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4600000026

第26章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2)

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基本措施。为了减轻小麦的发病程度,可以在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将自生麦苗消灭掉,这样就会减少越夏菌源。一般情况下拌种后播种的小麦田发病程度较轻,例如,用立克秀或粉锈宁拌种后,小麦就很少发病。对于已经发生病的麦田,防治方法就是进行大田喷雾。如果早期发现有发病中心,一定要及时地集中进行防治,阻止蔓延趋势。

当大田内病叶率达到0.5%时就应该立即进行防治,每亩麦田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35克或20%粉锈宁乳油45~60毫升或选用其他三唑酮、烯唑醇类农药按照所要求的剂量进行喷雾防治,而且要及时地经常查漏补喷。对于那些重病的田块应该进行二次防治。

§§§第七节小麦黏虫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黏虫的幼虫在孵化后3龄前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可将小麦、玉米等的幼苗叶片吃光,最后只剩下叶脉。

一、小麦黏虫形态特征

1.成虫

黏虫的成虫一般为淡黄色或淡灰褐色,身体长约17~20毫米,翅展35~45毫米,有2个淡黄色圆斑在前翅中央近前缘,外侧的圆斑比较大,在其下方有1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由翅尖向斜后方有1条暗色条纹。雄蛾的体型较小,体色较深,如果将其尾端挤压,可伸出1对鳃盖形的抱握器,抱握器顶端具1根长刺,这是黏虫区别于其他近似种的一个显著特征。雌蛾的腹部末端有一个尖形的产卵器。

2.卵

黏虫的卵很小,初产时呈乳白色,表面有网状脊纹。黏虫在孵化前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卵粒是单层排列成行的,但是排列得并不整齐,一般情况下夹在叶鞘缝内或枯叶卷内,如果是在水稻或谷子的叶片上产卵,就会在叶片的尖端卷成卵棒。

3.幼虫

黏虫的幼虫体长可达38毫米,但是体色多变,如果发生量少,体色就较浅,发生量大,体色就浓黑。其头部中间沿蜕裂线有一个“八冶字形黑褐色纹。

幼虫的体表有很多竖条纹,背中线为白色,边缘有细黑线,背中线两侧有2条红褐色竖条纹,近背面较宽,两竖线间均有灰白色竖行细纹。腹部为污黄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斑。

4.蛹

黏虫的蛹呈红褐色,体长约19~23毫米,腹部第5、6、7节背面近前缘处有横列的马蹄形刻点,中间的刻点比较大而且密集,两侧的刻点比较稀疏,尾端有1根粗大的刺,在刺的两旁各生有2对短而弯的细刺,雌蛹生殖孔在腹部第8节,雄蛹生殖孔在腹部第9节。

二、生活习性

黏虫的成虫一般会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枯叶丛、灌木林、茅棚、草垛等地方。在夜间,黏虫有两次明显的活动高峰,第一次在20:00~21:00点,第二次则在黎明前。黏虫的成虫羽化后需要以花蜜来补充营养,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产卵。

花蜜的主要来源是桃、李、杏、苹果、油菜、刺槐、大葱、苜蓿等植物。成虫的飞翔能力强,有迁飞的习性,而且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液有很强的趋性。

成虫趋向于在黄枯叶片上产卵,产卵时分泌的黏液,将叶片卷成条状,然后将卵黏包住,这样不易被发现。每个卵块大约有20~40粒,呈条状或重叠状,多者高达200~300粒。

三、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

黏虫的每年发生世代的数量全国各地都不一样,例如像东北、内蒙古地区每年发生2~3代,华北中南部3~4代,江苏淮河流域4~5代,长江流域5~6代,华南6~8代。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原上1年发生3代,海拔2000米左右高原则发生2代,由于各省(区)地势不同,所以世代数也会有变化。

2.越冬及虫源

黏虫属于迁飞性害虫,其越冬的分界线限制在北纬33毅一带,如果再往北,任何虫态都不能越冬。在江西、浙江一带,黏虫的幼虫和蛹在稻桩、绿肥田、田埂杂草、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而在广东、福建南部,黏虫终年繁殖,没有越冬现象。所以,北方春季出现的大量黏虫的成虫都是由南方迁飞来的。

3.发生因素

黏虫的发生量和发生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当春夏黏虫向北迁飞扩散时,受气流冷暖交锋的影响会使黏虫的为害程度不同。总体来讲,黏虫对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和35摄氏度以上都无法适应,各虫态最适应10~25摄氏度之间的温度,适宜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所以说,黏虫怕高温和干旱而喜好潮湿,高温低湿的环境是不利于成虫产卵、发育的。但是如果雨水多,湿度过大,也能控制黏虫发生。

