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4600000019

第19章 辛辣点评(2)

不知怎么的,一幅画突然在我眼前铺展开来:一条土路曲曲折折地伸向远方,路旁是高高低低的树,地上绿草如茵,其中开满了繁花。我信步走了上去,一路陪伴我的是明媚的阳光、阵阵泥土的芬芳和树丛中鸟儿“啾啾”的鸣唱。一群孩子蹦跳着从我身边跑过,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咦,怎么好像还有水声呢?仔细一看,哦,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一条小溪已经和小路并排而行,好像是一对默契的好朋友互相陪伴着,快乐地前行。小溪“哗啦啦”地唱着歌,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点点碎金,给我的旅途平添了一丝清凉和活泼的情趣。这样的旅途,无论终点有多遥远,大概也不会令人感到疲劳和厌倦,而是发自内心的轻松和愉悦吧。无怪乎现代城市中许多人有乡土情结,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有着深深的向往。可惜这美好的景象对我们来讲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梦。

突然,一阵喇叭声把我拉回到现实中来,那美好的画面也随之烟消云散。我仍然置身于停滞的车流中,周围一片繁杂和喧嚣,我不禁怅然若失。但我又能怎么样?最悲哀的事大概莫过于此:你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无可奈何,无计可施……车流终于又缓缓地向前挪去。回到家中时,我不禁长舒一口气……

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城市中上演,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我们的城市有感觉,她一定在为自己的“高血压”痛苦不已。谁能够救我们的城市?答案只有万千行人中的你。所以,就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做起吧,救救我们的城市,也方便我们自己。

食堂杂记

我从初中起就开始吃食堂,一直吃到大学,可谓颇有心得。每当我认为我已经大开眼界时,食堂必定会给我新的惊喜,不断挑战着我的味觉、心理承受能力和钱包的抗压能力。

初中的时候,食堂比较小,只有两三个窗口,一个窗口蒸米饭,一个窗口炒菜,有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窗口煮面条或者炒拉条。那时候设备没有现在这么先进,连刷卡机都没有,我们每个人每月交两百块钱,然后一天三顿随便吃。如果今天哪个学校的食堂每月交两百块钱随便吃,要不就是管财政的领导大发慈悲了,要不就是开食堂的那一票人一夜之间脑子全进水了(当然了,这样的进水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可是在七八年前,在那个物价低、工资水平更低的时代,每月两百块钱可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每回交饭钱的时候,肉疼的同时我都要在心里树立一个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吃!以后每顿饭我可劲儿吃!一定要把这两百块钱吃回来!可是,后来的事情验证了那句真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食堂的菜变来变去也无外乎土豆、豆芽、花菜、豆腐、萝卜、白菜、冬瓜这几样,至于有时候说给我们做顿烩面或拉条改善一下,油水也是少得可怜,简直像是用放了葱花的盐水煮出来的。面对此情此景,坚定如我也傻眼了:要想把我每月交的这两百块钱吃回来,姐一天岂不是要吃三大车的豆芽、土豆和萝卜吗?到时候钱还没吃回来,恐怕自己就要先光荣就义了,这让姐情何以堪啊!算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血汗钱”哗哗地流入食堂大师傅和领导的口袋里。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初中食堂倒有个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现象,那就是每次打饭的时候同学们都乖乖地按次序排队。如果有个别人插队,后面的人立刻会一致声讨他,或以报告老师相威胁,直到他灰溜溜地从队里出来,拿着碗去队尾排队为止。现在,每当我为了买一份儿饭在人堆中挤得头昏脑涨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当年那群讲秩序、讲正义的乖孩子排队打饭的场景。每当这时,我总有种热泪想要盈眶的冲动。唉,当年那群乖孩子,现在都去哪儿了呢?

高中的时候,食堂变大了,分了两层,每层都有十多个窗口,饭菜的种类也变多了,我们也用上了饭卡,每顿饭吃多少就刷多少。大家买饭的时候一哄而上,根本没有队形可言,而是成堆成堆、成团成团的。通常最拥挤的窗口,饭菜就是最好吃的。但高中的时候功课很紧,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分数。所以我舍不得花时间去挤、去抢饭,一般都是找人少的窗口买饭,或者是等别人买完了再去。可想而知,我通常吃到的都是最难吃、最不抢手的饭。说实话,当时的饭菜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没滋没味。当时,我甚至都有点怀念初中食堂那“美味”的饭菜了呢。高中食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块钱一盒的炒拉条,用一次性饭盒盛着,虽然味道不是特别好,但总是盛得满满的,量多管饱。还有就是火烧夹菜。郁闷的是火烧中间用刀割开的缝总是又短又窄,夹菜的空间很小,导致吃到后来总是剩半个白火烧,没有一点菜。

