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5200000048

第48章 文学意蕴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3)

但我们有理性的认识,可以知道更多的东西。我们马上就知道这胡桃不过是世界上千千万万胡桃中之一个,它们中间有同类的关系,“胡桃”是它们共同的名字,是一个概念。我们还可根据过去的常识,想象到这胡桃里面一定有可以吃用的胡桃肉。这是想象中的知识,不是我们直接能够看得见的。我们虽然想象这胡桃心里一定有肉,但是真有没有呢,是不是枯了,或是已被虫吃空了,或者腐坏而不能吃了?这一切,我们却不能直接知道。

“胡桃一定有肉”,这种推测,就普通的情形来说,并不算错。但这只是普通一般的道理,要用这种空洞的道理来断定现在的胡桃有肉,那是不一定靠得住的。因为这种推测还只是我们心里的推测,只是主观的推测。这种主观的推测是不是和现在的胡桃本身(也就是客观的东西)一致呢?这就没有把握了。

因此,理性的认识虽然比感性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可以推测事物的内部的情形。但可惜它同时也滞后了。感性还能直接触到外物的表面的形状,虽然只是表面的感觉,总还亲切得多。而理性的认识却缩回到主观的圈子里,没有办法确实抓着外物真相。它只晓得用普通的道理去推测,用一般的公式去推测。但目前的东西是否只能适合你这公式呢?这一点它就没有能力负责了。有许多人就是太看重了一般的公式,太看重空洞的理论,结果对于世界上活生生的事实没有能力观察,俄国普列哈诺夫派的形式主义,就是犯了这种错误。

还是回到胡桃来说罢,因为一定有人早就要想这样说了:“你为什么这样痴!一个胡桃内部有没有肉都没有办法知道吗?把它的壳打坏,剥开,不是就可以看见了么?不错,这是谁都懂得的很简单的方法。天下间万没有这样的蠢人,只顾痴想胡桃里有没有肉的问题,而不打开来看。但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的事情复杂得很,不一定都和破胡桃这样简单明了,对于某些事物,人们常常不知道动手将内容剥出来可以做证明,只管老是在公式和理论上呆想,结果没有把握,只好说事物的内部无法知道。以前我们常常说到的“不可知论”就是一个例子。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物自体不可知”,以为物质的本身是没有人可以知道的,这也就因为他不知道物质的本身可以有方法剥出来的缘故。一切物质的本身可以像剥胡桃一样地随便剥出来么?当然不是这样简单容易。但根本的情形倒没有什么不同,无论什么事物,我们要使它潜伏的内容显露出来,使我们可以看见它的真相,就只有设法打破它的现状,努力去改变它。这就是以前我们常常说的“实践就是去改变事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常常把实践称做“变革的实践”或“批判的实践”,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在实践中可以得到最高的真理。为什么呢?上面胡桃的例子就可以做一个说明。当我们未剥胡桃以前,我们所推想的胡桃内部有肉的事,仅只是主观上的理性的识,

不一定能与客观的事实一致。但是,剥胡桃的实践一开始以后,它内部的肉就给我们直接看见了,理性的认识又回复感性的认识了。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中的事实了。物自体就暴露出来了。于是我们主观中的想象与客观的东西统一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物质本身真正的性质,看见了现实的真理。实践是最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认识现实的真理。所以我们应该把它看得最重要。但这自然并不是说可以不要理论。理论虽然有主观的色彩,但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知道怎样去实践。如果我们看见胡桃而不会想象到它里面有肉,那我们也就不会想去打破它来看。这一种指导的能动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这种阐述,在那些“理论专家”看来,恐怕有点不规范,不“逻辑”,或者说理论性差,甚至有点啰嗦。但是,可以说这正是老百姓“原生态”的思维语境。顺便说一下,“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糊涂概念,是不成立的。因为只要是“马克思主义”,那就绝不是原生态的;或者说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不成熟的思想,并不能包含在“马克思主义”里面。因为这个理论是一个整体,整体的思想在我们学习研究它的时候,就像我们研究任何已经成形的东西一样,必然是“从后思索”。但是在群众的思维运动中,必须允许有原生态。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时候,那是他的思维运动的原生态,但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生态。

