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4800000024

第24章 漂泊西南时期(760—770)(7)

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总戎:指总理一方的军务。楚:淮南。蜀:剑南西川。应全未:未能完全发挥作用。高适曾先后任淮南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方驾:并驾齐驱。曹刘:指曹植和刘桢,都是建安时的杰出诗人。不啻(chì)过:不光势均力敌,还要远远超过。意思是说你虽先后两任节度使,但你的才能也未必完全施展出来,你的文才可与曹植和刘桢并驾齐驱。

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汲黯: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常直言进谏,反对武帝反击匈奴贵族的战争。因其敢犯颜直谏,后人常用作直谏之臣的典故。高适当时任左散骑常侍(属门下省),也是规讽过失的官职。而且高适也向以“负气敢言”闻名,所以杜甫在此以汲黯相喻。中原:原指今河南及邻近地区。这里是与遥远的西川相对而言,指两京一带的中、北部。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耿直有血性,这里用来比喻高适。这两句是说,今天的朝廷正需要像你这样类似汲黯敢于直言的人,中原的将帅都常思念你这位当代廉颇。

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天涯:与首都长安相对,诗人所居的成都就算是遥远的天涯了。催迟暮:暮春将近,形容自己老得很快。遥添锦水:泪水太多了,使锦水都涨了。形容离别的眼泪之多。意为:看到春光更觉得日月催人老,转眼已到了迟暮之年,你我离别泪流如雨,像是为锦江增添了波浪。

【经典品评】

杜甫尽管对高适在西蜀时丧师失地的行为曾有所不满,但毕竟是老友离别,诗中赞扬了诗友高适的文才武略,伤友人之别离,悲身世之凄凉,感情还是非常真挚的,比喻也别致,不失为一首有特色的好诗。

登楼

【导读】

此诗写于唐德宗广德二年(764)春。当时杜甫已由梓州回到了成都草堂。诗中写登楼眺望所看到的春色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详解详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鲜花簇拥着高楼,本是美景,作者却说“伤客心”,为什么?引出原因:“万方多难”。这是一种因果倒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是行文中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使得“登临”更有一种特殊韵味。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锦江”、“玉垒”均为登楼所见,颔联描述山河壮景。锦江:也叫汶江,是岷江的支流。玉垒:山名,在四川理县东南。唐贞观年间,这里曾是吐蕃来往的要道。变古今:古往今来变化多端。锦江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山头古往今来一直浮云变幻。上句向空间开阔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均为登楼所思。北极:北极星。古人常以北极代指朝廷。西山寇盗:指吐蕃入侵者。说大唐政权如北极星一样恒久不变,劝吐蕃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义正词严,于焦虑中透出坚定的信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尾联借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后主:指刘备之子刘禅,因宠信宦官终于亡国。他的祠庙在成都武侯祠东侧。梁父吟:又作梁甫吟,汉乐府曲调名。诸葛亮出山前喜吟此曲。这两句喟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享后人香火!更何况我大唐民心。我没有机会像诸葛亮那样济世安邦,就姑且在暮色中吟诵一曲《梁父吟》吧。诗人空怀济世报国之心,只能吟诗以自遣而已!

【经典品评】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之作。杜甫写作此诗的前几个月,吐蕃军队东侵,曾一度攻陷长安城,唐代宗逃到陕州。后郭子仪收复长安,唐代宗又返回京城。诗中的“北极朝廷终不改”即是指此。后吐蕃又向四川进攻,诗中因而出现“西山寇盗莫相侵”句。诗歌表达了杜甫盼望国家中兴,同时对川西以及全国的局势仍有深深的忧虑。全诗即景抒情,从空间着眼。“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则是远景。“日暮”点明了诗人在此徜徉已久。这种从时空着眼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诗句情景交融,气象雄浑,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唐诗别裁集》)。

