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22400000054

第54章 方圆处世顺其自然(12)

人生最大的烦恼。不在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本不是坏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达到,则会形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在对环境、对自己都长久的感到失望与不满的情形下,人容易产生自卑、疑惧和对环境的戒备及内心的紧张。

对那些太急于求利、或急于求功的人们来说,他们有必要学会一份“心灵上的舒展”。这种心灵上的舒展就是让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轻松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过分地求全苛刻。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下,我们都应该要求自己上进,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要精确、要胜利、要超然;但是在这一切要求之上,还必须有另一种要求来使它平衡,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轻松平淡”。

对富贵看得淡。富贵就不足以动心志;对名利看得淡,名利就不足以动心志;对生死看得淡。生死就不足以动心志。像这样就可以随运而行,因顺而住,随处而得。随遇而安;可以一无所有,逍遥自在。

对金钱、名誉、地位要保持理性

华盛顿之所以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一方面是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一方面是他不恋权势,适可而止的领导风范。华盛顿在第一任总统任期将满时就想激流勇退,但朋友们都劝他留任,他们都说,只要华盛顿继续领导美国,“南北双方将团结一致”。1792年,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选举中再度当选。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后,华盛顿看到国内形势大好,国家经济走势稳定,政府机构体制完善,同欧洲特别是和英国的外交关系发展顺利。因此,他决定隐退。尽管当时美国朝野上下要求他再次竞选连任的呼声很高,但华盛顿坚决拒绝接受第三次总统候选人的提名。1796年12月,约翰·亚当斯当选为美国第三届总统。1797年3月4日,亚当斯在临时首都费城宣誓就职,仪式结束后,华盛顿离开了办公室,去老家安享晚年。

《小窗幽记》中说:“身居高官享受厚禄的人,在权势头上要保持几分山林雅趣,来缓和淡泊一下过分热衷名利的激进思想。”老子说:“始终保持丰盈的状态,不若停止它;不停地磨励锋芒,欲使之尖锐,却难保其锋永久锐利;满屋的金银珠玉,很难永恒地守护住它;人富贵了就会产生骄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错误。功成名遂则应隐退,此乃天理。”它提醒人们功成名就、官位显赫后,人事会停滞,人心会倦怠,业绩也不会进展,此时应立即辞去高位,退丽赋闲,即“退一步海阔天空”。否则,说不定会因芝麻小事而被问罪,遭到晚节不保的厄运。

汉高祖剖符行封时,因张良一直随从画策,特从优厚,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张良只选了个万户左右的留县,受封为“留侯”。他曾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张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张良“欲从赤松子游”,追求山林雅趣,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有诗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中见,人情淡此长。”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上,如同沧海一粟,应当随时随地参照自己所处的环境、时代以及各种客观、主观的条件,随时知足,随时知止。不然就会危乎险哉,白白增加许多的苦闷与烦恼。

庄子说:“鹪鹩巢林,仅图一枝;鼹鼠饮河,仅图饱腹。”老子说:“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他人是有力量,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老子又说:“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相比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为有害?过分地贪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敛积财富,必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人都向往着高官厚禄,幸福荣华,又有几人能不恋红尘,见好就收。“功成身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商鞅就是因为在紧要关头不能做到激流勇退,触犯了原来是他强有力的靠山的秦孝公,晚年遭到五马分尸的极刑,使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据《战国策》记载: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之后,“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这是孝公生前故意传位,以试他心,可见商鞅在志得意满时即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应主动“功成身退”隐遁避险。另有赵良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威”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火候,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最终,孝公将他驾空,政敌也伺机报复,当孝公一去世,曾经反对他主持变法的顽固派们在新王即位后,纷纷策谋陷害他,新王终以谋反罪对他处以极刑。商鞅之所以惨遭毒手,是他太不识时务,只知进,而不识廉知耻,故而引起众怒,不死将何?

