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4900000021

第21章 十字军东征(10)

当时,前线的形势是十分险恶的。基尔波诺斯上将统辖的西南方面军虽然对战争准备得最为充分(他是第一个命令部队开进前沿阵地的方面军司令员),但斯大林认为这样会刺激德国人挑起武装冲突而撤销了他的命令。因此,西南方面军仍然在德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龙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已经突破苏联边界并向其纵深挺进。

6月23日,当基尔波诺斯上将得知罗科索夫斯基已完成集结并正在向前线进发后,真是喜出望外。他毫不犹豫地命令第9机械化军向德军发起反击,执行苏联最高统帅部下达的第3号进攻令。

从纸面上看,第9机械化军似乎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下辖坦克1000余辆,超过了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总和,下辖坦克720辆(南方集团军群的战斗将会在后文“基辅大会战”中详谈)。

但基尔波诺斯上将哪里知道,第9机械化军在经过200公里的急行军后,早就跑散了架。罗科索夫斯基自己也说:“我的机械化军实际上是徒有虚名。”急行军200公里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还剩下不到1/3的作战坦克——由于质量问题(尤其是那些旧式坦克),一次急行军就损失掉其中的2/3,在其他国家看来,真是亘古罕见的奇闻。

一位苏联军官后来感慨地说:“在我们通过的公路上,到处摆满了为数众多、发生故障的重型坦克……”但没有办法,赶路要紧,只好一路走一路丢。运气好的,或许还能赶来参加战斗;运气差的,就沦为了德国轰炸机的活靶子。苏军坦克保养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有诸多困难,但罗科索夫斯基还是忠诚地履行了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他把为数不多的坦克集中起来,向迎面而来的德第11和第13装甲师发起了反击。这是罗科索夫斯基在战争中的第一次表演,结果却演砸了,他的部队不但没能突入德军防线,反而在每一个地方都被打了回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德第11和第13装甲师不仅顶住了包括罗科索夫斯基在内3个苏联军的强攻,反而势如破竹,把他们撵回了出发阵地。最后,苏第5集团军的司令部也丢了,却仍然无法遏制住德军前进的步伐。基尔波诺斯和莫斯科都曾寄予厚望的反突击彻底告吹,部队伤亡惨重。当初极力主张这次反击并积极监督执行的西南方面军政治委员瓦舒金,更是由于巨大的失利而吞枪自杀。

在这种情况下,罗科索夫斯基感觉到再继续进攻下去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他向上级汇报,要求转入防御。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命令他“继续向敌人侧翼进行反突击,将其消灭并恢复最初态势”。

消灭敌人?!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再进攻下去,就是与自杀无异!罗科索夫斯基后来写道:“我认为,方面军司令部当时只是简单地重复总参谋部的指示,而总参谋部实际上也不了解情况。”尽管统帅部仍在喋喋不休,再三要求他“不惜任何代价”继续反击,但罗科索夫斯基显然已下定决心,拒绝接受任何他认为不现实的命令。

他决定自行其是。

事实上,在与德军几天的较量中,罗科索夫斯基便已经发现了他们在进攻上的漏洞。那就是德国装甲集群孤军深入,往往缺少步兵配合。而且,德国人是很懒的,相当依赖空中侦察,前进从来都是走大路,而忽视了侧翼的掩护。罗科索夫斯基决定试一试新战术。他亲自上前线,在卢茨克—基辅公路上选择了一块地方,精心组织了他装备有85毫米新式火炮的炮兵团,构成了一个陷阱。他先把一部分反坦克炮摆上大路,另一部分则摆在公路左翼的排水沟里隐藏起来,由一个步兵师掩护。然后再派出少量坦克,且战且退,把德军引进埋伏圈。

德国人果然上当,一切犹如罗科索夫斯基预先安排的那样——一个德国装甲师(第13装甲师)沿着大路一阵狂飙,一头栽进了这个陷阱。罗科索夫斯基下了死命令:“得让法西斯分子靠近了才开炮!”双方距离相当近时,公路上的炮兵率先开火,打乱德军阵形,公路上塞满的摩托车和装甲车纷纷中弹起火。德国人大惊失色,也拉开阵势,准备与苏联炮兵一决高下。就在这个时候,隐藏在左翼的炮兵也开火了,这种近距离的炮战使一长串的德军车辆变成了废铜烂铁。然而,德军竟然没能反应过来!被打得晕头转向的他们仍固执地以为敌人的主力在其正前方,于是继续前进,企图碾过苏军阵地,结果却越陷越深(滋味不好受啊),被侧翼的炮火打得像狗一样。罗科索夫斯基后来在回忆录中得意扬扬地写道:“法西斯分子继续向前挺进,不过是让我们的炮兵有了更多的新目标而已。”

