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1800000038

第38章 结构

书法家掌握了笔画的具体写法,把一笔一画坚实地写出,并通过艺术构思,使字中的笔画安排得合理、妥帖,从而组合成一个个优美好看的字,这在书法上叫“结体”或“结字”,也称为字的间架结构。其实,间架和结构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指的是字形的安排,后者指的是字中笔画的组织。结体是否合理、妥帖,直接关系到字的好坏。一般说来,间架好,字形就端正,安稳如山;结构好,笔画就配置合理,有气势。反之,不是字形歪歪斜斜,不成模样,就是笔画呆板僵化,松散无神。因此,书法家在动笔之前,强调“意在笔先”,在脑海里先有字形的轮廓,然后再下笔书写。正如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所说的:“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字形结体要注意几点:

首先,字形间架结构要平衡对称。平衡对称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汉字形体结构复杂,一般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品字结构等,它们都是由不同的线条交错组合而成。由于字形的结构不同,结体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总的是要看它们偏旁的安排和几部分的配搭是否合理,整个字的造型是否平稳、妥帖、优美。只有字体平衡对称,“重心”才能稳住,给人一种稳健有力的感觉。

其次,字形结构在整齐、对称之中还要有多样性的变化,使字形的各个部分相互对比又相互照应,从而成为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结体的对比主要是主次对比,一个字中有众多的笔画,其中必有一笔的份量最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主笔”。如果主笔处理不当,就必然造成结体的失败,可见主笔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如“中”、“十”、“丁”、“山”等简单字形,中间的一竖可说是顶天立地的主峰,支撑着全字,古人称之为“撑柱”。如果这些字中间这一竖的主笔书写不当,那么,次笔写得再好也是枉然。历代书法家往往将最能表现本人个性的笔画作为主笔,以显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如颜真卿饱满的悬针竖、蚕头燕尾的捺脚和挑提有力的竖钩、弯钩等;柳公权堪称“主心骨”的长横和遒劲挺拔、顿挫分明、长而有力的竖钩。结体还要讲究照应。照应的作用在于将各自独立的线条,贯穿为有机的统一体。如果一个字的笔画不能互相照应,即使勉强组合在一起,也只是一种机械的、呆板的拼凑,那是谈不上整体美的。照应是在笔势往来中实现的。起笔为呼,承笔为应。上一笔收笔时产生的势能,正好为下笔起笔所利用,这种顺势连接,血脉流通,掩映补缀,顾盼有情,便形成笔画间的照应。但笔画间的照应妙在有形无形之间,而不应牵强做作,流于雕琢。在成功的书法作品中,对比和照应是同时存在的。对比使结体中笔画之间在排列组合上有所变化,达到造型上节奏和韵律的美;照应又使各笔画之间气脉贯通,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得益彰。

再次,还要看空间的虚实处理。这就触及到书法结体中空间分割的问题,也就是书法艺术的空间美的问题了。汉字是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的,点画之间的空白处也是字的有机组成部分,虚实相生,才是完美的结体。空间分割一般可分为内部分割和外部分割。前代书法家对内部分割提出“潜虚半腹”,即方块结构中“左实右虚”的问题。如“日”“月”“百”等字,内有短横,要求左实右虚,使内部空间相互沟通。唐代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一些字,不但“半腹”皆虚,而且四周敞开,内通外达,表现出一种空灵多致的空间美。外部的空间分割,不同书体、不同书法家有不同的风格。如《泰山石刻》,结体取纵势,长度为方楷的一个半字,比例相近于“黄金分割率”,上密下疏、上实下虚,下部留下大片不同形态的空白。

第四,还要看字势是否自然。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都很强调“自然得体”、“天然浑成”。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就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张怀璀认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就在于它“天资自然”。由此可见,自然得体是书法艺术“通神”的途径之一。如果勉强为之,矫揉造作,故作姿态,犹如“东施效颦”,是不可能表现出字形结构的真正的内在美的。有造诣的书法家在字形的结体上,总是精思熟虑,意随心到,笔随势生,顺乎自然,使之曲尽其美。如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墨迹《松风阁诗》,它的特点是点画柔韧而有骨力,笔画长挺,字形舒展。