绝句二首

【导读】

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由于严武重镇成都,诗人返回草堂,生活稍稍安定,心情也较为舒畅,诗人写下了这两首美丽的小诗。第一首写春景,第二首写思乡。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详解详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迟日:指春日迟迟才来。有盼春之意。读此诗句似闻到了春风中花草的香气。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燕子飞来飞去衔来融泥作巢,暖暖的沙滩上鸳鸯睡得惬意。“融”和“暖”有鲜明的质地感。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详解详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开头两句以对偶句写景。碧波之上几只洁白的水鸟正在戏水,屋后山色青翠,山花鲜艳如火。以江水的碧蓝来衬托水鸟的洁白,以青山的葱郁来映照山花的火红,对比强烈,着色鲜艳,描摹景物出神入化,是以“画法为诗法”(《杜臆》),采用工笔描绘、对比衬托来取得艺术效果。寥寥十个字,将春日的蓬勃生机,传神地勾画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美景能使人流连忘返,但同时也易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怀。颠沛流离的今春眼看又要过去,什么时候才能回归故乡?这里的“看”和“又”,都很有分量,包含了诗人的诸多感慨。“何日是归年”,有身不由己之感,抒发了战乱不已、不得不长期流寓他乡之苦。

【经典品评】

四个画面,两副对子,融化在一派怡人春色中。既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相辅相成。语言浅近如同口语,清新自然。写怀乡之念,其实正是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以无可奈何的问句结束全诗,使我们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沉的痛苦。

绝句四首(选一)

【导读】

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原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作品描写了成都的春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详解详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鹭:即鹭鸶,一种水鸟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从窗口里望见的景物,就像在窗口嵌含着一样。西岭:指岷山,山顶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所以诗人说“千秋雪”。泊:停靠。东吴:原指三国时代孙权的领地,后泛指今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万里船:杜甫草堂东侧不远的锦江上有一座桥叫“万里桥”,古代由成都东下江浙都从这里上船出发。三国时诸葛亮送费祎时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万里桥由此而得名。万里船的典故也出于此。

【经典品评】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写“动”景,后两句写“静”景。“鸣”和“上”这两个动词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含”和“泊”则是以静为主。“含”用得是拟人手法,贴切生动;而“泊”是静中含动。

再说诗的远和近。首句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第三句写窗中望到的西岭积雪,是远景;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又是近景。每句一景,近景、远景交错出现,给人以丰富的层次感。

此外是诗的色彩: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晶莹的白雪,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色彩,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全诗动静交错,远近分明,构成了一幅自然、清新、色彩明丽的春景图,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导读】

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杜甫时年五十三岁,正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帐下任参谋并挂名“工部员外郎”。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也泛指绘画艺术。引:唐代乐曲的一种,亦为一种诗体。丹青引:意即绘画歌。曹霸:唐代的一位大画家,曹操后裔,工于鞍马和人物肖像。唐玄宗开元中曾任左武卫将军,天宝末被削职为民。晚年穷愁潦倒,流落成都时与杜甫相见。杜甫在这首写给他的诗中称赞他的画艺和人品,并对他的处境寄予同情。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斡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善画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缠其身。

