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7000000066

第66章 西王母

王母简介西王母,姓杨氏,讳回。相传西王母的姓名叫杨回。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清方以智《通雅·姓名》:“杨回即王母。《集仙传》言:王母姓侯,而《酉阳杂俎》言:王母姓杨名回,字婉妗。”1历史记载

【词条】:西王母

【拼音】:xiwangmu

【英语】:ThequeenmotheroftheWest

山海经

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祗)。她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

穆天子传

但是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言行却又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统治者。当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驭的八骏周游天下时,西巡到昆仑山区,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见西王母。第二天,穆王在瑶池宴请西王母,两人都作了一些诗句相互祝福。

汉武帝内传

《汉武帝内传》谓她是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庆祝王母娘娘的诞辰,此日举行的隆重盛会,俗称为蟠桃盛会。

枕中书

晋朝葛洪的《枕中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2神话演变

第一个阶段西王母的神话故事经历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与昆仑山相对)的石洞中,是一个披着兽皮人身长牙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第二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神话传说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山海经》中,她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天神。在《穆天子传》中,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女。在《汉武帝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3凡圣职责

住在瑶池,所以又叫瑶池娘娘。她在瑶池中开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不料被齐天大圣孙悟空搅乱了蟠桃盛会。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寿。她是天宫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

4玉帝王母

在正统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并非夫妻关系,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仑仙岛。而所有男仙之首为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东王公,其掌管蓬莱仙岛。而玉皇为群仙之首,众神之主。西王母的出现比玉皇要早,所以他们不是夫妻。只有中国民间的故事和小说,才认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

5民间信仰

明清以降,王母娘娘在民间善男信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影响遍及整个中国。清朝北京竹枝词《都门杂咏》中有一首《蟠桃宫》曰:“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飏。”北京的蟠桃宫本叫太平宫,在东便门内,宫内主祀王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有著名的蟠桃会,届时百戏竞演,热闹非凡。泰山王母池道观也是如此,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240多名香客签名刻勒的《合山会碑》(现存王母池院内)载:“泰邑城东石碑庄有祭泰山之会,由来已久,饮和食德,咸获神庥,靡有缺遗矣。……会中人恐世远年湮之后,善事或有不继者,故于道光十五年挂匾王母之上,……今又立石以志,以永建此会云。”近年港台同胞也不断向泰山王母池捐款维修、粉饰金身或刻碑送匾。王母娘娘之所以如此受到民间的信仰崇拜,是因为她操有不死之药,能使人长生不老。王母娘娘(西王母)能使人长生不死之说甚早,据《穆天子传》记载,西王母曾为周天子谣曰“将子无死”;《淮南子》讲:“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汉晋时期成书的《汉武帝故事》和《汉武帝内传》中,明知这个不死之药为“仙桃”(蟠桃)。此桃“大如鸭卵,形圆色青”,“桃味甘美,口有盈味”,“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此仙桃因与西王母有关,故有称之为“王母桃”者,如《洛阳伽蓝记》卷一载:“(华林园中)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亦出昆仑山。一曰王母桃。”吃王母仙桃可长生不死,不仅影响帝王(如汉武帝)、民间,就是古代较为严肃的科学家也这样认为,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称:“仙玉桃,服之长生不死”。另外民间不仅认为王母娘娘握有不死之药,而且还赐福、赐子、化险消灾。如汉焦延寿的《易林》卷一载:“稷为尧使,西见王母。拜请百福,赐我善子。引船牵头,虽物无忧。王母善祷,祸不成灾。”

6西王母

西王母乃我国古女神,山海经上描写为六尾狐,不主风,不是风神

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又称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西王母之名最初见于《山海经》。「西」指方位,「王母」即神名。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结气成形,厥姓侯氏,位配西方。《汉武帝内传》称西王母上殿时,「著黄金褡孎,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鐍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汉武帝拜受西王母之教命。《山海经》中言西王母人身虎齿,豹尾蓬头云云,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

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道教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人物,据《山海经》里记载,为一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后代小说和戏曲里,为一美妇人,蟠桃宴时群仙为其庆寿,故又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西王母是中国最古老的女性神祇,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在上古巫书《山海经》中,西王母以一个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有人戴胜,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司天厉及五残。”(《山海经-大荒西经》),显示出浓厚的图腾色彩,同时也具有某种刑杀之神的气质。《穆天子传》中也提到了西王母,但是更多的是以远方异族部落领袖的身份出现的,其中西王母与穆王相会饮于瑶池的情节被后世继承,成为《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等书的中心情节。

从原始宗教发展的轨迹来分析,西王母的形象应当是从上古巫术仪式中的女祭司形象发展而来。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祭司等职位是有部落中的女性长者担任的,她成为部族的最高权威,是天地鬼神的代言人,负责主持祭祀,而上古时期的祭祀中,杀死祭物(包括活人)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杀死祭物的工作则是有女祭司来完成的——这也是西王母之所以被视为死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末年,西王母信仰重新成为民间的一种风尚。哀帝建平四年,大旱,民不聊生,大批关东百姓离乡逃难,逃难的过程中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二十六,直达京都,并于京师聚会,歌舞祭祀西王母(参见《汉书-哀帝纪》)。民间的苦难为民众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契机,西王母作为一名被改造的神祇正式登上了祭坛,这种民间的祭祀狂热最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西王母信仰也因此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民间信仰。

这种由民间发起的宗教狂热最终影响到孕育中的早期道教,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不死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久视的追求,後来,道教根据神学理论,衍生出我们所熟悉的西王母和相对的东王公。

