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6100000026

第26章 投身官场——40年荣辱与共(21)

他指出,西方之所以强大,铁路的四通八达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欲富,也应抓紧修建铁路。他们的建议,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顽固派提出几十条理由反对修铁路,他们甚至搬出先辈祖宗及山川之神来威吓。

虽然修筑铁路的阻力重重,但是李鸿章并没有退缩。就在争论最激烈的1880年,他就悄悄开始试探性地动工修建开平煤矿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以便运煤。1881年,这条约10公里的短短一段铁路建成后,他才正式奏报清政府,并有意将其说成是“马路”。李鸿章真不愧是后来“遇到红灯绕开走”的前辈。李鸿章汲取了在“大争论”中未得到朝中有力支持而失败的教训,所以在修路的同时积极活动,寻求权贵的支持。此时,醇亲王奕譞早已取代恭亲王奕,最为慈禧太后倚重,所以李鸿章全力做他的工作。他多次给奕譞写信,说明兴办铁路的种种好处,奕譞有所心动,所以李鸿章才敢将唐胥路修完。但李鸿章一直认为修路应是举国兴办,所以在给奕譞的信中说,修铁路在中国“阻于浮议”,一直未能兴办,并且明确表示希望由奕譞直接出面“主持大计”。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战争中暴露出海军调度协调的问题,清政府最终同意成立“海军衙门”;同时陆军调兵遣将行动迟缓的严重问题也暴露出来,清政府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重新考虑是否应当修铁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奕譞、李鸿章的努力,清政府终于在1886年决定将铁路事宜划归由奕譞为总理、李鸿章等人为会办的海军衙门办理。由“海军衙门”负责修建铁路,也可说是当时的“中国特色”。

同年,奕譞到天津巡视北洋海口,与李鸿章具体商订修路办法。奕譞后来说他对修铁路以前也曾“习闻陈言,尝持偏论”,反对修路,但经中法之战,又“亲历北洋海口,始悉局外空谈与局中实际,判然两途”,于是支持修路的态度更加坚决。但以奕譞此时的权位之重,却也不敢大张旗鼓地主张修路,所以在天津巡视北洋海口与李鸿章商议时,也不得不想方设法避开强烈的反对意见。他对李鸿章说,如果修铁路,还必须从已修成的胥各庄一路修起,因为修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为了运开平矿的煤,关系不大,反对的意见可能会小一些,这样此事才有可能办成。李鸿章也认为事情只有如此才可行,更加在唐胥铁路基础上逐年修建,相当一段时间内所经之地都在他管辖的直隶境内,更易办成。

据此,李鸿章采取一点点来、稳步前进的策略。开平矿务局在李鸿章的授意下就在这一年便以要运煤以方便商业为理由,将唐胥铁路延长到芦台附近的阎庄,总长从10公里延长到约40多公里,改称唐芦铁路。同时,李鸿章趁热打铁,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招集商股25万两。就在1886年底,李鸿章又与奕譞相商,提出将唐芦铁路延长修建到大沽、天津。1887年春,由奕譞出面奏准动工修建,强调这段路是“为调兵运军火之用”,并将开平铁路公司改名为中国铁路公司。此路第二年便告建成,这条从唐山到天津的铁路全长终于达到130公里左右。这时的李鸿章信心大增,想趁热打铁,再把铁路从天津延伸到京城附近的通州。于是,李鸿章于1888年11月通过奕譞主管的海军衙门奏请修筑津通路,其理由是津通路将沿海与内陆联结起来,可以“外助海路之需,内备征兵入卫之用”,有利于军事、防务。这一奏请得到朝廷批准,没想到却捅了马蜂窝。顽固派本来可能是对醇亲王有所顾忌,对李鸿章悄悄修路忍而又忍,并未大张旗鼓表示反对,现在他又要把铁路修到天子脚下,岂可容忍!反对声于是像炸开锅一样,一时弹章蜂起,纷至沓来,掀起了近代关于铁路的又一次大争论。顽固派有的上奏朝廷,有的致函奕譞,想争取他而拆掉李鸿章的后台。为了耸人听闻,顽固派与前几次一样,首先指责修路是“开辟所未有,祖宗所未创”,还将修路与“灾异”联系起来,认为清宫太平门失火就是“天象示儆”。大体而言,顽固派的意见集中于以下几点。

