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700000006

第6章 一九八六(2)

科学理论,是从哪一点迈出第一步的?科学理论,如何从简单、低级形态向复杂、高级的形态过渡?传统的回答(也是直观的回答)是:科学始于观察,科学家在开始阶段就像勤劳的蜜蜂采集花粉一样辛苦地收集事实;长年累月,科学家总是不断地给知识的大厦添砖加瓦;理论的涓涓细流终于汇入体系的长江大河,最后流进真理的海洋。波普尔首先把他那证伪学说投向这熟悉而又简陋的理论,他听到了理论框架开始发出破裂的声音。他丢弃了这个陈旧的说法,提出了一个具有极度变革性的科学理论发展的动态模式。这个模式可以简略地概括在以下图式中:P1→TT→EE→P2。这里的P即问题(Problem),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什么地方出了差错,或者是由于发生了某种意想不到的事件。这既可能是有机体(从原生动物阿米巴到最高级的人)通过演变而适应环境,也可以是科学中理论与观察的矛盾。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理论上有所建树的首要条件。式中的TT即试验性理论(tentativetheory),问题和理论是以某种方式一起产生的,理论是大胆的猜测和假设,是自由的创造,是解决问题的尝试。式中的EE表示排除错误(eliminationoferror),即对解决同一问题的各种理论用实验进行批判和反驳,找出什么地方出了错误。通过这种排除错误的检验,淘汰掉不合适的理论。波普尔强调,被证伪的理论不是毫无价值的,它们为选择最好的理论作出了贡献。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通过了严峻的实验检验,暂时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波普尔的这个模式可以概括为:科学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后面的问题已经不是开始时问题的重现,科学理论在经历了一次这样的循环之后,还会按这种节拍发展,愈加趋于高级。

波普尔的这个模式,意在打破两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一个是,理论是对现实的概括和反映,它好像是一幅外部世界的图画。反映有是否准确和全面的问题,图画有是否相像的程度问题,但其本质总是一个照相或摹写的问题。波普尔坚决否认这一点,他认为理论只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理论如果未被否证,永远是假说或猜想。另一个观念是,科学的进步在于观察的积累。波普尔主张,理论的进步在于经验内容的丰富,对于世界的情况告诉我们的东西越来越多。但一个理论说得越多,它排斥和禁止的东西就越多,因此否证它的机会就越多。在理论之间存在着竞争——一种达尔文式的生存竞争,较好的理论推翻较次的理论,内容丰富的理论取代内容贫乏的理论。

三、世界3——知识和文化的王国

如果说人是造物主的得意杰作,那么人类开出的精神之花则是这个宇宙中的精华之精华。然而,这艳丽的精神花朵使人类陷入了多深的困惑之中啊!这种困惑纯属哲学性质,即:人类的精神产品的本体论地位如何?请思考这个例子,美丽的维纳斯使人赞叹,若究其根本原因,是她的“质料因”还是她的“形式因”呢?

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否定前一种原因,因为维纳斯之美,和塑造她的是大理石、石膏,还是别的什么质料,是没有关系的。她的匀称、和谐、美以及凝神的表情,使她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人体美,也就是说,这种“形式因”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这和大理石、石膏等物的物理属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既然维纳斯有自己的自律性和自足性,人们似乎有理由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赋予她一种实在性。另一类例子是“数”,自然数是人类的发明,但它们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不再受人的意志的支配。

我们来看一看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可以姑且假定它是正确的定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它的存在既和某一个叫哥德巴赫的人把它提出来无关,也和另一个数学家(我们希望是陈景润)对它作出严格的证明无关,它的存在是自然数本身决定的,和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类的一切精神状态无关,这种独立于人的意志和精神,自身独立存在的东西难道不应该具有某种实在性吗?

波普尔认为,把上述产物放到他的世界3中,能得到更合理的解释。他把一切存在或实在归结为三类,或者说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波普尔把物理对象的世界称为世界1。他说:“我准备接受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按照这个出发点,首先只有像桌子和椅子、石头和橘子那样的物理东西才被称为实在的。”其次有人的主观经验的世界,他把这称为世界2。世界2的实在性可以从它和世界1的相互作用中得到证实。比如,登山运动员的决心使他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去攀登顶峰。世界3则是人类的精神产物,如语言、故事、神话、科学理论、艺术作品等等。

