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23000000024

第24章 纯白的婚礼

《妇人朝日》给我出题,让我写《我的婚姻》。连写作的细节都是由《妇人朝日》决定的。但无论怎样,只要写出事实就可以了,所以利用在叶山避暑的半天左右的时间,匆忙写下此文以作回答。

我和吴文藻是在一九二三年去美国的游船上认识的。那时因为我们都是去美国留学的,所以同船的一百多名男女学生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多。一开始我们也只是普通打打招呼的关系。但到了美国之后,因为他的学校与我的学校相隔很远,所以我们之间有通信来往,彼此告知了出生地以及身世等。那是一九二五年夏天,我们有幸在夏季学校一起学习,见面的机会增多,双方加深了相互了解。因此,那年秋天,两人各自返校后,信的来往也就更加频繁了。于是,一九二六年夏天,在我终于要返回中国时,文藻把一封长信和他的一张照片交给我,向我父母提出想和我结婚。我父母看了这些,被他的诚意打动,对他特别满意,所以答应了我们的婚事。但是,正式的婚约是他回国见了我父母后才订下的。一九二八年冬天,文藻从美国巡访欧洲后回国来到我家,与父亲见面谈了很长时间的话以后,我们办理了正式的婚约手续。然后,我们于半年后的一九二九年六月十五日结了婚。

那时,文藻和我两人都在北京的燕京大学做教师。因为我的老家在上海,文藻的老家在江阴(江苏省无锡的北部,长江南岸),都离北京很远,所以我们两家的家长都没能参加婚礼。但是,两家都赞成我们在北京结婚。婚后一个月,我们回了老家。因此,在我们的结婚请帖上印着双方家长的姓名,极少数的亲戚与众多的朋友参加了我们的婚礼。

我们在学校里结的婚,所以极简单地决定了日期、地点以及仪式等等。六月十五日是星期六,正好是学期考试开始的日期,但结婚仪式一点也没耽误上课。地点是在校长约翰·司徒雷登先生家。因为学校经常有这样的事,所以大家非常乐意地帮助了我们,立即组织了准备委员会。我们把仪式场地的布置、音乐的准备、茶点的准备等都拜托给了大家。大家把整个场面布置得非常庄重、简朴、十分美丽。司徒雷登先生的家本来就是一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物,举办仪式的客厅既大又气派。婚礼那天,客厅里缀满了鲜花、所有的东西都是纯白的—白丁字、毛樱桃梅、白玫瑰、海薯、桅子等,而且新郎新娘走在用纯白缎子铺的通道上。全体来宾站在仪式台前这条白缎子通道的两侧。仪式台上放置的两个缎垫也是纯白的,宣誓时跪在上面。因为我们是以基督教的仪式举行婚礼,所以司徒雷登先生为我们做了主持。音乐是钢琴与四把小提琴的合奏,十分悠扬肃然。

我的婚纱是用白缎子做的颇具中式风格的裙子,上衣绣着白色柑橘,头戴白色面纱,脚穿印有白柑橘花样的纯白缎子的中国鞋,手持一束白玫瑰。伴娘穿淡黄色的衣服,手持淡黄色的玫瑰花束。四个花女中,年幼的两个穿淡紫色、年长的两个穿淡绿色衣服。新郎和伴郎穿黑上衣、白裤子,领子上别白桅子花。证婚人的牧师穿黑纱长袍。——这是参加婚礼的人们的穿戴。没有一样是红色的!

婚礼从下午四点开始,四点半结束。接着是喝茶。除了结婚大蛋糕以外还有各种点心,饮料有果汁、茶、咖啡等。我们接受了来宾的贺词,切了结婚蛋糕,然后拍了纪念照。换装后,坐司徒雷登先生的汽车去北京西郊的大觉寺新婚旅行了。

参加仪式的来宾有一百名左右,除了十名左右的亲戚以外,其余的都是燕京、清华两大学的同事。学生一个也没有邀请。因为人实在太多。这一百名左右的来宾都是很亲近的亲戚、关系很好的朋友和老师,所以会场的气氛非常欢快。