一、修铁路有利于外敌入侵。认为如修筑津通路,一旦外敌入侵即可经由铁路直达京师。

二、修路扰民。铁路所经之地,要拆毁民间田庐坟墓,必致民怨沸腾。

三、修筑铁路夺民生计。

铁路修通后,将导致成千上万原来的水手、船夫、客店主贫困失业,断了他们的生计。面对众多位高权重的大臣的强烈反对,李鸿章这次因有醇亲王支持,所以与顽固派针锋相对,反复辩驳,毫不示弱。对于铁路“资敌”的责难,他反驳说敌人前来也必须用机车、车厢运兵,我方可先将机车、车厢撤回,使敌无车可乘;另外,到时还可以拆毁铁轨或埋下地雷,使敌人不可能利用铁路长驱直入。相反,铁路将使中国运兵更加快捷。针对“扰民”观点,他以修筑唐山到大沽、大沽到天津的铁路为例,认为修路应当尽量避免拆毁民间房屋坟墓,万一无法避免时,只要给居民以“重价”,民众就不反对修路。

至于说到铁路“夺民生计”,他认为更没有道理,从国外和国内已修通的铁路沿线来看,铁路沿线生意发达,修铁路、通火车只会增加各种职业。

后来,由于清政府随意挪用经费筹办慈禧太后60寿辰庆典,所以关东铁路无法进一步延伸下去,加之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全路接续工程被迫停止。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是在李鸿章的倡导和努力之下揭开序幕的。换言之,近代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个铁路的公司与李鸿章的关系密不可分。在100多年前的中国社会,封建势力空前强大,反对铁路的呼声甚嚣尘上。在这种背景之下倡导和主持修建铁路,体现了李鸿章的远见卓识和追求新事物的百倍勇气。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持者之一,敢于承认中国不如西方的地方,勇于学习西方长技。

为了中国早日自立、自富、自强,他认识到兴造铁路有利于抵抗外国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即使是遭受到种种人身攻击,处于极为不利的困境之中,他也没有灰心和退却,而是利用他的地位、名声和诸多关系,顶住逆流,充分捕捉各种有利时机,将近代中国铁路建设逐步推向前进。尤其是在1881年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的10多年时间里,李鸿章主要依靠中国自身力量,总计在北方修建了300多公里长的铁路线。尽管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他曾雇佣少数洋人工程师,可是这些人仅从事技术工作,无权过问招工购料、人事安排等属于中国主权方面的事务;尽管为修路举借过洋债,但数额不大,期限不长,利息也不太高,并无折扣和趁此损害中国主权的附加条件。

总之,铁路所有权和经营权以及管理权属于中国,外国人无权插手,这些都反映了李鸿章的爱国民族意识。此外,尽管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步伐非常缓慢,经济效益一时未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出来,但其意义却远不止于建造铁路的成效本身。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铁路的兴办对中国传统封建思想文化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促进了煤矿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为近代中国社会培养和造就了第一代铁路工人和技术人员。李鸿章所做的这些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必须加以肯定。

中国最早的“移动”和“联通”

在近代中国,向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创办近代化的电话、电报等通讯服务事业,亦是洋务运动中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最初提倡者是沈葆桢、丁日昌等人,而首先实办的,却是李鸿章。

电报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战争结束后,俄、英、美等国为了利用电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提高政令军情传达的速度和效率,加强对中国进一步的侵略、控制,不约而同地提出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这种无理要求一时成为中外交涉中引人注目的焦点。

