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4800000012

第12章 任职左拾遗与(4)

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奸臣:指当时为宰相的杨贵妃之堂兄杨国忠。菹醢(zūhǎi):剁成肉浆。这里指马嵬事件中杨国忠为乱兵所杀。荡析:被扫荡而分崩离析。这句说果断地处决了奸臣,连同恶势力一起荡尽。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夏殷指夏桀王和殷纣王。中自:主动。褒妲:褒姒和妲己。古代传说中被说成是善于迷惑君王、致使西周和殷朝灭亡的美女。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宣光:周宣王和汉光武帝。都是古代有名的能挽救国家危亡的中兴之主。这里喻肃宗是像他们那样能使国家再获中兴的明主。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桓桓:英武之状。陈将军:即陈玄礼,他是马嵬驿事件中代表军队向唐明皇请命要求杀掉杨国忠和杨贵妃的人,时任禁卫军统帅。仗钺:指统领军队讨伐逆乱。钺:一种特制的大斧,也是权力的象征。帝王在将帅出征时,授以节钺,让其有生杀大权。奋忠烈:指讨伐杨国忠奸党。这二句说,威武的陈将军啊,举起你的斧钺,以忠烈之气清除奸臣吧。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微:没有。尔:指陈玄礼。人尽非:人事局面不同,指国家灭亡。假如没有你,国家就会灭亡;如今有了你,国家才能生存。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大同殿:唐朝一宫殿的名称,在兴庆宫的勤政楼北面。白兽闼:唐王朝太极宫的南门,名为白兽门。如今长安还未收复,大同殿和白兽门还是一片寂寞和凄凉。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翠华:用翠鸟羽毛作的装饰,这里指唐肃宗的车驾。佳气:祥瑞之气。京都的人们还盼望着皇上的翠华仪仗归来,祥云瑞气将飘向皇帝的宫阙。

园陵固有神,洒扫数不缺——园陵:唐开国以来列祖列宗的陵墓。数不缺:礼数不能缺少。祖宗园陵的神灵在护佑着我们,收复后我们祭奠和洒扫的礼数不能缺少。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唐太宗创立的光辉基业啊,一定会重振雄风、前程远大发达!最后这一段,诗人对陈玄礼发动马嵬驿事件、杀死杨国忠、逼迫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这一重大事件表示了自己态度鲜明的称颂和赞许。“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天宝末年政治腐败的结果。“马嵬事变”是唐王朝在战乱发生后内部进行的一次整顿。杜甫认为这样处置可挽救时局,不再蹈历史上亡国的覆辙。诗人是在用诗歌鼓舞士气,对唐室中兴寄予了强烈的希望。一个身陷困境、仍时刻将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挂在心上的忠心耿耿的士大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经典品评】

有人说《北征》是杜甫人生中的第一大篇,此言不谬也。这首长达一百四十行的长诗,意重情浓,语调沉痛,继承了太史公纪传体的优良传统,为我们树立了“诗史”的典范。

作为一个正直善良、关心社稷民生的知识分子,杜甫无疑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他也不免有酸腐的一面。如他对女人的看法,就很值得商榷。他赞同除掉杨贵妃,认为她和历史上的褒姒和妲己一样是祸水,是亡国的根源,但他却不指责唐明皇,认为这一切都是女人的错。这种看法就比较迂腐。

《北征》毕竟是杜诗中的长篇,他用巨笔将当时的社会生活浓缩于其中,使后人得以在诗中形象地了解唐代的兴衰历程。历代文人对此诗都给予极高评价。正如胡小石先生在《杜甫,<;北征>;小笺》中所说:“《北征》为杜诗中大篇之一。盛唐诗人力破齐梁以来宫体之桎梏,扩大诗之领域,或写山水,或状田园,或咏边塞,较前此之幽闭宫闱低回思怨者,有如出永巷而骋康庄。至杜甫兹篇,则结合时事,加入议论,撤去旧来藩篱,通诗与散文而一之,波澜壮阔,前所未见,亦当时诸家所不及,为后来古文运动家以‘笔’代‘文’者开其先声。”

《北征》的重要成就,还在于它艺术上的独创性。诗人将叙事、议论、写景、抒情包括在洋洋洒洒的长篇诗作中,曲折尽情,前所未见。有人说它是“变赋入诗”(胡小石《杜甫(北征)小笺》),有人说它是“韵记为诗”(王嗣奭《杜臆》),也有人说它是“穷极笔力,如太史公纪、传,此固古今绝唱”(叶梦得《石林诗话》)。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难以概括《北征》的全貌。杜甫的《北征》吸收了各种写作手法,采用散文句法入诗,别具特色。它虽是从个人经历的角度记述的,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时代,更具有“诗史”的价值,成为影响历代诗歌的鸿篇巨制。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导读】

