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75200000007

第7章 我们何尝听见些儿

拉尔夫·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里的那个黑人主角,总是有一种被他人“看不见”的感觉。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工厂里,是在不认识的人中,还是在认识的人中,他总是感到,人们尽管在和他说话,或者和他打交道,或者明明看着他,其实却并未“看见”他,也就是并未注意到他的存在。他为此愤怒过,抗议过,也沮丧过,但最终却还是毫无办法。

这种被他人“看不见”的感觉,或多或少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的,而初不限于那些受到歧视的人。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都是被他人“看不见”的人。人们将视线投在我们身上,但是他们并没有看见我们;人们和我们打着交道,但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我们;人们和我们谈着话儿,但是他们并没有听见我们。

我们没有办法不被他人“看不见”,因为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真是太多了,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如果一一“看见”我们每个人,那么将没有一双眼睛承受得了,也没有一颗心灵负载得起,所以只能视而不见,只能麻木不仁。

所以说起来,被他人“看不见”,也许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这也就是所谓的“非人化”状态。在这种时候,人们暂时放弃了把他人看作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独立生命的努力,而暂时把他人只看作是抽象的“人”、“人群”、“病号”、“顾客”,甚至是统计数字,等等。

这种被他人“看不见”的感觉,在中国古代的小说里也有过很好的表现。李复言的《薛伟》(《续玄怪录》卷二)、《薛录事鱼服证仙》(《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等,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小说。且看后者。

薛录事有一次患了风寒,全身火热,于是他的魂灵变成了一条金色的鲤鱼,在清凉的湖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然而好景不常,他因为贪吃诱饵,被一个渔夫钓了起来。薛录事变成的鲤鱼连声喊道:“赵干!你是我县里渔户,快送我回县去!”但那渔夫“只是不应”。

后来他被县里的公差要了去,他又连声对公差喊道:“张弼,张弼!你也须认得我。我偶然游到东潭,变鱼耍子,你怎么见我不叩头,到提着我走?”那公差“全然不理”。

后来他被提溜到县城门口,看见一个把门的军士,便又连声喊道:“胡健,胡健!前日出城时节,曾分付你道:‘我自私行出去,也不要禀知各位爷,也不要差人迎接。’难道我出城不上一月,你就不记得了?如今正该去禀知各位爷,差人迎接才是,怎么把我不放在眼里,这等无状?”岂知把门军士“也不听见”。

后来他被提溜到县衙门里,见了两个吏在门内下棋,又大叫道:“你两个吏,终日在堂上伏事我的,便是我变了鱼,也该认得,怎么见了我都不站起来,也不去报与各位爷知道?”可是那两个吏依旧在那里下棋,只不听见。

后来他被提溜到县里同僚的宴席上,见了各位同僚,又大声叫道:“我那里是鱼?就是你的同僚,岂可不认得我了?”他“说了又哭,哭了又说,岂知同僚们都做不听见”。

最后他被提溜到厨房里,厨役要来宰他,他又大叫道:“王士良,你岂不认得我是薛三爷?”岂知厨役“一些不理”。

他被厨役一刀剁下头来,却在病床上大叫惊醒,原来却是“化鱼”一梦。薛录事对人们说起,那条鲤鱼就是自己变的,自己曾一再求救挣扎。可是人们却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只看见鱼嘴的张合,却并没有听见什么声音:

少府道:“这鱼便是我做的。我自被钓之后,那一处不高声大叫,要你们送我回衙,怎么都不听我,却是甚主意?”赵干等都叩头道:“小的们实是不听见。若听见时,怎么敢不送回少府?”……三位(同僚)相顾道:“我们何尝听见些儿!”……元来少府叫哭,那曾有甚么声响,但见这鱼口动而已。乃知三位同僚与赵干等,都不听见,盖有以也。

这是一个童话般的故事,也是一个梦魇般的故事。如果作为前者来读,我们也许会觉得有趣;但如果作为后者来读,则我们定会感到可怕了。我们宛如做了一个恶梦,在梦里我们拚命叫喊,可是发不出一点声音,也没有人听见我们,我们只能绝望地挣扎着,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上绝路。读这篇小说,会令我们产生类同于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审判》和《城堡》之类小说的那种梦魇般的感觉。在这个意义上,这篇古老的小说可以说颇具现代性,可以与晚近的现代主义小说相媲美。它象征性地表现了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的那种被人“看不见”的绝望处境。

与此同时,作为人而言,读了这个故事,对于我们往往一直视而不见的其他生命,我们大概也会获得一种奇异的新鲜感受。我们也许不一定会像故事中的人们那样,“从此立誓再不吃鱼”,但也一定会对其他生命添一分好奇,尤其是对它们的嘴的张合。也就是说,我们会比过去更“看见”人类之外其他生命的存在。佛教所谓“不杀生”的教训,现在看来,或许正是一种让我们“看见”其他生命之存在的教训。

而且,如果我们连其他生命的存在都能“看见”,那么我们也一定更能够“看见”人的生命的存在。这个故事的意义也就在于,它不仅能促使我们注意到自己往往被他人“看不见”的可悲状况,而且也能促使我们注意到我们也往往“看不见”他人的可悲状况。这其实原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相关的方面。在这一意义上,佛教所谓“不杀生”的教训,也许不仅是要让我们注意到比人类更为卑微的生命的存在,而且也是要通过这种貌似迂阔的方式,来使我们注意到人类自己的生命的存在。