因为我们的婚礼注重庄重,所以所有的东西都很简朴,即使按二十年前的北京的物价来看,也是非常便宜的。具体花了多少钱,现在已记不太清了,但是从司徒雷登先生的厨房搬来的大量点心至今还是历历在目。这些点心当时花了三十多法币(结婚蛋糕是在北京城内的法国点心铺做的,这费用不包括在内)。按美元计算的话,十二美元左右吧。包括礼服、花束、迎送客人的汽车的费用,大约花了不到五百元(一百五十美元)吧!那时真是黄金时代。

我们的新婚旅行花了很长时间。因为是在暑期中,而且南下去我们双亲的家,这儿那儿地走了许多地方。我们结婚第三天从西山(北京郊外)回来后,马上从天津坐船去了大连,从大连再坐船去了上海。在上海的我家接受了几天的祝贺,随后又赴南翔(上海郊外)文藻的家接受了婆家的祝贺。(我们两家都是用旧方式来祝贺的,所以喜酒宴会的费用是我们在北京花的好几倍!)然后我们从上海去了杭州的西湖。从西湖到莫干山—大概是六七个星期的旅游。

到了秋天,在学校开学之前,我们回到了北京。我们在学校建造的新居里开始了新婚生活。

我们的新居在燕京大学的校园里。建造的时候,我们与建筑工程师事先商量,所有的设计都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因此,虽然房屋本身不大,但是设备是竭尽全力了。我们提出了特别要多做书架,并且在阳台上也能睡觉等要求。因为我们俩都打算一辈子读书和做研究,燕京大学的气氛、环境与我们的理想完全一致。并且我们不太想要孩子,所以对于住在这个家的五个简朴的生活者来说,这里就是天堂。——当我们为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安居乐业”而心满意足时,不久意想不到的抗日战争爆发了。我们的终身计划被战争搞得乱七八槽。我们最珍惜的有关产业经济的书籍等全都变为灰烬。从那时起我们的流浪生活便开始了,直到现在还在流浪。

我们结婚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对文化界的人们来说那是理所当然的,但对普通的人来说就不那么理所当然了。那时的婚礼依然是旧式的,新娘坐花轿出嫁,新郎新娘也要进行下跪朝拜天地的所谓“拜天地”的仪式。稍微进步的地方称“文明结婚”,把仪式场所设置在大饭馆里,举行非常混乱的仪式或很耗费精力的大宴会。新娘虽然不像从前那样戴大红的凤冠,但是穿浅红色衣服的人却是很少。因为在中国的旧习惯中,白色是丧服专用的。因此在新旧婚礼之间最显而易见的是,新娘衣服的颜色既不是大红的也不是纯白的,而是使用粉红色、浅红色等红与白的中间色。我们俩认为结婚一生只有一次,所以想把仪式办得庄重肃穆些,因此采用了基督教的仪式。我们不喜欢浪费,所以把旧式的宴会改成了新式的茶话会(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来宾中,有很多人是受不了坐在喜酒宴席上那种烦杂吵闹的气氛的)。因为我自己也不喜欢矫揉造作,所以从我到我的花女的礼服没有一样是红色的。如果有守旧派的老人等在场的话,一定会觉得不太舒服。

在这二十年里,由于国土辽阔,中国人的婚礼也因地区、因人而有了许多不同之处。但在抗日战争中,人们的婚礼大致从简,其中也有人只在报纸上登条广告,然后与朋友共餐就将就过去。尽管如此,有钱有闲的人至今还是豁出钱来大操大办,而文化界依旧保持着“抗战中一切从简”的做法。

离开祖国四年了,近来中国怎么样了我不太清楚。但是,我想结婚一定更加经济化、更加简朴,结婚仪式本身也更加庄重了吧!

