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7800000007

第7章 借势2

日本作家广津和郎为松川事件辩护时,就是引用类似孟子的话。他说:“被告的眼睛清沏透明,他们不应该有罪。”虽然法庭无法以此来定罪,但至少他能看出事情的真伪。然后,他借着自己逐一调查分析裁判记录,来弥补他直观的判断。

“眼为心之镜”,的确,通过眼睛是可以了解一个人内心的动向。然而,这种“观察眼睛”的说法,对于一般人来说似乎比较困难,但这种方法或许适合像孟子和广津和郎这种在人生的历练中,培养了如何观察别人的人,一般的人则大都会观察错误。只以“眼睛”观察一个人,非智者是难以察透啊!

所以,孟子又说,听对方讲话时,同时观看其瞳孔,很明显就是让我们要“听话和观眼睛”并用。无论对方讲什么,我们都可依其内容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能够更进一步注意他的“眼睛”,那么这个“人间观察法”则近乎完美了。

那么,从对方说话的内容观察一个人,其要点是什么呢?孟子道:

“让辞知其蔽,淫辞知其陷,邪辞知其离,遁辞知其穷。”

所谓让辞是指偏颇之词,淫辞是指荒唐之词,邪辞是指邪恶不正经之词,遁辞是指逃避的言词之意。他的意思是说,和对方说话时要洗耳恭听,如果他所说的话是偏颇不妥当的言词,就可以了解他是一个无法看清事情整体的人;如果对方说些荒唐的言论,就可以了解他是一个迷惑的人;如果对方说些邪恶的言词,就知道他是一个不合道理的人;如果对方玩弄逃避的言词,就知道他是一个走投无路,八方堵塞不通的人。

孟子所说的这番话,是极易明白的正统言词。仔细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在无意识中使用这个判断基准。但是,如果想要这个基准更有效果,判断更准确,就必须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孟子为了实现他“仁义”的理想政治,毕生致力于毫无报酬的游说工作,他从连续失败的痛苦经验中,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所以他才能断言地说仅观其“眼”,听其“言”,就能了解这个人。

而孔子观察一个人,评价一个人,是比较重视“行”而较不重视“言”的。孔孟的这点差异相当有趣,在此就不作深入的诠释了。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墨子又是如何观察人的。

有一次,鲁王问墨子: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喜欢做学问,另一个喜欢周济别人。我现在要立太子,不知道哪一位比较合适?”

墨子答道:

“这很难讲,也许他们是为了得到利益或名誉才故意这样的,您要立太子时,请先查清楚他的二人这么做的目的再做决定。”

可以看出,墨子和孔子一样,是站在动机主义的立场上去鉴定一个人的。

不过,如果仅是如此恐怕还是不够客观。

战国初期,法家先躯李克身为魏文侯的宰相,以法治主义的立场断然改革国内的政治,和理想主义者的孟子不同,他是一位极富现实感的政治家。

当李克还是文侯的政治参谋时,有一次,文侯问他关于选任宰相的意见。当时有魏成子和翟璜二位宰相候补人,二位都是朝廷的重臣,论才能、经历实在分不出优劣,魏文侯不知要选任哪一位当宰相,于是询问政治参谋李克的意见。

选任宰相是一国的最高人事,如果说出人名,说不定会为自己日后招来横祸,所以李克很慎重地避免说到个人的名字,只间接地说出人物鉴定的五个条件。

其内容如下:

①境遇不佳时都亲近些什么人?

②富裕时都施予些什么人?

③处于高位时采用什么样的人?

④陷于穷地时是否不做不正的行为?

⑤贫穷时是否不贪取?

李克所着重的,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才能,而是整个人的资质,这点值得玩味。

从李克的时代开始约百多年之后,也就是战国时代过了泰半以后,燕昭王因齐的攻击想要重整国内的政治,从各国广招人才,于是找师傅郭隗商量,当时郭隗谈了一个人才招揽法。

“以礼出仕对方,谨受其教,如此可招致比自己优秀自信的人才,对对方表示敬意,洗耳恭听他的意见,如此可招致比自己优秀十倍的人才。

如果和对方对等,只能招致和自己差不多少的人。倚靠在床边,拿着拐杖横眉竖眼的指使着,这样只能招致一些小官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大声叫嚷着讲话,这样只能招致一些下仆。”

这也是一个卓越的人才招揽法,在此所谓人才的意义,不是单指有才能而已,其着眼点在于善用比自己优秀的人才。

在《六韬》兵法书中,有一鉴定法要比李克的更详细。其列举八项如下:

①质问他,观察他理解到何种程度。

②追究他,观察他瞬间的反应。

③派遣奸细诱惑他内应,观察他是否诚实。

④说出秘密,观察他的品德。

⑤让他处理财务,观察他是否正直。

⑥让他亲近女色,观察他是否坚持自己。

⑦给他困难的工作,观察他是否有勇气。

⑧让他喝醉酒,观察他的态度。

确切地说,这大概是一张人物测验的石蕊试纸吧!如果做为人物鉴定法,似乎有点太过玩弄技巧的感觉,但如果是想网罗重要的人才,至少择其中几项加以测试,或许有其慎重的必要。

在古代游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言不慎,轻者赶出国门,重则丢掉性命。要想游说成功,用韩非子的话说,就是读取对方的心。

