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90100000015

第15章 解读与领导相处的技巧(2)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公司职员向副经理H借一本法律书,但不巧得很,H那里也没有这本书。那位职员非常着急,因为他急用那本书。H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到E经理那里看看,他学识渊博,博览群书,没准他那里会有。”职员来到E经理那儿向他说明来意,E就问是谁告诉他的。这位职员说是H经理说的。E笑道:“我是学企业管理的,他怎么会想到我有法律书?”职员于是将H的话说了一遍。听了职员的回答,E经理感到由衷地高兴,从那以后,他与H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虽然H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H无意中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对E经理的赞美:学识渊博,博览群书。这是H对他才能的认可和称道。无意中的一句真心话,比平时面对面的一万句奉承话更有效,这也符合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要知心腹事,且听背后言。”真实感情的流露,往往是在无意之间。

“无意”的赞美关键是在“无意”二字,这就是说,赞美者不是有意那样说,不是为了博得上级的欢心,故意说些“甜言蜜语”。这样的赞美是没有心理准备的,而是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因此,“无意”赞美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它需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赞美者从心里欣赏对方。

作为下级,如果能做到对上级的“无意”赞美,那是再好不过了,而这本身也说明你对上级的忠诚和尊重。

赞美无条件

当赞美别人带有某种条件,而成为一种获利方式时,赞美通常是不起作用的。

人们对阿谀奉承深恶痛绝,“吹喇叭”“抬轿子”,一般明智的人对此总是很警觉的,一位下级如果总是赞美上级,并将它作为交易的“筹码”,那么对方就会认为你不诚实、别有用心,赞美不但不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反而会使他感到深恶痛绝。

赞美不应该带有任何附加条件。如果你在赞美完上级后,马上提出家属调动问题或请上级签署一个他本不愿意签署的文件,就会使他产生一种不被尊敬、遭人戏弄的感觉,满面笑容也会变得“阴云密布”。这样以赞美换“好处”的做法,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不但你现在所提的要求得不到同意,就是以后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在上级听来可能也会变味,这种“后遗症”不是一时的,而是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旦上级有了你在做“交易”的印象,要消除这种“印象”就是相当困难的了,你需要为此付出很多努力。

有时,也许你并没有与上级做“买卖”的想法,但是赞美上级时提出一些他不愿做的事情,尤其是个人的一些困难和私事,同样会使他产生猜疑和不满。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赞美上司时,不要同时把自己的一些困难提出来,一旦上司听出了你的“弦外之音”,便会疏远你了。如果你确有一些事情需要上司的帮助,不妨单独找一个时间跟他谈谈,这个时间最好与你赞美他的时间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不致使他产生什么怀疑。

赞美上级是一项长期“投资”,它的作用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得到的,下级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期盼什么“立竿见影”。真诚地赞美上级总会有所回报,但不是现在,而是在将来的某一天。那时,赞美的积累引起了质的变化,上级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了。

小事也需赞美

有些下属总爱找一些上级做过的引人瞩目的大事去赞美,他们认为事情不大,就不足以产生轰动效应,也就不能使上级深切体会到赞美的分量。于是,他们专门对上级所做的一些大事进行赞美,诸如上级在调整领导班子时的卓越表现;上级为公司挽回了多么大的经济损失;上级的谈判技巧有多么高超等等。其实,上级所做的一些大事总是有限的,光注意大事,有一天你会发现在上级身上找不到什么可以赞美的东西了。另一方面,上级所做的一些大事,他所取得的一些较大成绩,都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而且一定有许多人已经向他表示过祝贺了,这时候如果你再去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上级就不会再有什么感觉了。对于你的赞美,他也只是出于礼貌,点点头,或者说一声“谢谢”,事后回想起来,恐怕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哪些下属说了哪些话,因为大家说的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随“大流”去赞美上级,往往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大家都去赞美一种东西,就像大家都没有去赞美一样,因为在受赞美者的心里,既没有与这个人更靠近些,也没有同那个人更疏远些。

正因为如此,下级在赞美上级时,不仅要注意上级所做的大事,更要注意上级做的一些小事。上级身上的一些细微变化,偶然发现的上级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优点等,都是应该注意的,而这些方面又是一般人不太看重的。如果你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另辟蹊径”,那一定会出奇制胜,大有收获;上级也会因为有人发现了自己的这些优点而欣喜异常,把你视做知音。知音难觅,一旦发现,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是很多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具有一双“慧眼”,能否及时地发现和欣赏。例如,对某位经理,你没有对他的管理能力大加赞美,而是称赞他在木炭上烘烤牛排的方法,那么,他会因为你发现他这个鲜为人知的优点而欣喜若狂。对上级不突出的一些优点加以赞美,他才会对你的赞美更加兴奋不已,这也颇符合前面讲到的赞美必须具体、切忌空洞的原则。如果你发现在上级身上找到不为人知的优点和长处并不容易,那不妨转而赞美他的爱人、小孩,甚至是家具的摆设。

2.学会迂回进言

以间接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更易被人接受,这是因为这种方法很容易使你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上级的敌意。在心绪平静的情况下,上级自然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而不会不假思索,一次否决。

