的失守意味着德军已逼近斯大林格勒市区——顿河后面60公里就是斯大林格勒市,而斯大林格勒后面又是一公里宽的伏尔加河。这意味着苏军要么撤过伏尔加河,要么背水一战。

不成功,便成仁!叶廖缅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翻身仗来了。他没有一丝的恐惧,而是感到“无比振奋”。

由于他与赫鲁晓夫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戈尔多夫中将终于滚蛋了,他如愿以偿成为东南方面军兼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总司令。这意味着他一个人同时指挥两个方面军!!戈尔多夫起初是他的副手,后又被降职为第33集团军司令,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前进,伏尔加河就在眼前!

从顿河河曲—伏尔加河这短短的60公里,第6集团军只用了一天时间。一切看起来是那样顺利。早晨,德国兵还光着脚丫在顿河岸边搭建浮桥,下午,他们就站在了伏尔加河畔的大堤上了。刚刚从“顿河防线”溃退下来的苏第62集团军试图抵抗,结果很快被扫到一边,与方面军主力失去了联系。

无奈之下,第62、第64集团军残部被迫退守市区,准备在那里与德国人决一死战。

但是,斯大林格勒会成为第二个凡尔登吗?愈是靠近这座城市,保卢斯就愈是不安起来。种种迹象表明,苏军正在加强这座城市的防御,利用驳船对全城进行补给。由于斯大林禁止居民从该城撤走,所以,红军还必须负担约50万妇女和儿童的口粮问题。斯大林相信,妇孺的存在会鼓舞士兵进行更顽强的抵抗。

与往常一样,当德军逐渐逼近市区后,居民们又被迅速组织起来,派往各处修筑战壕及防御工事,这其中还包括12~15岁的孩童。市内一些工厂仍在生产,特别是“红色十月”拖拉机厂还可以生产T-34坦克。

保卢斯意识到了,苏军是要迫使他打一场巷战。但他的兵力实在有些捉襟见肘啊。没有预备队的窘境始终困扰着他,令保卢斯寝食难安。

后来,许多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误解,认为第6集团军是德国实力最强大的野战集团军,兵力破天荒地达到了27万人。但是,他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第6集团军不可能集中全力去攻取斯大林格勒,保卢斯在指挥8个师向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的同时,其余11个师却要试图控制接近200公里长的战线——从顿河大小河曲开始,穿过顿河草原,直至伏加尔河走廊,第6集团军不得不派出三分之二的兵力来掩护自己不断延伸的左翼。

事实上,保卢斯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鉴于斯大林格勒异常严峻的形势,斯大林决定委派他的“救火队长”——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到斯大林格勒坐镇指挥,并立即调拨预备队中的第24、第66和近卫第1集团军开赴斯大林格勒,“粉碎进入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敌军集团”。

老毛子的动员能力,老夫无力吐槽了!

8月29日,朱可夫飞到斯大林格勒,立即着手组织反击计划。但一到那里他就发现,局势根本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因此朱可夫审时度势,建议缓一缓再进攻,却遭到了斯大林严厉指责。叶廖缅科更是误以为朱可夫是在“消极怠工”,是要故意看他的笑话,于是顷刻间对朱可夫产生了厌恶感。

事实证明,朱可夫是对的,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残留有62、64两个集团军,虽然这两个集团军在之前的战斗中遭到德军围歼,师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他们仍拥有8个完整的步兵师,大量分遣队、失去建制的官兵和数不清的民兵营。要知道,保卢斯真正能用以攻城的也是8个师啊!

但是,叶廖缅科总是很激动。他就像一只神经质的老母鸡那样,将局势描绘得暗淡无光,指责朱可夫:“你是不是以为敌人会等你慢腾腾地弄好了再干呢?”叶廖缅科断定,如果朱可夫不立即由北面实施逆袭,打击德国第6集团军的侧翼,敌人只要用第一次猛攻就可以拿下斯大林格勒!

一方面来自斯大林本人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叶廖缅科无端指责,朱可夫不得不仓促上阵。三个集团军全由后备军改编,没有充足弹药,有的坦克甚至炮弹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对第6集团军的左翼实施冲撞。

结果不出朱可夫所料,苏近卫第1集团军才前进了2~4公里,而第24集团军进攻面太窄,一冲锋就被德军挤回到出发阵地。当晚,斯大林以强硬的口气命令朱可夫:“继续进攻,你们的任务是把尽可能多的敌人调离斯大林格勒!”9月6日,朱可夫再次指挥部队发起冲锋,但是,这次冲击又一次被击退了……苏军前前后后进攻了10天,付出了骇人听闻的人力、物力,结果还在出发阵地。

当然,德军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第14装甲军军长维特斯哈姆将军意识到,情况正在急剧地恶化。德军实力一天不如一天,由于缺乏预备队,第6集团军就像一个“秃头”那样,钉在离后勤线路最遥远的顶端(铁路终端远离前线达200公里)!面对着三个苏联集团军的轮番围攻。加之朱可夫生力军越来越猛的进攻,“第14装甲军不久就不再能够掩护第6集团军的侧翼了”。维特斯哈姆将军把这些情况向上峰作了如实的汇报,并且认为如无增援,应终止在斯大林格勒的冒险,将部队撤回顿河以西——选择一条较短的战线。

如果他的这个建议被采纳,斯大林格勒这场灾难也许就不会发生了。然而,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也没有增援兵力调来前线。他的报告唯一后果就是,他被革了职,理由是看问题的观点过于悲观。

