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800000053

第53章 二零零五(2)

这种历史主义或历史-政治的话语所针对的是柏拉图关于理念论的“知识与真理”的话语和霍布斯关于统治权的合法性的“哲学与法律”的话语;这两套话语着眼于秩序与和平,着眼于统治权在契约中的和平诞生;通过对战争说“不”而抹杀了“征服”,通过抹杀“征服”而使统治权“完全彻底代表人们的权利”,“如此建构的统治权承担着所有人的人格”。其实在福柯的论述中,他的历史-政治的话语也针对的是那种“历史仅仅是权力自己描述自己的历史,权力使人讲述自己的历史:这是权力讲述的权力的历史”。也许作为“正史”所讲述的中国历史,就一直是这样一部“权力讲述的权力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也体现着历史-政治的眼光,也充满了征服与尔虞我诈,但其却只体现出一种功能,这就是为政权的合法性提供天意或民心的辩护。所谓在中央电视台“黄金强档”时段所隆重推出或即将推出的“鸿篇巨制”《雍正王朝》、《康熙帝国》就是现代人眼中的“权力史”或“政治史”。

而福柯的历史-政治的话语说的是“理所当然,战争决定了国家的诞生:权利、和平和法律从战场的血腥和泥泞中诞生”,就是在国家、权力和法律下,战争也仍在继续,所以福柯才强调“政治是战争通过其他手段的继续”,强调“不是统治者的诞生,而是臣民的制造:这就是基本主题”。就“臣民的制造”而言,“我们屈服于权力来进行真理的生产,而且只能通过真理的生产来使用权力”。

真正对福柯的历史-政治话语构成挑战的是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

如前所说,古典政治哲学探讨的是政治现象的本质以及“理想中”的政治形态,比如柏拉图,他们一般来说不具有历史的眼光,也“不关心甚至蔑视纯粹的历史事实”,施特劳斯为他们所提供的一个解释是“他们生活的条件更有利”,所以他们才坚持思想的真理性。施特劳斯认为他自己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宁、迫害与屠杀横行无忌的年代,所以他必须把现在发生的事理解为以前已有的一些事的“改变或变形”;就知识领域里的相互渗透而言,分析和澄清现代观点也首先需要一种历史的眼光。但问题在于恰恰是历史主义最终导致了西方的危机,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历史主义占了统治地位的年代里。施特劳斯说,“认为所有的人类思维与活动,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历史情况,其结果证明不具有理性的目的或意义”,这简直就是“精神错乱或曲解”。施特劳斯自己所坚持的历史主义指的是“放下自己的问题而注意他们的问题”;既然有那么多思想家自称自己的思想是真理,那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他们,对待他们所宣称的真理,“努力获得对过去思想的真实历史的理解”。

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知识衰退的时代(而不是通常的基于进步、相信现在的观点优于过去的观点);也只有在知识衰退的时代,历史研究才可能获得它的哲学意义,这就是过去的学说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因为那是一种并不从导致我们目前的危机这一前提出发的学说,也只有这样的学说才有可能在实用与真理之间作出区分。施特劳斯说,我们必须把过去的学说或者作为真理加以接受,或者作为谬误加以摈弃,或者在比较中承认自己无法作出决定,因此也就等于承认自己有必要思考和学习比现在所知道的更多的东西,总之,只有一种面对真理的态度,而不是仅仅靠“他们的学说只是他们时代的反映”或“从心理及经济原因来推断他们的思想”,我们才可能获得“为理解所需要的开放性”。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西方政治哲学,无论是古典的还是近现代的,也无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他们的政治观念之所以成为“政治哲学”,就在于他们讨论的是真理问题,是本来意义上的公正、合理的政治秩序和“美好生活”。