【详解详析】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开篇先从曹霸家世的盛衰说起。曹霸是曹操曾孙曹髦的后裔,曹髦擅长书画。自魏至唐,朝代几经更替,当初皇室贵胄的子孙如今早已沦为清门寒素之家。魏武:曹操。死后被谥为武帝。庶:平民。清门:清寒之家。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曹操当年创立的三国鼎立、英雄割据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其文章的丰采却流传下来,被曹霸继承。以上是两番大起大落的对比,写出了曹氏家族几百年的变迁。下面自然地转入曹霸的书画之事。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卫夫人:名铄,晋时书法家,汝阴太守李矩之妻,王羲之曾向她学书法。王右军:即王羲之,晋代大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这里说曹霸书法虽学卫、王之体,但恨未能超过王右军的水平,实际上是微妙地暗示曹霸因书法未成名家,故舍书而工画。此诗虽是赠人之作,却也不肯过誉溢美,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你潜心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如同过眼浮云。这里杜甫化用了孔子在“论语”中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语句。用其文而化其意,妥当贴切,轻巧自如,不露痕迹,确是大家手笔。以上几句概括曹霸的艺术生涯和处世性格,对他的书法与绘画显然有所轩轾,但语意委婉。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713—741)。南薰殿:唐代兴庆宫内的一所宫殿名。引见,这里指开元年间他常被唐玄宗召见。诗人认为曹霸以一介寒庶之士经常应召入宫画图,这样特殊的恩宠只有在重才求贤的盛世才能遇到。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凌烟阁:在西内三清殿侧,阁内画有唐代二十四个开国功臣的肖像,是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皇上命大画家阎立本所绘。少颜色:因年代久远而褪色。开生面:“生面”语出《左传》:“狄人归先轸之元面面如生。”《南史·王琳传》也有“回肠疾首,切犹生之面”的说法。因此“下笔开生面”一句含义双关,既指下笔重摹旧像,又赞画之逼真,指人物焕发出生动的神采,有面色如生之感。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问大羽箭——进贤冠:唐代文臣朝见皇帝时所戴的礼帽。大羽箭:唐太宗时一种特制的带四根羽毛的长箭。上句写文官,下句写武将。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褒公:指褒国公段志玄。鄂公:鄂国公尉迟敬德。二人皆为猛将,都是凌烟阁内所绘的功臣。这两句是说,褒公鄂公的毛发看上去似乎都在抖动,他们英姿飒爽好像要来和谁酣战。从凌烟阁功臣二十四图中选出最有特色的这两幅画像,使良相猛将的虎虎生气如在眼前,曹霸雄健的画风也宛然可见。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先不厌其详地渲染画成之前的气氛。先帝指玄宗。玉花骢:骏马名。这句说:玄宗有匹宝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都画不像,画不出其神采。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赤墀:宫廷中的红台阶。阊阖:本指天门,这里指宫门。这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看上去像脚下生风一样极神气。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拂绢素:古人以白绢为画布,在作画前要拂拭白绢。意匠:即构思。惨淡经营:指苦心布局,进行艺术构思。这句说:皇帝下诏让将军你展开白绢作画,你苦心构思运笔挥洒。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斯须:片刻间。九重:这里指皇宫。真龙:指骏马和曹霸画的所有的马。你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匹真龙般的神马,一下子将过去那些凡俗的马画一扫而空。写出曹霸接旨拂绢、惨淡经营、须臾而成的作画过程,使观者顿觉天下凡马尽皆失色。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这两句是说玉花骢图看上去就像是真马立在皇帝榻上,在榻上的画中马和庭前的真马相向而立,竟让人难分真假。一个“却”字以疑怪的语气写出人们视假为真的错觉,榻上庭前两马屹立相对的奇思又使这错觉更为逼真。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至尊:指皇帝。圉(yǔ)人:养马的人。太仆:给皇帝掌管车马的官。惆怅:这里指入迷了,看呆了。这两句是说: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赏赐黄金,车官和马倌们个个都看呆了,有些迷惘发怔。从旁观者的反应衬托出画马之神韵。

弟子韩幹早人室,亦能画马穷殊相——韩斡:唐代画家,善于画人物、工于鞍马,曾拜曹霸为师。入室:指最接近老师。通常将最得老师真传的弟子叫入室弟子。早入室:早学上手。穷殊相:将特殊的样子都画得逼真穷尽了。

斡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忍使:竟然使得。骅骝: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这里泛指一切好马。这两句是说连入室弟子韩斡也只能画马的外表皮肉却画不出马的风骨和内在精神,常使骅骝良马的神采凋敝丧失,没有了气概。这一对比更见出曹霸画艺之高超。

将军善画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佳士:有才情格调的人。诗句是说,将军不仅善于画马也能画人,偶然碰到有才情的人也会动心画像,下笔若有神助。这两句承上启下,总结曹霸之画以神似见长的特点,接下来引出画家的落魄。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干戈际:战乱之时。这两句是说漂泊在今天这个战乱之世,为了生存也只能给平常的过路人画像了。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意为:英才末路反而要遭受世俗的白眼,人世间再没有像你这样穷的人了。空有绝艺在身而如此潦倒,这是个多么冷酷和势利的世界呵!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缠其身——坎(kǎnlǎn):困顿,不得志。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享有盛名的人,往往都是整天被贫困缠身、穷愁潦倒的人。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诗人为画家大呼不平,把曹霸的荣辱和世事的盛衰相联系,由此推出古往今来的才人志士皆困顿失意这一普遍规律,使诗歌的境界得到了有现实批判意义的升华。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

