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4800000009

第9章 任职左拾遗与(1)

流亡时期(756—759)

月夜

【导读】

此诗为杜甫被俘送到长安后写的现存最早的名篇,当作于至德元年(756)八月。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境内)即位,杜甫在羌村听到这个消息,便只身前往投奔,不料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正值中秋佳节,杜甫身在沦陷之地,望月思亲,心情倍加愁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五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详解详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鄜州:在今陕西富县。杜甫的家属当时寄居在鄜州西北三十里的羌村,这里以鄜州代称之。闺中:指自己的妻子。诗人在夜晚望着皎洁的月亮,恍惚中仿佛看见妻子此时也在面对着这轮圆月。一个“独”字,更衬托出妻子看月时的孤独感。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长安:以自己被拘禁之地名代称自己。想起遥远的家中那可爱的小儿女们,还不懂得什么叫思念,更映衬出妻子的孤单。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诗人设想妻子在月下一定站得很久了,她那梳成环形的头发也被秋夜的雾露沾“湿”了,洁白如玉的手臂也被清冷的月光映“寒”了。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虚幌:细而薄的床帐。何时夫妇二人才能共倚薄幔,同诉离情,让月光照干脸上的泪痕呢!

【经典品评】

露水,月光,乌云似的头发,如玉的臂膀,满是泪痕的脸庞,诗人为我们描绘出的是一幅何等感人的画面!望月思亲,自古皆然。然而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反过来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幼小的儿女“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反衬出妻子形单影只的孤独和凄苦,进而又想像聚首相倚、双双团圆。此诗艺术手法上极有特色,和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夜》构思新颖,笔法婉曲。它先作反叙,再行旁衬,充满想像,首尾照应,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被前人奉为五律之圣。词旨婉切,语丽情悲。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反映了离乱时代百姓的痛苦。是杜诗中被广为传诵的爱情名篇。

哀王孙

【导读】

作于至德元年(756)九月。此时杜甫身陷长安。诗中通过描写未及随玄宗逃走的王孙的悲惨遭遇,写出了长安当时的血腥和苦难的现实。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珏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敢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骆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详解详析】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延秋门:长安城西门。天宝十五载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二日凌晨,唐玄宗等人从此门出逃向西。长安城头,伫立着一只白头乌鸦,夜暮了,还飞进延秋门哇哇怪叫,又向大官的宅邸啄个不停,屋里的达官们为避开胡人的侵扰已逃走了。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腰下宝珏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玄宗仓皇出奔,折断金鞭累死九马,皇亲国戚们来不及和他一同逃走。那个腰间佩带玉块和珊瑚的少年真可怜呵,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哑。

问之不敢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问他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只说是因生活困苦情愿为人做奴。他已有一百多天逃窜于荆棘丛下,体无完肤,到处是伤痕。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高帝:汉高祖刘邦。隆准:高鼻梁。凡是高帝的子孙,大都是鼻梁高直,龙种自然和一般人不同。豺狼在城中称帝,龙种却流落荒野,王孙呵,你一定要珍重自己的千金之体。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骆驼满旧都——交衢: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东来:指从洛阳而来,安禄山称帝时定都在洛阳。在十字路口,我不敢与你长时交谈,只能站立片刻交代你几句话。昨天夜里,东风吹来阵阵血腥味,长安东边来了很多骆驼和车马。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朔方健儿”,是说当时哥舒翰率河陇朔方兵及番兵20万人在潼关大败之事。“天子已传位”:据史书载,七月十三日,李亨即位于灵武。一个月后,玄宗传位给李亨。北方军队一贯是交战的好身手,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我私下听说皇上已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肃宗的圣德已使南单于钦服了。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花门:回纥。剺(lí):用刀划。五陵:汉代的五个陵墓,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位于长安城北面,唐时为贵族的居住地。这几句的意思是,回纥人割面请求雪耻上前线,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缉拿。可怜的王孙啊,你可千万不要疏忽大意,须知五陵的佳气永远不灭,大唐中兴已为时不远了!

