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39100000030

第30章 一九九七

纪事

继续在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在六郎庄居住。写完《道德·上帝与人》初稿,又编定《底线伦理》一书。

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

我一直试图探讨一种底线伦理学——一种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我的《良心论》所要着力说明的与其说是良心,不如说是义务,即要作为一个社会的合格成员,一个人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书中所说的“良心”即主要是指对这种义务的情感上的敬重和事理上的明白,即一种公民的道德义务意识,道德责任感。作为个人修养最高境界、具有某种终极关切的本体意义的良心,不在我的视野之内,我想探究的是良心的社会定向而非自我定向,这一定位指向的目标是正直而非圣洁,我想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一段话是有道理的:“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轨。”

所谓“底线”,自然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首先,它是相对于传统道德而言,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传统的等级社会中,“贵人行为理应高尚”(noblesseoblige),“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道德具有一种少数精英的性质,广大社会下层的“道德”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一种被动的风俗教化,然而,当社会发生了趋于平等的根本变革,道德也就必须、而且应当成为所有人的道德,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它要求的范围就不能不缩小,性质上看起来不能不有所“降低”,而这实质上是把某种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排除在道德之外。也就是说,其次,所谓道德“底线”是相对于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而言的,人必须先满足这一底线,然后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道德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一个人可以在不违反基本道德要求的前提下,继续一种一心为道德、为圣洁、为信仰的人生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但他也可以追求一种为艺术、审美的人生,在另一个方面展示人性的崇高和优越,他也可以为平静安适的一生,乃至为快乐享受的一生,只要他的这种追求不损害其他人的合理追求。道德底线虽然只是一种基础性的东西,却具有一种逻辑的优先性:盖一栋房子,你必须先从基础开始。并且,这一基础应当是可以为有各种合理生活计划的人普遍共享的,而不宜从一种特殊式样的房子来规定一切,不宜从一种特殊的价值和生活体系引申出所有人的道德规范。这里涉及我对“伦理学”

和“道德”范畴的理解,我理解“道德”主要是社会的道德、规范的道德,至于整个生活方式的问题,生命终极意义的问题,我认为应交由各种人生哲学与宗教以不同的方式去处理。

我在《良心论》中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相当有限的,我想探究的只是一种平等适度的个人义务体系,与其相对的方面,即社会制度本身的正义理论并未放在《良心论》中探讨,尽管后者在逻辑次序上还应更优先。至于在个人关系(如亲友、社团),个人追求(从一般的价值目标到终极关切)方面的人生内容,自然也无法在这一本书中顾及。我想以一本书只承担一个有限的任务,而绝不奢望“毕其功于一役”。就是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义务体系,我也只是涉及它一般的方面,职业的,尤其是执政者的道德都没有谈到,对个人一般义务我也只是侧重于在我看来它最基本、最优先的一些方面:诸如从特殊自我的道德观点向社会的普遍的道德观点的转变;诸如忠恕、诚信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道德义务的示范性概括和陈述等等。

在这方面,我不能不做一些细致的分析和剥离工作,以使诚信、忠恕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与最高的真诚和最大的恕意区分开来。但强调道德的底线并不是要由此否定个人更崇高和更神圣的道德追求,那完全可以由个人或团体自觉自愿地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但那些追求不应再属于可以在某种范围内可以由法律强制的社会伦理。

也就是说,作为社会的一员,即便我思慕和追求一种道德的崇高和圣洁,我也须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从履行自己的应分走向圣洁。社会应安排得尽量使人们能各得其所,这就是正义;个人则应该首先各尽其分,这就是义务。而且,当在某些特殊情形使履行这种基本义务变得很困难,不履行别人也大致能谅解的时候,仍然坚持履行这种义务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崇高,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现代社会最值得崇敬、最应当提倡的一种崇高。这种道德义务与其说告诉我们要去做什么,不如说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不去做什么,它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做什么事都想着义务、规则、约束(世界上并没有单纯的道德行为),而是意味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总是有个界限不能越过,我们吃饭穿衣、工作生活的许多日常行为并不碰到这一界限,但有些时候就会碰到——当我们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一种影响和妨碍的时候,这时就得考虑有些界限不应越过了。总之,我们做一件事的方式、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总不能全无限制,而得有所限制,我们总得有所不为而不能为所欲为。