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艾思奇的影响,“战败的蒋介石曾经大骂他的属下:为什么共产党就能写出《大众哲学》,你们写不出来,全是吃白饭的!胜利的毛泽东则称赞艾思奇不是天下第一个好人,也是第二个好人,原因是他的书能顶十万兵”。

实际上,艾思奇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说,远不止《大众哲学》这本书。在解放后的“1951年,艾思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讲《社会发展史》,当时全国各地有组织地收听和学习这个讲座的有50多万人,一时成为全国最大的课堂。丁玲曾对王丹一(艾思奇的爱人——本书作者注)说:‘我母亲每次必听艾思奇的《社会发展史》。’后来,讲稿被编印成书《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出版发行达100多万册,影响不亚于《大众哲学》。上世纪60年代,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新中国第一本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哲学教科书。这本书在全国高校中使用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同样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说起《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那正是我们上大学时用的课本,好多同学当时就说:“读这本书有时都忘了时间,简直有些激动了。”艾思奇在1966年住院时,病情刚刚好转便做出要写一部文学笔调的通俗读物。但让人遗憾的是,他因为终年积劳,同年三月就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和祖国,时年56岁。我想,他未竟的事业,特别是他最后那个“文学——哲学”一体化的愿望,只能交由后来人完成了。

现在我们来说文学批评(或文艺批评)的第二个功能,那就是促进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展。毛泽东告诉我们,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第一个标准说的是文艺为工农兵的问题,第二个标准说的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先说第一个标准,这是个价值判断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文艺批评家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为人民大众说话。“任何对价值判断的回避、含混、缺位,都不值得提倡。”“没有价值判断的文学批评是没有灵魂的、琐碎的和苍白的言说,因此也有理由被认定为没有生命力的言说。”“文学批评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在于人们指望它能对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生产有一些实际的影响。”“我们要反对批评的游戏化倾向。”“当前批评的另一弊端是日渐商业化和庸俗化,为现实利益、朋友义气和物质实惠的评论太多,……如果到处都是言不由衷的溢美之词,意气用事的草率结论,文学批评的实效自然无从谈起。”要想让自我生长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健康地发展下去,文学批评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先行一步,树立一个“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的统一认识,坚决从书斋走向旷野,力推那些带着群众生活趣味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提高,给他们开辟道路,通过他们的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交融,共同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吸收。

文学批评的第三个功能就是提升文学的价值。文学作品的对象,直接的是广大读者受众,当然根据文学修养的层次和反映的生活内容不同,读者群也会有不同,但是这个群体无论如何也是很庞大的。再一种接受对象就是间接的群体,那就是文学评论员(我们先不要冠以评论家的头衔)。可以说,没有文学的评论,也就没有文学的成长。很多读者都是跟着评论阅读的。因此我认为,最好是作家本人多写点评论性的文章,这就好比导演直接走到前台来,与观众交流一样,他比演员出来说话更有深度。曾经看过这样的提法,就是让作家多写散文,说一个作家写不出有质量的散文,他的作品就不会有立意上的深度和美学上的高度。我非常赞同。比如钱钟书和杨绛夫妻,钱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其中有《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说笑》等等。最近杨绛先生又写了《坐在人生的边上》,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出许多人生哲理,思考终极精神。

为什么存在主义哲学就成功地栽种在了文学的土壤里,我们就不能么?

