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78100000120

第120章 :落花啼鸟纷纷乱(九)

段文昌的第二个联邦是李绅。

李绅来自赵郡李氏。这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大名鼎鼎的“海内四姓”之一。在气度恢弘的大唐,这也是一个盛产宰相的伟大家族,终唐一世,先后走出17位宰相。李绅的高祖李敬玄就是十七位宰相之一。不过,到了李绅的祖父、父亲,家道已经中落很久很久了。不仅如此,李绅的父亲还是个短命鬼,早早就撇下了孤儿寡母,自己跑到阴间享福去了。李绅在母亲的抚养和教诲下,渐渐长大成人。

或许因为营养不良,李绅身材比较矮小,因而被人戏称为“短李”。不过,科学证明,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身材矮小的李绅却精悍过人,尤其是诗歌,写得更是贼拉拉好。

在名家辈出的元和诗坛,李绅诗歌的总体成就或许比不上元稹、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等诗坛大哥大。不过,如果每人限定一首诗歌,放在小学生中间,作知名度调查,估计李绅有可能排第一,至少,也是并列第一。因为,李绅的那首诗相当有名,名字叫做《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如此看来,李绅还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没错。不过,前面要加上一个时间状语,叫做“曾经”,或者“偶尔”。

才华横溢的李绅顺顺当当的考中了进士,可惜,却只得到一个国子助教的位子,这是一个枯燥却没有前途的职位。在长安,没有背景的李绅,前途似乎很黯淡。前途黯淡的李绅,心情也不明朗,一点也不明朗。于是,乘兴而来的李绅,意兴阑珊的回到了草长莺飞的江南,回到了虎踞龙盘的金陵。

当时的金陵是李錡的天下,就是那个不可一世的镇海节度使李錡。李錡虽然很骄横,却也喜欢招揽名士,恰巧,当时的李绅已经是一个颇有些名气的诗人。因此,李錡想把他罗致到幕府,可惜,李绅拒绝了,很干脆。

李绅的拒绝,令李錡很难堪,也很难看。李錡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为,李錡动了杀心。虽然在长安做过官,虽然大小是个名士,虽然李绅不能算是普通人。可是,作为一镇诸侯,李錡要想杀他,似乎也不太难,似乎比碾死一只臭虫,也难不了多少。所以,听到风声的李绅只剩下一个选择:逃。

离开了长安,又逃离了江南,李绅,成了浮萍,四处漂泊,直到李錡被摘去了脑袋。

元和宫变之后,李绅终于回到了长安,走进了翰林院。在那里,孤独的李绅,遇见了同样孤独的元稹,还有更加孤独的李德裕,总算是找到了组织。

成为举足轻重的翰林学士,曾经贫寒的李绅像段文昌一样,忘记了曾经的贫寒。在长庆元年的这次科考中,他同样被收买,成为世家子弟的说客。可惜,他的命运和段文昌是一样一样的,钱徽没有卖他面子,他推荐的人选落榜了,竟然!

如果没有段文昌,李绅或许会选择沉默。在沉默中等待,等待报复的机会。段文昌的发难,使李绅明白,机会来了,就在眼前!所以,他已无须等待。冲锋!

搞定了元稹,搞定了李绅,段文昌笑了,得意的笑了。现在,他已确定,自己,胜券在握。因为,元稹、李绅的背后还站着一个人,一个非同小可的人,这个人就是他们的同党,翰林学士李德裕。

与李绅一样,李德裕也出自那个伟大的家族,赵郡李氏;与李绅不一样,李德裕有一个爹地,非常有名的爹地。因为,他的爹地曾经是李纯最最器重的宰相,到死都是。或许,你已经想到,这个人只能是李吉甫。

说来惭愧,威风八面的父亲,对李德裕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相反,李德裕还吃了不少瓜落,他父亲的瓜落。

父亲李吉甫在朝为相的那些年,李德裕遵循大臣子弟回避的原则,离开了长安,同时,也离开了科举,在天南地北的幕府间漂泊。直到元和十四年,李德裕才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好在,李宥对李吉甫的印象还不错,对李德裕也是青睐有加,不仅让他进入前途无限的翰林院,还慷慨的赏赐他金鱼紫带,宠爱的让人羡慕嫉妒恨。

可惜,和元稹、李绅一样,李德裕在长安的履历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他的父亲,他那已经死去多时的父亲,却仍在无休无止的为他设置障碍。元和宫变前后的长安,政事堂变成了跑马场,宰相们走马灯似的换,可换来换去,换去换来,无论谁上台,都不肯正眼看李德裕一眼。因为,他们大概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李吉甫的政敌,他们都曾经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反对过李吉甫的武力削藩。