这就是我想通过“义务”所说的,我理解的道德义务主要表现为一些基本的禁令。

确实,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不管在自己的一生中怀抱什么样的个人或社会的理想,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有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无论如何必须共同遵循的。否则,社会就可能崩溃。人们可以做许多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事情,追求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目标,但无论如何,有些事情还是绝不可以做的,任谁都不可以做,永远不可以做,而无论是出于看来多么高尚、充满魅力或者多么通俗、人多势众的理由,都是如此。用中国的语汇,这一底线也许可以最一般地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可以容易地不逾此限,但当利益极其诱人或者有人已经先这样做了,尤其是对我这样做了,伤害到了我的时候,就不容易守住此限了。然而,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确实极大地依赖于把这种逾越行为控制在一个很小的、不致蔓延的范围内,这不仅要靠健全的法律和规范,也要靠良心、靠我们内心的道德信念。

从前面的阐述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底线伦理学同时也是一种普遍主义的伦理学,它是要面向社会上的所有人,是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提出要求,而不是仅仅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人——不是像较为正常的传统等级社会那样仅仅要求其中最居高位,或最有教养的少数人,也不是像在历史上某些特殊的过渡时期、异化阶段那样仅仅要求除一个人或少数人之外的大多数人。在《良心论》中,我以“排队”为例,指出义理的普遍性不仅要求今天的社会道德排除利己主义,同时也要求它在自己的内容中也不再把一种高尚的自我主义包括在内。后者在我们的传统中源远流长,璀璨壮观,但在20世纪这样一个大转变的时代虽然也极其突出,内容却发生了某些根本的变异,并且要求的对象屡屡异化为由对己转为对人,由对少数居上者转为对多数居下者,于是容易造成一个极端是虚伪,另一个极端是无耻的骇人景观。

我所理解的这种普遍主义伦理还有一个内容:即它坚持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义务的客观普遍性,这使它对立于各种道德相对主义以及虚无主义,只不过,现在用以支持这种客观普遍性的直接根据和过去不同了,不再是仅仅一种具有“唯一真理”形态的价值体系了,而是倾向于与各种各样的全面意识形态体系脱钩。它希望得到各种合理价值体系的合力支持,而不仅仅是一种价值体系的独力支持。这种普遍主义还坚持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道德上的一种连续性,坚持道德的核心部分有某些不变的基本成分。打一个比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的支配性道德体系有时就像一个个同心圆,虽然范围有大小,所关联的价值目的和根据有不同,道德语汇也有差异,但其最核心的内容却是大致相同的。道德义务是无论是否给我们带来利害都必须遵循的,道德正当的标准应独立于个人或团体的喜好,不以他们各各不同的生活理想与价值目标为转移。承认这一点将使这一伦理学被归入“道义论”(deontologicaltheory)之列,但我想我的这一道义论是温和的,它并不否定道德与生命的联系。

与历史上的道德相比,现代社会的道德接近于是一个最小的同心圆。这一“道德底线”也可以说是社会的基准线,水平线。普遍主义的道德要行之有效是需要建立在人们的共识基础上的,现代平等多元化的社会则使人们趋向于形成一个最小的共识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谈论乃至赞同今天道德规范的内容几乎就接近于法律,遵守法律几乎就等同于遵守道德。

但是,这里所说的“法律”又不完全等同于成文法,虽然它可以说是几乎所有成文法的核心,或者说它是最基本的社会习俗。仅仅说“法律”也不可能包括全部的道德,不能囊括诸如较细微的公共场合的礼仪,以及更积极的如在举手之劳就可救人一命的情况下绝对应当援助自己的同类等具有积极意义的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现代法律只有从根本上被视为是正义的、合符道德的,得到人们普遍衷心的尊重,才能被普遍有效地履行。而当今天的人们分享着各种不同但均为合理的价值体系时,他们要共同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就不能不诉诸一种对于基本规范的在性质上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和尊重的精神。所以,如果说这种底线道德一端连着法律,它的主要内容就几乎等于法律的要求的话,它另一端却连着一种类似于宗教的信仰、信念。规范必须被尊重方能被普遍有效地履行。不被尊重的法根本不是法,其结果可能比无法更糟。而这种尊重须来自一种对规范的客观普遍性和人的有限性的认识。

上述这样一种道德义务范畴在范围上的缩小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显然有着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背景,甚至可以说有一种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无奈。在我看来,西方的共同体主义(communitarianism)的支持者似乎没有充分考虑到现代社会这样一种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到在现时代,传统在某些重要方面已经无可挽回地断裂了,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期望也似乎过高。共同体主义对在西方占支配地位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批判甚力,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但正面的建设性的创获尚不够多。无论如何,道德的基本立场之所以要从一种社会精英的、自我追求至高至善、希圣希贤的观点转向一种面向全社会、平等适度,立足公平正直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社会从一种精英等级制的传统形态转向了一种“平等多元”