这恐怕也是西方哲学所具有的生命力之所在。

总之,在施特劳斯看来,现代对进步的信念、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观点,都与构成现代性危机的相对主义或历史主义有关。而在福柯看来,必须反对总体性话语的专制及其所确定的等级制度,为的是使批判局部化,“局部化批判的这个最主要的特点实际上指出一种自治的理论生产,而不是集中化的,也就是说它不需要统一体制的认可来建立它的有效性”。局部化批判的相应效果在于发现历史上的那些“屈服的知识”、“人们的知识”(非概念化的、一直被贬低的、幼稚的、低等级的、在真理与科学层次以下而从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知识,如有关精神病院、麻醉剂、监狱、监管措施、性反常的归类等等),因为这些知识尽管一直存在,但却始终被压制着、掩盖着。施特劳斯说:“从高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比从低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更有把握。在根据低的观点理解高的观点时,人们必定曲解高的观点,而按照高的观点来理解低的时,人们没有剥夺低的观点充分展现自己的自由。”但福柯未必会同意他对“高”与“低”的划分,且不谈那种俯视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贵族气派,福柯马上就可以用“事实”证明那些“低的角度与观点”恰恰是因为有着更为强大的(自然也就是“高的”)权力与真理生产机制的曲解、压制与剥夺才始终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自由”。施特劳斯可能会承认有这样的“事实”,但哲学,比如政治哲学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超越“事实”,“在本质上超越所有可能的人类现实的东西:永恒与完整,或人类灵魂对永恒与完整的自然倾向”。

我们只能承认在比较中无法作出决定。我们有理论上的追求,我们也生活在我们的现实之中。也许“无法作出决定”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相对主义或历史主义的倾向,但如果认为这种相对主义或历史主义本身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或为我们的文化心理、经济水平、时代背景所决定的,那么相对主义或历史主义本身就又成了一种“绝对”的东西,“这最终导致对历史主义的产生作非历史主义的理解”。

对于这一问题,拙文《历史性的永恒问题》(《开放时代》2001年第8期)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讨论;本文只是想结合福柯有关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国家种族主义的论述,讨论一下恐怖主义的问题。

“9·11”事件打击或教训了美国吗?在一盘录像带中,本·拉丹承认他是这次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但否认自己是恐怖主义分子,因为世贸中心的双子塔楼和五角大楼都是“合法打击的目标”,因为它们支撑着美国的制度与精神;至于杀死的四千五百三十七人也不能说是无辜的,因为他们“不是平民”,而是效力于美国制度的人(2001年11月12日《参考消息》)。这就是说,在本·拉丹心目中,他还是把“平民”与美国的制度与精神区分开来的,他所要打击的不是“美国人民”,而是“美国政府”。

那么这次恐怖袭击真的打击或教训了“美国政府”吗?结论显然恰恰相反;这次袭击非但没有打击、削弱“美国政府”,反而给“美国政府”帮了大忙,换成福柯的话来说,就是使“美国政府”终于找到了一个“服务于社会保守主义整体战略”的机会——而本届政府无疑是近五十年来美国历史上最为保守的一届政府。正是通过这次恐怖袭击,小布什作为在一片争议声中步入白宫的“弱势总统”一夜间成了美国人民的英雄,受到举国上下空前热烈的支持,使“美国政府”更可以在“国家保卫社会”的名义下撇开国会通常都会有的制约而单方面采取各种“保卫(控制、限制)社会”的措施,比如通过反恐怖法案,扩大联邦执法机构的权限,强行要求美国的主要媒体识大体、顾大局,注意“保密并与政府保持一致”,甚至撤换了想发出一点不同声音的“美国之音”的电台台长;至于在强化飞机安全措施、扩大监控电话范围、“从不遗余力地避免无辜者蒙冤的民事司法跨越到以利己为原则、不通过正常法律程序而拘捕涉嫌人员的军事法庭”,以及大幅提高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强化军事机能等方面,就更是与“9·11”恐怖袭击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了:这件事促使或推动着美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的口号与民族主义的激情下从第一种意义上的“保卫社会”迅速进展为第二种意义上的“保卫社会”——这种进展从内部来说是美国人民自己造成的,从外部来说又是这次恐怖袭击促成的,尽管又都是他们所不愿意的(也许恐怖分子是愿意的,他们不知道应该把社会与国家区分开来,在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中,也从来就没有把社会与国家区分开来过,那里全民皆兵,每个人都只作为政治分子存在着)。

“9·11”恐怖袭击确实打击了美国的制度与精神,但不是恐怖袭击本身,而是借助于美国政府的力量使这个国家可以理直气壮地“保卫社会”以对付另一个种族、下等种族、反种族的生物学上的危险。这正是对美国的制度与精神的打击。

同类推荐
  • 一种寂静叫幸福(华夏作家文库)

    一种寂静叫幸福(华夏作家文库)