【经典品评】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玄宗仓皇逃奔蜀地,仅携贵妃姊妹几人,其馀妃嫔、皇孙、公主皆来不及逃走。七月,安禄山的部将孙孝哲攻陷长安城,先后杀戮霍长公主等百馀人。这首诗中所提到的王孙,可能是大难中的幸存者。

诗歌先追忆了安史之乱发生前的种种征兆;接着写达官们匆促出奔的狼狈,公子王孙流落民间的痛苦;最后叮咛王孙自珍,请他审时度势,等待河山的光复。从字面上看,杜甫写的是达官们的仓皇避胡,实际是写唐玄宗出逃。因为“金鞭”、“九马”,都是天子所御。也许明言皇帝会惹祸,杜甫这是在绕着弯子抨击皇帝吧。全诗写景写情,皆由亲自耳闻目睹得来,因而更觉情真意切,朴实感人。在叙事手法上,干净利落,寥寥数笔,格外传神,当时情景,如在眼前。

对于此诗,古人从封建主义的观念出发,赞赏的是诗中所表露的“忠臣之盛心”,因而评价甚高;而今人又往往以反封建为由,有许多选本不选此诗,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有偏颇。我们跳出过去以阶级观点划分的陈腐框架来看,杜甫对王孙的爱也是以对人的仁爱为出发点的,这是一种深广博大的人类之爱。杜甫虽然不敢在诗中明谴皇帝,但内中已深含了讽刺意味,这对一个封建意识较浓的士大夫来说已属不易,我们又怎能简单地贬斥其有“封建的忠君思想”呢?诗人身在难中而心怀天下,其爱国热忱可敬可佩。在艺术上,这首诗娴熟地运用了古乐府手法,全景是写意式的,用大笔涂抹;而细节是工笔画,精心描画点缀;生动地再现了劫后长安之惨状,是唐诗中的力作。

悲陈陶

【导读】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冬作。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景象惨烈。杜甫在长安听到这个消息,又见到那些得胜回城、气焰嚣张的叛军在狂歌纵饮,十分哀伤愤怒,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详解详析】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孟冬指阴历十月。来自陕西十郡的良家子弟,血流成河染红了陈陶泽。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同日:指至德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宰相房琯亲自率兵收复两京,遇敌于陈陶斜。在监军宦官邢延恩的催促下,草率出战,又因不切实际地妄效古代的车战法,以牛车两千乘,夹杂步兵骑兵一起进攻,结果遭遇火攻,人畜大乱,官军死伤四万多人,幸存者仅数千。“野旷天清”,悄无声息,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战争结束了,原野空旷,天地肃穆,好像同在为四万义军沉痛哀悼,有一种“天地同悲”的压抑气氛。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叛军归来兵器上像是用鲜血洗过,他们唱着胡人的歌在长安市上狂饮作乐。上句“血洗箭”写出了战争的惨烈,下句活画出叛军的得志骄横之态。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长安都市的百姓们都背过脸去面向肃宗所在的北边彭原方向啼哭,日夜盼望着官军能早日回来收复国都。这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写出了百姓心底那种“不屈服”的悲壮之美,在悲哀中给人们以力量。   【经典品评】

这是血淋淋的真实的历史记录,是诗人内心剧痛的倾吐。对这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没有正面去描述唐军尸横郊野的惨状,起首第一句就用了“十郡良家子”点明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让人们觉得这么多良家子弟无辜地白白送死,更加痛心疾首。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肃穆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中看到了复仇的希望和信心,正义的战争必胜,所以他在诗的结尾写出了人心向背,这是黑暗中的曙光,也是杜甫内心斗志不灭的表露,在创作思想上有很高的境界。