的现代形态。在这方面的理论探讨中,率先发生这种转变的西方社会中的学者将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发。我想,我遵循的方向可能大致也正是西方从康德到罗尔斯、哈贝马斯探寻一种共识伦理的方向,这一探寻也为世界上各个文明、各种宗教、各个民族的思想者所共同承担。一种普遍主义的道德究竟如何可能?其底线究竟如何确定,其内容究竟如何阐明?这是一些急需论证的问题。人们在努力寻求一种最低限度的普遍伦理,而这种寻求的热望正被文明可能发生激烈冲突的阴影弄得愈发迫切。而且,尽管这种希望是共同的,并且每一文明,每一民族都可对这一普遍伦理作出自己的贡献,它们却不能不都主要从自身,从自己最深厚的传统中汲取资源。我在《良心论》中的努力也不例外,读者可以方便地从书中看到,我所借助的思想资源,乃至我使用的道德语汇,仍然主要是来自中国,来自我们生命所系的历史传统。

有两个故事一直使我感动。一个故事是说一个人在众多债权人都已谅解的情况下,仍倾其毕生之力,偿还由一个并非他自己力量所能控制的意外原因所造成的一笔笔欠款;另一个故事是说一个中国记者在欧洲目睹到的这样一幅情景:

公园的一处草坪飘动着许多五颜六色的气球。原因是公园规定,当春天新草萌生的时候,这片草坪暂时不许入内,于是人们连孩子玩耍的气球掉入其中也不去拾取。前一种行为难于做到但也难于遇到,而一个社会也许只有少数人能这样做就足以维系其基本的道德了,它展现了底线道德所需的深度;后一种行为则不难做到但也往往人们不屑于做到,而一个社会却必须几乎所有人都这样做才能维系这些规范,它展现了底线道德所需的广度。虽然欠债还钱的诚信守信和对公共生活规范的遵守都是基本的义务,它们却需要一种高度尊重规范的精神的支持,虽然这种精神在各个人那里可能会展现为不同的形式。一个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一个不失为正直的好人,他可能是一个佛教徒、一个基督教徒、一个伊斯兰教徒,当然,也可能是一个怀疑论者或者无神论者。

然而,这可能还不够,这还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范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关怀和同情,如果没有这一润泽,仅仅规范的道德可能仍不免由于缺乏源头的活水而硬化或者干枯。一种对他人、同类的恻隐之心和对生命、自然的关切之情,将可能提醒我们什么是道德的至深含义和不竭源泉,它将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以及任何一种社会的道德形态(包括现代社会的道德形态)向新的形态转换的可能性。

原载《读书》1997年4月号

同类推荐
  •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本书精选的散文,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异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关于温柔的消息

    关于温柔的消息

    现在每在日落时分,我站在窗前,看着黄昏中灰尘滚滚的大街上,人们表情各异地拥挤着向前奔走,我内心就产生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很想问人群中的某一位,是否有时间坐下来读一首诗或听一支古典歌曲,我常常为自己这种古怪的想法而脸红,不知道是自己堕落了或是别人堕落了。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绝代囚煌

    穿越之绝代囚煌

    古代的穿越女沈嫣,古代时被自己的未婚夫和小三羞辱之死。穿越后的沈嫣,直接遇上幽默总裁叶昕辰。和古代自己未婚夫的太子一模一样的乔木楠。霸气的叶昕辰,温柔的乔木楠。他会选择谁呢?当得知自己是他的最恨的人女儿。他伤害了她。沈嫣也心痛了。五年后。她挽着另一个乔木楠的手臂好好的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后悔了。他的霸气,他的温柔。让她再次跌入温柔乡。可是却改变了另外之人。
  • 腹黑娘子太冷清