三、真善美的辨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四个方面: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我们在讨论文学意蕴的时候,主要落点是在审美关系上,但是与前面的三种关系也是不能分开的。这些关系从正面论述不是本书的任务,我们主要是从对这些关系的矛盾认识和对立态度当中找出“应然”的东西。

黄楠森教授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认为真是低级的,美是高级的,这是不正确的。”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真是低级的呢?有两种可能,一是审美意识低俗浅薄,不懂得真的确切含义。二是“新贵族”式的偏见——认为休闲美会脱离“真”与“善”。

在第一种情况下,首先是不懂得素材的真与艺术真实性的关系。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事实也就是真人真事是创作的基础,没有这第一步,也就是作家没有生活,肯定不会出精品。但是我们别忘了,“高于生活”这个重要原则。真人真事只能是素材,作家第一步要从中选择出题材,然后才会有真正的创作。著名作家孙犁说:“你记录了一件事,不能表现一件事”,正是这个道理。文学当中讲的真是双重的,它是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统一。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就是符合生活的逻辑,在人性的某个侧面具有代表性。记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部经常播放的广播剧《法尼娜·法尼尼》,说的是意大利烧炭党人米斯瑞利在被追捕时受伤,有一位贵族小姐法尼尼救了他,一直藏在她家养伤,两个人相爱。后来,男主角一直从事革命活动,不能老陪着女主角。她就想了一个绝招,在她的操作下,当男主角不在场时,他的组织被一网打尽。她以为这样他就会死心,就会完全归她所占有。但是她想错了,男主角去自首以证明自己没有出卖同志。在狱中,小姐又通过各种关系买通了看守,把一些越狱的工具送进去。但是后来终于没有被接受,小姐只好把实话告诉了他,当时就把这位男主角气疯了,他大声向苍天喊道:可诅咒的法尼娜·法尼尼!这部广播剧在那个“革命”的年代是很有特色的。一方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一方是推翻这个阶级的骨干分子之一,这怎么可能相爱?但是,只要摘掉“左”的眼镜,这也是合乎逻辑的。既然救了他的命,很有可能选择与他同道。但是后来的一切又说明,这位小姐十分自私,宁肯破坏革命,也要实行畸型占有,这也合乎大的生活逻辑,只是她太有能量,太超群了,因此使剧情更带离奇性。如果讲真,那么全记录式的真人真事不会存在,但是它符合生活的逻辑,有可推导性和可预料性,这就是艺术的真实。当时,正处在“文革”后期,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着,这一作品的反复播放,与“八个样板戏”形成了鲜明对照。更有电影《创业》中情节处理上产生的磨擦,也属于觉醒的开始。

可见,生活的真是创作的基础,它在逻辑上决定了作品的产生。这种第一性的地位,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表现。我们不能用作品的形式美与生活源泉去比较,它们不具有可比性。如果说艺术的真低于艺术的美,那就正好说反了。同样的素材,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提升。如果对生活理解不深,没有独特的视角和哲学上的穿透力,就不能捕捉到这种艺术的真。如果这一步也那么容易做,不知道作家的数量要翻几番。当我们说作家要体验生活的时候有两种生活,一是作家观察到的生活,二是作家的生活遭遇。海岩如果没有在公安战线上工作过,毕淑敏如果没在西藏亲自给牺牲的战士换过衣服……就不会有他们今天的成就。

现在来谈“新贵族”式的偏见——认为休闲美会脱离“真”与“善”。由于富人阶层的富裕程度越来越高,文学生活就有两种力量生长起来,一是浪漫休闲形式越来越多,以满足这些新贵的需要;二是为了迎合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制作出这类与人民大众生活相悖的文化产品。网页上或其他公共生活空间,到处都是所谓高级装饰的人物画像或动画形象。广告中出现的人物就更不用说了。本来美是劳动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力量和智慧的外化,曾几何时,在应用最广泛的流通媒介——人民币的画面上,出现的是工农兵形象,如今已经不时兴了。当然,休闲美、浪漫情调、理想化形式也是需要的,但是现在已经完全庸俗化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热门推荐
  • 穿过灵魂抚摸你

    穿过灵魂抚摸你

    南太行是一个新的地理名词,泛指山西东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太行山南麓山地。南太行又是一个人文存在,其中的村庄和代代更替的人群,在一方地域承继和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品性与风俗人情。《最悦读“榜中榜”书系·中国名家原生态美文精选:穿过灵魂抚摸你》以土著与亲亲历者的身份,对乡土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观察与发现,具有强烈的实证精神与悲悯气质,是当下乡村书写中最有时代个性与真实色彩的一部乡野画卷。
  • 绿色校园

