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1800000010

第10章 老僧在什么处

只要能够反观自照明心见性,一切宗教的法一切世间法便都不异于佛法;如果不懂得反观自照,不能够明心见性,你即使每天口念佛法僧,诵经打坐不休息,那也是外道法。

唐代宗时,有个印度来的和尚,相貌奇特,长耳垂肩,人称大耳三藏。他来到京都,招摇过市,自称有他心通,可以知道别人心里想的一切事,许多人屡屡试他,竟然均被说中心意,因此很多人归信于他,把他当成了佛菩萨的化身,闹得纷纷扬扬、乌烟瘴气。这事很快就传到皇帝耳朵里了,唐朝的皇帝都信佛,对有关佛法的事情都很在意,代宗皇帝就把那大耳三藏宣到宫中,请出慧忠国师,让慧忠国师勘验一下这人的来路和功夫见地。这慧忠国师是位明眼人呀,大善知识,越州诸暨人,俗姓冉,自从开悟发明心地以后,便住到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多年不下山门,道德闻于朝廷。唐肃宗上元二年,被请进京城,肃宗待以师礼。起初住千福寺西禅院,代宗即位后,又被迎请止居于光宅寺,在那里住了十六年,随机说法。

再说那大耳三藏见了慧忠国师,见国师嘛,当然也要老实一些,顶礼三拜后就合掌站立在慧忠国师的右边。国师问:“听说你得了他心通呀?”大耳三藏说:“不敢。”不敢其实就是承认的意思,这样说显得客气礼貌一些。国师就说啦:“既然如此,那你就说说老僧我此时在什么地方?”大耳三藏凝神一观,说:“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么却跑去西川看赛舟呢?”他说的对,慧忠国师当时就动了一个念头作观想,在西川看赛龙舟。接着慧忠国师又动了一个念头,再问:“你再说老僧我此刻在什么地方?”大耳说:“和尚一国之师,怎么屈尊到天桥上挤在人群里看耍猴呢?”这回大耳也没说错。第三回慧忠变了招,他不起念观境了,进入了三际托空十方不住能所双泯的自受用三昧,再让大耳说,大耳三藏傻眼了,凝神观察上天入地就是找不到国师的去处了。这时慧忠国师就很严厉地呵斥他:“你这个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于是代宗皇帝就下召,宣布大耳三藏搞的是邪教,不是佛法,要民众不要迷信他,这下大耳三藏在唐朝吃不开了,从此销声匿迹。