所幸的是,罗科索夫斯基实在是缺少坦克,敌强我弱到了非常悬殊的地步,因此无法追歼德第13装甲师。要不然,汉森少将指挥的部队将会很荣幸地成为苏德战场上第一个被全歼的德国装甲师。

从此直到7月初,罗科索夫斯基的第9机械化军又遭到了德国第13和第14装甲师的轮番进攻,但他的防线几乎是牢不可破的!南方集群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也未能切断罗夫诺—基辅公路,也未能突破第5集团军的防线。难怪龙德施泰特会在一次报告中向希特勒感慨地说:“苏联人真是无与伦比的防御大师,打了半辈子的仗,还从未遇到过如此精良的对手。”

尽管罗科索夫斯基有着如此精彩的表演,但他在西南方面军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鉴于右翼巴甫洛夫的西方方面军被德中央集群围歼,其高级军官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斯大林召回枪毙。为了重建西方方面军,铁木辛哥开始挖基尔波诺斯的墙脚(顺便提一句,卢金中将也是这样被挖过去的)。

作为罗科索夫斯基的老上司,铁木辛哥对他信任之极,再加上罗科索夫斯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他很快被升任为西方方面军的一个集团军司令。最高统帅部命令他:“立即前往莫斯科述职。”

现在,一个全新的战场在等待着他。

“罗科索夫斯基战术集群”

一回到莫斯科,罗科索夫斯基才发现自己上了当。什么集团军司令,就一个所谓的“战术集群”!(他本来被告知前来担任第4集团军司令员。)

当罗科索夫斯基抵达西方方面军司令部后,铁木辛哥亲自接见了他。老元帅相当无奈地向他表示,第4集团军已经被解散了。眼下,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正在斯摩棱斯克北部实施突破,库罗奇金和科涅夫是指望不上了。德军在7月15日攻占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上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亚尔采沃(斯摩棱斯克东北63公里),准备从背后攻击斯摩棱斯克。现在,我只能靠你去解除这个威胁!

罗科索夫斯基表示压力很大,他旋即问起了最关键也是最最实在的问题——有哪些部队能交给他指挥。

在这个问题上,铁木辛哥的压力就更大了。大家都知道,铁木辛哥此时正策划在叶利尼亚方向实施反击,加之斯大林同志十分关切此次战役的实施。因此,他根本无法交出什么部队给罗科索夫斯基,能够给他的只有两个师:第101坦克师和第38步兵师。鉴于这两支部队着实有些寒酸,老元帅许诺说:“从莫斯科到斯摩棱斯克,一路上遇到的一切部队都可以归你指挥!”

罗科索夫斯基就这样上了路,带着他所有的家当——8辆吉普车、1部电台和2辆由卡车改装的四联高射炮。当他星夜兼程,于7月16日抵达设在亚尔采沃密林里的司令部后,发现局势实际上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问题的关键在于,交给他的两个师没一个是满员的,第101坦克师只有80辆老掉牙的“T—26”和“BT—7”,以及7辆新型“KV—1”重型坦克。另外那个所谓的第38步兵师就更欢乐了:该部队原隶属于科涅夫第19集团军,撤退时与主力失去了联系,后又被德机械化部队撵散,许多士兵连武器都没有。

当得知这一切后,罗科索夫斯基明白事情很糟,但又得不到任何时间去整合他的部队。7月18日,霍特集群的装甲矛头强渡沃皮河,并占领了河东的登陆场,他们一路上不仅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抵抗,反而俘虏了相当多失去组织的苏军。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苏军的士气已濒临崩溃,负责防守斯摩棱斯克的卢金第16集团军陷入包围之中。

但令苏联人不敢相信的是,霍特集群此时仍在大跨步地向前狂奔,而不是掉转头去,把陷入重围的第16集团军一口吃掉。很显然,德国人一向都喜欢在地图上画圈圈。他们总以为,“饺子”包得越大,装下的俘虏便越多。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但中央集群究竟有没有能力包“饺子”,这很值得怀疑。霍特先生一边怨声载道,抱怨他的搭档古德里安冲得太远,打乱了中央集群原定的行军轴线,可他自己却又干着同样的勾当——冲得更远,眼看都要冲进莫斯科州了。

说来说去,德国人还是犯了他们的老毛病——胃口太大,低估了苏军的抵抗意志。霍特集群的正确做法是应该先把第16集团军一口吃掉,然后稳扎稳打,小心谨慎地沿公路向前挺进,而不是把这个集团军丢在后面不闻不问,从而形成一个潜在的威胁。