同类推荐
  • 亡灵圣者

    亡灵圣者

    打脸,打的就是你的脸!丫的卑鄙小人!!想我堂堂一任曾经的剑修,虽然后来想不开兵解成为了散仙,可是尘世里咱不说横着走,起码也是衣食无忧安全无虞。没想到啊没想到老子宅了那么久出门找个朋友就被阴死了;死完还不算完,还被那贱人搞到了异世界想要折磨老子!干!以为我是吃素的吗?不把你打得满脸桃花开粉嫩嫩的我不就立刻永远做粉红骷髅!
  • 神力无敌

    神力无敌

    “管你什么剑帝刀帝,我孟辰用力之道通通将你们镇压!”归元宗饲剑弟子孟辰偶获神秘指环,开启战武空间,获得神力传承!从最低级饲剑弟子一路轰杀各方天才,战遍五域八荒!左手碎星弓,右手浑天枪,七界纵横,神力无敌!
  • 神魔轨迹

    神魔轨迹

    搞怪主角,误打误撞,成神之路,光怪陆离,吾志在天
  • 逆天狂少

    逆天狂少

    前世惨遭算计,纨绔十载败尽家财,更连累父母家族一朝化飞灰,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幸运重生三百年前,凌霄逆天改命篡夺气运,斩仇敌,挽红颜,戮神魔,霸九荒,三界内外,唯吾独尊……
  • 仗剑远扬

    仗剑远扬

    宣德年间,大明立国已有近六十年。期间经过太祖朱元璋驱除元、成祖朱棣挹扬国威,仁宗朱高炽颐养国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看起来朱家的江山便如同那磐石一般坚实稳固,并将一直稳固下去。古语有曰:日盈昃,月满亏蚀,天地尚无完体。中原一片安静祥和的外表之下,在那些阳光难以到达的地方,开始有无数暗流涌动……
热门推荐
  •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

    女主兰宁在国外旅游时,偶遇一个中国男人,并因迷路其发生争执。回国后,兰宁到新的杂志社工作,发现自己竟然成了自己一直喜爱的作家——幸心老师的编辑,而幸心老师,正是她在国外遇到的那个男人!
  • 聚灵记

    聚灵记

    上古神族为探索更大的世界广度,经历万年岁月,结合智慧跟神力创造出了能打开逆世界的神器——灵。随即,在神族感受到‘灵’之蕴含着强大威力之时,它卷着神族第一强者凭空消失了。没人知道灵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第一强者去了哪里,仿佛一切都变成了谜一样。只是神族人相信,灵总有一天会跟着他们的第一强者一起回来的,因为灵本身就是聚能体,它会使得到它的智人,拥有比常人更加强悍的身体跟智力,而且他们知道,在‘灵’成型之前,神族的几个强者已经把自己的神识嵌入了灵中。所以他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灵’还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那总有一天会回到它诞生的地方——聚灵圣地。
  • 宅在家里等你爱

    宅在家里等你爱

    《宅在家里等你爱》以第三人称来写一个对爱情充满期待的女人,在 期待爱情的那种心态,以及遭遇爱情之后,要经历的种种磨难,在童话般的爱情中,还是有现实的困难跟磨练,要想把握爱情,相爱、相守到老, 除了缘分,更多一点的是用心的呵护跟经营。本文语言朴实,故事现实, 让人容易产生幻想跟共鸣。只要我们相信,爱情始终是存在的,只不过, 要用心去经营。
  • 犯罪心理性本善

    犯罪心理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让天使般的孩童成长为连环杀手?在他们发生人生最重大转变的那一天,如果有人伸手援助,是否一切都可能不一样?文沫,女,30岁,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12年,现任国家安全局犯罪心理研究室副主任,在地方刑警遇到无法解决的血腥案件要求支援时,将披着人皮的恶魔一一绳之于法。
  • 我要的爱,你配吗

    我要的爱,你配吗

    一心筹备的求婚,原本以为可以水到渠成,可却不曾想到,四年感情并不是坚不可摧。到头却发现自己竟然什么都不是,在感情的事情里,仅仅只是一个小丑罢了。原来,感情中的两个人,都是卑鄙的。
  • 梅间诗话

    梅间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 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而“千家诗 ”这个书名更是广被采用,例如清代有《国朝干家诗》、民国间有《醒世千家诗》,当代又出现《官厅湖畔千家诗》、《岭南千家诗》 、《外国千家诗》等,不一而足,蔚为大观,足见“千家诗”的影响。 《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为“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 在《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 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 轻松快乐地亲近《千家诗》,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千家诗》的魅力,在阅 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剑逆乾坤

    剑逆乾坤

    大华国五大家族之一的徐家大少爷徐风因为纨绔的无可救药而被徐家送到血斗场,让他自生自灭。理由是用他的鲜血洗刷带给徐家的耻辱。危机关头,徐风发现自己体内有个天大的宝贝,无论是什么剑术看一遍就会,而且还能发现这种剑术的破绽····更有甚者,他心里想到什么剑术,剑阵,就能糊里糊涂的学会···借此,徐风开始了他的传奇···一剑洗刷往日的耻辱··家族危机关头挺身而出··海外决斗妖兽··寻找家族血脉的传承··成就一代至尊
  • 心路

    心路

    小说从60年代写到90年代,时间跨度较长,反映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乡镇曾经发生的人和事,重点描写一批年轻乡镇干部,在山区艰苦创业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