此诗当作于肃宗乾元元年(758)春,时杜甫任左拾遗。中书舍人贾至去大明宫上朝,见眼前一派升平气象,就写了首题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的七律,诗写得雍容华贵。在他的首倡下,同在朝中做官的王维、岑参、杜甫等相继唱和。这首诗在杜甫所作的华丽宫廷诗中很有代表性。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旂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详解详析】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漏:古时用以计时的漏壶。箭:指壶中刻有时辰的浮标。首句点出早朝的时间:五更时分,漏壶的滴水声催动着计时的箭牌在上升。第二句点明季节是在春天,当时殿庭中多植桃柳,所以这里说春色仙桃是实有其景。

旌旂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颔联写宫内景色:有龙蛇图案的旗在暖阳下飘动,微风中燕雀在宫殿上空盘旋鸣叫。据《周礼》载:析羽为旌,交龙为旃,熊虎为旗,龟蛇为旒。“龙蛇”是指旗上画的图形。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退朝归来时,袖中携满了宫中香烟的气味,挥毫写诗,诗句闪着珠玉的光泽。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丝:细缕;纶:粗绦。《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是说帝王的一句微言也会产生巨大作用。后因以“丝纶”称皇帝的诏书。中书舍人一职是为皇帝写诏书的官,即所谓“掌丝纶”。世掌丝纶:是因贾至的父亲贾曾也作过中书舍人,故称。池:指凤凰池,即中书省。凤毛:古人将儿子文采风姿似其父称为有凤毛。杜甫在这里也用了这一典故,很恰当。

【经典品评】

杜甫这一段时间像是暂时做稳了京官,虽仍是任拾遗这个不大的官职,但他感到自己也算得到了身为近臣的荣宠,心中高兴,就接二连三地写起了华丽的宫廷诗。与贾至唱和的这首诗,写得花团锦簇,玉润珠圆,艺术上也音韵铿锵。单看字面,仿佛此时已是太平盛世,其实不然,两京刚刚收复,战乱远未结束,但肃宗却扮演起了盛世明君的角色,大搞祭祀、上尊号、封赏等活动。这一时期粉饰太平的诗多了起来,杜甫也未能免俗,读这首诗不仅有艺术上可资借鉴之处,而且可以形象地了解当时的宫廷生活和一些封建士大夫们渴望“中兴”的盲目乐观情绪。客观上有一定认识价值。

春宿左省

【导读】

这首诗当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时杜甫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此诗描写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忠勤为国的思想。诗题中的“宿”,指值夜。“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详解详析】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黄昏的景色。朦胧的暮色中,花朵隐约可见,投林栖息的鸟儿从天空中飞鸣而过。花、鸟是紧扣诗题中的“春”字;“花隐”和“栖鸟”又和“宿”关联;“掖垣”本意是“左掖”(即“左省”)的矮墙,这里是交代值夜的所在地,两句字字点题。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此联由暮至夜,写夜中之景。星光照临,宫殿中千门万户都似在闪动;宫殿高入云霄,依傍着月亮,当然得到的月光多。这两句写出了星月映照下的宫殿的巍峨清丽,寓含着帝居高远之意,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写夜中值宿的感受。金钥,即金锁。玉珂,即马铃。说自己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有人开宫门的钥匙声;风吹檐间铃铛,好似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都是想象之景,细致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勤于政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诗题中是要写“宿”,却反写“不寝”,这种意识的流动,更显得含意深蕴,笔法空灵。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最后两句交代“不寝”的原因,是因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心绪不宁,因此好几次探问时辰几何?后句化用了《诗经·小雅·庭燎》中的诗句:“夜如何其?夜未央。”非常贴切自然。“数问”,更形象地说明了诗人寝卧不安的敬业精神。

【经典品评】

这首诗真实地记叙了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忠诚值宿,夜不敢寐的心境,再现了诗人小心谨慎、报国尽忠的赤子之心。诗的开头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从暮写到夜,又从夜写到将晓,再联想至明朝,心理刻画细腻而传神,语句矫健有力,词意含蓄隽永。

题省中壁

【导读】

此诗当作于乾元元年(758)春。诗写受到排挤的苦闷心情,是一首值得注意的拗体七律。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详解详析】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埤:同“卑”,低。垣指高墙,埤指低墙,都是说墙。寻:古时以八尺为一寻。霤(liù):屋檐下接雨的长槽。这句是说:省院的院墙被高大的梧桐树和低矮的竹丛覆盖,阴森的洞门有接雨的长槽相对。形容省署的环境。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写诗人身居华屋,看落花游丝,听鸣鸠乳燕,这安静幽美的暮春越发勾起内心的孤寂,景中有情,写出了微妙的感觉。

