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4700000022

第22章 忏悔品(2)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竞,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⑥,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⑦;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⑧;于白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⑨。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注释

①愿力: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誓愿之力、本愿之力,指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

②无相三皈依戒:指自心的皈依,并不皈依和信奉外在的崇拜对象。三皈依,又作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皈依,即归投、依靠三宝,并请求救护,以解脱一切苦厄,即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一词,含有救护、趣向的意思。

③两足尊:又作无上两足尊、二足尊,是佛的尊号。因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就尽智、无生智等无漏之无学法,及十力、四无畏等诸不共法,故此尊号有二义,即于天、人之中,所有两足生类中之最尊贵者。又以两足言喻戒定慧等功德,佛即具足此两足,而游行法界,无所障碍。

④贡高:傲慢自大,自认为高人一等。

⑤三宝:又作三尊,系指为佛教徒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

⑥一体三身自性佛:指皈依自己色身内,自性具足之法身、报身、化身等三身佛。

⑦法身佛:法性之体名法身,法性有觉知之德,故名佛。

⑧报身:指佛的果报身,三身之一。亦即菩萨初发心修习,至十地之行满足,酬报此等愿行之果身,称为报身。如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卢舍那佛等,皆为报身佛。

⑨化身:三身之一,与报身、法身合称三身,又名应化身、变化身,为众生变化种种形的佛身。

译文

“另外,烦恼无边誓愿断,就是运用自性般若智慧除去虚妄思想之心。法门无尽誓愿学,必须自我识见本性,时常心行正确的教法,这叫做真正的佛法修行。无上佛道誓愿成,就是要经常深入到心中,在心中按真正的佛法修心,不执着于愚迷也不执着于觉悟,常常生起般若智慧,不落于真实也不落于虚妄,就可识见佛性;就是立刻成就佛道。常常心念修行四弘愿,这就是发挥愿力的方法。

“善知识!现在我们发过四大弘愿了,再给大家讲授无相三皈依戒。善知识!皈依正确的觉悟,就会有福报和智慧二者都圆满具足的尊严;皈依了正确的知见,就会有超离恶欲的尊严;皈依了清净,就会有在众生中受到敬重的尊严!从今日开始,以觉悟为师父,而不要归附邪魔外道,以自我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宝时常印证明悟自我。奉劝诸位善知识,皈依自我本性中的三宝。佛就是觉悟;法就是正见;僧就是清净。自我本心皈依正确觉悟,邪见迷障不再生起,减少欲望,能知满足,能超离财富和美色,这叫做两足尊。自我本心皈依正见,时时刻刻没有邪恶愚见,由于没有邪见的原故,就没有人我之执,妄自尊大和贪爱执着,这叫做离欲尊。自我本心皈依清净,一切尘世烦恼,爱憎欲望境界,自我本性都不沾染执着,这叫做众中尊。

“如果以此修行,就是自我皈依奉持。凡夫俗子不懂这个道理,从白天到黑夜,受所谓的三归戒;如果说皈依佛,那么佛在哪里?如果说见不到佛,那又依据什么皈依?这样说法成了妄语。

“善知识!各各自己观察,不要错用了心,佛经上明明白白地讲到‘自皈依佛’,没有讲到‘皈依他佛’。自我本心的佛不去皈依,就没有可以皈依的地方了。

“今天既然自我开悟,各自须要皈依自我本心中的三宝。对内调适心性,对外尊重他人,这就是自我皈依了。

“善知识!既然皈依自我三宝完毕,各自专心。我给你们说一体三身自性佛,让你们能识见自性三身,全然明了自我开悟自我本性。请全部跟随我念诵: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善知识!肉体色身只是住宅房屋,不能说是最终皈依处所;从来法身、报身、化身这三身佛都是在自我本性中的,世上的人均都本自具有。只是因为自我本心迷误,不能识见内在本性,向外寻求三身佛,而不能识见自我身中有三身佛。你们听我讲说,会让你们在自身中识见自我本性中自有的三身佛。这个三身佛从自我本性中生发,而不是从外面寻得的。

原文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己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