同类推荐
  • 聊斋五十狐

    聊斋五十狐

    该书所解读的五十个聊斋女性,不仅仅是女狐,还有花妖女鬼,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用一个“狐性”可以概括的特质。所以“聊斋五十狐”中的“狐”是一个泛指,即那些带有“狐性”的妖娆媚惑、独立自主、来去自由并敢爱敢恨的女子。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天正蒙蒙亮

    天正蒙蒙亮

    《天正蒙蒙亮》主要收录了思念、恋你、爱情曲、雨中有只蝴蝶、玫瑰与雨露、爱之湖、爱的印象、太阳雨、当阳光再次照亮我梦的胸膛、我愿笼罩在你爱的光环、喜欢你那撅嘴的样子、小溪淌着爱情的曲调、在树下我听喜鹊歌唱、这一个眷念我永远珍藏——献给爱的赞歌等内容。
  • 衣食亦有禅

    衣食亦有禅

    为随笔和国画的集合。王祥夫不仅仅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耳濡墨染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道。他有专门的绘画老师,老师亦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化情结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之他的天性,他热爱市井,热爱饮食,热爱生活中注视到的点点滴滴美的享受。他说:人类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始终追寻美的过程。许多事物,只是当它们过去或消失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它们的美来。他最经典的话是:古人除了击鼓鸣金地打仗,一般都很闲散。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热门推荐
  • 诡异的梦

    诡异的梦

    我本来是个唯物主义相信科学的人,可是在一次不经意的梦境中我开始怀疑我的信仰!究竟这梦是真还是幻?
  • 情春逗

    情春逗

    本书算得上是一本纪实的小说吧,有原型,写现实,只是加入了搞笑元素而已,讲述日常生活的种种。仅以此书纪念我即将逝去的那叛逆的青春!
  • 养妖为夫

    养妖为夫

    他,准确来说,目前年龄不详,心智不详根据动物界第一眼认母规则,他的第一眼属于她。所以她很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把他收了某母对于某子进行三禁四顺的霸道洗脑。
  • 权限全开

    权限全开

    当全世界的人类沉浸在跨入新世纪的喜悦当中,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夜幕降临。在这新旧交替,黑白更迭的时刻,地球实现了史上第一次重组。后来的人将今天,称之为“大浩劫”。
  • 苍穹龟裂之天下逐雄

    苍穹龟裂之天下逐雄

    一个天才正在觉醒,这个世界随他的出现注定不会宁静,他成为众人推崇的偶像,也沦为小人眼中的尖刺,再知道自己父母逝世的真相,他历经磨难,一步一步成为无敌高手,最终手刃仇敌………
  • 那一年那些年

    那一年那些年

    终究,最痛苦的高中在初中老师嘴里,最美好的大学在高中老师嘴里。别人不管你是怎样来到这个学校,甚至都没人管你是怎样从这个学校出去的。自己的生活由自己书写,不必写凄凉的剧本。
  • 努尔哈赤传

    努尔哈赤传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努尔哈赤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既是骑马弯弓的塞外英雄,又是攻无不取的常胜帝王。本书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客观地一一呈现出来。
  • 错爱总裁:赎罪新娘

    错爱总裁:赎罪新娘

    “孩子必须拿掉,别在我面前装可怜,那只会让我感到恶心!”一场意外,好友因自己而惨死,她成为赎罪新娘。佣人嘲弄,小三横行,他弃她如敝履,嫁入豪门,确如坠入地狱。为了保住肚子里的孩子,她不得不选择离开……然而五年后重逢,他却对着她冷冷的说道:“你带着我的女儿,休想再嫁给别的男人。这辈子你都只能是我,尹三的女人。”
  • 唯剑于心

    唯剑于心

    剑修是什么?自然是以剑破万法。剑修难道就一定要领悟剑意吗?楚天羽起先修炼只为一家团聚,然意外遇到上古神人,将他引入一条与众不同的剑修之路。不喜麻烦的他,却偏偏麻烦不断。为了杜绝这一切,楚天羽只好以手中之剑,斩尽一切根源。世间万千道法,吾唯剑于心。且看楚天羽最终如何攀登剑道巅峰!!!
  • 气宗

    气宗

    谁能左右生命的沉浮?谁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谁能又凌驾维度之上?理想区别与幻想的根本,就是你是否在行动。无论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多大,起步,就是追逐梦想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