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2700000012

第12章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巴斯德曾说过:“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素质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把握住机会。那些“有准备”的人往往更能得到机会的眷顾。

所谓的“准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的积累。没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做基础,要发现和捕捉机会是不可能的。二是思维方法的准备。只有单一思维方式的人注定也是看不到机会的。鲁班被茅草划破手指,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锯;牛顿见苹果落地,触发了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实物和理论的出现并不是他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既是源于他们平时的理论积累,也是得益于他们“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从古到今,在无数成功者的历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从来不是因为他们先天所具有的条件,而是根据需要让自己具备哪些条件。通常他们都有一种把“缺陷”变成“优点”的能力。为了与成功更加接近,他们总是在努力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奥巴马之所以能够成为总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的个人经历无疑是他最宝贵的个人财富。

奥巴马出生在夏威夷,又在印尼长大,成年之后他又回到了美国本土。对于很多人而言,漂泊过后,渴望的就是一份宁静的生活。可是奥巴马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总是不能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

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做州议员时曾经说过,虽然自己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伊利诺伊州公民,可是在大学毕业后,他曾搬到那里居住过。当时在芝加哥他一个人都不认识,既无经济来源,也举目无亲。在艰苦的条件下,有几个教堂为他提供了一份社区组织者的工作,每年可以收入1.3万美元,正是这样的一番经历,让他有机会拜访了芝加哥几个最贫穷的社区,了解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作为一名政治家,很少有人会这样讲。可是奥巴马却不这样认为,他不仅讲述了这些确实存在的事实,而且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正像他所说的:“大量工厂的关闭给这些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我加入到牧师与普通教职人员的队伍中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发现人们遇到的并不只是地区性的问题——关闭一家钢铁制造厂的决定来自遥远的行政主管;学校里书本和电脑的缺乏可以归咎于千里之外政治家们倾斜的工作重心;当一个孩子诉诸暴力时,他的心灵空洞,政府永远无法弥补。正是在这些社区里我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好的教育。”

这些事情都是奥巴马的亲身经历,这些经历不仅帮助他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而且也进行了自我的反省。这一切,正是奥巴马的成功准备。

在奥巴马看来,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提升实力,这样机会才会纷至沓来。生活的真相,奋斗的捷径,其实也正是这样。不要抱怨和发牢骚,而是要让自己不断进步,这样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大大提高。只有经过磨炼,才能蜕变;唯有埋头,才能出头。倘若奥巴马没有这样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又如何能做到深入人心;倘若奥巴马没有这样丰富的前期准备,那么即使有人推荐他去参加总统大选,相信他也不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机会是亲切随和的,只有那些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物质准备的人总是期待着能与机会交朋友,而机会也乐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没有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没有必要的知识积累,又缺乏脚踏实地的耐心,即使再好的机会与你正面相撞,机会也不会选择你。

再想想你的偶像林书豪吧。在大学期间,他不断地参加比赛,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这才是他能走进NBA的关键。没有大学期间的准备,他就没有能力在NBA立足!

张骥是美光公司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中国区总经理,出任该职位时仅仅29岁。这在年轻人居多的计算机行业是件令人称奇的事情,没有人能想到在此之前,总公司正打算撤销在中国的这家办事处。

张骥原本是该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一名普通员工。当知道总公司决定撤销办公事处后,张骥的领导早早地就另谋高就了。就在这时,公司总部突然让张骥去参加总部的会议。虽然他对于公司为什么会让他去参加会议满腹疑问,但是他决定进行最后一搏,保住北京的办事处。于是,他在飞机上做出了美光公司在中国两年的发展计划。这份计划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与张骥平时养成的喜欢积累心得体会的习惯是分不开的,他总认为即使和别人干同样的工作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结果,在会议开始前的5分钟,张骥获准在会议上讲述自己的发展计划。之后,美光公司决定保留北京的办事处,而且还要加强在中国的发展,并对张骥委以重任。在关键的时刻,张骥取得了胜利,同时也告诉我们,机会从来都只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在看到别人成功时,我们通常会说是因为运气,可是我们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光环,却没有看到他们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其奢求那样的好运气也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还不如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就像张骥如果平时没有充分的积累,他又怎么可能在短暂的乘飞机的旅途中做出一份科学的发展计划呢?