至于隐退与否,因人而异,最后理想的结局,当属“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历代用人者也都倾向于录用“知退者”,因喜退者识廉知耻,忠心弥坚,极少生事。

自古以来,凡在进退上处理不当者,都会使一生功绩毁于一旦,身败名裂,遗恨永年。

功成身退的人是智者

一个人的事业、功绩发展到顶峰时,应该知道怎样去妥善对待,正确处理。即使不激流勇退,也要避祸有方。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这可以从历史上历代君主多半都杀戮开国功臣看出。因此,伟大的政绩和赫赫的战功,一定会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而惹来灾祸,只有功成身退的人善于明哲保身才能防患于未然。所以,一个人不论拥有如何完美的名誉、节操和遇到任何好事,不要一个人独自享受,要分一些给别人,否则轻的会招致他人忌恨,重的会惹来杀身之祸。可是,不论遇到怎样的耻辱行为和名声却不可完全推诿给别人,一定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承担一部分。尽管表面上有点不光彩,但却能显示出他的光明磊落的胸襟。只有具备这些德行的人,才能算一个最完美而又清高的人。

刘邦初定天下,封萧何为宰相,一时之间,有不少人都登门向他道贺,惟有一个叫召平的人提醒萧何:“你的灾祸可能会从此发生。现在皇上离开京城,率兵打仗去了,增封你为宰相,掌管护卫兵,一方面是为了讨好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戒你。如果你现在辞退增封,献出自己的财产做军费,皇上一定会很高兴,也会减少心中的疑虑。”萧何仔细一想,认为有理。于是,他照着召平的建议去做,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军中随刘邦作战,又把自家的资财捐输前方做军费,高祖果然高兴。黥布叛变的时候,高祖带兵亲自去讨伐。留在后方的萧何则全力抚慰百姓,巩固民心。有人见他这样投入,勤勤恳恳,非常担心,就劝他说:“相国小心一家人遭杀身之祸啊!自从你人关十多年来,收揽民心,人们打心眼里敬重你,陛下知道你是众望所归,所以常常派人打听你的动向,惟恐你忘恩负义背叛他。你如果想保全家人的性命,从今天开始就要破坏形象,把声望压下来,才能让陛下安心。”萧何细一思量,认为他有理,便昧着良心,没收百姓土地,扰民、乱民,使百姓怨声载道,萧何的威信当然也下降了。更妙的是,萧何故意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贪图小利,使刘邦看他胸无大志而放心。然而刘邦哪里知道,这是萧何采用了避灾自保的策略。

王翦被秦始皇封为大将,统帅兵马六十万,继李信、蒙恬之后,再次兵讨楚国。秦始皇亲自送他到灞上,王翦临行前请求赐给他极多的良田屋宅,始皇说:“将军已出兵,何必忧愁贫穷呢?”王翦说:“当大王的部将,即使有功亦不能封侯,故趁大王现在信任我的时候,臣要及时求赐园地以作为子孙的产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到了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给良田。有人说:“将军的请求,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话不对。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武装士兵,全数交付我,我不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以稳固自家,反要让秦王怀疑我吗?”这就是王翦自保的策略。

李靖曾《题六和塔》诗说:“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去卧林丘。”一个人能体会到“高处的危险”,自然能居安思危。溢满思退,就能知足知止,淡泊藏用。知足知止,就能不骄不矜,无得无失。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历代之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功败垂成。稍有成功,事业稍大时,便自满得意,骄矜无忌,贪得无厌,树敌无数,惰怠荒废,随心所欲,不知谨守不失的道理。要想谨守不失,全在于知足知止。知足知止,就知道创业的艰难,就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以庄子借北海之神的口气说:“懂得道的人,一定能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一定明了而随机应变;明了而随机应变的人,不会受到外物的伤害。道德崇高的人,火不能烧他,水不能淹他,寒暑不能损伤他,禽兽不能伤害他。这不是说人有意去触犯有害之物,而是说明察安危,对祸福的来临冷静对待,谨慎进退,所以无法加害他。因此说,不要用人事毁灭天然,不要用世事毁灭天命,不要因考虑得失而为功名做出牺牲。牢记这些道理,就达到了反归真性的境界。”