    萧萧春雨:我深深体会到,不静下来思考,是无法写作的。天界:那肯定。你看别人坐在那里,洋洋洒洒。一个晚上写出几首或几十行的诗歌,那是好诗吗?会有好语言吗?写诗就是经历一场战争。而战争,哪有不用精力和高度思维的?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本书是故里食物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主要部分共分4部分:鲜、清、境、人,这些文章均围绕美食展开,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文章语言纯朴,文字清新,适合广大休闲文学爱好者阅读。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留水借山情愫浓

    留水借山情愫浓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散文的结集,共4章。“桑梓觅踪”回顾童年及少年时代艰难求学历程,尤其对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间悲剧有十分真实的描写,读来唏嘘不已。“有缘三花”是老三届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有沸腾的校园,有……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热门推荐
  • 黑帝小娇妻:非常彪悍

    黑帝小娇妻:非常彪悍

    刚刚完婚的她,却发现自己的未婚夫...上天早已注定他们不能厮守。他感谢上天让他遇上了她。“龙宇翔,你丫的。你不要脸。怎么不穿衣服。”某女对着墙捂着脸,从手指的缝隙中可以看见一丝丝的红色云彩。“诗诗,我们现在可是在家里,在家里不穿衣服很正常啊!”某人心情大好的看着站在墙边的某女。他们的故事,从她离婚后展开.......
  • 我的浮生乱了谁的年华

    我的浮生乱了谁的年华

    当爱已成往事,追悔可还来得及?苏小灿,一个不坚强的女孩却越发让人心疼。她说:“对你,是爱,是执念,就算没有结果,但哪怕只有千万分之一我也不想错过!”
  •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的作品多半散佚,历代选录虽多,文字却颇有出入,有的作品真伪难辨,其生平事迹亦有诸多疑问。《李清照诗词选》选录作品以“王本”为底本,对有争议的作品和异文审慎去取,而后按笔者孙秋克所认定的李清照生平和创作阶段编排。注释一面力求简明扼要,避免过多征引,一面精选名家名作为例,以供读者参阅,所引原文过于艰深者,则尽可能用现代语来解说。评析部分希望通过诗性的解读,消解岁月的隔膜,令读者感受到李清照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行文风格则力避学究气。公元11世纪下半叶,宋王朝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李清照这样一位文学家。我们应当珍惜再珍惜。
  • 今夜:鬼敲门

    今夜:鬼敲门

    一场诡异的谋杀案打破了小村庄的平静,一次离奇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奇异的梦境、槐树上的飘荡女影、百年前的神秘古事、地底深处的无尽秘密??这些的一切究竟引出了怎样的惊世之谜?它们之间到底又有那些关联?“天呐,我的生活是怎么了!”
  • 妖王,非夫勿扰

    妖王,非夫勿扰

    她执剑一指,狂傲一笑,金戈铁马,醉卧沙场,运筹帷幄之中,笑揽江山美男。她狂,她傲,因为她有这个资本。且看,来自异世的她在这七国并立的乱世中,是如何俘获无数位帅哥美女的心,大放异彩,建立不世奇功,写下最为传奇的一笔。
  • 快穿游戏世界

    快穿游戏世界

    她莫名来到这个号称是快穿游戏的世界,为了活下去,只能完成任务。结果,这只是个游戏,而已。
  •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本书从儿童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结论,剖析了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性格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 探讨了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旨在如何形成家长适当的教育观念,如何为儿童创设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儿童所需的性格,帮助家长朋友们培养出平和而又理性、聪明而又智慧、善良而又独立、坚韧而又灵活、自信而又合群、明辨是非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 城中情缘

    城中情缘

    城中情缘的相遇相知相恨相离相爱,几位人物的韶华生涯、、、、、、
  • 流年伤不伤

    流年伤不伤

    一条项链夺走了她最心爱的人的生命,带着他们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她遇到了一个男生,朦朦胧胧的感觉,正当他们坠入爱河的时候,男生发现原来女生还爱着原来的他。“原来你一直在玩弄我。”这个项链好像被施了魔法,又一次沉痛打击了她,她哭泣的对上天祈祷,“我没有玩弄你,你是我的空气,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老天爷会网开一面让她的幸福回来吗?
  • 修真界军火商

    修真界军火商

    这是一个修真文明的世界。地下兵祖云帆携混沌图鉴而来。从此……手枪,狙击枪,火炮,坦克……风火轮,如意金箍棒,诛仙四剑……这些都将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