清政府在对电报电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使出了惯用的斡旋伎俩——“严正拒绝”。时任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借口为朝廷献计献策,写下著名的《局外旁观论》,极力鼓吹全国应普遍铺设电线。清政府疑惧交加,密函封疆大吏商计对策,封疆大吏则大多持坚决反对态度。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认为,铺设电线“于中国毫无所益,而徒贻害于无穷”;福建巡抚李福泰更视电报为洪水猛兽,称其“惊民扰众,变乱风俗”。只有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提出因势利导的观点。他认为,洋人如此“积极热心”,强行坚持不允其架线,其实无法阻挡。铜线花费并不大,与其任由外人控制,不如自行举办。

从这一认识出发,李鸿章曾亲手破坏外国人在中国铺设的电线。1865年,英国驻华领事巴夏礼向李鸿章提出铺设淞沪电线的要求,遭到婉拒。英商决定先斩后奏,暗地在浦东自行铺设电线数十里。消息传来,李鸿章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密令上海县令动员乡民,乘夜拔毁所有英商铺设的电线。天亮后,英商看到昨日还林立路旁的电线杆,一夜之间踪影全无。因属私设,无从告官,徒落得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政府由于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战前仅从洋人那里风闻日本将攻打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通过书信与驻直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商讨调兵事宜,用了一个月才初步确定作战计划,到调动士兵、起运轮船等准备妥当,已经整整过了三个月。军机迟误,注定了不幸的战争结局。这给沈葆桢极大刺激,使他从最初反对铺设电线,转而坚决支持李鸿章的主张,将电报比作万里长城,提出铺设由福州经马尾、厦门至台南一线电线的建议。清政府批准了沈葆桢的建议,却未予以应有重视。加之当时风气不开,各级官吏并不了解电报的巨大作用,相反大多数人认为铺设电线发展电报,会让列强侵略更加便利;甚至有人危言耸听,指称铺设电线会断绝地脉、打扰祖宗清宁等。最终,沈葆桢东南架线的宏图未能实现。

正当清政府上下对电线铺设与否争论得不可开交之时,列强加紧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行动。1870年,英国人在香港和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专事洋务之总理衙门消极应对,允许洋人铺设水线,却仍反对铺设陆线。

沈葆桢反对这种消极政策,认为既然抵挡不住洋人铺设电线,不如立足现实,自行举办电报事业。他积极呼吁李鸿章倡办此事,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写道:从天津到上海、再到广州,洋人均设电报。国外信息尽在洋人掌握而我未知,尚可交代;然而,国内信息洋人尽悉而我不明,如何说得过去?

终于,李鸿章在1879年改变了态度,认为电报事业不仅对“富国”有重大意义,而且是“强兵”的必要手段。他曾说:“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他曾未经清政府允准,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和天津之间架设了一条长约40英里的军用电线,从而为19世纪80年代较大规模地举办电信事业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1880年9月,李鸿章以电报有利于防务、便利通讯为由,奏报天津至上海架设电线,以使南北信息灵通。由于李鸿章把架设津沪电线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确,也由于电报在防务和洋务交涉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清政府很快批准了这一请求,即命“妥速筹办”。于是,李鸿章于1880年设立了天津电报总局,任命盛宣怀为总办,并设立了7个分局。经过几年努力,初步形成了能达半个中国的电报网。1881年李鸿章接受盛宣怀的建议,仿照轮船招商局的办法,募集商股,决定自建津沪陆线。同年,津沪陆线建成,使南北信息相通,“调兵馈饷”,大为便捷。此外,李鸿章以加强防务为由,又先后奏设了许多军用线。如天津至旅顺口线、营口至盛京线、奉天到吉林线、福州到台湾线、新疆南北两线等。

总之,从19世纪80年代初至1895年止,经过10多年的修建与扩充,中国的电报(电讯)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一个“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电报网。电报局不但承接本国业务,而且还兼办洋人通讯的电讯网,范围不断扩大。

