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700000041

第41章 二零零七(1)

纪事

3月初到香港,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举办的活动,纪念《二十一世纪》创办二十周年,祝贺其实际负责人刘青峰光荣退休。

10月初去欧洲参加“中国与欧洲”对话会,会议从形式到内容都大而无当,主会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分会场分布欧洲二十多个城市,我的分会场在巴黎,返回北京又得再到布鲁塞尔出发。

我们有共同的经历

萌萌过早地离开了,给我们留下一个巨大的感情与思念的黑洞,各种思绪都指向一点,似乎不能逃脱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她平时的音容笑貌,她的精神气质,她身上与生俱来的诗意和忧郁,都清晰地、毫无减损地存留在我的心中。在各种印象、记忆和情绪的背后,是那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命运啊,你为什么这么残忍,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把我们的朋友带到另一个世界?我们还有那么多话要说,那么多事要做,还有那么长的路要一起走!

萌萌是海南大学的教授,还有一个我说不清楚的学术职务,其实,这个职务到底是什么,我一点也不关心。甚至,萌萌最近编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文章,我也不太关心。虽然,萌萌在学界很活跃、有影响,广结人缘,而且我们曾经联手经办过一些学术活动,但我没有把她当成一般学术界的同人,我一直把萌萌当成自己的私人朋友,就像那些与自己共同经历过1966年到1968年不平常岁月,一道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艰苦日子的老同学和战友一样。

“战友”可能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在我们多年流行的意识中,它带有鲜红的色彩,代表一段光荣的经历,一般不在革命队伍中的人,是不宜用这个词的。

我也不想用,但我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在萌萌身上我特别看重的东西,我们作为真挚朋友彼此看重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经历,以及在这种经历中惊人一致的思考、探索,相同的追求与价值判断,以及类似的磨难。

记得是在1982年夏天,因为周国平、赵越胜的关系认识萌萌的。我们一帮人去八大处玩,回来路上,走得很分散,一段时间碰巧就我和萌萌走在一起。我知道她和我一样是硕士生刚毕业,就问她的专业和兴趣,她说她研究西方文学,我想当然地认为那么她一定精通英语,可以读莎士比亚的原着,就和她大谈英语和莎士比亚。萌萌坦诚地告诉我,她并不懂英语,最能表达她的思想的论文,是一篇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的文章。

谈到易卜生和《培尔·金特》,萌萌一下子来了劲,滔滔不绝,讲得动情和忘情。我很快就把握了她的思路,她做论文,完全不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做文章,她是把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对人生意义的求索和文学上某个合适的范例结合起来,借助于这个形象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来展开自己的追问与思考。尽管没有谈莎士比亚,我还是感到哈姆雷特王子的灵魂与我们的谈话纠缠在一起。可以想见,萌萌是有过大悲大苦的,和哈姆雷特从个人的悲剧升华到对人间普遍苦难产生悲悯从而发出“整个丹麦是一座大监狱”的悲叹一样,萌萌从个体的遭遇上升到人间的不幸,她既要得到个体的超脱,又要寻求普遍的解放。

从谈话中,我知道萌萌的经历和我有许多共同之处:从孩童时代就体会到的天生不平等,把灵魂的得救寄托于被革命队伍承认和跻身于革命队伍,1966年的狂热,以及随之而来的幻灭、思考和受到打击。

萌萌从北京回武汉时,我们好多人都去车站送行,萌萌似乎经受不起与朋友离别,她声音发抖,眼中噙泪。她在无法表达时给大家念了一首自己诗,我依稀记得第一段是这样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哪一段回流/哪一场暴风雨里/我失却了我的清绿/变得浑黄”。诗句使我震撼,我感觉到,这既包含对生活和自我缺失的巨大之痛,也包含对生命超越性的执着。这是一个经历过苦难,不以单纯自豪的女人;这是一个没有被磨难击垮,在复杂中坚持单纯信念的不屈的女人。

大家公认萌萌的诗是写得很好的。萌萌的父亲曾卓是老一代优秀诗人,他的诗我没有怎么读过,只记得在“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之后他写了一手脍炙人口的诗——《悬崖边的树》,其中有“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这是一个极其令人难忘的意象:狂风暴雨使大树成了风的形状。这父女两代诗人,他们的诗意和苦难总是交相辉映。

20世纪90年代初,一次萌萌来北京,要去拜望他父亲的老朋友,也是“胡风案”的难友绿原、牛汉等前辈。我陪她去了绿原家,这次探访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诗人、翻译家绿原和夫人是一见面、一交谈就会感到极其善良的人。虽然冤案早以平反,虽然进入“新时期”已经十多年,但劫后余生的惊悸、不见天日的冤屈和无止境苦难的余波似乎还充塞在这个家庭的每一个角落。从绿原和萌萌的交谈中我得知,“胡风集团”许多成员都遭到家破人亡之灾,其子女中死亡、精神失常的也不在少数。绿原还悲愤地告诉我们,前不久在一个聚会上,当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得知他面前的老人就是绿原时,竟冲口而出:“啊,我知道,就是那个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人!”老人说:“你们看,都平反快十年了,年轻人还把我们当反革命!