公开场合留面子

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这源自五千年的文化,又扎根于社会人际关系之中,根深蒂固。

上级尤其爱面子,尽管这种“面子哲学”是错的,但在中国这种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中,人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套用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模式。

在上级眼里,如果自己的下级在公共场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丢了面子,那么这个下属肯定是对自己抱有敌意或成见。无论你是喜欢他的人还是不喜欢他的人,在公开场合不给上级留面子的结果就是,上级要么以牙还牙地回击,通过行使权力来找回面子;要么就记在心里,以后伺机报复。

这种结果,自然是任何一个下级在提出批评和意见时所不愿看到的。其实上级也生活在充满人情味、十分讲究人际和谐的同一个社会里,讲究面子这是人之常情。

上级十分注意自己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其他领导和众多下属在场时的形象,这不仅是因为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更在于上级从行使权力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权威的需要。这种需要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变得越发强烈甚至是不可或缺。

如果下级的意见使上级感到难堪,即使他是出于善意的,但其结果也会使上级的威信受到损害,自尊受到伤害。

权威受到挑战,行使权力的效能便会大打折扣,它影响着上级在今后的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决定权和影响力。因为权力的效能是以服从为前提的,没有服从,权力就会空有其名。

因此,上级当众受到下级的伤害,丢了面子,即使当场不便发作,日后也会记恨在心,甚至伺机报复,可能还会有其他下级当庭责难,大出其丑。

既然如此,下级在公共场合给领导提意见时,一定要注意给领导留面子。

留面子,是出于对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是为了帮助领导做好工作,这样,他才能够理智地分析你的看法。

留面子,还表明你尊重领导,服从他的权威,你的意见并不意味着你在指责他,相反,你是在为工作着想。

留面子,其实就等于给自己留下余地,下级可利用这个余地同上级在私下里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这个余地还暗示上级,下级只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议权,而上级仍留有最终的决策权。留有余地,会使下级做到进退自如,一旦所提意见并不确切或不恰当,还会有替自己找回面子的可能。

当然,公开场合提意见要注意上级的面子,并不是鼓励下级见风使舵,做“老好人”,而是在提意见时要注意场合、分寸,要讲究方式、方法。

以请教的方式提意见

下级提建议,试图让上级接受,这不完全取决于建议内容本身的合理性,还取决于下级提意见的方式。

许多经验表明,以请教的方式提出建议更容易使上级接受。

请教,是一种低姿态,它的潜在含义是,尊重上级的权威,承认上级的优先地位。下级在提出建议之前,应仔细研究上级的方案和计划,以认真、公正的态度来对待上级。下级的建议是在尊重上级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上级观点的有益补充。这种印象无疑会使上级感到安慰,从而减少或消除对下级进言的敌意。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上小学的弟弟妹妹充满敬意地向你请教问题时,无论你多么忙,都会带着一丝骄傲解答他们的问题,并从他们的目光中得到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成就感是那样牢固地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别人向我们求教,就表明我们在某一方面优于别人,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尊敬和重视。在被别人请教时,我们心中涌起愉悦感和自豪感,可能我们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每一个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渴望有这种情感体验,领导者也不例外。

向上级请教,有利于找出彼此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又包括双方在心理上的认同。

有经验的说服者,他们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利用这些情况作为“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的接触中,首先求同,随着共同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会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感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观点和建议。

下级在提出建议之前,应先请教一下自己的上级,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首先要肯定上级的大框架,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做一些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上级的方案和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地执行。

如果你提出的是反对意见,则一定要注意共同心理的培养,使上级愿意接受你。此时,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上级的观点,但一定要表示尊重。你要设身处地地从上级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确的理论分析做依据,这样上级一定会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上级是愿意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请教会增强上级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与上级进行沟通时,上级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儿”的想法,并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间接地表达反对意见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雪打猎,并派专人烛邹专管看鸟。一天,鸟全都飞跑了,景公大怒,要斩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在气头上,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面前尽数烛邹犯下的罪行,大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王管鸟,却把鸟丢了,这是你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儿杀人,这是你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条罪状。以此三条罪状,你死有余辜。”

说罢,晏子请求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景公早已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正了!”

这个故事就是下级间接地批评上级领导,表达反对意见,并被领导心悦诚服接受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很明显,晏子反对景公的做法,但他审时度势,认为直谏反而不妙,于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齐景公得以领悟其中的厉害关系和是非曲直,达到了既救烛邹之命,又得以教育景公的目的。而且,晏子也避免了直接触犯景公,给自己惹来麻烦的结果。

间接地表达反对意见,可避免枝节冲突,减少摩擦,使上级更愿意考虑你的观点,而不被情绪所左右。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就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它是我们思考的结果。无论是谁,如果遭到别人直言不讳的反对,特别是受到言辞激烈的迎头痛击时,都会产生敌意。下属的直言不讳,往往使上级觉得脸上无光,威名扫地,而领导的身份又决定了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

过于直接的批评,会使上级自尊心受损。怎么会使他不感到难堪呢?特别是在众人面前,上级面对这种挑战,已是别无选择,逃无所逃,他只有痛击下级,把他打败,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而下级观点的正确与否,早已不在考虑之列了。