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②。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③,愚痴化为下方④。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销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⑤。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注释

①善因:即招感善果的业因。

②恒沙:即恒河之沙。恒河是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恒河沙粒至细,其量无法计算。诸经中凡形容无法计算之数,多以“恒河沙”一词为喻。

③上界:与“下界”对称,又称天上界,六道之一,即包括无色界、色界、欲界等诸天。位于诸天中,上方之位者称上界。如色界天为欲界天的上界。

④下方:指三涂,即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

⑤三恶:指人之贪、嗔、痴三种恶心。人有此三恶,难以教化。也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之略称。

译文

“什么是清净法身佛呢?世上的人们自性本来清净,一切万法都从自我本性中生起。思虑一切邪恶之事,就生出邪恶行为;心中思虑一切善好之事,就会生起善好的行为。像这样的一切法都存在于自我本性中,如同天空永远清湛,日月永远光明,而被浮云覆盖后,上面虽明亮,下面世间却顿入黑暗。忽然遇到风起吹动,浮云驱散,则上下全部通明透彻,一切景象全部显现。世上人们的自我本性常呈浮动飘游的状态,就好像在天空中时常盖覆的浮云。

“善知识!智就像太阳,慧就像月亮,智慧就像日月永放光明。执着于外境,就被妄念一般的浮云遮盖罩覆了自我本性,不能得到通明朗照。如果遇到善知识,听闻了真正的佛法,自我除却愚迷痴妄,内外通明透彻,在自我本性中世间万法全部显现。能识见本性的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我本心归于自我本性,就是皈依了真正的佛。自我皈依的人,除去自我本性中的不善之心、嫉妒之心、谄曲之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以及时时刻刻的不善的行为;常常自我识见自已的罪过,不议论他人的好坏善恶,就是自我皈依。常常立下决心,一切都奉行恭敬,就是识见本性,通达无碍,更无滞塞,就是自我皈依。

“什么叫做圆满报身?比如一盏灯除却千年的黑暗,一个智慧灭尽了万年的愚迷。不要总是思虑以前,过往的过错已不能得以重新更正,应该时常思虑今后,时时刻刻保持圆融明彻,自我识见本性,善与恶虽然不同,但它们本性没有差别。没有差别的本性,叫做实性,在实性中,不沾染执着善恶分别,这叫做圆满报身佛。

“自我本性中生起一恶念,就能断灭万劫所修善因。自我本性中生起一善念,就能使得恒河沙一样多的恶业消失灭尽。直接成就无上菩提,时时刻刻自见本心,不失见性本念,叫做报身。

“什么叫做千百亿化身?如果不去思虑一切事物现象,本性原来就如同虚空。思虑一个念头,这就是变化。思虑恶的事,自我本性变成地狱,思虑善的事,自我本性变为天堂;起毒害心时变成龙蛇,生慈悲心时变成菩萨;生智慧时达到上界诸天的境界,犯痴愚时沦为下方恶道的境地。自我本性变化是非常多的,愚迷之人不能够内省觉悟。时时生起恶念,常常践行恶道;当一个善念回转,智慧则又立刻生起。这叫做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佛本来具足在自我本性中,时时自己识见自我本性,就是报身佛;从报身佛去思量变化,就是化身佛;自我觉悟、自我修行自我本性功德,这是真正的皈依。人的皮肉是色身,色身如同房屋宅舍,不能说是皈依色身这个处所。只要能悟到自我本性中存在三身佛,就是识见了自我本性的佛。

“我有一个《无相颂》,如果能念诵奉持,立刻能让你累世所积累的恶劫迷罪,一刹那之间消失灭尽。”颂是: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惠能大师说:“善知识!全部都要念诵记取,依照这个颂去修行。当下识见本性,你们即使离我有千里之遥,也好像时时都未离开我身边。如果当下不能开悟,即使我们面对面,也好似远隔千里,更何苦辛勤远道而来呢?好好自我珍重都回去吧!”大家听闻了佛法,没有不开悟的,内心欢喜,信奉修行。

