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800000022

第22章 一九八七

纪事

“文化热”的另一面就是匮乏与挣脱。把环境理解为处境与经历,把意识理解为文化与本能;什么是人的有限与偶然,什么又是基于改革开放这一现实目标与忧患意识而反省的哲学心态?

开始筹划一套丛书,我写的就是《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

文化与对文化的超越

当喧嚣一时的“文化热”又渐渐冷却下来的时候,一批“文化人”已在认真考虑如何突出文化之重围了。

“热”是一种表面现象,“热”的后面是“欠缺”,是“危机”;“文化热”就是“文化危机”。

“文化革命”后出现“文化危机”,这种危机导致“文化热”,这似乎顺理成章。

但“文化热”并不是对“欠缺”的填充或补偿,也不是对危机的扭转。我们大家都看得出来,前段时间的“文化热”主要不是建设性的,即不是从正面展开的,而是一种反省、批判、自我认识或自我扬弃。如果说它同样属于一种文化建设,那也是作为一种结果从反面获得的。

所以,“文化热”的本质是摆脱。“文化热”这一表面现象所掩盖着的是中国人对“文化危机”的摆脱。

感到了危机,同时也就感到了那种想摆脱的冲动或欲望。这就是中国人的心态,它并非是在响应谁的号召,而是因为危机已成为一种处境,一种感同身受的处境,所以才需要摆脱。

近十年来,改革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改革就是一种摆脱。

整个国家、民族在摆脱中挣扎。与以前的任何变革比较起来,近几年的一个最大特征在于这种摆脱不再是国家的或民族的事情,而成了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只属于他自己的处境问题。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这种处境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有了只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摆脱方式。招工、考大学、参军、当个体户、开公司、出国留洋,在一个角度上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摆脱处境的方式。这种骚动的广度与深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一种空前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自我的意识就是对自我的处境的意识。

自己就是一种处境,我是在某种处境中意识到我的。

所以自我意识不是一种心平气和或洋洋自得的心境的产物。意识到处境从来就不会是件轻松愉快的感觉,因为它必然伴随着摆脱。

但所要摆脱的到底是什么呢?

就是文化。

人面对自我,本身就等于面对着一种文化或一种“文化背景”。“自我”是文化的产物。人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这种文化。人就是文化。人的处境归根结底就是文化处境。

所以文化(也许说成“文明”更恰当)从来就是一种历史中积淀下来并拖住你、构成你的处境的东西。

任何文化活动不在长期积累中成为一种固定下来的观念、一种风俗习惯,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明;而这样固定下来的东西又一定是需要摆脱的。但作为一种哲学意识,现在所要处理的不是某种具体的观念或风俗,而是文明本身。

哲学是本身之学。在哲学家眼中,人问的是人本身,文明问的是文明本身,处境问的是处境本身,而不是具体的人、具体的文明形态或某种具体的处境。

中国哲学传统中缺乏的就是这种真正的形而上学意识或哲学意识。《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历来被视为是中国知识分子做学问的最高抱负。现实太紧迫,救亡的目标太有限,也无法使思想以其自身为目的,无法确立一种思想自由的精神原则。

但现在不同了。

当人面对的就是自我,想摆脱的也是自我,而“自我”无非是一种文化、一种处境时,它就超出了“改革”、“救亡”等有限的社会目标或政治、经济目标;也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忧患意识,而上升为一种真正的哲学意识。

真正的哲学意识一定是一种困惑中的意识,一种陷于“二律背反”或“两难处境”中的意识。因为哲学作为对思想的思想,它所想摆脱的那个自我、那种文明或处境,也就是思想本身。

自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以来,思想一直被认为是最本质的存在,是怀疑到最后不可再怀疑的万物的前提。这些过去被认为只属于上帝的存在,现在让位给人的思想或理性。这就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理性主义精神的最本质的特征。

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人并不就是思想。还有情感、欲望、冲动和爱。

于是,被思想的逻辑(比如在黑格尔那里)所构造出来的世界的完整性或统一性被打破了,人发现了自己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世界。偶然比必然对人来说更有价值,因为如果一切都是必然的,那人就谈不上自由。承认偶然性是对人的解放,这正是青年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所要阐明的一个观点。那正是一个从古典哲学向现代哲学转折的过渡时期。

如果世界并不可能被逻辑所取代,那么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就大可怀疑。

于是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有限性。

人承认自己的有限,也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这还不仅仅是个世界可知不可知的问题。人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过于相信科学、技术、理性、社会制度的一个后果,就是我们今天都能看到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各种各样表现人堕落或腐败的社会现象,其中也包括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人类活动。至于化学武器与原子武器的威胁,更使人们意识到如果说从前的人类还不具有完全毁灭自身的能力或手段的话,现在则已经具有了。

