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5400000001

第1章 我读诗骚

依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分类法,《诗经》是“经”之一,楚辞位居“集部”之首,都不是普通的文学作品。不过对于我来说,这种分类法,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经典”观念,却没有任何意义。在我的心目中,《诗经》(尤其是国风)不过是早期的流行歌曲,楚辞大半是诗人的不平之鸣,都只是些普通的文学作品而已,与今天的流行歌曲,今天诗人的不平之鸣,并无本质区别。现在大家都说它们是“经典”,我理解只是说它们确实写得好,有文学价值,仅此而已。我自己的还算喜欢它们,也就像喜欢别一些文学作品,大抵也出于同样的理由,而并非因为它们是“经典”。

当然,我的意见也并非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从前就有许多人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如南宋的朱熹就曾说过:“读《诗》且只将做今人做底诗看。”(《朱子语类》)——怪不得他做的《诗集传》能别开生面。晚明的冯梦龙也曾说:

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虽然,桑间、濮上,国风刺之,尼父录焉,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于太史者如彼,而近代之留于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林云尔。(《序山歌》)

大意是《诗经》的国风就是歌谣,也就是后世的山歌,在当时风雅并称,历史久远,地位很高。里面有许多桑间、濮上之音(爱情诗歌),孔子认为它们表达了真情实感,所以把它们采录、保存了下来。现在的山歌虽然非常俚俗,但正是《诗经》郑风、卫风(爱情诗歌)的遗响,它们原本就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应该像尊重《诗经》一样尊重山歌(反之,也应该像看待山歌一样看待《诗经》)。接着他还说,山歌有“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功用。其实,如果表现“男女之真情”的国风传统能够一路传承下来,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主流,则“名教之伪药”原本是申请不到“批准文号”,从而根本投不了产,入不了市的。

到了现代,鲁迅的意见也差不多,他在《门外文谈》中说:

就是周朝的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罢,它是《诗经》里的头一篇,所以吓得我们只好磕头佩服,假如先前未曾有过这样的一篇诗,现在的新诗人用这意思做一首白话诗,到无论什么副刊上去投稿试试罢,我看十分之九是要被编辑者塞进字纸篓去的。“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什么话呢?

鲁迅是用了调侃的口气,来把《诗经》“去神圣化”的,而且把它与白话诗作了比较,认为它甚至还不如白话诗(当然也是开玩笑)。的确,“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什么话呢?哪能跟前者比呢?

正因为抱了这样一种“不恭敬”的态度,所以要我承乏来解读诗骚,我自然“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乱说一气。

我的理解之一是,文学就是文学,只有高低优劣之分,没有古今中外之别。正如“爱利恶德”(T。S。 Eliot)所说:“所有的时间都是同时存在的,因而人类所有的行为、痛苦、斗争都是同时存在的。”他还补充说:“所有的女人因此只是一个女人。”如果可以继续补充的话,那么我还想说,所有的空间也都是“同地”存在的。我之看待文学,一如食客看待料理,只问是否好吃,不管来自何处。所以我用来解读诗骚的材料,也就五花八门,随物赋形,“东搭黄浦西搭海”,没有什么固定的章法。加之现在市面上流行掉书袋,古书袋,洋书袋,大家掉得不亦乐乎,也有掉得昏天黑地的,我自不妨也来凑个热闹。

西汉的董仲舒就已经说过“诗无达诂”,更何况又过了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不要说“达诂”,就连“涩诂”也是奢望。拿过一首诗来,这个说是写美女的,那个说是写俊男的;这个说写的是死人,那个说写的是活人;这个说是男人写的,那个说是女人写的;这个说是讲政治的,那个说是玩爱情的……南辕北辙,劳燕分飞,谁都有“话语权”,谁都没有“最终解释权”。这既让我生杨朱歧路之叹,也给了我“取巧”的空间。我的诠释未必合于众口,但保证至少都有“借口”。有些乍看上去不大正经的,希望先不忙着鄙视,熟悉熟悉,见怪不怪了,也许就会觉得正经起来。

我的有些今译可能就更不正经了。其实“漂亮的好小姐呀,是少爷的好一对儿”就很不正经,但以之今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却形神俱似,不愧是鲁迅的手笔,一出手即不凡。又如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倪海曙的《苏州话诗经》,也是很不正经的,年少时一读倾心,从此成了它的“粉”(fan),以它为“偶像”。这次,凡我力有所不逮,或干脆想偷懒,就拉它过来救急。唯一的遗憾是,我懂苏州话,读者却不一定懂,所以为方便读者起见,凡引用之处,若有必要,我又为它们加了一些简注。

既说“诗骚一百句”,那么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诗骚各占一半,或至少篇幅差不多罢;可结果却是诗多骚少,二者简直不成比例。原因也并非就是扬诗抑骚,重“经”轻“集”,而是《诗经》说得高兴了,把篇幅都说完了,于是楚辞自然就只能少说几句了。想起来怪对不住屈宋的。——但也许这样反而对他们更好,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可能耐不住我的胡言乱语。