顺便提一下,这个故事曾被上田秋成改写成《梦应鲤鱼》(《雨月物语》卷二),其篇幅比原作大为缩短,但是人们听不见人变成的鲤鱼叫喊的情节,却基本上保留了下来。

同类推荐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河畔小屋

    河畔小屋

    本书描写了哈德逊河的美丽风景,铁杉树林、“黑溪”以及他青年时代漫游过的卡茨基尔山的森林。书中收录的散文作品包括《南卡茨基尔山腹地》、《鸟类求偶》、《花栗鼠》、《热爱大自然的人》、《一棵老苹果树上鸟儿的生活》等。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我赞成简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我们的人生已被“千头万绪的繁复而耗尽”。华丽的包装,冗繁的铺陈,统统应该摒除,就像一条小溪,不深,清澈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热门推荐
  • 把梦还我

    把梦还我

    【本人非常喜欢左耳,所以推荐语就借用了下,但是内容完全不同】初中生凌思源对这个世界本怀揣着无比的憧憬。但梦想是怎么磨灭的?是因为自己有着普通的一切被身边的朋友照耀的太不起眼?还是因为都受不了才十几岁就接受而来的种种压力?不想被嘲笑,不想被否定,于是朝着未来飞奔而去,可是到了未来才明白。原来未来梦想也是那么的廉价。就连那些淡淡的喜欢,都显得无力而苍白。“那个白衣少年,就那样消失在我苦苦拉扯的回忆里,再也不回来。”
  • 封神大魔头——余化

    封神大魔头——余化

    左手戮魂幡,右手化血刀,威风凛凛吼一声:“某乃封神第一魔头余化是也”。当狮子脱离的樊笼,它就是一头真正的凶兽!在以实力说话的封神世界里,律法什么的都是浮云,只要你够强,你就可以随心所欲,休管他是阐教修道士还是截教练气士,遇到本魔头便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穿越成了封神中的余化,某便要借着这血腥的战乱凝聚阴魂、化取血气,成就真正的魔道!总有一天,某要成为封神第一魔头!
  • 流氓圣人团

    流氓圣人团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一群主角的故事……
  • 黄金一班

    黄金一班

    真正的英雄,不是最后幸存的那些人,而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直至倒下,依然没有选择投降的那些人。致童年——那个经常在梦中出现,仿佛盖世英雄的自己。PS:此书没有VIP章节,完全免费观看,只希望喜欢这部作品的朋友能在评论区写下您对本书的看法和意见,无论是褒是贬,都是对山堂莫大的支持。联系方式:作者QQ:1956177769作者微信号:Jacky951753黄金一班QQ交流群:399908460
  • 更生斋文集

    更生斋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最美的时光遇见你

    EXO之最美的时光遇见你

    一个平凡的高中女学生,平时爱追星。因为去韩国看EXO的演唱会无意中被星探发现。于是开始了奇幻的韩国之旅。本文并没有什么夸张的人物背景,也没有什么黑帮老大。只是想表达我对EXO的爱而已,不喜欢请勿入。
  • 城市猎人之风云在起

    城市猎人之风云在起

    现代都市犯罪日益猖蹶时,一个神秘人物崭露头角。他不是警察,也有别于一般私人侦探和保镖,而是位我行我素的侠探。他叫吴明,人称城市猎人。他身怀绝技,足智多谋,见义勇为而又性情诙谐,即使在难中也要开些超级玩笑,偏偏还能屡屡得到佳人相助,从而演出一幕幕情义交织的精彩活剧。
  • 懵妃乖乖

    懵妃乖乖

    她是刚出生就有18岁的克隆人,她也是脑子一片空白的单纯女,她更是好学的好奇宝宝。在现代,他是她第一眼见到的人,看到她纯净的眼神,他便对她负责了。“颜哥哥,名字是什么?”“颜哥哥,那是什么?”“颜哥哥……"这个世界对她来说是新奇的,所以无时无刻不在发问。他对她是宠溺的,会耐心解答她的问题,尽管觉得自己都快成幼儿园阿姨了。他视她为珍宝,然而阴差阳错,她不见了!他发疯似的找,却只找到克隆她的本体。好吧,她在二十一世纪才呆了一个月,都没来得及熟悉那里,就又莫名的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张开眼,见到的是冷峻的逍遥王爷,从此,她叫他偌。他是东临的逍遥王爷,她是他捡到的从天上掉下来的“仙女”,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甚至只知道自己叫“小冰”,于是,他不得不肩负起保护她的责任。他是大将军之子,却被她纯真的笑容闪了眼,从此,甘愿为她做任何事,只为保护她那纯洁的笑颜。他是北朔皇帝,在一次偶然中,将身陷困境的她“劫”了出来,却从此陷入她的陷阱里……
  • 逆梦红尘

    逆梦红尘

    当蛮荒血狱之门再度打开的时候,当黄泉彼岸的枯骨长出如火红莲,那已逝的你啊!是否会从那边的世界再度走进这腥风血雨的地狱,踏过这朵朵绽放得妖冶的红莲,来到我的面前,拂掉我脸上的沧桑,用那如阳光般温暖的笑容,安慰我恐惧的心,将我从这孤世中救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苍茫之传

    苍茫之传

    “千年之前,你和我天地不容。佛说,五百年前,你和我的相遇是一段孽缘。神说,五百年前,你和我的相识感天动地,但不能存在于世上。魔说,五百年前,你和我的相恋天理不容。五百年后,我说,你——还是我的!”何为魔?何为神?何为人?何为妖?何为正?何为邪?亦何为道?难道正就是正?难道邪就是邪?三生三世轮回之苦,终化为一滴泪。自人类初有神灵开始,便开始追求道,渐渐开始有分歧,开始有正道和邪道之区。但是真正的道又是什么呢?这一切都开始从一个婴儿开始,从一段孽缘开始.....掀起正道和邪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