再过几十年,我们这些人都死光了,没有人站出来说明事实真相了,后代怎么看待我们啊?”

出了绿原先生的家门,我向萌萌大大地发了一通感慨,我说,虽然党中央已经正式为“胡风集团”平了反,但和当年那种铺天盖地的批判与声讨相比,与不计其数的书籍、文章中的喧嚣相比,这改正的声音是太微小了,以至于不少人只听说了所谓“反革命集团”的凶恶和狰狞,而不知道那是一个天大的冤案,不知道那么多优秀知识分子的冤屈、苦难及其家属受到的连累。我还说,虽然李辉、万同林等人为“胡风集团”冤案写了书,但还不够,如果有更多的蒙冤受难者和他们的亲属出来说话,讲述事件的细节和伤口的深度,那会有助于后人了解历史的真实。我对萌萌说,她也有责任。

冲动之下,我和萌萌商量决定,今后我们要把她的父辈的经历和遭遇当成一个课题或项目来做,包括他们年轻时的理想,他们在文学上的探索与成就。萌萌是“集团分子”子女中少有的可以上每一人家,为所有人接受的后辈,我们要趁“集团分子”大部分人还在,把他们的记忆抢救下来,把他们的痛苦、遭遇,把那一段不应该被遗忘、被曲解的历史抢救下来。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计划没有实施,这成了我终身的遗憾。有一阵,我听说耿占春和萌萌已经说好,要做类似的事,占春的兴趣不在历史而在文学,他们想主要梳理“七月诗派”的来龙去脉。我听到这个消息由衷地高兴,事情只要有人做就好。不过,不知什么原因,这件事最终还是没有做,我想,遗憾和惋惜应该不止是我一个人的,说得夸张一点,这可能是一个历史性的遗憾。对此,我的耿耿于怀长时间难于消失。

前几年,当我在网络上读到《往事并不如烟》的各个篇章,当我认识了作者章诒和,当诒和赠我香港版的《最后的贵族》时,我的感慨又一次泛起。有可能,当后人只能凭借书籍和文献材料来理解历史时,章伯钧、章乃器等“右派分子”在九泉之下,会为自己的子女章诒和、章立凡等人的着述而略感安慰。萌萌可能是“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子女中极少数几个读了研究生的人,她走得实在是太早了,她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做,但是,做不成了!可能我最知道萌萌离去造成的遗憾。

萌萌是有历史感和历史责任感的。1993年我从英国归来,应邀到海南去开会,会后和萌萌、志扬、家琪以及萌萌的夫君肖帆谈到了1966年的经历,大家的精神都亢奋起来,说得比会场上热闹得多。我们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做这方面的事情。分别时,萌萌还交给我一笔钱,由我负责在北京收集和购买相关的书籍、资料,她在自己家中开辟一个地方收藏这些资料。

在这之前,即萌萌、志扬、家琪还没有调到海南的1992年9月,我到全国一些地方去作专题采访,在武汉时,萌萌家成了我的工作基地,她划出整整一周的时间对我全程陪同,动用她在武汉的全部关系为我联系采访当年的活跃分子、风云人物。没有她,不会有一个人接待我,人们普遍忌讳谈论那一段往事——其实到今天还是如此。武汉的那些人物跟萌萌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深,对她的信任也非同一般,只有靠她的关系、她的面子,人们才破例接待我。

采访的第一个对象是鲁礼安,这是当年呼风唤雨、威震四方的人物,他在一家外企工作,正要出差,早已买好了中午的机票,萌萌硬是请求他在上午和我晤谈。

鲁礼安把收拾好的行装随身带着,在一个茶社匆忙地、也是耐心地和我谈了两个多钟头,时间一到,立即赶赴机场。

萌萌还陪我去另一个当年的大人物冯天艾家,等待我们的,除了冯,还有另一个当年的活跃人物,他们开始是警惕的、试探的。在发现我非常理解他们之后,再加上萌萌不失时机、恰到好处的插话和调节气氛,我们的谈话相当顺畅,以至于非常投机。我们谈了一下午,最后冯天艾还留我们在他家吃晚饭。回萌萌家路比较远,还要渡江,萌萌和我站在渡轮的甲板上任由江风吹拂,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发现我们当年想的问题、读的书竟是那么相似。