19世纪90年代,电报局成为规模仅次于轮船招商局的新式企业,业务遍及南北各省。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中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中国自古用兵,从未如此神速。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举设电报一举三得,既防止外敌侵略,又加强国防,亦有利于商务。”

必须看到,李鸿章并非重商主义者,他举办电报的初衷不是振兴商业,而是加强国防,希图借官商合力抵拒洋人,以免洋商染指中国利权。李鸿章担心电报局常年花费太过庞大,单纯依赖官方难以生存,且官方经营有与民争利之嫌,因主要采取了商办、官督商办的形式。商人承办则使官方不耗巨资而尽收其利,减少风险性;官方给予必要保护和扶持,则可鼓舞商情,增强商人入股信心。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本书为“大唐才子系列”中的一本,评述了实现李白豪放洒脱却又坎坷悲情的一生,书中结合他的诗作,为读者展现了少年意气风发,追求梦想,游历名山大川,广结好友,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狂放不羁,官场失利,报国无门,客死他乡的过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当代人的感慨和反思,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是作者在采访了150多位前总统的好友、同事和对手的基础上创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他的私生活内幕及其大张旗鼓宣传的人道主义成果,将带领读者亲历克林顿任内的最后时光,并一直追溯到他的妻子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的台前幕后,让你充分领略比尔·克林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愿与王俊凯一起走过

    愿与王俊凯一起走过

    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为种种原因,她遇到了她想要找的人......(本书纯属虚构,请勿当真)
  • 重生之家有儿女

    重生之家有儿女

    相公五年不回家,留下俩娃,一个刚会跑,一个肚里趴…………
  • 蓝琪斯

    蓝琪斯

    一个美丽的国度,美丽里的森林中,出生了一只被视为不祥之物的狐狸,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对象,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一位好心人收养,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茁壮成长,在一次大灾难来临之际,它毅然决然挺身而出,使得这个国度的黎民百姓得以幸存,它是他们的恩人,也是这个国度神的象征。
  • 大陆纹章

    大陆纹章

    人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因为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有了思想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最强大的力量,就是我们能够以自己的意志去做选择。这是造物主赐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正义与罪恶的区别是什么?战争可以解决多少难题?和平需要多少代价?少年们携上手中的剑与无畏的心,踏上旅程,去寻找大陆的真正意志===============●▽●================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腹黑王爷,别乱来

    腹黑王爷,别乱来

    那一夜,他把我压在墙壁上,嚣张而狂妄的宣布:“女人,本王要定你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豪门极品女

    重生之豪门极品女

    今非昔比,昔日她是孤儿一枚,今日她是宋氏财团掌上明珠。而且她还见到了那个害她丧命的罪魁祸首,真是冤家路窄,他竟然是她哥哥,宋氏财团的现任总裁。啊,还有内幕?少爷是收养的?哈哈,天助她也,且看她如何恶整她这个便宜哥哥吧!
  • 我是一只僵尸

    我是一只僵尸

    李狗蛋,被僵尸王所咬变成半人半尸,从此以一个半人半尸的身份去做大学生,开始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之旅。
  • 乱世颂

    乱世颂

    他是被魔门圣祖选中的人,背负着魔道最大的秘密,被迫踏入那座风雨飘摇的江湖。诸侯征战,乱世出枭雄。在这个修炼者如雨后春笋的尚武时代,杀伐是唯一的出路。那一年,他魔功初成,从那座开满野花的峡谷里走出,孑身一人远赴东土。
  • 乡村野趣

    乡村野趣

    赵玉虎,泼皮无赖又嘎又坏,坏的出圈儿,坏的没边儿,坏的是满屁股冒烟儿。撒尿和泥、放屁嘣坑儿什么狗粑粑法子都能想得出来,这是一个惹事的祖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胸无点墨偏又喜欢卖弄,少学无知却又不失幽默风趣。
  • 职业疾病须警惕

    职业疾病须警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