过分自信的恶果

霍特集群冲得很快,并很快占领了亚尔采沃。此时,罗科索夫斯基正潜伏在亚尔采沃附近的密林里整合军队。但是,敌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罗科索夫斯基表示不能忍了。他毫不犹豫地将部队投入战斗,并于极短的时间内在德军前进路线上组建了一条纵深的防御阵地。同时,他以手中的80辆坦克作为机动部队,随时策应防线上任何受到威胁的地带。

接下来的一幕便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前一天还溃不成军的苏联红军在罗科索夫斯基的领导下像是嗑了药一般,变得顽强起来。使德国人特别惊讶的是,一旦他们突破了苏军防线上的某一点,满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便会遭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苏军坦克部队逆袭。经过5日浴血奋战,以骁勇著称的德第7装甲师竟无法撼动苏军防线使之后退一步!

更令德国人头疼不已的是,苏联“KV—1”式重型坦克简直就是一种“穿越式武器”。37毫米反坦克炮一如既往地在战场上扮演了它那尴尬角色——无论从哪个方向射击;无论“KV—1”的装甲部分出现多少个令人不堪入目的弹坑,37毫米炮始终都无法撼动这台令人生畏的庞然大物。一名曾与“KV”交手的德国坦克兵后来回忆说:“我们从800米距离开始射击,什么反应都没有。直到50米距离,我们的炮弹还是被弹飞,‘KV’坦克根本不看我们,从我们身边开了过去攻击步兵。结果我们必须掉头在后面追赶。”“KV”坦克压倒性的技术优势甚至使一部分Ⅲ、Ⅳ号坦克驾驶员在碰上“KV”坦克后弃车遁走,此类事件在德国以往的战争史上简直不敢想象。苏联人难道不是劣等民族吗?劣等民族怎么能生产出如此精良的坦克?!

从7月18日至23日,罗科索夫斯基不仅打退了德军所有进攻,而且还不停地对敌人实施反突击。可笑的是,他麾下的7辆“KV”坦克不仅没有损失一辆,反增至10辆。而对面的第7装甲师却遭到了灭顶之灾——坦克损失过半,人员伤亡大得惊人,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无奈之下,霍特将军不得不调来第12装甲师增援第7装甲师,并于7月27日再次向罗科索夫斯基集群发动攻击。德军的意图是在击破罗科索夫斯基的拦截后,进入斯摩棱斯克的远后方,对卢金集团军形成一个外层包围圈。

但是,罗科索夫斯基将军仍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顶住了两个装甲师的疯狂进攻。德国人的攻势从一开始便遭到了惨败。7月28日,罗科索夫斯基集中了他所有的部队(包括第38步兵师、第101坦克师以及10辆“KV”型重型坦克),以一次堪称大胆的反突击强渡沃皮河,硬生生地从德军战线中间撕开一个缺口。最后,一辆隶属于第203坦克团的“KV”坦克冲进了亚尔采沃市,解放了这座夹在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之间森林深处的城市。在向最高统帅部的报告中,铁木辛哥元帅言简意赅地写道:“亚尔采沃仍被罗科索夫斯基坚守着……”(这是他唯一值得吹嘘的战果。)

事已至此,霍特上将终于尝到了冒进的恶果。他后来承认,5个机械化军在400多公里宽的正面上向前推进,没有步兵跟上,这就好比是伸开的五指,而不像握紧的拳头;这样的装甲突击是没有锐势可言的。此时的霍特已感到力不从心。很显然,他的集群与其说是在包围卢金集团军,还不如说是被夹在卢金与罗科索夫斯基之间进退维谷——一方面,他已无力吃掉卢金;另一方面,又无法越过罗科索夫斯基的战线以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没有办法,此时霍特唯有声嘶力竭地呼吁落在后面的步兵迅速赶来,替装甲部队揩屁股。

就这样,在罗科索夫斯基的猛冲猛打之下,局势发生了变化——在霍特与古德里安的接合部处,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条可供卢金撤退的走廊,结果苏军从这里潮水般地突围。7月31日,卢金在接到放弃斯摩棱斯克的命令后也开始突围了。可是,霍特将军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个缺口的存在,一直到第2航空大队陆军元帅凯塞林亲自驾机飞过此处时,才目睹了苏军的突围。

同类推荐
  •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小宝乱清

    小宝乱清

    现代青年小宝,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在经历了许多如反清复明、三番之役、收复台湾、清俄战争等大事件,数番风云诡谲之后,小宝终于发现,那些历史的真相,竟也已经与他本人渐渐融为一体,无法分开。千古一帝?当真有那么神奇么?*请各位不要乱贴“投鞑”的标签,配角的政治观点和言论不代表主角。
  • 北侯