    散文集《一个人的故乡》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故乡的话题,贯穿着作者全部的故乡情结和人生际遇,还让我们领略了关于故乡那份悠远的情感、那份炽热的情怀、那份纯情的寄托。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 《品三国(上)》补正

    《品三国(上)》补正

    本书是依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上册)而推出的一部读书札记。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指出易中天《品三国》书中48处历史错谬。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卡斯柏是只12岁的公猫,它和65岁的主人苏珊·芬登生活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市。每天上午10点55分,卡斯柏都会准时跳上3路公交车开始它的旅行,一路上它会经过古老的造船厂、海军基地、市中心、几个郊区甚至还有该市的“红灯区”。苏珊·芬登用轻松的口吻讲述了她和这只猫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夫君有毒

    夫君有毒

    穿越女受不了病娇夫君虐待而死,重生后获得一个万能系统金手指,她的口号是:远离病娇,全家幸福。福兮祸所倚,没想到重生了也逃不过那个可恨的冤家!她该怎么办?
  • 病由心灭

    病由心灭

    “病”由心生,“病”由心灭,求医不如求己,治病宜先治心。到底人生的疾病是怎么来的?有些人整天担心、害怕、着急、牵挂、盼望……各种各样的心情,很多、很复杂、这样的人,就符合一个“患者”的“患”字,心老往上窜。今天担心孩子,明天跟这个人着急,跟那个生气,跟这个人担心,跟那个人害怕……这就得了,准备做患者罢。患者的“患”字,告诉我们,心往哪里窜,哪里就会有忧患。每个人的疾病,都是由自己的心生的,心影响着人的性格,性格决定着人的命运。本书针对常见疾病成因进行了心灵层面的解读,同时还包含了事业、爱情、子女教育方面的理论,参悟方法的指导,帮助人们清扫心灵垃圾。
  • 偷天行

    偷天行

    穿越——是意外,还是命运的安排?废柴——是就此沉沦,还是逆行伐上?且拭目以待!
  • 人有情剑无情

    人有情剑无情

    人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为你爱过,付出过,煎熬过,甚至生不如死,而你,却全然无知。
  • 经典家常保健菜

    经典家常保健菜

    本书为家庭实用菜谱类工具书,主要介绍菜名、原料、制法、特点、提示等内容。书中介绍的菜肴都是比较有益于健康,而且材料基本上都是物美价廉,易于大众接受的。
  • 影响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百家姓(诵读篇)

    影响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百家姓(诵读篇)

    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百家姓》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中国人有非常浓厚的宗族观念,非常看重自己的姓氏。一个姓氏就是一个宗族的旗帜、象证。早在汉代就有人开始编撰启蒙的姓氏读物,而宋代的《百家姓》则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儿童启蒙的必读之书。
  • 参天

    参天

    天书残卷的出现,引起了世人疯狂的争夺,是机缘造化,还是暗藏玄机,修行,难道只是为了求得长生?
  • 隋炀帝艳史

    隋炀帝艳史

    《隋炀帝艳史》,全名是《新镌全像通俗演义隋炀帝艳史》,作者系明代人。这部小说以杨广(隋炀帝)一生的荒淫奢侈生活为主线,叙述和描写了他如何篡夺皇权的以及他登上皇帝宝座之后的荒唐行为。从艺术上看,它是《金瓶梅》之后、《红楼梦》之前的所谓“人情小说”中突出的一部作品。
  • 丞相又如何

    丞相又如何

    不经意间招惹到了不该招惹的人,为此,我悔青了肠子……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说,侮辱什么的真的可以无视,我,沙球,再也不猜拳了。沈某人斜睨着我悲愤的面孔,慢慢将唇贴近我的耳边,“哦?当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