许多属于世界3的东西具有物质形式,例如书籍、雕塑、绘画,这时它们既属于世界3又属于世界1。但它们之所以有意义是由于它们的内容:书的版本不同,但书的内容是一样的,这个内容就属于世界3。

世界3是世界2的产物,但世界3的很多对象一旦产生,就有了自主性和自律性,并不一律和产生它们的世界2共存亡。前面所说的数论中的定理就是一例。数学家发现素数的性质,和地理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是一样的:它们存在于人们未发现之前。

人们很容易把世界3归结为世界2,波普尔指出,世界2是思维过程,而世界3是思维内容。人的思维过程、精神活动不能与另一个人的过程,或他自己在另一个时候的过程发生矛盾,但他的思想内容却可以和别人、别时的思想内容矛盾。

两者属于不同的世界。

世界3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对世界1的作用上。人类按照科学技术理论和预先制定的建设计划修水库、建工厂等等,大大地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当然,世界3必须以世界2为中介才能对物理世界施加影响,因为只有在人的头脑领悟和理解了那些理论和计划之后,才能产生行动。但是它在改造世界方面所起的工具作用,其实在性超过了卡车之类的物质工具。

四、结局:证伪学说被证伪了吗?

波普尔的《无穷的探索》一书,我们择其内容大要就简单谈这三点。波普尔的高论虽属一鸣惊人,却远非千古绝唱,使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的名角还要接二连三地粉墨登场。

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库恩是继波普尔之后迅速升起的一颗新星,而且其灿烂耀眼的程度恐怕要使波普尔的光辉黯淡几分。库恩关于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发生,关于范式、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在科学哲学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而且在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波普尔和库恩终究免不了要发生碰撞,他们在70年代作了一次正面交锋。当波普尔向库恩的“常规科学”概念提出挑战时,库恩反击道,波普尔把一些罕见的、特殊的事例当成了科学研究的代表,他把科学事业中暂时性的革命特征赋予了整个科学事业。波普尔把批判、竞争、反驳当成科学的标志,但相反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停止或抛弃批判性争论是正常科学活动的标记。只有在基础发生动摇时才会出现批判性思考,才必须在竞争的理论之间作出选择。不少人认为库恩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一个向波普尔的学说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的是他的学生拉卡托斯,这是一颗短暂地发出光芒、消失得过于匆促的新星。拉卡托斯在匈牙利事件之后逃到西方,当他四十岁时才进入波普尔思想的力场之中,并迅速地从迷惑他二十多年的黑格尔思想的梦魇中清醒过来。可惜他在波普尔还健在之时就因病早逝。拉卡托斯虽然是波普尔的弟子,批判起先生来却是毫不客气的,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概。拉卡托斯指出,科学史上大多数知名的科学家并没有按照波普尔的证伪精神行事,他们不认为一个科学理论遇到实验的反面证据的驳斥就立即被证伪,就应马上抛弃。理论有很强的韧性,科学家们往往要长期坚持他们的理论,不顾反例,或者试图消除反例。这个学生居然这样挖苦他的老师:“波普尔,这位带头的证伪主义者,从来没有写过任何科学史;这可能是因为他对伟大科学家的评价太敏感,以至不敢用证伪主义的风格歪曲历史。”不过,按照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波普尔的学说还没有被科学史的事实证伪,因为它比其他几种科学哲学理论能对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说明。

由此观之,波普尔的学说似乎已经走上了从中兴到末路的行程。但是,它可能具有更深刻、更久远的价值和意义。这话包含两层含义:一、它的启发力现在并没有消耗殆尽;二、即使它为别的更好的理论取代,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从波普尔和其他人的理论的兴衰的命运,我们似乎可以大致提出这么一点解释。有创见的理论家在构建他们的理论时,往往抓住一个前人未见的出发点,这一点的深刻性、丰富性和可展开性决定了理论的感染力和发展前途。波普尔的出发点是科学与伪科学理论的划界问题,他的这个出发点是新颖的,体现了他那生气勃勃的洞察力。这是就理论的内在素质而言的,理论的前途还与社会条件、时代需求、人们的心理准备有关。但也正是这个出发点,既赋予理论的生命力,同时又使它受到局限,因为这一点将决定理论的视野、结构、方法,它与其他学说的亲和力和排斥性,它毕竟只提供了一个角度。也许最理想的办法是寻找几个坚实的出发点,对理论作大视野、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式铺陈,但妄图追求包容一切的理论没有一个不是空洞贫乏的。这也许正是波普尔所说的,高概率(即稳妥、保险性强)和内容的丰富性是成反比的。