“游说是很难的一件事,难在哪里呢?那不是游说的人必须具备充分的知识的难,也不是以嘴巴说出自己的意见的难,更不是将自己想说的话,毫无忌惮地说出来的勇气的难,所谓游说的困难,只有一点,就是读取对方的心,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韩非子除了指出读取对方的心,是游说时不可缺少的条件外,还举出几个例子,写出了游说之士,在什么样的场合应该如何的心得。其观察非常深刻敏锐,直到2200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我们下属对上司,提出意见时所应该注意的事项的范本。

不过,要说能熟练读取对方的心的,那就是淳于髡。

年轻时的淳于髡因某人的介绍去谒见魏惠王,淳于髡的博学及雄辩已是众所周知,所以惠王抱着很大的期望,等待淳于髡会说什么话。但是,初次谒见时,淳于髡一直保持沉默,没听他开口说一句话。所以惠王改口再度设席与他见面,他遣走左右的人,只剩下他们二人以制造讲话的机会。然而淳于髡这次依然始终保持沉默,惠王愕然。这哪里是什么雄辩家呢?简直就是个呆子!

惠王责备介绍淳于髡的人道:

“你称赞他是连管子、晏婴都不及的人,但是,见面时他都不开口说一句话,难道他瞧不起我吗?你到底怎么解释?”

淳于髡听了后,辩解道:

“这是当然,因为我初次拜谒时,您心里只想着马的事情,第二次见面时,您心不在焉,完全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所以,我一句话也不敢说。”

惠王听了此话后大吃一惊。

同类推荐
  •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温州人不是“天生的经济学家”,他们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但长期以来,他们通过自身的经营和投资,不断积累起创造财富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称之为温州人的经营哲学。
  • 淡定让你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让你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超然的智慧。我们只有以淡定的人生态度,用心去发现生活,将一些不该背负的重量卸下来,才可以为自己绘制一张详尽的人生蓝图
  • 机遇的把握(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机遇的把握(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机遇对于人的成功非常重要,但是机遇来了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时机遇只会让我们悔恨。为了等待机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诚心去做好准备。作
  • 最伟大的智慧书

    最伟大的智慧书

    葛拉西安,以洞穿一切的目光、过人的智慧和绝伦的仁慈,用一种令人惊异的冷峻与客观,看透叵测的人心和纷繁的世事;马基雅维利,手执一支锋利的笔,给西方政治学划开丁致命的一刀;孙武,凭借博大精深的学识、精邃,写下了一部为军事家视为必读的教科书……
  • 犹太人凭什么成功

    犹太人凭什么成功

    本书展现了犹太人成功的方方面面,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圣典,商人可以从中找到经商成功的法则;常人则可以明了关爱、学习、奉献与努力的精神;父母可以领会子女教育的真谛;孩子也可以获取做人处世的真知。
热门推荐
  • 嫡女妖妃:妖孽王爷宠无边

    嫡女妖妃:妖孽王爷宠无边

    她,王牌特工,一朝穿越。什么?我软弱无能?继母陷害,庶妹抢婚,渣男出轨?看她如何卷土重来,化身凤凰亮瞎你们的狗眼。欺负本姑娘的,一个都不放过。无意中解了某王爷的毒,可是,这个冷酷王爷为何脸皮这么厚。“你喜欢我哪里,本小姐改!”“什么!喜欢我不喜欢你?”那本姑娘决定改成喜欢你了。只是……“报,王爷,苏公子在前面等王妃去游玩。”“那我们走后门。”“再报,邻国太子在后门守着。”于是某王爷爆发了,“传令下去,本王要在王妃房里七天七夜不出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死神之书

    死神之书

    死神之书,其实就是一本记载了死去人的死亡过程,通过它查阅死灵的来历,以及杀死他们的人,并以此作为鉴定死灵和杀人者死后的去处。所以,有时候死神之书也被称作审判之书,”消失了很久的青石再次出现了……
  • 铮明

    铮明

    铮铮大明,列列古风汉人衣冠,失而复得中华文明,繁荣壮丽疆土之盛,追唐超汉如此王朝,毁于蛮夷中华大地,再无文明奴才遍地,文化凋零若此可忍,何不可忍
  • 晋商、策略:兼谈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

    晋商、策略:兼谈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

    本书论述了古代至近代的中国工商业特点,中国古代工商运营管理思想,《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思想,及新世纪中国营销思想的发展动向等。
  • 草堂诗话

    草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原古秘记之残月

    原古秘记之残月

    追溯世界起源,一群大佬偏偏为而今的我留下这么一堆难题,天道天道,何为天道?一切如果已经注定,那么,我也是躲不过去的吧?从主世界打到异世界,从异世界杀回来,如果天真的想阻挡我的脚步……那,我就重新塑造一片天地好了。
  • 三坟

    三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冷王追妻:萌妃要爬墙

    冷王追妻:萌妃要爬墙

    当堂堂毒枭的祸害女儿一朝穿越而来成为王妃的时候,楚嫱满门心思想的是,爬墙!!!墙外自有颜如玉,墙外自有黄金屋。当楚嫱第一次坐在墙头的时候,六王府的暗卫道:“王爷,王妃娘娘爬墙了。”某王爷黑着脸,“院墙加高一丈。”当楚嫱第二次坐在墙头的时候,暗卫颤抖着小心肝“王爷,王妃娘娘又爬墙了。”某王爷冷笑:“加高两丈。”楚嫱第三次爬墙,一巴掌呼开暗卫:“穆泽羲,你有本事加高院墙三丈,有本事就把你的硬件也加长三丈啊!!!”某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Voyage of The Paper Canoe

    Voyage of The Paper Cano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