    腹黑娘子太冷清

    叶曼涵重生穿越回到古代,褪去曾经的懦弱,她要挑战未来的生活。哪怕追求向往生活的路上充满荆棘会遍体凌伤,那她也愿意。不过在此之前,她会让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先尝试一下她的“辣手摧花”他寒陌瑾号称“第一公子”。无论是身家,容貌,品性都好的令人发指,唯独她在千万人群中挑战他。是时候重新定义那张他引以为傲的脸,还够帅吗?初见:“你叫什么名字?”寒陌瑾呆呆的看着此刻眼睛快已经迷糊的睁不开的女子。走路都能睡着。真不愧是一个“猪”“在问女子名字的时候不应该先告诉自己的名字吗?”叶曼涵挑眸看了寒陌瑾一眼。转身就想回自己的院子。“寒陌瑾”寒陌瑾无奈了,他还真的没有看到这么冷的一个女子。但是出于礼貌他还是告诉了叶曼涵自己的名字。谁知叶曼涵看都没有看寒陌瑾,直接略过寒陌瑾就准备离开。寒陌瑾双手一伸就准备拉着叶曼涵不准备让她离开,结果叶曼涵直接头一歪倒在了寒陌瑾的身上,直接睡着了!相知:叶曼月死死的跪在地上,脸色苍白的看着寒陌瑾。嘴唇被她咬的一点颜色都没有。“你觉得你要怎么做?”寒陌瑾看着正跪在地上求他的叶曼月,脸上丝毫没有任何表情。仿佛面前这个人的生与死和他没有丝毫的关系。“她的生死和我没有关系。”叶曼涵厌恶的看着叶曼月,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触犯她的逆鳞。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气。辣手摧花这个名头可不是白来的。“那好吧。和你没有关系,自然也和我没有关系。我们走吧,我记得今天上香楼又有好吃的了,我请客。咱们快去吧。”寒陌瑾一转身直接把叶曼涵紧紧的搂在怀里,轻轻的握住她的手。不要以为他没有发现她细小的动作,他很清楚看到了在她说那句话的时候,她的手指紧紧的握在掌心里。相濡以沫:“涵涵,我们成亲吧。”寒陌瑾看着叶曼涵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男人,他的醋坛子始终难免不被打翻。以前他以为只要他一直在叶曼涵身边,叶曼涵始终就会看到他的。叶曼涵放下自己手中的茶杯,眼眸看了一眼呆在她身边的男子。思虑了半饷。点了点头。寒陌瑾看着叶曼涵点头的样子,还以为自己是看花了眼。瞬间有点不自信起来。“涵涵你真的答应嫁给我了吗?”寒陌瑾直接用手抓住了叶曼涵的手,脸上的雀跃很自然的就跳动在脸上。“我也想结婚了。”叶曼涵看着傻乎乎坐在她身边的寒陌瑾,嘴角很自然的就流露出一抹微笑。
  • 最强贴身

    最强贴身

    当接到一个任务的时候,夏天回到了国内。作为一个出色的兵王的他却是做起了别人的保镖,这就有意思了。当他的一切开始运作的时候。在这个热与血的社会生存,看主角如何创立下一段段传奇的佳话。这是一个诸多势力屹立,诸多强者陨落的故事。
  • 睡鬼

    睡鬼

    网购杜先生,结果店家寄来“早早孕”!网购润滑油,结果店家发来婴儿柔肤水!最近怪事连连,难道是因为和我纯情的梦境有关?我叫张扬,一名普通小职员,或许太久没尝肉味的缘故,一天夜里,我做了人生中最美妙的梦,可自那以后,身边便发生了一系列的诡异事件,我也因此被梦中女人死死缠住,每夜痛,并快乐着……
  • tfboys你是我的太阳

    tfboys你是我的太阳

    小时候,一次意外使他们见了面,又一次意外是他们不的不分开。长大后,一次偶遇使他们重聚在一起,但却忘记了对方,是什么是他们这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一次又一次的分开,是什么让他们这天生一对的爱人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他们最后能够在一起吗?(本文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剧情全部编造,不要相信)
  • 守候,我们

    守候,我们

    他和她,拥有了所有却丢了彼此。他和她,擦肩而过错过彼此。他对她承诺:“我不管什么理由,我都会牵着你的手,带你走你想走的路”她对他说:"白色罂粟的花语是,遗忘初恋......"
  • 五系圣脉

    五系圣脉

    如今,血海深仇难报,天地亦蒙羞,若有来生,定当捅破这天,还我一个公道......君凌站在白骨崖上,衣袍破烂,浑身是血,眼神里透露出不甘,看着后面滚滚而来的人马,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遂一声大吼,跃身而起,向悬崖下面坠去......
  • 嫡女重生之誓不为后

    嫡女重生之誓不为后

    五年的相伴,她傻傻的以为,她助他为帝,就会与她白头偕老。却不料,他登帝后,竟然联合了她那寄人篱下的堂妹灭了她的满门,是为那心中的妒火。冷宫之夜,废了她的后位,一杯毒酒灌肠而下,心如死灰,立下血誓:若有来生,为魔为佛,定要那些欺我之人,生死不得。许是上天怜悯,竟让她重生与十五岁生辰那天。朗朗乾坤,掌握于手。原以为,此生绝情断爱,不曾想,总有那么个人伴她左右。他说:“语儿,你注定了是我一生的劫。”他说:“你若要伤了自己一分我便自残一寸。”他说:“本王此生愿和舒湘语蝶共度余生。即便是负了这天下,也绝不负语儿。”
  • 佛说解夏经

    佛说解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炼狱雷霆

    炼狱雷霆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病猫拥有天生的先天资质,修练武技的绝世奇才,生性懒惰不愿练武。当遭遇奇耻大辱之后,方才醒悟奋发图强,努力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用鲜血来洗刷耻辱后天九阶、先天强者、天尊、圣主、无上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