说到这里有看官可能要问啦,这个大耳三藏毕竟了不起呀,慧忠国师一动念头他就知道,那还不是真功夫吗?这里文竹告诉您,这不是的,这种功夫没什么了不起,鬼神甚至一些妖邪精怪都有这种能力,这还都是三界内的虚妄活计,与真正佛法的解脱道无关,更谈不上究竟的觉悟。你看慧忠国师一回到本地他就找不着了,因为他不识本地呀。一个人若不生心不动念,安住本地,甭说大耳三藏找不着,就是阎王老子也找不着呀,怎么叫安住本地?安住本地就是法界藏身呀,慧忠国师的本地和大耳三藏的本地无二无别呀,可是慧忠国师知道本地,大耳三藏不知道本地,他如果懂得反观自照,他就知道慧忠国师到哪里去了。其实大耳三藏也不失本地,他那个能观察的起作用的就是这个本地,然而他不识这个,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这就是圣人和凡夫的区别,也是佛法与外道法的区别。这个外道不是指别的宗教,而是指心外求法,心外求道。只要能够反观自照明心见性,一切宗教的法、一切世间法便都不异于佛法;如果不懂得反观自照,不能够明心见性,你即使每天口念佛法僧,诵经打坐不休息,那也是外道法。像大耳三藏这种有神通不见性的人很多,古往今来都很多,如今被称之为特异功能,他们能通鬼通神通魔通怪,就是不能通佛。因为他们不见性,不识主,不得漏尽,有功能却没有真实智慧,如果他们不自以为是还没什么大问题,可他们其中有些人偏偏自以为了不起,往往口气很大,稍谦虚点的说自己是什么什么仙,狂妄点的直称自己是什么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有的干脆就说自己是什么佛菩萨化身再来,其实他们只能算是些大巫小巫而已。他们热衷于创教立宗,传功弘法,有些干脆就披上佛教的外衣,成为附佛外道。他们善于揣摩信众的心理,随顺信众的欲求,爱好说些吉凶祸福之类,指出某地有宝物,某时某地有灾难,常常有些灵验,有时还能展示一些奇异的神通境界,惑乱世间。一般民众不明佛理,不具正见,往往被这些小法小术小功能所迷惑,陷入迷信崇拜、执著不舍,被他们牵着鼻子转来转去,最终破财招灾,精神失常,甚至丧身失命、沦坠受苦。因此,历朝历代执政当局对这些现象都十分重视和警惕,当然,是否处理得恰当,还要看当局是否具有正法眼。如果当局执政者不具法眼,有时也会被这些人迷惑,奉为正道,反而对真正的佛法进行排斥抑制,待这些人成了气候,天下的灾难就到了。唐朝之所以国家强盛,那是唐朝的执政者比较明白,他们具有正知正见,把真正具格得道的高僧大德请出来当国师,有道是正气内守,邪不可干。正法坐了正位,邪教就自然没有市场成不了气候了。试想,当时唐代宗如果不把慧忠国师请出来勘验甄别,有几个人能看穿大耳三藏不是正道呢?一旦大耳三藏这种人弟子多了,势力大了,政府再想取缔可就难办了,轻则弄出些宗教极端分子、恐怖分子到处生事作乱,导致家国不宁,严重了江山都不保。这种现象莫说历史上层出不穷,当代社会中外这种教训也很多。这种人有些用神通惑人,也有些特别能讲,佛法外道法一股脑儿混在一起,滔滔不绝地海侃一通,天上天下佛菩萨玉皇王母上帝真主还有什么东海大仙九天玄女混成一团,好像无所不通无所不知微妙莫测,可如果你去听他说法,开始还想开佛知见明白点道理,听来听去就被绕进去了,最终你连自己到底想干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有迷迷糊糊地跟着他瞎转的份儿。而真善知识说法不是这样的,真善知识说法千言万语不离本分事,随方解缚,破除你的执著,而不是增加你的执著。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法就像一颗很硬的糖果,对没有牙齿的人来说,这颗糖放在口中含着,能够尝到糖的甜味;对有牙齿的人来说,在口中咀嚼更能尝到那份甜味的质感。但是若不会运用,就像没有牙齿的人却硬要一口咬下糖果,牙龈可能会受伤、流血。所以,要深深去思惟、体会。魔是一种障碍,它有两种。一种是外魔,他会运用外境来扰乱修行者的心。另一种魔是内心自起的无明烦恼,它会扰乱、障碍自己的道心。人人本具佛性,只因被烦恼遮蔽而无法外露。就如铁器的本质原本就很坚硬,只要去除杂质就能制成精纯的器物。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热门推荐
  • 樱花之季:你还在吗

    樱花之季:你还在吗

    “哇,澈哥哥,好漂亮啊!”一个小女孩站在樱花树下,樱花的花瓣打在她的身上,异常美丽。这时男孩嘴角上扬,勾勒出最美好的弧度。多年之后这俩人再次相见却......
  • 恋爱协奏曲

    恋爱协奏曲

    一次祷告,恋上了她,一次算计,留下了她,周旋在五位花美男之间,他她进退两难,到底是谁?牢牢的抓住倔强的她?
  • 岁月微凉

    岁月微凉

    岁月微凉活着,意味着什么?体验生命的过程?有人说,活着是为了繁衍后代;有人说,活着是为了享受人生;有人说,活着是受苦;有人说活着是无奈。我说,活着是每天在镜子里看着岁月从脸上拂过,留下的一地眼泪。不知道,我的灵魂离开身体的那一瞬间,是痛苦还是快乐的?至少,现在只有想象,任凭思想在空气中遨游。方怡希,一个热爱生活,渴望爱情的女孩。玉树临风的初恋古沐阳;暗恋她的大学学长梦乔;潇洒俊朗的前夫慕云;体贴入微的江山;有着较好背景的林森。一个个从身边走过,方怡希这个单纯的女孩,难道爱情遗忘了她吗?
  • 强婚:莫少的新妻