同类推荐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刘旭编著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先秦、秦汉时代的戏曲,宋金杂剧、宋元南戏、恢弘元曲、明代戏曲、清代戏曲等曲艺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热门推荐
  •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以家族历史为主要剧情,以皇族重要人物为主角,由历史学家担当编剧和导演,来表演几出皇族历史剧。
  • 绝代红颜

    绝代红颜

    一场穿越一场梦,一世情缘一场醉,那是一段,以浪漫开始的爱情的故事。却像绚丽的烟火,只有瞬间灿烂。为只为,人生有太多无奈,不得以,只能互相伤害。心中的美好,始终还在。物事人非,那份爱,是否可以重来……
  • 罪颠

    罪颠

    13世纪的欧洲被誉为最黑暗年代,教会和帝国的矛盾愈演愈烈,一场旷世大战即将一触即发。乱世中,德维特·康斯坦丁·蒂普诺尔顿,一个贵族的私生子,在和骗子医生的斗局失败,惨遭借刀杀人杀害,而被骗子医生死而复活之后,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成为了九大暴君之一,执掌辛格尔黑魔法文献,和整个世界做着斗争。与队友抖,与敌人斗,与宿敌斗,与爱人斗,与世界斗!对德维特来说,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一个罪恶的深渊,一旦踏入其中,此生此世,只能与邪恶孤独做伴,友情亲情爱情?全是支离破碎的空谈,唯有心中的魔鬼,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让我们走进一个全新邪恶的世界,成就一个堕落自由的世界,在血与泪之间彷徨,挣扎。
  • 一阵倾风

    一阵倾风

    就那么遇见了你,哎哟~,让闷骚的我该如何是好。。。。。。。。
  • 黑狼啸月

    黑狼啸月

    浪峰他本是地球上的孤儿,在一次车祸中,灵魂穿越了,穿越附身到,一头被狼群遗弃的黑狼身上。弱小、垃圾、废物、被诅咒、这些都出现这头黑狼身上。浪峰到来后,是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 死神之银雪

    死神之银雪

    爱情,原来是苦涩的初始,相遇却是最后的苦果若未曾与你相遇,我从未是我
  • 误入“黑”途的千金(大结局)

    误入“黑”途的千金(大结局)

    她因为烂赌的母亲而负债累累,只好混入高级夜店,预备卖身,谁知那个鬼魅样的男人尽然无声羞辱了她无奈带着妈妈跑路,险些被活埋。是天降的奇迹,还是事先的预谋半路竟然蹦出了身份显赫的“爹殊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入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是美男选秀吗?为什么这里聚集了各种优秀的精品。根本不是统领XX,更像是掌管了三千粉黛的后宫,唯一与众不同是——他们是男人。(本文一女N男,不喜慎入!)
  • 聚魂传说

    聚魂传说

    尘封万年的混沌第一界开启,这是一个混乱的大世界,无数天骄崛起,掀开了一场属于年轻一代历史的序幕,这是一首关于修道的长歌,强者纵横十八世界,弱者坠入永恒黑暗。谁来歌葬修士之魂?当黎明再次破晓,黑暗的影子,将被毫无休止地拉长,虚幻之间,似遥不可及,在这个大千世界,谁来谱写一首人们的安魂之曲?李树本是苍茫界的一缕残魂,被天道子送入第九界地球轮回,展开吃其肉身四十九次的疯狂计划……
  • 爱情,我们回去吧

    爱情,我们回去吧

    初恋的故事就像玉龙雪山,爱情是那云上流淌的完美女声——每一个爱情故事都像印第安手鼓声中的二重唱,我们跟随起舞时候,它的歌声总在流逝。多年以后,我们都想说:“爱情,我们回去吧。”
  • 救了小孩中状元

    救了小孩中状元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分为“德行善报”、“鬼狐精怪”、“帝王官宦”、“奇案故事”、“民间传说”、“生活故事”等六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