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我这个迂腐书生到衰晚之年又荒谬地有了官职,每次退朝吃饭总是迟迟不想回去,觉得有违我报国的初衷。通籍:在朝中有了名籍,指初做官。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衮:天子之服。衮职,即天子。南金:南方出产的铜,也借指贵重物。张载《拟四愁诗》:“美人赠我绿绮琴,何以报之双南金。”这两句说,对于天子的政事我还未曾有过一个字的补益,我曾自比“双南金”真是叫我心中惭愧。

【经典品评】

前一阶段,诗人惑于收京之初的“中兴”假象,曾盲目地以为自己做了京官可以兼济天下了,因此写了一些赞美朝中升平盛事的宫廷诗。由于宦官李辅国唆使肃宗排挤玄宗旧臣,杜甫身为谏官却无补朝政,遭到冷落。几经碰壁后,他清醒了,从这首诗开始,又逐渐回到了清醒的现实中来。此诗前半写省中景,华丽的景物中透露出内心的寂寞;后半述怀,写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用拗体写七律,是杜甫在艺术上的探索。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导读】

此诗当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时杜甫在左拾遗任上。郑八丈,当为朝廷史官。南史是春秋时齐国的史官,以不畏强权、直书史实而著称。这里将郑八丈称为南史有赞美之意。这首诗写诗人官场失意、生退隐之念。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才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详解详析】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起句以奇特琐细的景物写出了季节。一联中出现了三种鸟。雀啄柳花已属奇事,而“黄柳花”就更奇。鵁鶄(jiāojīng):即池鹭,水鸟名。鸂鶒(xīchì):俗称紫鸳鸯。晴日、沙滩、水鸟,一派艳阳春景。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自知我这满头白发与这春色太不相称,且陪您饮酒不过是贪恋物华、聊表心意罢了。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为皇上当近侍至今,也很难再漂泊下去了,一辈子哪能总是浪迹天涯没个安定的家?

丈人才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丈人:对长者的尊称。您老才情和实力都还强健,何必学古人到青门旁边去种瓜呢?青门:用《三辅黄图》典,汉朝初年,故秦东陵侯邵平种瓜于长安城东门外,其门涂青色,故称青门。

【经典品评】

此诗可看出杜甫的情绪低落。比起他此前写的宫廷唱和诗来,更见诗人之真性情。宫廷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受排挤的现实,使杜甫不再对昏庸的皇帝充满幻想,诗句中也不再有那种飘飘然的盲目乐观。诗人满怀心事,吞吞吐吐,想说而又不忍多说,因而显得语言流曲委婉。特别是结尾处,劝他人不去“青门种瓜”,自己却分明流露了引退之意,可见其思想很矛盾,有着难言之隐。

曲江二首

【导读】

这组诗当作于乾元元年(758)春。前一年秋,唐军刚刚打败了安史叛军,长安和洛阳相继收复,举朝一片欢腾。许多官僚贵族又抖起了威风,重新过起纸醉金迷的生活。杜甫在这首诗中也歌颂了春光的美好,慨叹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主题虽然陈旧,但由于这首诗的写作技巧很高,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

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详解详析】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减却:减去。一个花瓣落下来就能使春色减退,更何况风中飘着万点春花,怎能不让人愁?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欲尽花:快要落尽的花。伤多酒:过多的酒伤人,是“酒多伤”的倒装。花快谢了要及时赏,不要怕酒喝多了会伤人。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江上:曲江两侧。巢:居住。翡翠:一种名贵的鸟。这里代指那些衣着艳丽的富人。苑边:指曲江西南的芙蓉苑外。高冢卧麒麟:石马倒卧,比喻荒坟年久失修。江边的华屋如今成了鸟儿的巢穴,荒坟无人祭扫,石麒麟倒在一边。这是以丽句写荒凉。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物理:事物兴衰无常之理。浮名:虚名。这里含有自嘲之意,因自己身为谏官,意见却不被皇上采纳,只是徒有虚名而已。绊:羁绊,阻碍。事物的规律就是兴衰交替,应及时行乐,何必让虚名束缚自己的身心呢。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详解详析】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典:以物为抵押借钱。这里是说自己每天入朝回来都将春衣典当了去换得酒醉。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行处:到处。说自己酒债走到哪欠到哪。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见:翩翩然时隐时现的样子。款款:悠闲舒缓之态。蝴蝶隐现、蜻蜓起落的情景。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传语:传告。拟人法。共流转:一同逍遥。人生苦短,还是暂时和春光一起逍遥快活吧!