原载《读书》1986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守岁白驹

    守岁白驹

    本书是郭敬明三本散文之卷二,收录了《崇明春天》《天下》《四季焚香》等精美散文,以他的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的文章为主要内容并加以增补,此次他亲自修改和编订,甚至对文章题目做出全新修改,将年少时期最初的创作整装呈现。《守岁白驹》书名意指留下这本书,化成一匹白马,守望曾经的岁月。也许过去已是一座再也无法回去的空城,但是,至少有这样一本书,代替作者,代替所有过去的人,以示纪念。
  •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主要内容包括“中枢”在变革、改革,从国务院开始、西部开发亮点多、西部开发新气象、无边光景一时新、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等。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长篇哲思抒情散文《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身患尿毒症后,在透析治疗间隙坚忍写作的生命笔记。是他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他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探索关于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态、向上的精神……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在幽默旷达的行文中,史铁生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照亮了黑夜中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的人生疑难。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热门推荐
  • 美人堆里

    美人堆里

    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美女出现,租房子也有美女和他合租,就连隔壁的邻居也是美女,对面住的也是美女,真可谓是美女成群,他简直就生活在了一个美人堆里,面对众多美女,那他是怎样选择他的人生的呢……
  • 九十九步杨柳树

    九十九步杨柳树

    记得在那棵杨柳树下见一面初恋你的我,记得在那条路上回忆当时暗恋你的我!
  • 特战雄风

    特战雄风

    向天问,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部队总队长,后被中国龙组击杀,穿越到天明大陆,从那里展开了一场不一样的特战。。。。。。。。我用我血,吞敌蚀骨。我用我铁,碎敌锋械。我用我魂,扬我龙威。龙若被困,舍身成仁。龙炎在此,犯者必死。
  • 丞相的世族嫡妻

    丞相的世族嫡妻

    大婚之日,夫君与庶姐合谋,逼她交出家族藏宝库的秘密,咬舌自尽。再睁开眼睛,成了本朝丞相大人冲喜而娶的低贱农女嫡妻。夫君的心思难猜,家族关系不好处,后园中更是美妾无数,连公主也要来凑热闹,有丞相大人这座靠山也不错,欠她的,她一一讨还!
  • 黄泉purgatory

    黄泉purgatory

    帕维尔一族,曾被称之为“傀儡制造术”第一的种族而名垂青史,而这个种族由于战争,被迫隐居了起来。葵竹,帕维尔一族的青年,被誉为“傀儡制造术”与“傀儡操演术”的天才,但由于曾涉及人体试验这一领域而被逐出了帕维尔一族······
  • 笑话王中王:幽默调皮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幽默调皮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系列收集了大量的幽默故事,一则笑话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喜悦,一则笑话可以使我们获得轻松解压。只有在一个轻松幽默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才能笑对人生。
  • 都市女修仙之九天玄女

    都市女修仙之九天玄女

    穆天歌,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意外救下一银发男子,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都市中,她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殊不知,她单纯的外表下,有着许多不一样的身份,当魔族王者再度归来,她的记忆恢复,牵引出的又是怎样一段刻骨的三世爱恋?今生的他们,又能否厮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报告总统,我们不约不约

    报告总统,我们不约不约

    林瑾之遇到慕至则之后,人生的首要目的一个字——逃!作为一个战地小记者,她原本的人生信则是报道新闻,走上成功巅峰,迎娶高富帅。但是遇到慕至则,她的一切美景都化为了泡影!莫名被劫持到陌生的庄园,她一心只想逃。等终于从那个男人的身边逃走之后,却是芳心沦陷,逃无可逃!全华夏国荧屏都被男人大篇幅用来求婚广告,走两步就遇到不明真相的群众高呼在一起。好脾气的林瑾之终于怒了,暴走对着男人抗议。“总统,我们不约!不约!”
  • 帝王宠之卿本妖娆
  • 绝恋:一妃倾城

    绝恋:一妃倾城

    前世的情缘将她羁绊,风度翩翩的白衣男子频频出现在她的梦境之中。她终于见到了梦中的男子,但是却始终遥不可及。几番曲折,几番别离,最终,他们在战场上相逢。再见她时,他愕然,嘴角噙着笑,他迎向她手中的利剑。“不要哭,来生,我定当守候在你身旁!”她发誓,来生,她定要将他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