同类推荐
  • 霸天战王

    霸天战王

    阴差阳错,铸就无敌金身!踏足故都,开始复仇之路!纵身花丛,始建后宫之路!跨马执枪,开创盛世皇朝!且看一个私生子的废柴逆袭之路!他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一具金刚不坏的肉体和一身使不完的力气。管你得道真仙还是无敌战神,板砖闷棍二挑一管你道教圣女还是帝国公主,乖乖入我后宫
  • 假如这不是唐朝

    假如这不是唐朝

    所谓“假如”,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假设。中国的古代史无比辉煌,在这期间,拥有着无数能够将辉煌延续到现在的机会,但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假如这不是唐朝》讲述的即是历史给予唐朝的机会,以及错过这些机会的原因。大唐之开明繁荣,世所未有。都城长安世界瞩目,无数留学生仰慕而来;丝绸之路畅通天下,文化输出影响世界……但最终,唐王朝由极盛到衰败却几乎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 末代天策

    末代天策

    叹一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问一句世道诡谲,能否不忘初心?一百余载,山河变幻沧海桑田,只待承启;丰庆六年,英雄并起风云聚散,归看青鱼。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利御寇。
  • 秦匪

    秦匪

    被穿越公司坑了的秦文,带着跑偏的附加能力,来到错误的时代——秦末。一来就遇上六国老世族占地盘,楚国项羽、韩国张良……一来就遇上神秘的“干爷爷”赠送自己神秘的古秦剑……一来就遇上赵高干的些非人的事……一来就遇上诱人的妹子投怀送抱……且看秦文如何沉浮在秦末庙堂,且看秦文如何征伐在楚汉乱世……【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如果觉得好看,请您不吝收藏、推荐一下,谢谢!】
  • 运镖三国

    运镖三国

    穿越到三国没金手指,那你混个屁啊!《运镖三国》游戏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爆笑!升级!打怪!一个都不能少。你四世三公,声名显赫?那也得乖乖同我镖局签约;你仁义满天下,刘皇叔威武?少一分钱也不给你运!乱世奸雄曹操,最爱就是你,你手下的寒门谋士、出名大将,都跳槽来我这里打工了……这是一个带着运镖游戏系统,将整个三国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那个主角,很可能就是你。
热门推荐
  • 修国

    修国

    修者,兴建、整治也。修国者必须居高位,得天下方能覆雨翻云!一个能穿越时空的现代少年来到汉末,却阴差阳错成为了曹操的长子,于是一幅壮丽的山河诗篇就此在他面前展开!站泰山巅,挥三尺剑;将星云集,美女相伴!他走上一段逆天修国之路,终将把历史完全改变!烟火继《龙皇霸诀》后第二本三国穿越文,更严肃,更热血,也更畅快!烟火出品,必属精品!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肆无忌惮的爱恋

    肆无忌惮的爱恋

    她以为,他们会是幸福的一对,纵然是结识与网络。他们勇敢着,也幸福着。她以为,他们会一直走到尽头。只是她忘记了,爱情不是在一起就好,而是久伴。他们有的只是爱情。可是,现实生活永远那么的强差人意。无痛无青春,谢谢你陪我爱过。
  • 逍遥农医

    逍遥农医

    种种果子,看看病,踩踩富二代,“我是医生我怕谁,我是农民,又咋地。”且看一位失意大学生,在得到神农炎帝的传承之后,回到老家山沟沟是如何混的风生水起,一手种果子,超大个儿,一手展圣手,妙手回春。逍遥自在一农民,逍遥自在一神医。
  • 末世黑帝

    末世黑帝

    亿万年之前,一场几乎毁灭了一切的人神之战,伊甸园神界的圣地、,天使与人类间的爱情、神明的愤怒与天使的堕落、重生的灵魂,人类的最后光辉、面对绝对强大的天神,受伤的堕落天使将怎样去挽救他的爱人?
  • 乾坤修罗诀

    乾坤修罗诀

    天帝眼见阿修罗界日渐势大,担忧仙界地位不保遂派天神入阿修罗讨伐,第一是震慑阿修罗界,第二则是贪图阿修罗女美貌,岂料阿修罗众实力强大八部众阿修罗王更是神通广大,全军铩羽而归阿修罗八部众王更是反攻仙界,无奈仙佛两界同气连枝,八部众阿罗王与满天神佛大战竟不分胜负,可惜佛界大日如来留了后手,以大乘佛经感化了迦楼罗阿修罗王,分化了婆沙门罗阿修罗王,余下六位阿修罗王心灰意冷遂退回阿修罗界,罗睺罗阿修罗王雄心不死,于盘古世界放了一部《乾坤修罗诀》为他日重回混沌世界留下了一线契机。
  • 误惹肥婆弃后

    误惹肥婆弃后

    她洛水馨,原本是拥有亿万家产的豪门千金,却被信任的老公背叛,被小三凌虐。她是夕家遗落的私生女,生活贫苦,连唯一依靠的母亲也被人气死!重回豪门,受人白眼,百般欺凌。冷漠无情的豪门,尔虞我诈的商场,且看无依无靠的豪门四小姐,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

    卡耐基生前总是建议读者把本书与《人性的优点》放在一起阅读。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性的优点》主要告诉人们克服忧虑的一些基本原则,《快乐的人生》则更多的是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快乐。
  • 用心寻棋路

    用心寻棋路

    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何为棋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又有何人能说清,踏足此路的少年,有过坎坷,有过友谊的决裂,有过战败的失意,有过亲情的迷茫。在友情,亲情,爱情的同心圆中,且看他如何打破人生的枷锁,纵横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