或许在过去的那些时光里,我们一直在等待成功的机会,并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却是失望而归。那么从今天起,在等候的同时,让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让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这样,在机会出现时,我们就可以紧紧地抓住它。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也不会白白出现在我们面前。有许多人总是在想着如何“碰”机会,如何“等”机会,如何“混”机会,对于这样的人,机遇永远不会光顾他们。就像哈佛校训所说的那样:“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 红秀

    红秀

    20世纪东方先锋女性传奇
  • 中华女杰(近代卷)

    中华女杰(近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陈家新编著的《中华女杰(近代卷)》遴选了1840年以后至1949年20位中华女英雄,讲述她们的故亊,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崇高风范、品格。《中华女杰(近代卷)》收入的人物有傳善祥、周秀英、秋瑾、向警予、陈铁军、杨开慧、冷云、赵一曼、刘胡兰、萧红等。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以魏源的治经、经世、改革思想为主要内容,阐述了魏源思想发展的轨迹及如此发展的根由,肯定了魏源的改革思想及其在学术上的成就,赞扬了魏源的爱国情怀。
热门推荐
  • 罂粟恋人:总裁独宠替身妻

    罂粟恋人:总裁独宠替身妻

    她只想做一次替身,当她在夜里如百合般盛开时,任谁,都会有几分怜惜。可是,他是什么人?洛风市最冷血无情的人,商场大佬忌惮万分的人物,看中的,他只会紧紧的抓牢。任她逃到天涯海角,任她百般拒绝他的亲近,哪怕她心里,只有恨,没有爱。他也能,让她在他的吻下绽放,变成暗夜里,盛开的最美的那株蔷薇……
  • 重返2002

    重返2002

    假如让你重返2002年,那个十八岁的年纪,你会怎么选择?是顺着原来的轨迹再来一次同样的人生,最后带着遗憾碌碌无为?还是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叱咤风云?有的人说,只有缺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刘志才说,没有缺憾的人生会更加完美!胖哥QQ:911744858胖哥读者群:368624949(写手、网编勿扰,需要交流请加QQ,谢谢)
  • 信鸽

    信鸽

    你说我是信鸽可我现在要告诉你信鸽不能飞了
  • 恶鬼当道

    恶鬼当道

    漂亮女老师的“关怀备至”;性感女邻居的“邻里爱”;更有美女警花做贴身保镖,阿了一个老帅老帅的大学生,同时被三个极品美女追捧,就在阿了无限感叹此生足以的时候,死神降临,被告知他竟得了绝症,想活命就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 混元争锋

    混元争锋

    大道杀机现,无量量劫至,诸圣圣陨,诸大能回归,于洪荒之中掀起无尽杀机!少年楚言降临无极,于无量量劫之中争出一条混元大道1
  • 当我的世界开始没有你

    当我的世界开始没有你

    用日记记录高四那年关于爱情、友情、学习与成长。重走一年高四,其实只是因为想和你在一起。当你开始离开我的世界,我让自己学习忘记你。
  •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和精彩的,有时又是颠覆的,这里的讲述,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一般历史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作者挖掘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故事再次拥有震撼人心的温度与力量。本书不仅彰显了历史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对于读者更有激发思考、助力当今的实际意义。
  • 风秋说剑

    风秋说剑

    嗯,这应该是本爽文,讲的是几位女青年立志嫁人的感人励志故事。还有女主真的很可爱。就这样。
  • 魔妃噬天:惑世血莲殇

    魔妃噬天:惑世血莲殇

    人终看不穿前世,也窥不破来生,所以我无法将来生今世淡若指间云烟。她被人追杀,血流成河。再次醒来,缘起今生;却发现现在的自己有太多太多的秘密:面具下那倾国倾城的美貌,包括不可思议的异术。在这个奇幻的大陆上,邂逅嗜血的魔族公主、妖界女王、人世皇妃……开天辟地,世界强者;就如惑世血莲般,分外妖娆。来世不灭若真有来世的话。但愿一切随缘,但愿一切如愿。
  • 从没分开过

    从没分开过

    “那年我们六年级,还是懵懂的年纪。还不懂什么是珍惜,却发誓要永远在一起……”当这首歌再次响起来的时候,你还会想起我们的过去吗?还会记得我们之间爱与恨的故事吗?等我嫁给你了,你还会像从前那样珍惜我吗?等我变老了,你还会记得我十岁之前的样子吗?希望到我们都白了头的时候,还能面带自信笑容地说一句,我们,从没分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