黏虫发生量最多的地方大多是多雨、密植、灌溉条件好、生长茂盛的水稻、小麦、谷子或荒草多的、大的玉米、高粱地。如果将小麦和玉米套种,这样就有利于黏虫的转移为害,最后导致黏虫的发生量较重。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第一,在冬季和早春时结合积肥,将田埂、田边、沟边、塘边、地边的杂草彻底铲除,这样就可以消灭一部分在杂草中越冬的黏虫,以减少虫源。

第二,合理布局,实行同品种、同生产期的小麦连片栽种,不要用不同的品种进行“插花式冶的栽培。

第三,在施肥方面,要做到合理用肥,基肥要施足,并且要及时追肥,避免对氮肥的偏施,防止小麦贪青迟熟。

第四,灌水要科学,做到浅水勤灌,不要深水漫灌,如若长期积水,可适时晒田,起到抑制黏虫为害、增加产量的作用。

2.生物防治

黏虫的幼虫具有惊落假死性,可以在在麦田中饲养鸭子,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黏虫的发生为害。

3.物理防治

第一,采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成虫。

第二,由于成虫喜欢在枯黄老叶上产卵,可以在田间每2公顷设置150把草把,草把可以大一点,比作物稍稍高一点,隔5天左右将草把换1次,并将其集中起来烧毁,这样就可以灭杀虫卵。

第三,黏虫的成虫喜食花蜜、糖类及甜酸气味的发酵水浆,可以采用毒液来诱杀成虫,其药液配制的比例为糖:酒:醋:水=1:1:3:10,再加上总量约10%的杀虫丹,可以喷在草把上或放在盆中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

用20%速毙50毫升或600~1000倍液,也可以是24%百虫光40~60毫升,对40~60千克水,搅拌后进行均匀喷雾,最后1次用药在收割小麦前10天进行。

也可用以下药剂:40%九条虫1500~2000倍液,25%本能1500倍液,25%杀虫双200~250倍液,20%凯杀1200~1600倍液,90%晶体美曲膦酯(敌百虫)1000倍液,20%氰戊菊酯1000~1500倍液,33%水灭氯乳油12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25%快杀灵乳油800倍液,40%灭虫清乳油2000倍液,20%除虫脲12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倍液,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杀虫双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雾,在收割小麦前15天停药。

§§§第八节麦秆蝇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麦秆蝇的为害症状

麦秆蝇的幼虫为害麦茎的基部,使小麦的心叶青枯,最后导致黄枯死亡,麦田里就会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或造成毁种。

二、形态特征

1.成虫

麦秆蝇的雄成虫体长大约是5~6毫米,体色呈暗灰色,头呈银灰色,额头较窄,额条呈黑色。复眼为暗褐色,单眼三角区的前方间距窄,几乎相接,触角为黑色,胸部为灰色,腹部上下有些扁平,细瘦狭长,比胸部的颜色要深。麦秆蝇的翅膀为浅黄色,上有细的黄褐色脉纹,平衡棒为黄色,足为黑色。麦秆蝇的雌虫体长5~6.5毫米,体色为灰黄色,额头宽度与眼宽间距相等或较宽,复眼的间距较宽,大约是头的1/3,胸部和腹部为灰色,没有雄虫的腹部粗大。

2.卵

麦秆蝇产的卵为长椭圆形,长1~1.2毫米,腹面有点凹,背面凸起,一端较平,另一端则有点尖削,初为乳白色,后变成浅黄白色,有细小的竖纹。

3.幼虫

麦秆蝇的幼虫体长为6~6.5毫米,有点像蛆,乳白色,成熟时稍微带点黄色,头很小,口钩为黑色,尾部像被截了断一样,有7对肉质突起,第1对在第2对的稍上方,第6对分叉。

4.蛹

麦秆蝇的蛹呈纺锤形,长5~6毫米,宽1.5~2毫米。初为淡黄色,后变成黄褐色,两端稍微带点黑色,羽化前为黑褐色,稍微有点扁平,后端的圆形有突起。

三、生活习性

麦秆蝇的成虫有趋光性、趋化性。

四、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

内蒙古等地方的春麦区每年发生2代,而冬麦区每年发生3~4代。

2.越冬及虫源

幼虫成熟后在为害处、主根茎部、土缝中或杂草上越冬。

3.发生因素

麦秆蝇在产卵和幼虫孵化时需要在较高的湿度条件下进行。若小麦的茎秆柔软、叶片较宽或毛少,麦秆蝇的产卵率就高,危害重。

五、防治方法

冬麦区在3月中下旬开始查虫,而春麦区在5月中旬,每隔2~3天在上午10点前后在麦苗顶端扫网200次,如果200网有虫2~3头,大约再过15天就是越冬的代成虫羽化旺盛期,这个时期是第1次药剂的防治期。如果冬麦区平均百网有虫25头,即需防治。