马克思看到了人的腐败,但他把这归咎于某种制度。他依然是乐观的,相信某种制度可以拯救人类。这正是他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西方哲学或现代西方思潮所不同的地方。

但我们,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已远远没有马克思当年那么乐观了。

制度依然是一种文化。现在的问题是要从根本上对人、对人的处境、对文化重新反省或重新认识。

这种重新反省或重新认识不再只是一种理性的活动。恰恰相反,认识的目的在于超出认识。人精神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超越功能就是这种“超出”之所以成为可能的本体论上的依据。

叔本华、尼采这些人可视为第一批想在传统的认识论模式(认识的根据或原因还是认识)之外重新建立一种非认识的本体概念的哲学家。这一思路正如海德格尔在以后所总结的那样:就像树的本质不会是树一样,技术的本质也不会是技术的东西。同理,纯技术的、纯理性的、纯认识的东西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成为技术的、理性的或认识的本质。

这就是说,文明的本质(根据或原因)也不会是文明。

20世纪以来哲学的最大特征就表现为在对传统认识论模式进行批判的同时,为认识或文明提供“非认识”或“非文明”的根据。

于是,各种具有非理性主义形态的生命学说,意志学说或有关人的本能、原欲的学说应运而生。

从对理论的怀疑进入对文化的怀疑,从对世俗生活态度的思索进入对超出文明价值之外的终极关切或终极价值的思索,从对生的思索进入对死(非生命的生命本质)的思索,中国的一代哲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无论从思想感情还是从思的深度上(尽管不免粗糙)都跨过了西方哲人们在几十年乃至近百年间所经历的那种嬗变。

当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意志、生命、本能、原欲这些非理性、非认识(在一个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非文明、非人为)的存在时,另一种同样被认为是超出人的认识、人的文明之外的存在出现了,这就是西方宗教传统中的上帝。

科学传统或理性传统与宗教传统共同构成西方文化的两大血脉。

当理性传统在自我否定中走向非理性主义时,宗教传统又开始出来拯救这个非理性的世界了。

在基督教看来,对人的失望或绝望正是上帝拯救的开始。

当人对自己的理性或认识感到失望时,本来也就可以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本能地放纵和把自己托付给信仰。

作为两种超出人的认识的存在,一个在下,一个在上;一个在后,一个在前;一个是地狱,一个是天堂。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中说,这种差别就像弗洛伊德的爱力(libido)与柏拉图的爱欲(eros)的不同一样,前者作为“混沌的、未分化的,本能的能量源泉”是一种“来自后方的推动力”,而“爱欲则完全与可能性相关联,这些可能性在前面牵引着我们,它是对融合的渴望,是关联新的人类经验形式的能力”,“它完全是目的性的,它永远朝着超越自然的方向前进”(《爱与意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89-90页)。

这就是我们在“摆脱”中所可能去向的所在。

但这又是一种无可选择的选择。

正是在这样的困惑中,中国的新一代人才有了那种可称之为奇遇的经历,因为周遭的一切都不再是外在于我的环境而就是我的处境,就是我想摆脱而又摆脱不了的东西。只有这样,意识才能达于它的极限,人才能在有限中体味到无限的存在,才能超出一切审美、伦理、意义、目的等价值而达到对人的生存的基本体验,即:“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环境:人,处境,经历。

意识:文化,本能,上帝。

在这样的思索中,我们已不知不觉地背起了自己的十字架。我们是自愿背起的。它既不是得救的信号,也不是忍受苦难的象征,而只标志着一种涉入存在的深度,一种要加以摆脱而又摆脱不了的处境,一种对生存本身所不可消解的悲剧性结构的意识。

原载《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不捞衣衫只捞人

    不捞衣衫只捞人

    宁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经”。庙里的菩萨非常特别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布局?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 坐言起行录

    坐言起行录

    把严谨的学术、深刻的思想和灵动的表达熔为一炉,内容包括:对20世纪前半期诸多文人作品的体会;对语言、思想和社会的一般性思考;教学、科研和培养学生的心得;日常生活的感悟。经由这些内容,一个当代的哲学教授和思想者的形象脱颖而出:从细节中触碰历史,于细微处显现气韵。以人文的姿态驻足或行走,回望或前瞻,沉思或行动,都表现出信心、希望、执着和努力。
热门推荐
  • 尘王溺宠:抢娶俏王妃

