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1900000031

第31章 行走的梦想

这一年真的有些平淡。几十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大哄大嗡,遇上一个这样的年头,一时还似乎找不到话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没有了新年钟声,电影台的外国电影又总是很晚才播放,中途还要加三次广告(从一次变成两次再变成三次),每次都很长,所有这一切,显然都是有意的(国产的、明知大家都不喜欢看的放在最前面的黄金时段);而我们,也只能有意地在很小的范围里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反应,这就是去买些影碟来看。这一年,真看了不少的电影,最好的就是《父辈的旗帜》(The Flagof Father),现在盛行军旅片,真希望我们也能拍出一部这样的影片,它的主题应该是彻底的反战,应该是战争中的英雄无名(《集结号》沾了一点边)。

高院收回了死刑犯的“最后核准权”,这大约每年就会少杀很多人。我没有统计数字,不好乱说。问题在于死刑这种威慑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杀人偿命”或“以命偿命”能理解为一种公正吗?在人类社会中,“报复”或“报应”总是必要的,但这与杀死一个人却有所不同;“解恨”总是当下的,并不能成为“杀人”的正当性依据。

4月18日7时15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倾覆特大安全事故,三十二人当场被滚烫的钢水烫死,那种场面想起来极其恐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恐怖片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要想想,就会浑身战栗;但死亡人数,与前些年的矿难比较起来,毕竟还不算多。

6月,沸沸扬扬地闹了一阵山西洪洞县的“黑砖窑事件”,尽管连“回到奴隶制”、“叛乱事件”这样的词语都用上了,但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我们不知道下文,也没有人关心下文,因为——,因为中国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密集了。

后来,我就知道有了一本章夫等人编着的《2007:中国平民日记》,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余世存在前面写了“几句话”,大意也是说“2007属于雨水。无声无息”;如果起孔子于地下,他会写上“2007,王正月”,如果是太史公,他也会说“和谐元年,无事”,仿佛众神归位,不再喧哗,平常地自处并彼此相处,如细雨霏霏般润物无声。

当然,在这一年,围绕奥运的鸟巢是非、金牌图腾,围绕金融界的股票“涨跌”,围绕影视生活的“色·戒”、文化生活的“博客”,还有恢复高考三十年,新农村的远景图案,都还有很多话可说,大家如果更想从平民而不是精英的角度了解这些的话,可以去看这本书及余世存的“这些话”。

对于我所在的同济大学,这一年百年校庆,温总理希望我们与他一样能“仰望星空”,并告诉我们“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

不过似乎没有多少人接着往下说,大家记住的,倒是从他口中念出的艾青的诗句:“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这一年是我的“耳顺之年”。我也有了一种空前的安逸感,春节在海南,去了霸王岭;6月在成都,登了贡嘎山;8月在庐山上住了一个多星期,真正的避暑,如周敦颐在诗中所说的那样“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10月是在乌镇,另一个僻静的所在——由于管理的问题,僻静到晚上空无一人的地步。在杭州也住了些日子,那些天总是有雨,而雨中的杭州又分外妖娆,总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那种悠长、寂寥而又彷徨的感觉。

正是在这种宁静的心绪中,我才有可能写了那么多与“普世价值”有关的文章;因为我深切感受到,这么多年教育的不成功,就在于我们未能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普世价值的种子。许倬云先生说,中国一直就是普世文化的体现者,秦汉帝国四百年,使“中国之为中国”

最后定型:“中国有一个普世的秩序,由一个普世的文化笼罩,政权由天命获得合法性,也由天命约束而为规律。文官因察举而来自全国,经济由精耕农业及市场交易而纳入同一个全面的系统,儒家的人文精神,辅以道家的自然,肯定了这个普世秩序的意义。于是‘中国并不是一个主权的单位,而是普世价值的体现”;“其危机不在文化的危机,不在萧蔷之外,而在其体制之内”:一是普世文化渐渐仰仗于普世帝国的政治权力;二是普世文化的传承者(儒生)因不满这种政治权力的统治,或质疑这套价值,或奋起反抗,这些反抗,“在子之室,操子之戈,原有已经僵化的普世秩序,当然就更显得无力延续了。”