1.农业防治

第一,选择小麦品种时,要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的耐虫或早熟的品种。

第二,加强对栽培的管理,做到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加强对水肥的管理,促使小麦能够整齐地生长。控制麦秆蝇的根本措施就是加快小麦前期的生长发育。

2.药剂防治

第一,用1.5千克的50%辛硫磷乳油,兑上2.5千克的水,搅拌均匀后喷洒在20千克的干土上,制成毒土,撒施。

第二,成虫的发生期也可喷洒36%克螨蝇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兑好的药液1125升/公顷。

同类推荐
  • 农药知识(下)

    农药知识(下)

    《农药知识》系列丛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农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田间生产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的。书中内容详细介绍了农药的基本知识、常用农药品种的基本特性、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
  •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从我国农业的水平划分来看,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化转为科学化;农业科学技术,如土壤改良、育种、栽培等现代技术的发展。
  •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深入介绍了科学种植、生产加工等新工艺、新技术,切实帮助广大农民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引导农民朋友们脱贫致富,轻轻松松奔向致富之路。
  • 优质茶叶生产新技术

    优质茶叶生产新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 门类齐全, 技术方法先进, 专业知识权威, 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 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可操作性强, 图文并茂, 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 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现代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现代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外挂人生

    异界之外挂人生

    狗血的穿越了,竟然带着及时雨外挂,全屏显名、物品提示、自动练功、自动检物、稳如泰山、…众所周知玩游戏那种人最厉害,不是操作如神的微操高手,不是一呼百应的工会、家族老大,也不是一切靠人民币说话的土豪哥,是用挂的人!主角用的不是那种全屏秒杀,超级加速的牛13外挂,他只是玩传奇私服下载了一个普通的谁都知道的及时雨外挂,但是尽管如此,一款大路货的外挂却让主角在异界的人生想不精彩都难…那啥?低调用挂、素质游戏、和谐人生!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QQ群:127670335
  • 超级导演

    超级导演

    看一个落魄的学生如何成为叱咤娱乐圈的超级导演。看一个无权无势的“普二代”如何成为耀眼的明星。要一个外人眼中的败家子如何变成年轻一辈的偶像。美人计,潜规则,金钱攻势……神马都是浮云。我是超级导演,我是极品演员。我还是我,我还在路上。
  • 破神境

    破神境

    玄灵大陆,万族林立,强者为尊。他,前世被人们称之死神,不幸深陷险境,卷入大爆炸中,意外穿越重生到一个纨绔少爷的身上,天生废材体质,却身赋血色妖瞳,从此开启一段逆天强者的征程,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人生!大道万千,谁与争锋?一切皆有可能!
  • 宅在家里等你爱

    宅在家里等你爱

    《宅在家里等你爱》以第三人称来写一个对爱情充满期待的女人,在 期待爱情的那种心态,以及遭遇爱情之后,要经历的种种磨难,在童话般的爱情中,还是有现实的困难跟磨练,要想把握爱情,相爱、相守到老, 除了缘分,更多一点的是用心的呵护跟经营。本文语言朴实,故事现实, 让人容易产生幻想跟共鸣。只要我们相信,爱情始终是存在的,只不过, 要用心去经营。
  • 屠魔碎天罡

    屠魔碎天罡

    光怪陆离,奇幻浪漫的仙侠世界;神秘无尽,云诡波谲的四大部洲。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开天九剑,长生仙诀,拿日月,缩千山,倒四海,翻天地。宝刀歌哭弹指梦,云雨纵横覆手空!英雄热血,豪气冲天,踏九州,辟魔界,傲世万古。举杯饮尽万里江,看我屠魔碎天罡!
  • 地藏仙王

    地藏仙王

    一枪一珠一世界,一人一犬走天涯,爱恨纠葛一剑斩,打破红尘封仙王。楚云飞,因缘巧合,获得无上神功,加以无畏的勇气,绝对的力量,坚韧的毅力,超然的智慧,坚贞的情义,追求一段荡气回肠的永恒爱情,演绎一个普渡众生的无量功德。
  •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灵兰要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于少保萃忠全传

    于少保萃忠全传

    明代演义小说,又称《大明忠肃于公太保演义传》,《旌功萃忠录》。共10卷,40传。撰者孙高亮,字怀石,钱塘人。此书每卷4传,一传相当于一个回目。这是一部叙述明正统、景泰间的兵部尚书于谦一生事迹的小说。小说写于谦关心人民疾苦、平反冤狱、赈济灾荒的诸多事迹,显示了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 最强刑侦

    最强刑侦

    在这混乱的都市中,一个个阴谋出没,他们将化身为黑白公爵,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谜题,将罪犯绳之以法。
  • 星宿代理人

    星宿代理人

    都市失意青年,偶遇掉落人间的奎木狼,在奎木狼的帮助下,以星宿代理人的身份开始降妖除魔,顺便挣钱的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