高中的食堂可能是受了当时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我慌乱的心情的牵连,给我留下的是忙乱的、慌张的、模糊的印象,我连自己吃的是什么、什么味道都不知道,只有几个零碎的视觉片段和味觉片段,时不时做梦一般闪现。

熬过了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活,我终于进入了大学校园。走进大学那气派的三层楼的食堂,看着那一排排灯火通明的窗口和窗口上方贴着的品种繁多的、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我以为我的好日子终于来了,心里满满的全是满足和幸福。殊不知,我高兴得太早了。大学食堂里的饭品种繁多、选择多是没错,但饭菜的平均价格比高中食堂整整涨了一倍。大学食堂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饭菜价格不一且差距很大,饭菜的质量和原料从价格就能看出来:但凡是五元以下的,你就别妄想吃到什么好菜——豆芽、土豆、萝卜是主力军,土豆往往已经发黑,菜花上常沾着点点春泥,还经常用大块的根茎来充数。更有甚者,烩面里的两根青菜,都要用最便宜的萝卜叶代替。花五元以上,你才可以吃到像样的饭菜。令人忍无可忍的是,这饭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一年一涨价,却不见分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每当钱“哗哗”地从我们饭卡上流走,换回来的却是一碗碗毫无营养、难以下咽的饭菜,我总是觉得憋屈得很:为什么我们就该用那么多钱买这根本不值的饭菜?!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可是愤怒也是白愤怒,饭还是要吃的。我们这“中产阶级”还好点,可以吃便宜点的饭菜勉强度日,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就惨了,饭菜涨价后,为了省钱,只能买一兜兜馒头,就着咸菜或豇豆吃。

我们离不开食堂,但不知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反感食堂、痛恨食堂。

一个大师傅正在往一碗“鸡丁米线”里放鸡肉,只见他“慷慨”地舀起满满半勺的鸡肉(倒不如说是鸡骨头和鸡杂碎),看了看,大概是觉得有点肉疼,就装作不经意地、熟练地抖了两下勺子,于是勺中的“鸡肉”又纷纷落回锅中。另一个窗口,一个师傅端出一盘做好的“宫保鸡丁”,只见满满一盘红红绿绿的胡萝卜丁和黄瓜丁。如果事先不知道,你绝对不会把眼前这盘大红大绿的东西和“宫保鸡丁”联系起来,八成会以为这是一盘沙拉呢。窗口等菜的同学一下子傻眼了;包子的价格虽然没有涨,个头却大大缩小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珍珠包”……

此情此景,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母亲寄语

女儿从小就喜爱阅读、写作,在她还是一名小学生时便有作品见诸报端,她就像一株会思考、有理想的小树一天天生长。

她也像天下所有的孩子一样从出生开始,就经历了若干个转折点。尤其是高考的转折过程,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原本在重点高中里全年级文科名列前茅的她,高考时发挥失常,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然而,女儿是坚强的,也是很勤奋的。她没有在挫折面前自暴自弃,而是马不停蹄地再度出发。进入大学的两年时间,她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尝试去发掘和体验不同的人生风景。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把时间花在其他方面,而是认真地学习,观察生活,体验人生的每一个细节,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下来,一篇篇散文、杂文,一首首诗歌,先后在《河南日报》《青年导报》《许昌日报》《许昌晨报》上发表,其中有一篇散文《金戈铁马·大漠黄沙》还在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在女儿的《青青小荷》出版之际,作为母亲的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我祝女儿写作水平一天天地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写出更多作品,长成参天大树。

母董松枝

同类推荐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不奴隶,毋宁死?

    不奴隶,毋宁死?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书里第一回就说了,实际版本也是如此,脂评本、戚本、列(宁格勒)藏本都叫《石头记》。本书第一回里还提到另外的书名:《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虽有此名,却未见这样的版本。用得最广泛的还是《红楼梦》的书名,所有外文译本都是用这个名称,最多翻译时加个介词,使之类似梦在红楼或红楼之梦。还有一个名字被坊间采用过:《金玉缘》。
  • 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

    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

    本书所收徐志摩情书主要采自《爱眉小札》,但也收录了《爱眉小札》未曾辑录的部分情书。相信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充满睿智的徐志摩。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梦的叫喊

