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78300000008

第8章 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关系

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反映核算指标与运行指标关系的主要是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与数量关系

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其中居民消费是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除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之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虚拟消费支出主要包括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其中政府消费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它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单位)出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统计范围包括:一是出售给居民的各种生活消费品;二是出售给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各类商品;三是出售给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商品,以及以零售方式出售的各类企业商品。;餐饮业出售的主要商品;新闻出版和邮政业出售给居民、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主要商品;其他服务业出售的消费品。

1.两者内涵的区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最终消费在内涵上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总体上看:(1)最终消费消费支出包括政府和居民消费两部分,不仅对商品的消费,还包括教育、医疗、住房、文化、艺术、娱乐等服务的消费支出,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服务消费支出。(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对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零售额、行政单位用于购买设备和交通工具的零售额,而最终消费支出不包括这些商品的价值。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这些商品除了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的形式支付给本单位职工和其他个人的部分外,要么属于中间消耗,要么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不属于最终消费支出。

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销售给城乡居民建房用的建筑材料,居民建房支出属于投资,居民建房购买的建筑材料是投资的构成部分,不属于居民消费。(2)居民消费包括居民自产自用产品(如农民自产自用的农牧产品),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则对这些产品的价值。

从政府消费的角度看:(1)政府消费包括政府单位关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的支出和固定资产的虚拟折旧价值,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包括这部分价值。(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包括政府购买然后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居民的消费性货物的全部市场价值,而政府消费只包括这些货物的市场价值与向居民收取的价值的差额部分。

2.两者的数量关系

从总额数量看从1980~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总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从300.79亿元和214亿元增加至14911.26亿元和10848.77亿元,前者随后者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两者同步上升,前者一直高于后者。两者的绝对差额从1980年86.79亿元逐渐扩大至2008年的4062.49亿元,扩大趋势呈逐年递增状态。两者相对差额的变动比较稳定,变动区间为24%~36%,变动幅度上下12个百分点,平均相对差额均值为32%。由此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相当于最终消费总额平均差额约为1/3左右。29年中,两者总额比例关系变动范围为0.64~0.76,均值为0.68,且这一比重关系相对比较稳定。

从两者的回归关系看,我们利用1980~2008年两者的绝对额数据取对数后,进行简单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R2达到0.998.各项参数均较高,T值为92.7,F值为8592,均通过检验。回归的结果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最终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PLS)每增加1元可带动最终消费支出(ZZXF)增加0.97元。

从增长率看,从1980~2008年的29年中,不论是名义增长率还是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总体高于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长率,两者具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24.8个百分点的波动幅度(最高和最低分别现在1985年的17.19%和1989年的-7.56%),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长率波幅只有14.98个百分点(最高和最低也分别出现在1985和1989年,为17.48%和2.5%)。两者实际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6554,相关性较好,表现为同步上下,波动方向基本一致。分阶段看,从1980~1992年,最终消费的实际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比较,前者分别有9年高于后者,4年低于后者,总体上呈现最终消费增长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态势。从1993年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加快,其年度增长率均高于居民消费,除1994和1999年外,两者的实际增长率差距都在1个百分点以上,但两者的增速在2002年和2008年这2年中出现了一定的“反差”。表现为相对于上一年的实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还在加快,而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速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如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3.3%,较2001年加快了2.3个百分点,而居民消费增速却下降了约0.1个百分点;而2008年这种反差现象则比较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2007年2.5个百分点,而最终消费增速则回落了2.2个百分点。如果说2002年出现的两者增速的这种反差可能是由于统计误差等原因造成,那么2008年两者增速出现的“剪刀差”式的走势的原因,我们将在下文中作做一步分析。

从两者与GDP的关系看,由于最终消费是用支出法核算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程度要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增长率,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6641,其变化趋势也基本能反映GDP的增长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一是两者同属消费需求指标,相关性较强,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且进行数据统计与核算时,两者有相当部分内容是重合(或一致)的,因而其关系总体比较稳定;二是两者与GDP关系密切,基本都能反映GDP增长趋势,这也是人们常用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判断或预测季度GDP增长率的原因。两者的区别不仅存在于理论内涵方面,还表现在一定时期内其增速方向也会有一定的“反差”。也就是说,在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两者并非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

(二)2008年两者增速出现“反差”的原因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主要源于企业等机构消费的快速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既包括了销售给城乡居民住户的零售额,也包括了销售给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零售额。根据中国社科院分析报告测算,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中,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消费零售额占66%,而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零售额只占34%。而在机构的消费中,政府及参照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相对比较稳定,也就是说,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消费品零售额支出增长较快,且大大快于居民消费零售额,因而其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起到决定性的贡献作用,推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加速增长。进一步说,由于居民消费品零售增长在2008年零售额中增量中的比重较小且增长相对较慢,而政府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相对稳定,这两项对最终消费支出增速的贡献相对较有限。

2.居民收入的消费倾向下降导致居民消费增长相对疲弱

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有: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分配差距等。

从收入预期看,由于2008年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持续调整使居民财产性收入下降,企业效益下滑使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减少,就业形势严峻使居民对预期收入很不乐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居民对预期收入增长的判断,导致消费倾向下降。