悲青坂

【导读】

此诗写作时间比《陈陶斜》稍后。房瑁所率之军首战失利后,于十月二十三日又与叛军交战于青坂,再次失败。本诗写诗人闻讯后的焦虑与哀痛。青坂:地址不详,当离陈陶斜不远。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详解详析】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太白:山名,在陕西武功县。房瑁兵分三路,中军从武功进兵。这里是泛指山地,说我军驻扎在青坂的东门,天寒地冻在荒山中饮马。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黄头:是契丹别种室韦的一个部落。奚与室韦并非一族(详见《新唐书·北狄传》)。《安禄山事迹》载:“禄山反,发同罗、奚、契丹、室韦、曳落河之众,号父子军。”本句中的黄头奚儿只是泛指胡人,描写叛军的悍勇和骄横,只有几匹马也敢弯弓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这句是诗人想像中的阴惨景象:冰雪覆盖、大野萧瑟,青色的是烽烟,白色的是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如何才能捎信给我军?请你们忍痛待明年再战,莫要这么仓促应战。卒:同猝。诗人关心军国大事,提出正确建议,可见其远见卓识。

【经典品评】

《悲青坂》画出了惨烈的战争场面。首联交代了战场的形势,突出了唐军处境的艰难;颔联以叛军的骄横,衬托出唐军的溃败;颈联虽是想像中的唐军败后的惨景,却有强烈的真实感,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尾联总结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正确建议,富有见地,代表了众多百姓的心声。

对雪

【导读】

此诗写于至德元年(756)冬,时杜甫身禁长安。诗中写战乱之忧。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详解详析】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哭泣的大多是新近在战争中死去的冤鬼,愁苦地吟诗的只有我这孤苦的老头。无限伤感和凄凉尽在这一“多”一“独”中。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诗人仰首窗外,又是个令人压抑的鬼天气:乱云低垂,风急雪舞,天色昏暗。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绿:指绿色酒浆。酒没了,舀酒的瓢自然弃之不用了。天冷难耐,想要靠近火炉。此句最妙是诗人的想像:炉中无火,却幻想它有火而且红通通的。诗人只能靠想像中的火去寻找心理上的温暖和慰藉。穷愁苦恨的生活可想而知。这独特的意象如没有真切的生命体验是写不出的。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各州的消息都断了,只能愁坐,在空中写字。书空:典出自《世说新语》:晋人殷浩因治军无力被解职,终日以手在空中画“咄咄怪事”四个字。后人常以“书空”表示愤懑不解。尾联是对开头的呼应,说作者急切地关心着前方的战事。“书空”的典故,表示作者对眼前事的不解和气愤:国家因何成了这个样子?

【经典品评】

诗人见官军新败而贼势正盛,内心愁苦。他对雪独坐,身心俱寒。幻觉中,那炉中似有红红的火在燃,诗人只能借此度过眼前的严寒。这种悲凉的想像之景与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妙。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跃然纸上。

春望

【导读】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载)春写作此诗。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虽然春天又至,但诗人思家念国,愁肠百结,无限情感涌上笔端,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详解详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而幽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国事,面对繁花,总觉得花上的露水也像是悲伤的泪珠。由于亲人离散,因“恨别”而痛苦,所以觉得鸟叫声也仿佛有许多伤心事,听了使人惊心动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立春以来战火频仍,已经蔓延数月。(这年春天,李光弼与史思明等大战于太原,郭子仪与崔乾祐等大战于河东,烽火不断。)家在远方音讯难得,一封家信顶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愁长的思绪使稀疏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无法插簪了。