    强婚:莫少的新妻

    沈南乔成功嫁给了莫北丞,婚后,两人相敬如冰。他憎恶她,讨厌她,夜不归宿,却又在她受人欺辱时将她护在身后,“沈南乔,你是不是有病?我给你莫家三少夫人的头衔,是让你顶着被这群不三不四的人欺负的?”直到真相揭开……莫北丞猩红着眼睛,将她抵在阳台的护栏上,“沈南乔,这就是你当初设计嫁给我的理由?”这个女人,不爱他,不爱钱,不爱他的身份给她带来的光环和便意。他一直疑惑,为什么要非他不嫁莫北丞想,自己一定是疯了,才会在这种时候,还想听她的解释,听她道歉,听她软软的叫自己‘三哥’。然而,沈南乔只一脸平静的道:“sorry,我们离婚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eacon Lights of History-III

    Beacon Lights of History-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鲲瀛日记

    鲲瀛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ife Is A Dream

    Life Is A Dre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之雪鸢花开

    TFBOYS之雪鸢花开

    三人并不喜欢她,视她为魔女,却是因她而聚,她回国后,也不喜欢三人,是能避就避,三男一女数量上的差距,四人又会怎样,当三人同时对她展开追求,她还会逃避吗?她又会如何选择,谁有会伤心呢?到底花落谁家呢?星星啊你能否指引她选择的方向,究竟怎样才能皆大欢喜?四人最后又将何去何从?
  • 绝世帝宠,红颜不是祸水

    绝世帝宠,红颜不是祸水

    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为识。前半生碌碌无为,后半生异世魂魄悄然潜入。将军之女,阴壁美人,伊珺国后,最后与匈奴的关联。她的身上,秘密多多。路之漫漫长,惊险巧夹其中,劈开一条长路,她亦是巧笑。见之伊珺王,傲然四国强主,送上一对柔情,她亦是嫣然。妙计一计扣一计,环环相扣。她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看不透那双金边之眸的深沉。她看不穿那张沉寂之脸的冰凉。她相信自己是一束光亮,总有一天能摄入这个孤傲之人的心房,终于成就飞蛾扑火般的灭亡。忘了从始至终的那句古语:最是无情帝王家。她终于选择悬崖而下,放手一切过往。他终于一统天下成为霸主,收手网线,开始寻找迷失的曾经。他执着她的手,华光微露。冷寒的眼眸中闪着金光,悄然靠近她的耳角,吐着热气,唇瓣散着淡红,霸道的口吻之中含着丝柔意“朕要的,你的余生”——————《梦也何曾到谢桥》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487635/《和亲策:七日宠妃难下堂》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753446/她顶着盛华燕都第一美人进入大漠古城之王卫玠的后宫。第一日,王来南乔苑。第二日,再来。第三日,再来....连着七天,卫玠独宠她一人。后宫的红眼和争斗,几次偶遇的妃嫔,幕后之宾的邀请,一次又一次想推她到失宠的深渊。然而新的和亲公主说来就来,美若天仙,娇嗔连连,新的波澜再起,失宠之谣遍撒她身。“陛下,何日再来”她笑的甜美,嘴角勾弄着恰到好处,美眸无双。他勾起她的下巴,附上一吻,缠绵悱恻。轻柔的划过她的耳畔“爱妃下堂了之日”
  • 懒女

    懒女

    她,出生当日,天降祥云,被传:得此女者得天下!七国王储无不轰动,阴谋使尽,手段百出,为的只是禁锢于她!哼,以为她是软柿子,随便揉捏?殊不知她暗里操作,七国早已动荡!可为何那个男人却能冷眼旁观,偶尔还跟她玩个暧昧,难道碰到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