    尘王溺宠:抢娶俏王妃

    她是前世手段凶悍的特工首脑;他是齐楚国冷漠沁骨的三王爷……当诡计多端心思缜密性情乖张却惯于扮猪吃老虎的她,遇到冷酷无情俊美无俦权利倾天却腹黑狡诈的他,风云变色,情海浮沉。二十年前的一场割据战,大陆分崩离析。她穿越至此,却身负王族宝藏之秘,阴谋阳谋接踵而至,诡计倾轧,设计陷害,惊心动魄的较量,生死悬殊的追逐,最终谁主沉浮?!男强女强……【她扮猪吃老虎,他腹黑狡诈如狐】
  • 佑明

    佑明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明末清初这一乱世。英雄想要功成,何止万骨。更何况.却还是要为大明力挽狂澜。注定尸堆如山,血流似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宅男最平淡无奇的穿越。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白脸却附身于一个膀粗腰圆,野蛮至极的魁梧大汉......
  • 冷魅老公小娇妻

    冷魅老公小娇妻

    “我要离婚”她低着头他一把把她按倒,捏着她的下巴,无与伦比的脸颊面对面挨着她,"你以为你有资格谈离婚,嗯?"从不答应离婚却带回了一个怀孕的曲颜儿,三人共处一室……爱上你,是我的错……
  • 风水师:五行密藏

    风水师:五行密藏

    这个世界,存在很多未知。2004年12月26号,印度洋大地震引发海啸,一瞬间,夺走了千千万万的生命,举世震惊。没有人会知道,海啸发生的前一个时辰,在相隔万里之遥的中国北方一个普通的小镇上,一个中年术师通过方术准确的卜算出了这场灾难。这个人,就是我的师父。师父对我说,天机‘藏’的很深,很难窥测,有时偶尔露形也只是一闪而过,而即便能够窥测到天机也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生灵涂炭,却没有办法改变既定事实,在重大灾难面前,人类渺小的就像是一粒微尘……我们这里要讲的,是我那时候跟随师父学方术时所经历的事……
  • 灭秦系列第二卷

    灭秦系列第二卷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一切一切的传奇故事都来自他的智慧和武功……
  • 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体制问题有时候是政策问题。大的体制一般由国家来制定,小的一些体制则由我们自己根据地方上的实际情况制定。也就是说在国家既定的体制之下地方上仍然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探索、研究、确定和解决,即制定符合地方教育发展的体制,或者说存在着如何把国家好的体制变为符合基层实际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政策体制的问题。
  • 甜蜜烙印:你是我的真爱

    甜蜜烙印:你是我的真爱

    “'恐龙妹',你别过来,我怕你了。”“哼,我要报仇,”说着刀向他刺去,“啊啊啊”童心童鞋尖叫着,“啊哈哈,小样,看你怕成那怂样,开玩笑而已啦”“靠,你当我好耍啊”“是啊”“特奶奶的个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恐龙妹早已笑抽。恐龙妹!?OMG!?(其实不是啦有条疤而已)”恐龙妹“初遇童心暖男,再遇冷面校草,到底”恐龙妹“会落谁家?她的几个不同类型的朋友又会遇到哪个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呢?大宠小虐型文,还有点搞笑哦~
  • 老公大人请息怒

    老公大人请息怒

    她遭人渣陷害,被送给其他男人,惹得他怒火冲天,“既然你这么想嫁入豪门,我成全你!”一个月后,大婚的消息荣登头条,她晋升为豪门主母。婚后,他流连花丛忘返,她恪守本份顾家。在这场无欢无爱的婚姻中,原谅他早已失了心。
  • 兽医出逃记

    兽医出逃记

    邬木槿觉得,上天对她其实是不薄的,要不死后怎么能借尸还魂了呢?可,还魂就还魂嘛,为什么偏偏这个身体的主人竟然是一个住在山洞里的原始人?好吧,原始人就原始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吃素咱就种菜,要吃肉咱就打猎,反正这具新身体力大无穷、吃嘛嘛香,而且还自带神奇“药田”,连生病都不怕了。但,兽人是什么意思?自己还有一个容貌俊美的夫君又是什么意思?邬木槿突然觉得这个“原始社会”一点儿也不“原始”,于是她逃了,流流浪、治治病,顺便躲着自家夫君的追踪……
  • 凤凰吉祥

    凤凰吉祥

    凤凰族唯一的女君,惜墨那叫一个得瑟。不过,鸟生不如意之事常有。比如说,一不小心成了剩鸟;再比如说,相亲时认错对象;还比如说,逛妓院时撞上熟人,而且那人还是相亲的错误对象。可怜的惜墨,鸟生从此唧唧歪歪,不再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