从收入差距看,北京市统计局调查队的分析表明,居民的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存在较强的逆相关性,即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消费倾向越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方面,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另一方面,中国不同经济群体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相对于中高收入人群,城镇低收入人群的居民收入增长也比较慢。从而随着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整个社会的不均衡消费也就越大,造成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2008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从2007年的0.74和0.6下降至2008年0.65和0.57.居民收入的消费倾向降低导致总体消费需求偏低,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7.8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7.27%。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疲弱,进而影响到进入GDP核算中的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速。

3.居民服务消费增长缓慢影响了最终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

虽然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对教育、医疗、文化、艺术、娱乐等服务的消费,但城乡居民的这些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相对比较缓慢,也就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速。2008年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各项名义增长率都比较低,如娱乐教育文化消费增长都不超过3%,即使是医疗保健的名义增长率超过10%,也低于居民消费15.8%的名义增长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不高且增长缓慢进而影响了最终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

同类推荐
  • 金融:丰富金融形态

    金融:丰富金融形态

    本书包括山西票号产生的背景、钱庄的产生与消亡、当铺的特色经营、账局业务的兴衰等内容。
  • 三维信用论

    三维信用论

    信用问题多面且复杂,存在很多认知的盲区。三维信用论是吴氏信用理论的核心。吴氏信用理论把道德精神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不同层面的信用紧密结合,创新定义了信用、剖析与量化了信用、探索分析了信用与经济增长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初步搭建了独树一帜、较为完整系统的现代信用理论体系。其框架包括信用资本论、三维信用构成论、信用资本定价论、信用规模与结构及效率论、经济信用化论、信用供求论信用产业链理论、社会信用体系认识论、政府信用监管论、三大征信中心论与多维信用评级论。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化进程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本书共分八章论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演进状况和发展态势、城市基础设施的理论、城市经营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新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和国有资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改革、项目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部分国资公司典型案例研究。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论分析和模式创新的著作。
  • 穿越镀金时代

    穿越镀金时代

    作者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镀金时代”。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实现了真实的成长,同时也积聚了经济泡沫。作者把中国的增长秘笈归结为一个脱胎于较低生产力水平、僵硬计划管理体制的“史前经济体”,快速形成市场和资本的现代化过程。它压缩了超过200年的悲欢离合和生生灭灭,是一个从残酷野蛮、积累加速准备起飞的前现代,到狂飙突进、推崇生存价值和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现代化阶段,再到强调多元生活价值、主观幸福,不再唯经济增长至高无上的后现代的完整演化过程。但从现在开始,镀金时代结束,进步时代开始,接下来的10年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中国是否能迈进一线大国的行列。
  •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逐步开始形成了工作,人们发现自然的秘密,发展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里工作已成为文明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和意识里,工作世界的作用几乎已无法继续上升。
热门推荐
  • 唐朝的风花雪月

    唐朝的风花雪月

    繁华三千虚空,幻如风。云卷云舒。叹这尘世的风花雪月,这红尘的万丈温暖,又何以除却你心头的冷?一场桃花劫,终让你倾尽悲凉一生。
  • 强商

    强商

    世界五百强CEO杨逸私人飞机失事,阴差阳差穿越到咨询公司业务员杨亦成身上,从此开始在咨询界的崛起之路。一个个频临倒闭的企业在他的指导下蒸蒸日上,一个个面临发展瓶颈的企业在他的指导下打开一片新天地。成功者围绕,各式美女相伴,且看杨逸如何展开极致人生。
  • 办公室保健小动作

    办公室保健小动作

    本书为读者提供一套独特的保健方法,帮助读者祛除疲劳和疼痛,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 徽殇

    徽殇

    一个普通的人,一次普通的旅行,一个普通的梦,让我走进了一个不普通的世界。
  • 公主穿越之我的驸马在现代

    公主穿越之我的驸马在现代

    景国的皇帝皇后的独一公主,因为无子,她成为众国第一位皇太女,未来景国的女皇。然而数国不满在男尊女卑的天下由一个女人统领,发起联盟围剿。景国战了两年后覆灭。她在景国百姓高呼女皇万岁下跃下城楼。魂穿到21世纪,附在一个性格恶劣,品行极差,众人厌恶的千金身上。有着同姓名,同年月,同样貌的她会如何替她在这个特别的世界活下去呢?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大衍风雷

    大衍风雷

    由于大学的腐朽堕落,在找工作时受尽挫折后的雨丰田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本以为从此平庸一生的他却在清明这天遇上了离奇的空难。清醒后的他发现自己竟穿越转世,来到了一个叫作玄天大陆的玄幻世界。痛改前非的他决定从头开始,做出一番创举。传奇的一生由此展开......
  • 科技乱唐

    科技乱唐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国家之一。可是总有些许遗憾留在我们中间,如果当时我们的科技如文学一样灿烂,如今我们华夏民族将会如何?左轩,将带着我们的梦想,改变时空。第三篇到来,整本书将进入主题科技时代,前两卷写的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 红尘无人敢称尊

    红尘无人敢称尊

    我为我,非天,非地,非人。若是红尘改我命,我定一己灭苍穹!杀到红尘无人敢称尊!
  • 超能暧昧高手

    超能暧昧高手

    他是武功奇才,用毒高手!唐青为探身世之谜误入花都,可接踵而至的绝色校花、俏皮萝莉、火辣女徒、警花御姐…却一个个和他搞起了暧昧…“叫我混蛋,说我暧昧,嘿嘿,我统统接受!不过这显然还是不够的,因为我还要更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