我自然也采访了萌萌。她找了一个非常清净的下午,非常清净的地方,让我打开录音机,她用心地倾谈。她是这样开头的:“我的身份特殊,一方面我母亲是校长,另一方面我是曾卓的女儿。我从小就我行我素,是班上唯一没有写入团申请书的人……”谈话中间她告诉我:“我当时有四大罪名,其一就是替父亲曾卓翻案。其实并无翻案的行为,只是任何人问起,我都否认父亲是反革命。”

萌萌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我的经历和她很相似,但她冲得更猛,受的苦、遭的罪也大得多。正是经历过磨难,见过各种世面,当以后出现巨大的动荡和考验时,萌萌才能显示出一般同行或同龄人所没有的镇静与勇气。当我和她在这方面共鸣时,我们都感到有一种豪气充塞于胸间,这是“我们”之间最相契的地方。当然,萌萌还有我所没有的经验,她在20世纪60年代就经历了“革命时期的爱情”,不过,那不仅是罗曼蒂克的故事,更多的是类似血与火,或者生离死别的场景。我由此知道了萌萌和他的夫君,当年的男朋友肖帆的事,这是令我肃然起敬的故事,虽然我知之不详。

2005年,在鲁礼安的港版自转《仰天长啸》出版前夕,我读到了它的打字稿,从侧面对萌萌和肖帆的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武汉地区群众组织的思想领袖,作为大学生的鲁礼安,在与肖帆和萌萌交流思想时,立刻感到对方的力度、深度为自己所不及,他对萌萌居然产生了由敬重到倾慕,由倾慕到暗恋的感情,虽然他对萌萌和肖帆的关系说了一点轻佻和无理的话引起我的反感,但我总的还是感到自豪,为萌萌,也为肖帆自豪。我为肖帆能得到萌萌感到高兴,也理解鲁礼安的倾慕和失落。我把《仰天长啸》出版一事和其中的有关内容用长途电话告诉了萌萌。

我记得,当我在邵敏的支持下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时,肖帆写了一篇没有交出因而也就没有发表的文章,其中写了他和萌萌的当年,这可能是出乎学界朋友想象的:“我们好像看见两个自认以天下为己任的年轻人,面对几本马列着作和红宝书,在油灯下热烈紧张地讨论,互相激励着奋笔疾书……当晚便贴在中山大道武汉工艺大楼的橱窗上。干完这件事后我和萌萌感到轻松和得意,手牵着手步行走过长江大桥。我觉得自己像梅林描写的青年马克思一样,一路捡着石子投掷街灯。”“月光下萌萌定定地看着我说:稿子已经烧掉了,你放心吧。我吃了一惊,忍不住埋怨起来。萌萌仍然定定地看着我,不作解释。一个月后当我在警司学习班里彻底绝望时,曾暗自庆幸稿子烧掉;但那时《四月革命》已经被铅印成了小册子。”

作为学者,萌萌留下了不少文字。但对我而言,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她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来得及说出的东西。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的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她的经历多半没有转化成文字。

我曾和萌萌谈到过,有过我们这样经历的人后来变成职业性的学者,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做学问有可能使用苦难换来的体验提升,成为他人可以共享的、在历史上留得下来的财富;但也可能成为躲避的理由。我们的一些朋友从当了副教授起,甚至更早,就对自己60和70年代的经历讳莫如深,萌萌不是这样,她谈起来坦然和自豪。

最后,我要冒昧地说,我自信无愧为萌萌的朋友或战友,因为除了当一个够格的学者,我还一直致力于萌萌和我共同看重的事,萌萌想做但没有做,或者来不及做的事。我理解我生命的意义,以及与萌萌的友谊的意义,就在于执着地做这些事,这些价值高于学术的事。

原载《南方周末》2007年3月15日

同类推荐
  • 杀手正传

    杀手正传

    在本书中,作家刘墉用他特有的生花妙笔,写出了一只螳螂的一生。一只螳螂的一生,与一个人的一生有什么不同?有爱有憎?有生有死?有伤有悲?……却原来,世间种种,与一只螳螂的一生异少同多:一样“无喜无悲”,一样“有喜有悲”,一样“大喜大悲”……在本书中,一只螳螂的“生活日记”贯穿起它的一生。借由这只螳螂的爱恨故事,作家刘墉巧妙衍射出你和我的故事,我和你的悲喜……是往日情仇,是爱恨交织,是无奈的狡诈,是被动的抵抗;是杀戮、挣扎,是纠结、犹疑,也是心事万千,往复沉浮。
  •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娶你为妻