【经典品评】

诗题《春望》,就是望春。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的首联,饱含叹惋:自然界本是大地回春的季节,然而长安沦陷、国家破碎,人心无法感受到春意。“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城春”的草木疯长形成鲜明对比。宋朝司马光十分欣赏这一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馀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见《温公续诗话》)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将全景推向特写。究竟是谁在“溅泪”?谁在“惊心”?是花、鸟、还是诗人自己?历来的诗评家总在争论。一种认为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说“花”和“鸟”是主语,是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在诗中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和感受,使得花鸟也通人性。这样写,比直抒胸臆效果更浓烈。就如同我们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其实就是人的感情转移到了大自然上。诗人眷念亲人离散,伤悼国家残破,“感时”与“恨别”交织成满腔愁绪。因而才看到花在“溅泪”,听到鸟在“惊心”。颈联从远望、近望转向了低头沉思,直抒胸臆。“烽火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很久,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生死不明,因而发出了“家书抵万金”的慨叹。尾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眼前。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稀,竟连簪子也插不住了。诗人用“搔”这一下意识的动作,将满腔愁情变成了一个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使人产生共鸣。

同类推荐
  •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20世纪,随着近代外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学开始被迫与外来文化、文学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从本来弱者被侮时一种本能的话语反应渐渐转变为主动应对,并在主动应对中开始积极吸纳、调整与创造,然后这种调整开始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对话,包括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存在,20世纪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对话。本书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复杂的对话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定程度地揭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是一本有关青春的碎碎念,其文字精练有较强的穿透力,简单而有力度,却也不失清凉温暖。它让我们对生活保持恰如其分的敏锐恰如其分的锋利。就算现实世界残酷地掠夺心底细腻薄弱的天真,却依旧可以做一个柔软而温润的自己。
  •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旧年默示录

    旧年默示录

    第一人称,多半会坑,现已说明,不喜勿入。旧年,奇怪的名称,因为本就是处奇怪的店铺。出售的是什么商品,招待的是什么顾客,都不知道。如果说有什么是知道的话:不用工作就能拿到稳定的薪金,我脸不白,所以,肯定有鬼!然后,就真的遇上了鬼。
  • 貔貅大帝

    貔貅大帝

    貔貅分雌雄,亦分善与恶。善者,博施济众赤子之心!恶者,跋扈恣睢残暴不仁!一次偶然或是必然,他们是到了上古还是去了另一片星空?万族林立,上演了一场岁月的争斗,皆为主宰天下苍生?亦或为不老长生?寻起源,探古谜,踩幽冥,踏九天,千难万险,笑傲苍穹……
  • 辽文萃

    辽文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限猎魔

    无限猎魔

    命运的出现让人类迎来了灭顶之灾。它制造出大量的魔兽将人类杀戮,却又赐予人类英雄联盟中的英雄能力。叶展,在这个猎魔战场上,被称为神屠的战神。一个即将达到命运允许脱离猎魔战场,进入无限的欢乐天堂的特权人类。却在最后一个关键任务上,丢掉了性命。但他,奇迹般的重生到了灾变前夕,他是否能继续踏上王者征途,是否能弥补前世的遗憾,能否挽回失去的一切?且看重生王者再踏征途!
  • TFBOYS:巧克力味的旅程

    TFBOYS:巧克力味的旅程

    这段很长的路我想陪你一直走下去。—题记。人物:苏叶宋言暖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林日辰。结局:BE
  • 西游:非花不染

    西游:非花不染

    文艺版:若天意如此,不从可否若你依然在等,我是否能回头佛说,天命不可违你既顺从之……又为何苦苦等了千年之久?逗比版:苏陌花没想到做张试卷都可以穿越到西游成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妖怪首领。这么不科学的事真的好吗?让我做张卷子冷静冷静!和孙悟空成了邻居,算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说好的我笨不愿意娶我呢,这告白算啥?“那,花花。你娶我可好?”(故事比较欢脱,也有可能会虐。结局1对1,BEHE暂时不确定。不喜请点右上角)
  • 我的世界之方块神

    我的世界之方块神

    一个叫曾煜的学生,因玩我的世界莫名其妙的被传送到了游戏之中。他在这个游戏中结交朋友,开始了漫长的奇妙生存。但是,因后面服务器的崩溃。他的生活也融入了我的世界系统,成为了学校的一个传奇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你要去哪儿

    你要去哪儿

    一个怪人,不一样的爽文。不知道目的地,也没有所谓出发的原因,行行走走,游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