一个人物质上的欲望越少,精神上拥有的自由越多。如果我们把一切的物欲、名位等等得失放开看破,使自己安于淡泊俭素不求闻达的生活,心情自然就安静了。

同类推荐
  •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树立形象,体现魅力,好事多磨,耐心成事;打造关系,拓展人脉;交际应酬,恰到好处;选择环境,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能方能圆;看菜做饭,因人而异;把握原则,远离禁忌。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用活公关办事门道》中找到答案。与其在黑夜里摸索着移动脚步,不如拿起火把大步前进。愿《用活公关办事门道》成为一把鲜亮的火把,为你的人生之路、为你的事业增光添彩。
  • 一生应知的名言

    一生应知的名言

    本书共14章,内容包括人生篇、理想篇、道德篇、事业篇、知识篇、健康篇、情感篇等。
  •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作者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总统顾问。一直致力于“六度人脉”理论研究,曾推出过畅销书《六度人脉》。这次作者化繁为简,将目光对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接触的七个关键角色——玩伴、同学、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知己、爱人,这7种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7种关键力量!作者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及识别、交往的各种技巧要点。阅读本书,我们还将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制定的怎样的成长目标,需要与哪些人同行,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中高层管理者等,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参考的答案。
  • 名人演讲在清华

    名人演讲在清华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这些精彩的演讲者的学识和水平。
  • 职场生涯男女有别

    职场生涯男女有别

    给对方造成“此人很不友善”,“此人很直爽”之类的印象。这是拿对方跟自己的经验相对照,并以其体格、外貌、服装等为基准,对对方产生的一种观念。如果对方第一印象有所错觉的话,就很难修正自我的第一印象。即使能修正过来,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大力气。
热门推荐
  • 幽舞倾城

    幽舞倾城

    身为21世纪的金牌杀手加警察,她竟被情敌一车给撞穿越了,什么“废材”“草包”“白痴”,即使自己是傻瓜,她也可自己拼出一片天!什么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大陆“云落大陆”,那是什么鬼......她天不怕地不怕,还怕一片大陆?笑话!让我们看她如何覆天下!
  • 心医集

    心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繁花夕月

    繁花夕月

    现代白领徐冉穿越清朝康熙年间,深陷感情漩涡,她该何去何从。从此,天涯陌路,后会无期。从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豪门婢女

    豪门婢女

    兰府主人蓝洪恩,婚后多年无子,为使兰府续个香火,在老夫人、太太周密的策划下,导演了一出封建社会的悲剧。
  • 上下五千年1(经典故事丛书)

    上下五千年1(经典故事丛书)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槐野先生存笥稿

    槐野先生存笥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猫咪在天堂

    我的猫咪在天堂

    这是一本用几十张黑白照片和真诚的文字共同记录下来的猫国回忆录。它讲述着一个猫咪家族和一个老北京家庭在不经意间跨越60年的真实故事。 历经了运动、地震、拆迁、城市化和市场经济,有太多的时代变革和生死离别变更着人与猫国的生态版图,而守望彼此却成为了一代代猫咪和一代代主人流淌在岁月亲情里温情的习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不是一本以“至猫奴”为名的媚俗宠物书,而是一本因笔触真诚才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是一本以大量实用而非功利的养猫经验和气势磅礴的猫国历史为支撑的猫国百科全书。当你被它打动的时候,一部猫国的史诗长卷便渐渐铺开……
  •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诗集《城中村》收录了忠村近几年的新作、早年的二十多首旧作、十多首被译成英文的作品,以及写于2010年前后的组诗《短夜》(节选),称得上是他写作近二十年来的一次大总结。他的写作,也基本围绕着“城中村”这个不是概念的“概念”,写乡村,写城市,写劳作和休憩,写自己一路的打拼和如今的领悟。
  • 相声王子

    相声王子

    一书在手,天下我有!外星人光临地球怎么办?喵了个咪的,照样靠边站!相声王子不仅是轻松搞笑,还身负沉甸甸的责任……
  •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