    梦的叫喊

    分为北风吹动、山高水远、岁月的灯火、镜里镜外四辑,主要收录了结局或开始:门、梦的叫喊、水上夜晚的光、纤夫、在秋林、春夜的沉思、灯光、仰面看天、倾听水声、春雪入长安等作品。
热门推荐
  • 闪婚厚爱:高冷总裁请让道

    闪婚厚爱:高冷总裁请让道

    “司昊辰,你凭什么替我决定?”“凭你是我的女人。”他是司家大少,权钱在握,只手遮天,长着一张冰山脸,全城女人为之倾倒。他却对所有女子都不屑,唯独白芊芊是个例外。本以为是个高冷帝,结果发现就是个腹黑心机妖孽男!“老婆,你走路怎么那么奇怪?”白芊芊:“……”“司昊辰,你为什么会看上我?”“因为我眼瞎。”“.......”她因被继母陷害,差点被玷污的她阴差阳错成了他的女人,却迎来了最幸福的时光,“遇见你,花光我所有的运气。”
  • 隋末为王

    隋末为王

    瓦岗山下,程咬金救了李密,想要将皇位传给李密!一边的树林里,一个少年冷眼看着这一幕。自后世穿越而来,我要取代李密,我要成为瓦岗的头领,我要隋末为王!
  • 第一狂妃:废材九公主

    第一狂妃:废材九公主

    她是22世纪顶尖杀手,身负异能,却没想到会被一起出生入死的姐妹背叛,从而穿越异世。醒来,她成了西岳帝国不受宠的九公主。接收了前主所有记忆,她发誓要为前主报仇,渣男、贱女们等着接招吧!他轩辕帝国未来的储君,腹黑阴狠,冷血无情!可自从遇见她,他就变得不像自己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究竟能不能走到最后,让我们敬请期待!
  • 本宫不狠:江山不稳

    本宫不狠:江山不稳

    贫家的孤女楚香香,为了生活,跟叔母做起媒婆、神婆。她考中过秀才,做过官家侍女。她邂逅了心心相悦的未来皇上,她巧缘的入宫做了护国夫人,做了皇太后。于是,那位年轻英俊又温润如玉的新皇上,朝她投来似曾相识又含情脉脉的目光。让她这位年仅十八岁,尚未婚嫁,又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心旷神怡又急促不安……
  • 逆转人生

    逆转人生

    莫丹红死后才知道,小白花不是真正的小白花,情圣不是真正的情圣,却唯有自己这个人人厌弃的女配才是真正的蠢。重来一次,莫丹红告诉自己,这一次自己绝对不当配角,她要做自己生活里真正的主角。
  • 潇洒的小城

    潇洒的小城

    本书收入作者发表过的随笔及报告文学50多篇,分为”杯中天地”、”街谈巷议”、”有龙则灵”、”同事列传”等辑。
  • 明宫绝恋

    明宫绝恋

    她,四岁入宫,经历过皇朝四代,从宫女到贵妃,看尽了后宫翻云覆雨;她从一个小宫女跻身于集至尊荣宠和权力于一身的贵妃,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美貌如杨贵妃、妖娆如赵合德,功夫不亚于潘金莲?她大她的皇帝夫君十七岁,但他却对她宠爱了一生;他虽然没有为她争得一“皇后”名分,但他却给了她一生的宠爱。她一死去,他也紧跟着离世,这是怎样一个痴情的皇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本文有点戏说,但没有违背历史框架;存在虚构,但基本符合史实。请勿对号入座!……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加我的qq群:487412177加入时请报作品任意一个角色名
  • 网恋有点甜

    网恋有点甜

    他们因为网络而结缘,更是因为网络而相熟,当网络的世界里只有他们彼此的时候,那么,一段奇妙的、甜蜜的网恋已经悄然开始。但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们却不能只为彼此而存在。“等到我们再次相见的那一天,我一定不会再放你离开我身边的,一定不会!”究竟他们能否再次重逢?重逢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星系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星系

    本书首先为你解读星系的定义,然后逐步地阐述了星系的演化、类别,以及它与星云和星团之间的区别。
  • 诡异货车

    诡异货车

    我没觉得我特殊在哪里。祖上是十代贫农,自己这些年也没打拼出来,没房没车没女朋友,算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吊丝。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只想好好的生活,但是没想到老是遇到一件件诡异的灵异事件。也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女鬼会看上我?想要和我结阴婚。还莫名的卷进一场争斗当中。记住在午夜十二点看到还在跑的货车,一定要躲远点,里面不一定装载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