人世间有没有普世价值,说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想想又很简单,因为所有的人毕竟都在追求幸福,而且归纳起来,就会发现人类所理解的幸福大体上都相差不多,无非是物质生活上的最低限度应该怎么怎么样,精神追求上起码应该怎么怎么样。如果只说些诸如生命、自由、平等、正义、机遇、和平、公正的概念,论证起来会很麻烦,但如果如联合国所通过的那些有关“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规定的那样,在涉及种族、妇女、儿童时,应反对种族歧视,不能有任何人格侮辱;要保护妇女合法权利、同工同酬、反对家庭暴力;要保护儿童,反对使用童工;要维护“移徙工人”(指在非国民的国家将要或正在从事有报酬活动的人)在宗教信仰、经济地位、语言交往、身份认同上的自主性与不受歧视,所有这些方面,我们,或者说无论哪一种文化背景的人,都是应该赞同的。这里需要说明的,就是我们国家在所有这些“公约”上也都郑重签了名,问题只在于不宣传,不讲解,不教育,不在此基础上求得全民的共识。能不能完全做到,是不是还需要加上新的“修正案”,这是另一回事,但相信只要是人,在价值取向上就有着可共同协商而不是武力征服或压制言论的基础,这首先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共识,尽管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

我承认,它只是梦想,就如康德当年也做过关于“永久和平”的梦一样。

这一年,看了艾伦·布卢姆的《美国精神的封闭》,深切感受到我们三十年的开放有可能导致另一种形式的封闭,即对思想、对理论,对深度问题,连同对政治的封闭与厌恶。在一个几乎完全受舆论控许倬云:《观世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8页。

制的社会里,如果“理论有禁区,娱乐无极限”(这是我在看一个低俗不堪的节目时随口说出的两句话),如果我们的大学不再是“思想自由的岛屿”(见索尔·贝娄为该书所写的“序”),如果我们的通识教育不是帮助学生们提出“人是什么”这一大问题,不去讨论学生们的潜能为什么一定会超越自身的限制,并由此思考人性问题,不去引导孩子们意识到“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既非一目了然,亦非无从寻觅”,但只有持续关注这一问题,“强烈的求知欲与严肃的生活才有可能”的话,“自我得意中的自我封闭”就几乎会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

布卢姆在“前言”中说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我不认为过去的一切都很精彩。我描述了我们现在的处境,我不打算与过去做任何比较,以此来赞扬或贬低我们自己,我只是想阐明什么对我们有价值,以及我们的处境有何特点。”

后来,我看到了一本书,书名就是《行走的梦想》,一个名叫兰泊宁的女孩子写的,十分感人。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对她竟如此的难,而我们,却并不懂得珍惜。于是,我就决定把普世价值理解为对我们所有人而言的一个“行走的梦想”。

这一年的年底,我飞去福州,参加一个有关“信仰的缺失”的学术讨论会,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古老的问题上,这就是“如何认识我们的时代?”,或者说,“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信仰与信念的区别是什么?我们有什么经验(休谟称之为活泼的印象)支撑起自己的信念?”

人无信则不立。

这里的“信”就指的是信念。如果说信仰指的是一种对至高存在和代表终极救赎的内心态度的话,信念则指的是一种根据概念性事实(休谟称之为一种活泼的印象或知觉)而作出的可然性推论,比如,我们知道我们已经被纳入了世界历史的范畴,我们的历史书写离不开人类史;特别是近代史更是与西方的历史发展紧紧纠缠在一起;比如我们知道只要是人类,无论何种民族、何种语言、何种时代、何种阶级、何种文化,都有自己表达对生死婚嫁的既定仪式;比如我们都知道在食、色之外,都还有对阅读、交流等不可见的精神价值的追求,等等。所有这一切,按照康德的说法,就是“共通感”,或人类所具有的“主观普遍性”。

这种“主观普遍性”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是如何具有了普世性的;为什么说它是道德绝对命令(就是说是出于义务而不是合于义务),而我们的教育观念又因为缺失了这种“主观普遍性”导致了怎样的后果,这恐怕真是一个时代所回避不了的问题。