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更易为人所接受,就是因为这种方法很容易使你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上级的敌意。在心绪平静的情况下,理智占上风,上级自然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

其实,通过间接的办法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力求使上级改变主张,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你无需过多的言辞,无需撕破脸皮,更无需牺牲自己,就可以使上级接受你的意见。

同类推荐
  • 哈佛男孩精英课

    哈佛男孩精英课

    拥有哈佛精神的男孩,必将成为最优秀的男孩,必将成为未来的社会精英!
  •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勤学好问,“玉不雕,不成器”的刻苦磨炼,“尽信书不如无书”否定唯书本是从、思想僵化……一个个儒家典故含义隽永。本书从儒家经典著作中精选了100个典故,说明其出处和释义,娓娓道来与之相关的故事,让人置身具体场景领悟儒家思想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智慧和闪光点,从中获得启迪,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性格影响命运

    性格影响命运

    如何看待自己与自信心有关,自信心强的人能较好地看到自己的潜力,而自卑的人则会对自己有所贬低。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乐观向上的人,那么你就会表现得乐观向上;而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内向而迟钝的人,那很可能就会表现得内向迟钝。这种现象也告诉我们,要充分地相信自己,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人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 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本书介绍了胡雪岩的成功经历和创业经验。 做生意既是一种资金、实力的较量,更是一种智力的较量。做生意要有本钱,但如何为自己弄到本钱,却是要靠智力,要靠精明的头脑和灵活的手腕。
  •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生活中,人总是盲目地羡慕他人已有的或过于期望自己没能得到的,而不去珍惜现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结果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又在怨天尤人。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在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当幸福离我们远去时,我们才知道它是多么的珍贵!”工作也是如此。无论你现在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或是一份不令人满意的工作,你都要懂得珍惜,否则,当有一天你失去了它时,就会追悔莫及。
热门推荐
  • 武匠录

    武匠录

    武匠,以武入匠。这是一个纹章的世界,算式的世界。不同的纹章秘技,不同的纹章物品,不同的生存境界。没有人能命令包宇,也没有人能左右或影响包宇。为了走出只属于自己的道路,包宇利用身为武匠衍生出来的计算师能力拼命与人抗争。只有努力才能创造出奇迹,这就包宇走出的武匠之路。
  • 拐个画仙做夫君

    拐个画仙做夫君

    一首《桃花庵》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一袭白衣我待卿归来不变的承诺;一曲《引仙魂》一生非君不嫁的爱恨嗔痴,一舞倾城我愿君流年安好的洒脱。
  • 问情之一念为魔

    问情之一念为魔

    “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无论如何,忘川河旁,三生石上,会刻下我对你的思念。但……”她望着她,顿了顿,“倘若你不来呢。”他掠过她额间的一缕发丝,浅浅一笑:“怎么会呢?就算是我跳下去还活着,我也死了去找你。”他和她,前世鸳盟。他踏上了修仙路,她堕入了魔道途。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宿命,可否守得云开见月明?魔,是仙与妖的结合之物,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但据传说,这世间是没有魔的,一方面是因为仙与妖这跨种族的远缘杂交,很难孕育出生命来;另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代的魔种,都会在仙佛两界的夹击下胎死腹中……这是一个关乎神魔与爱情的故事……
  • 诡案寻凶

    诡案寻凶

    是精神病人,还是天生警察?是绝世天才,还是犯罪大师?他们是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们是最不像罪犯的罪犯。这里没有绝对的善良,这里没有绝对的邪恶。只有赤裸裸的事实。
  • 重生之千金归

    重生之千金归

    上一世,她是“小三”的女儿,康家见不光的卑微庶女康雅乔。一场爆炸,她彻底消失在这个的世界。这一世,凤凰涅槃,当她重生成为纨绔千金沈乔,再次回到这座城市,她要携着仇恨让害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让背叛她的人一无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剑帝尊

    圣剑帝尊

    圣血觉醒,天道当破。诸天万界,剑主沉浮。少年易辰觉醒圣剑血脉,从此强势崛起,碾压各路天才,踏上至强者之路。
  • 绝世盗妃

    绝世盗妃

    盗墓贼穆于何,在一次盗墓中被同伴害死,阴差阳错地附魂到刚刚下葬的妃子明月身上。在深宫大院里处处遇险,步步为营。要么生,要么死……
  • 梅:吴府嫡女

    梅:吴府嫡女

    上一世是最倒霉的女人,这一世穿越重生了势必要当幸运的人,好吧她错了,这一世的运气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罢了,不过比上一世好多了!这一世她想要当一个逍遥的女子,不食人间烟火,只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喂吴梅,你头上掉香蕉了!”走着路的吴梅。吴梅看着那坨不明物体,炸毛了。卧槽这还是很倒霉啊喂!作者和你说的不同啊!好吧,十八岁后的她还是有些倒霉……【不会写简介…初次写请多指教…】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 灵极域纪

    灵极域纪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少年穿越来到圣元大陆,传奇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