    北侯

    黑暗的历史,血淋的屠刀,早已注定的结局,却因为李从年的出现,让明末那黑暗的历史获得重生,如画江山,乱世豪杰,北地拜封侯。
  • 谋主

    谋主

    【如果大家觉得好,推荐收藏神马的都投来吧!】这不是纯粹的YY,主角没有左拥右抱的美人儿;这里没有霸气外露虎躯一震天下群雄便甘心慑服的事情;这更不是古人皆醉唯我醒的故事,猪脚没法智计百出,古人也不是路人甲乙丙丁等着你来戏耍。刘备也许是假仁假义,可没准是真的心怀天下;曹操的确是绝世枭雄,可没准也钟爱那绕指柔;孙坚父子继承了东南父老的遗愿,起码不让身死乌江的霸王看低;这是三国,没有彻底的颠覆,也没有从头到脚的照搬,苏逸所做的,只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添加一点点的意外,一点点的变故,什么?你说蝴蝶效应,哦,这个咱不管,咱只知道历史的进程是大势所趋,当然了,谁不能允许历史打个盹儿呢?
  • 巫道主宰

    巫道主宰

    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历劫多幸,夙世善缘。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历劫徒能说。历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贵。历劫之下,度尽诸苦厄。历劫不死的中华文明。
热门推荐
  • 佛所行赞

    佛所行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纨梦

    流纨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爱你,你不知道,而是我爱你,你在梦中。
  • 张司马定浙二乱志

    张司马定浙二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
  • 星空的眼泪

    星空的眼泪

    缘分早在百年之前就注定,他一直在守望只为相遇。命运互换,她在年轮中走过五十五年,只为在最后离开之前等他守望归来。一场跨越三个世纪的爱情,到最后是否能守得白首相依,生死不离。命运是否会逆转,眷顾他们许诺百年的约定。
  • 治愈我那一刻

    治愈我那一刻

    我爱他?不!他爱我。不!可是我爱那个男人。不...
  • 重生之我就是狐狸精

    重生之我就是狐狸精

    我不顾一切的爱情却换来背叛,一场车祸将我带至古代,醒来之后身在妓院“潇湘阁”。“我要当花魁!”我扬言,没想到,我居然蓝颜不断,帅哥居然一个接一个的来。男人嘛,越多越好!所以,当看到我身后有一票票的男人,也不要奇怪。千帆过后,谁才是我的真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海国战记

    海国战记

    地球历3588年,人类移居的类地行星戴尔曼星遭到了外星生命的猛烈攻击,人们使用了所有核武器摧毁外星战舰,却发现外星人留下了一种人类武器无法杀死的“巨虫”。巨虫吞噬着戴尔曼星的生命,以几何倍数迅速繁殖,不到半年,就占领了将近大部分陆地。人类被迫退居到面积狭小的海岛和人工浮岛,并重新建立了各自的国家。为抢夺匮乏的海上资源,各国经常发生战争……海上的人们深陷于内部的争夺中,似乎完全忘记了他们曾经拥有过的富饶的大陆。直到3821年,十四岁的莱斯利进入西兰军校,他在这里认识了达菲和一群热血,充满勇气的同伴,他们都有同一个目标使命:消灭巨虫,重夺属于人类的陆地。
  • 赛尔号平行世界之战神联盟

    赛尔号平行世界之战神联盟

    在赛尔号飞船上,我,一个普普通通的赛尔,经历了一些终生难忘的事情,我在这一切中学会了坚强,勇敢,善良,正义。被他们给予我的友谊深深感动,我立志,一定会保卫宇宙,保卫自己最重要的一切。(我是新手,不喜勿喷,好不,谢谢支持
  • 一笺诗行清清浅浅

    一笺诗行清清浅浅

    她走过许多地方,遇到过很多人,独独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章淸漫曾以为,只要回来,他就会在原地等她,他确实一直在原地等她,等过许许多多的她不知道的春夏秋冬,她想这次回来,无论如何也要在一起,再不离开,他说:”只要有空气,我在任何地方都能活下来。“他说:”走吧,我会等你,这次就算你想出轨也没门,我知道你在地球的哪个地方,我动动手指,马上就到你面前。“然后她过着自己的生活,回到这里,来到他身边,以为一切如初,远不知道,那里的她一尘不变,这里的世界早已翻天覆地,不是不爱,而是太爱,只是最后我们还是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这才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