我承认:“共通感”、“主观普遍性”、“普世价值”,作为信念,你永远无法证明其存在,但又正是我们这些残缺不全的人所必须或应该具有的“行走的梦想”。

同类推荐
  •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柏林墙

    柏林墙

    本书作者提供了柏林这座城市简要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冷战在柏林的表现,从东西方的对垒、前东西德的成立、柏林墙建造的前因后果,围绕柏林墙发生的种种事件,一直到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倒塌,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的关于“我是一个柏林人”的著名演讲等。
  • 全球打黑行动

    全球打黑行动

    本书是一本最新的全球打黑档案,以各国政府打黑大事件为主要线索,囊括了全球跨世纪的打黑大事件及过程。
热门推荐
  • 血嗅蔷薇

    血嗅蔷薇

    心如猛虎断得三两心相随细嗅蔷薇斩不断的却是万千佛心菩提今生绝不是我孤单血冷只是望得来世轻念,转生归眅,世事轮
  • 地球修真者

    地球修真者

    权势?我的小弟是地下世界的大佬。财富?随便扔一颗灵丹出去,全球的大富豪们都争着抢着要。美女?嗯,修道之人,还是要以修炼为主的,拒绝是必须的!
  • 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下)

    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下)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 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 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 有的带有穿甲弹, 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 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 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 幸福缓流

    幸福缓流

    其实,这只是一个人简单生活的简单经历,因为有所选择,所以努力。生活里很多人和事,是我珍惜的回忆,虽然可能已经来不及,但是,仍要说出:我有空的时候,以某种方式,想念你。
  • 宋史论稿

    宋史论稿

    本文集所收作者作品共三十篇,其中有关宋史者居多,另有几篇探讨了前后朝代的一些问题,还有两篇为书评性文章,故取名《宋史论稿》。
  • 械宇

    械宇

    无尽轮回,械宇争锋。。。。。。。。。。。。。。。。。。。。。。。。。
  •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吴言,一个新时代四有混混,在破处的前几个小时,因女朋友学雷锋做好事,帮老太太修电而悲剧身亡!吴言,大唐尉迟恭的私生子,从小山林中长大,吃狮奶长大,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救李小二等人,身中三十七箭身亡!两个风马牛不相极的人重合在一起了,只是身为现代的吴言比较倒霉而已,重在大唐!混混,流氓也!做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有那啥的四有混混,既然来到了万国来朝的大唐贞观年间。那么就要做一个兜里有钱,身上有权,手里有人,床上有妞的四有纨绔!唉~为啥像我这样的人到哪都低调不起来呢。吴言如是的想着!纠结很是纠结!本书只为一乐,不为正版历史!有恶搞成份,不喜者木有办法!
  • 肆意仙途

    肆意仙途

    死亡在前面等待着他,但就在死神摸到他的身边的时候,脑海中沉睡的记忆却被唤醒,人生由此改变,当年的无辜含冤将在他傲世的功法下清雪,但未知的前途却是扑朔迷离。两次的转世使他明白本源何处,那高高在上的法则原来都是虚妄。他抗争,但他也痛苦;他疯狂,但他也快乐。他为毁灭令人厌恶的权威和虚伪的法则而建立了强大的势力,但这势力难道就是最终的真实吗?一个现代社会之人在拥有了傲世实力再度返回那一片古意的修真世界当中,只能在迷茫中摸索前进------矿渣一朋友送了一个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进去玩玩,群号27846849推荐佛之心作品《至尊盗修神记》,奇幻修真,《汉末霸图》,架空历史,作者风云无痕大家看看去。
  • 异世飘渺录

    异世飘渺录

    一场魔法与仙术的对抗;一次仙佛与神魔间的侵略战争;异界与地球强者互相存在的结合版;一本不一样的玄幻,带你领略不一样的风情。强大的仙术与魔法。
  • 当年天上星

    当年天上星

    当你见到天上星星,你是否会想起我?怀念当年星光闪耀的时代,于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有的是失败,不只是成功。有的是前途艰难,不只是呼风唤雨。我心中,我生活中,我笔中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