    娶你为妻

    自己终究是要娶海晰国公主的,又不肯让她屈居妾室,或许跟陆离在一起才是她最好的归宿。昨日自己狠下心和她坦白,没想到她竟彻夜未归,她不知道自己会担心她的安危吗?现在她终于回来了,看着她跪在自己脚下心中有些动摇。可她却说“属下很感激大人这段时间的收留,现在属下应该离开了。”“你要去哪里?”“自然是属下该去的地方,属下提前祝福大人和公主白头偕老,大人珍重。”她说完转身便走。“姬然。。。。”“大人放心,属下此生都不会在踏入京城,至于之前的一切属下都会忘记的。”“什么!!!!”她怎么可以对他说出如此决绝的话,一辈子都不打算再见他了吗?还要忘了他,她怎么可以!!!!
  • 古往今来的经典海战(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古往今来的经典海战(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主要介绍的是20世纪以来发生在海洋上的一些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战役。笔者希冀青年读者能够通过对这些海战资料的阅读,懂得一些相关的军事、文史知识,以扩大视野;了解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过程,以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脉搏。另外,今天的我们虽然已经越来越远离战争,但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战争,也不得不让我们警惕。
  • 猫武士成长励志馆3:说好要回家

    猫武士成长励志馆3:说好要回家

    元舞家买了一辆小车,妈妈第一天开车送元舞上学时撞伤了一个叫毛毛的孩子。后来,元舞认识了杂技团的孩子小小,并且替小小发布了寻亲的信息。就在此时,元舞却丢失了和李六六多年的友谊,而且因伤不能再跳舞,更可怕的是她还陷入了一场“早恋”风波。接连打击之下,元舞身世之谜又被意外揭开,这一切难道仅仅只是偶然吗?
  • 双生怨:城主太腹黑

    双生怨:城主太腹黑

    梁轻笑:因双生妹妹一曲采莲赋,她遭受无妄之灾,成了城主后院众多女人之一。什么,城主带她们入府,其实是想将她们送人。啊啊啊!她不要啊!咦,为什么城主忽然对她很客气?难道有阴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

    唐中期以后宦官势力崛起,操控皇帝废立,左右政局,以内诸司使架空前朝,掌控天下!李煦发现自己如果想做点事就离不开他们的合作,所以就跟他们合作了,合作很愉快,成就很伟大。《李代桃僵》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没溜的故事。————————————
  • 马上解决

    马上解决

    本书共分四章论述了企业问题的处理方法。内容包括:“用‘马上解决’做座右铭”、“做问题解决者而非挑剔者”、“别等问题来找你”、“做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新员工”。
  • 风华无双之绝世仙尊

    风华无双之绝世仙尊

    一个是冷眼睿智,算无遗漏的天才杀手。一个是弱质纤纤,受尽欺辱的世家小姐。当睿智的灵魂附身与羸弱的身躯,看异世之魂如何翻云覆雨,执掌乾坤。前世被心爱之人背叛,死于非命,却因为一件宝鼎,重生到异世。她从来不知道,这么个小小宝鼎,能炼出这么多灵丹妙药:改换资质的洗髓丹。回复法力的法灵丹。青春永驻的定颜丹。助人突破的独门丹药。于是,她修炼日进千里,大发横财。人欺我一尺,我还她一丈,世家大会,她锋芒毕露,大放异彩。那些隐藏的肮脏阴谋,她将一个个粉碎!仙山求道,南疆寻宝,魔域斩邪,勇闯冥界,打遍东海无敌手!新奇法宝,仙道门派,人,妖,仙,魔的爱恨情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男溺宠顽皮丫头

    腹黑男溺宠顽皮丫头

    “怎么回事,心跳的很快,我这是怎么了”,抬头望了望他,脑子乱了,,晕了过去[第二片段]笨蛋,每次都要让我着急,唉~,被你摊上了。。“那就抓紧我,别放手了,嘻嘻~”。。。有一点小虐,温馨,希望亲们入坑,嘻嘻~
  • 修真农民混都市

    修真农民混都市

    秦川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子,身份低微,却偶然间得到了修真传承。炼药,办厂样样精通,古玩,玉石眨眼便能分出真假。也正因此,一个个美女纷至沓来,妩媚女老板,冰山女总裁,清纯校花,冷血女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