总之,本书的写法,本人的看法,有时可能匪夷所思,奇形怪状,用沪语来说,可能有点“十三”,会让正经学者看了不舒服的。好在本书本来就不是为他们写的,对他们的不舒服我用不着负责任。又好在虽然会有些不正经,却自认并无什么假正经。

而且,谁管得了那么多呢,书也罢,人也罢,大家都不过是“指间流沙”(A Handful of Dust),纷纷“行走在消逝中”罢了。

邵毅平

2007年7月30日识于沪上西北偏北胡言作坊

同类推荐
  • 用情点击

    用情点击

    本书以“点击广州时政,刻录广州映像”为主线,精选了作者近十几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的新闻报道、评论、纪实作品,从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双层视角,记录和评述了广州在高等教育、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表现。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永恒的乐园

    永恒的乐园

    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乱世绝唱:杜月笙与孟小冬

    乱世绝唱:杜月笙与孟小冬

    杜月笙与梨园冬皇孟小冬之间的婚恋故事,更是一部爱情传奇大戏。在孟小冬的身上,杜月笙看到了一个女人的真正魅力,更折服于小冬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才华;在杜月笙的身上,孟小冬看到了她所扮演的一切舞台形象所具有的戏剧元素,感受到了上海“皇帝”、三百年来帮会第一人的独特魅力。或许,杜月笙与孟小冬的婚恋,没有才子佳人般的缠绵,没有风花雪月般的浪漫。但是,人世间所有爱情故事里能真正打动人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故事里一样不缺,值得你我好好咀嚼品味。
热门推荐
  • 都市逍遥行

    都市逍遥行

    一个公认的废柴从平凡到优秀,从手无缚鸡之力到翻手间能毁灭世界,从一文不值到与国家主席喝茶的精彩人生。
  • 烽流

    烽流

    古语有云:善不可失、恶不可长!系统提示:大奸大恶,亦可大慈大悲!谁料到,一个从异时空而来的走私巨头坑蒙拐骗害人无数,最后得到的评价居然是“万家生佛”?天道何在?罗诚轻摇羽扇,大言不惭道:烽烟流荡,天道在我!
  • 世界航空母舰实录

    世界航空母舰实录

    当1910年11月14日,美国人尤金·埃利驾驶着飞机从“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1911年1月18日埃利驾机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上,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飞机在战列舰上的起落意味着什么。然而埃利的这两次冒险尝试,催生了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武器的诞生。
  • 炼武记

    炼武记

    “我命在我不在天,天若扰之,昂首执剑向苍穹。”命运无情,少年自幼身患重疾。不能修炼灵力,但他却饱读诗书。不屈于命运的摆布,与病魔挣,与命运挣,走出自己郎朗乾坤的一条路。看他如何从逆流中走出,成为笑傲天下的人杰。
  • 圈里圈外

    圈里圈外

    圈子,顾名思义,是一个互相流通的圆圈。一般说来,圈子能够为我们提供这几种基本资源:人脉资源、信息资源、情感资源。因此也有人说,圈子就是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交换、整合、匹配的一种魔方。圈子的出现也并不是社会开放所带来的结果。无论哪个社会,在人生漫长而艰辛的征途当中,任何人都不能仅靠自己的力量,独自走向终点。人需要情感上的相互理解,需要尊重、信任和真诚,需要亲情、爱情、友情的支持。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必须与人合作,互相帮助,互通有无,互换资源。当然,个人只有进入某个圈子,成为那个圈子流通中的一个环节,才能够获取圈子提供的机会、信息、盟友、人脉……
  • 周天易书

    周天易书

    盘古开天地,女娲创人族,三清教化人,玉帝掌世事。上古大神为何突然消失无踪,道教为何衰微至此,人族未来何去何从,究竟传说中的境界还能否到达,墨白可以走到大道的终点带领人族走向振么?
  • 最强武皇

    最强武皇

    小混混白羽巧遇神棍老和尚,偶然习得神界流传的上古奇功,专修灵魂的《大愿心经》,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白羽穿越到了以修炼为主流的神州大陆,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废物少爷,然而在白羽得知了神州大陆上还存在着一种叫做“战魂”的另类灵魂之后,身怀专修灵魂的绝世奇功的白羽,开始了一段彪悍……
  • 给你掏心窝子的人

    给你掏心窝子的人

    那年,汉生十七岁,青山十六岁。我们在一个班上。我说的故事和他们有关。我说了,青山十六岁,正处在争勇斗狠的年纪,汉生和他差不多,而我却是个例外,我这么说没有包庇自己的意思,当时我十五岁,像个傻瓜,胆小怯懦,什么狗屁也不知道(按汉生的说法),只知道戴双手套在球门后捡球(我是个守门员)。虽然我们在一块看了很多张片子(尤其是外国的),我也难以想象长大后得和女人那样干才行,那已完全超乎我的经验之外。那些让人热血贲张又十分吓人的镜头让我好几天来都茶饭不思,更别提什么欲望了。
  • 白痴

    白痴

    疾风骤雨之夜,寡妇金铃听到有人拍门,打开一看,竟是先前给亡夫上坟时碰到的一个白痴。金铃怜白痴病苦,将之收留。
  • 十洲记

    十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