同类推荐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最强者

    异界之最强者

    林玮:一个现代的孤儿因为女友劈腿,从此整天昏昏沉沉的度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被闪电击中,带着身体穿越,是默默向前世那样做个小人物,为生活劳碌?还是让整个大陆为他颤抖,做他的舞台?心里的不甘,让他与天斗!破天道!修炼霸天王诀,带着一腔热血,带着血性,带着传奇,一路血腥,从此踏上最强者之路……
  • 古拉的游戏

    古拉的游戏

    一位教授的游戏世界,它会很难吗?不会,但是你进去了就别想出来了
  • 原来你还爱

    原来你还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那个人路过了青春的一阵子,却会在记忆里搁浅一辈子...伊人和柯晟他俩的爱情经历了十年的洗涤,还存在吗?他们是否还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就算时间回不到最初,我也希望能走到最后...
  • 山门再开

    山门再开

    从前有座山,山里住着一群人。他们去战斗了,他们不知道能不能回来。既然成为了山门弟子,我李天决定,逆天,降妖,斩尽天下魔。
  • 一世之佛

    一世之佛

    须弥山神佛落尽,幽冥界大魔滔天。古佛传承再现,沙弥佛前宏愿。百世修佛,惹得业火三灾。这一世,不管神佛妖魔,皆不能阻挡吾之大道,势要修得一世之佛!“滴,宿主抽到《易筋经》,是否立即领取。”“我的天,立即领取。”“滴滴滴,系统故障,抽奖无效。”“你大爷!”
  • 第一傻后

    第一傻后

    莫筱苒,缉毒科科长,穿越成为东耀国丞相之女,闻名天下的痴傻皇后。大婚之夜,装傻充愣,怒打皇上,令太后出糗;册封贵妃,大闹婚礼,鸡飞狗跳,打搅皇帝的好事。傻,就是要傻给你们看!那些拿了我东西的,一律自觉还回来;那些背叛过我的,一律自觉自尽。皇宫上下,战战兢兢,只要被此女盯上,不如干脆早些上吊。皇帝暴怒,这个该死的女人,我绝对不会放过你!!!千方百计想逃离皇宫,却无意引起四个男子倾心……那个一直在身后默默保护她的男人,究竟是谁?休皇帝,逃皇宫,引起三国大乱,撕裂痴傻伪装,一身锋芒惊艳天下……众男傻眼,誓要将其绑在身边!
  • 锦绣人生:带着空间来种田

    锦绣人生:带着空间来种田

    在林田蔓发现自己穿越成农家女时,先是欣喜自己不用在现代那个黑暗的社会打拼时,但又不禁无语,自己那一肚子言情小说往哪搁?!但令她欣慰的是在她这里并没有一堆的极品亲戚。再加上自己那从现代一起穿越来的空间,还怕吃不饱吗?那些对他们不屑的人,就等着抱大腿吧!
  • 丞相修真

    丞相修真

    道域飘渺无边无尽,其内仙界,天界,灵界,魔界,阴界,大衍界,修罗界,双鱼界等各个界面的初始之时,在这些古老的世界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或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而修真,彻底成了世界的所有的主导和基本!正是因此,这个庞大的修真体系里更加的激烈过分,所有的传说和故事,似乎都是修真界里流传下来的!想要成为高级修士,机缘聪明等缺一不可,凡间贵族皇朝中的倾朝人物,倘若误入修真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故事呢?
  • 冰火奇缘——真爱的心

    冰火奇缘——真爱的心

    囧囧爱《冰雪奇缘》,突发奇想便有了我的处女作——《冰火奇缘》凌雅是一个受到诅咒而天生富有魔法能力的孩子,只有找到真爱,诅咒才会消失。她会找到真爱吗?一起来看看吧!
  • 人生谋略与大智慧:野蛮生长诡道智慧

    人生谋略与大智慧:野蛮生长诡道智慧

    本书以诡道为纲领,通过论述战争生存、商场生存、官场生存、日常交往及女性生存等方面的典型事例,集中分析了诡道作为生存的一种大智慧,在古今各色人物身上所显现出的光亮之处。希望这种分析能在如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为您增加一种洞察事理的韬略,为您开启一盏自己主宰的明亮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