元稹、李绅和李德裕,在大致相同的时间离开长安,又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回到帝京,一同进入翰林院。元稹没有声望,李绅没有背景,李德裕没有同年,人前风光无限的他们,人后却都在独自品尝一杯叫做孤独的苦酒。在翰林院那些寂寥的时光里,落寞将他们拴在了一起,紧紧的拴在了一起。

如今,元稹和李绅已经发起了冲锋,作为同党的李德裕又岂能袖手旁观?何况,那个李宗闵,那个中书舍人李宗闵,曾经攻击过自己的父亲,如今,又成为元稹拜相的障碍,最大的障碍!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汗陵传奇

    汗陵传奇

    传说成吉思汗的手下将领遵循其“密不发丧”的遗诏,直到平定西夏后才由最忠心的部下将其遗体运回故乡,下葬到赶造好的陵墓中。安葬完毕,随即出动了万千骏马来回奔跑将墓地踏平。雨水过后。地上长出青草。和周围地面再无任何差异。这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马踏青冢”。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历史年鉴之1911

    历史年鉴之1911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明朝生存法则

    明朝生存法则

    正统年间,厂卫凶焰渐涨,瓦剌王庭蠢蠢欲动。理工科大三学生王寒,稀里糊涂的被老天爷送回了这个年代,大明这片幽静的湖面,悄然泛起一丝涟漪……————————这大抵是一个理科学霸回到明朝正统六年的故事。(清新文、微腹黑、三观正)
热门推荐
  •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一个拥有自己独特个性魅力的商界精英,一个在事业中创造了管理神话的商界领袖,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经历的商界奇才。本书是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相信阅读本书过后,会受益匪浅。
  • 师父,不要!

    师父,不要!

    他是她的师父,她是他的徒弟。她问,你可有一点喜欢我?等来的却是他一剑刺进她的胸口。之后她失忆,再遇,回到他身边。前尘往事涌来,她再问,你有没有一点喜欢我?他将她按在墙上吻了上去。
  • 寻心

    寻心

    这是我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灵感,因为个人喜欢心理学,所以文大部分都有些黑暗。注明,这是短篇合集。小伙伴们请慎入!
  • 豪宠甜妻:总裁,请克制

    豪宠甜妻:总裁,请克制

    她被相恋两年的男友设计成为其他男人的女人。再转身,她跟这个男人重逢,却不料陷入了一场生死搏斗之中,她这才知道,原来这个男人居然是这个城市赫赫有名的明天集团总裁,人称五爷,并且还是前男友的亲五叔,他要她扮演他的女朋友来挡住其他女人的纠缠,却不料她深深的爱上了整天被前男友叫五婶的滋味儿,更是掉进了这个楼五爷的陷阱。他与她相爱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是一切灾难的开始,狸猫换太子,血缘关系,上辈纠葛,人间冷暖,一一在他们的身上上演。
  • 覆苍天

    覆苍天

    亘古永恒的荒古禁地,人烟绝迹的生命禁区。纵横无敌的远古大帝,惊天动地的极限传承。天外存在的恐怖入侵,贯穿古今的惊世阴谋。诸王并起的壮丽时代,举世皆敌的逆天之路。一个无限雄伟瑰丽的壮阔世界。凌九霄,踏乾坤,逆反苍穹!转百世,破轮回,宁覆苍天!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豪门贵公子

    豪门贵公子

    作为职员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照料贵公子,但偏偏这种“好事”就让她碰上了,作为全公司最年轻的职员,也作为监护人,她竟然要去上学!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吗?!
  • 网游之天下臣服

    网游之天下臣服

    混蛋!你为什么不躲开,难道不知道你会被刺穿心脏吗?我知道…可是…我不想违背…兄弟…的…誓言!林夕抓住王佑即将垂落的手,眼睛布满血丝,心中只剩无限懊悔:不该带他一起执行任务的,不该啊,我该死,该死!王佑满眼不舍的看着这个好友,说出了最后一句话:记…得…共同…的心…愿!一个落魄无依的特种兵,如何为实现心愿而征战虚拟网游,成为一代传奇!纵天下为敌,我亦不惧,兄弟已成为我不败的印记,这世间谁能挡我?!若天下不服,那我以兄弟情铸无敌剑,杀灭世间,直到,天下臣服!
  • 人间训

    人间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民请命(中华美德)

    为民请命(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书中收录诸多为民请命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