【经典品评】

慨叹人生短暂,提倡及时行乐,这种思想历来被人们认为太消极。其实了解杜甫的人应当知道,他原本是极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之所以写出这样的诗句,其实诗句背后隐藏着的是他内心深处无可奈何的悲凉。作为一个谏官,他的耿直敢言换来的却是被贬,“风飘万点正愁人”,他除了借酒浇愁、“沉醉聊自遣”又能做些什么呢?

同类推荐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 世界比较诗学史

    世界比较诗学史

    本书由四编组成:第一编世界诗学的滥觞;第二编世界诗学体系的形成;第三编世界诗学的发展;第四编中外诗学的相互交流。共计十三章全方位阐释了古今中外诗学的发展演变历史。
  • 文人的风骨

    文人的风骨

    当代文人在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划时代的先进意义。应该具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反映民间疾苦,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弘扬人间正气。$$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精神文化领域的相对低落,文人的身价,似乎在一天天贬值。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甘守清贫,耐得住寂寞,不为世俗浮华所左右,潜心写一些有责任写、喜欢写的文章,保持文人应有的风骨,这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应该做到的。$$本书就是再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
  •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热门推荐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书中穿插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廉洁小故事,如带一筐萝卜去福建上任;回乡葬母住最低等客栈,结果被当作歹人等等。细节描写逼真风趣,极具艺术魅力。
  • 第一福晋瓜尔佳

    第一福晋瓜尔佳

    傅恒,一手托起乾隆盛世的睿智宰辅;弘历,一代帝王,只为一份青梅竹马的执着;雨棠,身为满清贵胄,却是六绝孤女。三人既是知己,又互有情愫,她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青梅竹马的帝王,一边是关怀备至的知己。在命运的驱使下三度出入大清宫闱,究竟情归何处?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大掌门人

    大掌门人

    师傅年事已高决定退隐,将掌门之位传与我。魔教在传位大会之时突然袭击本门,一名蒙面人偷袭师傅,我舍身替师傅挡下毒掌。师傅命我的三名弟子带着重伤的我离开,他留下缠住魔头…魔头接近了,河边唯一的小舟只能再承载一人,三名弟子都争着留下阻挡魔头。我必须在此刻做出抉择,在三名弟子中选一人护送自己离开。三名弟子分别是:大弟子傅红雪,果敢,攻无不克,擅长外门功夫。天赋武功,火焰刀。二弟子周芷若,阴柔,内力绵长,擅长修炼内功。天赋武功,九阴白骨爪。三弟子夏雪宜,奇诡,攻守兼备,擅长内外兼修。天赋武功,漫天花雨。我...该如何选择?本书慢热,前期虐主严重,后期为爽文,不喜勿看,勿喷!!!本书企鹅裙:69625864
  • 穿越奇缘

    穿越奇缘

    一支千年玉簪落入历史的洪流引出一段旷世奇缘,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顾小敏,阴差阳错坠入异时空,纠缠在恩怨情仇之中,涉世未深的她不知该何去何从?
  • 大爷我怕谁

    大爷我怕谁

    乔洋和哥们打赌,励志数学考试得满分,乔洋有一个天才哥哥,所以准备作弊取胜,但是没想到,消息刚发出去不久,就收到了一条陌生信息,于是乔洋在帅的人神共愤的监考老师犀利的目光下默默的交了试卷。咳咳,一条短信引发的惨案啊,一条短信牵扯两人一辈子,看我们妖孽的苏老师和我们小傲娇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豪门之千千绝歌

    豪门之千千绝歌

    未婚夫婚前劈腿,还是跟她的亲妹妹。这时出现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还是长得很帅的。这个男人身材很好的。这个男公关好像还很有钱的。这个男公关,好像,是她的新BOSS!
  • 统天逆仙录

    统天逆仙录

    远古三十六真灵神兽,传承血脉于世间,族群万千杀戮四起,在这血腥的世界,到底哪一脉的神威才是最强的。谁能执掌神兽令!神木青龙兽,帝之神威卷宇宙苍穹,神金白虎兽,杀伐之神震洪荒大地,神火朱雀兽,天命玄鸟,焚万物红尘,神水玄武兽,万古玄冥,荡江河湖海......熠曜第一,定乾坤寰宇,主宰沉浮终究是我。
  • 中医美容专家指点

    中医美容专家指点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医学在美容方面的发展历史与基本原则,心理美容,中药美容,饮食美容,按摩美容,针灸美容等方面内容。
  • 子雍如禅师语录

    子雍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