    绿色校园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色彩;绿色校园,饱含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寻,凝聚着教育新理念的火花与期冀——为明天的腾飞插上绿色的翅膀,为未来的美好传输和谐发展的理念!
  •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生活在河边或海边的人们,乘船从事生产劳动,实在是很普通的事情,丝毫也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船这种看似平常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演变过来的?船这东西的确是很神奇的。古人的许多诗里把船作为抒发豪情或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工具,有不少诗词成为千古绝唱。你也可能看过一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这只被命名为“永不沉没”的巨轮在北大西洋海底沉睡了70多年,直到近些年才被打捞上来。你也可能对南极考察很感兴趣,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破冰巨轮,我们也就不会有在南极长城站升起五星红旗的自豪。
  • 有情终成眷属

    有情终成眷属

    夏天和美凤两情相悦,美凤的爸不同意,夏天用诚意打动美凤的爸,美凤的爸要夏进创业后才能跟美凤结婚,夏天去了A市创业。然而在夏天事业稳定后,夏天的一个客户表妹诗沁看上了夏天。夏天在一次与客户的应酬中喝醉了酒,一夜未归。诗沁设计把她和夏天的照片拿给了美凤。美凤伤心之下出国了。三年后,美凤回国。夏天把无意中被员工阿雄录下的诗沁和一敏说的话的录像录音拿给美凤看,有情人终结眷属。作者(徐芹姐)原创!本书未经作者(徐芹姐)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作其他用,违者法律追究!
  •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道校草的狂傲女友

    霸道校草的狂傲女友

    当霸道校草遇上狂傲校花,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误惹总裁:吃定呆萌小娇妻

    误惹总裁:吃定呆萌小娇妻

    他是华夏彩钻级别的王老五,传说既有洁癖又冷酷无情;她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首富竟然成了她的监护人;怕打雷的她抱着枕头找他,他既无辜又委屈,“你说了你不喜欢我的!”她无限娇柔,“我害怕打雷。”某日她拿着一MP3,怒气冲冲的窜到他面前,质问,“这些是什么?”他旁边一小包子淡定的说,“妈妈真笨,那里面是吓你的雷声啊……”然后小包子跳下沙发,把MP3和音响相连,不仅有轰隆隆的雷声,还有她说过的一些赖不掉的承诺……
  • 麻辣春秋

    麻辣春秋

    本书以春秋时期,吴国、楚国、越国之间自由竞争,人人都有机会创造财富,职场激烈角逐的时代作为背景,叙述了地处偏远的越国公司的草根老板勾践以及范蠡、文种怎样发挥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占领低端市场,与吴国公司总经理夫差和营销大师孙武,打造销售团队,进行竞争并最终成为业界王者的传奇故事。
  •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是人生的主题,活着就是一种快乐。快乐无处不在,只看你心中是否有快乐,是否能感受到它。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其实只要你用心生活,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感动无处不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而忙碌。所以会感受不到快乐。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你懂得宽容,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懂得享受生活,懂得知足常乐,慢慢你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调整自己的心态,理性洒脱地面对生活,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快乐会时刻光顾你。
  • 重生之商女为后

    重生之商女为后

    年少无知,空有美貌,错付痴情,嫁与伪人,她倾其所有助他夺嫡。然而,为了蛇蝎表姐和她万贯家财,他回报她一柄屠刀,斩尽慕氏一族三百余口!死不瞑目,一朝重生,夹杂着风雨欲来的狠厉,她誓要仇人万劫不复!背叛她?那就去死!欺辱她?那就别活!跟她玩心计?将计就计虐死你!跟她比狠毒?送你全家下地狱!跟她装无辜?凤眸微睁,你算老几?斗白莲花,战绿茶婊,打渣男脸,拆恶人台,一代骄女只手遮天,她要让这个天下再无人可撼动她要守护的东西!等等,那个死皮赖脸粘上来的腹黑五皇子是怎么回事?又是从哪里冒出个谪仙一样的师父?!还有那个阴险神医居然也来凑热闹,说什么非卿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