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26100000006

第6章 热气腾腾的温暖(1)

再给我一块花馍馍文/这么远那么近

引子

我希望可以再度拥有曾经的时光,如远山中的清泉,如老城中的微光,以眼底的回眸望穿,从遥远的记忆走来,以岁月为界,用爱恨做楔,把留不住的往事变成琥珀,变成热气腾腾的温暖,哪怕是片刻的回忆,也是亘古不变的永恒。

我的记忆从哪里说起呢?让我想想,从一首儿歌,从一个玩具,从一座房子。咳,也罢了,就从这座城市开始吧,时间会腐蚀一切,包括建筑、记忆,还有那些已经被沙化和模糊的过往。

只是,我们都是往前走,不然就会被时间侵蚀,步步回首,却无法回头。

来来来,坐下来,给你递一块花馍馍,放一杯温开水,听我说一个故事,一个与你无关,却处处带你回头的故事。

01

我出生在北方中部的这个省份,那是一个煤比人多的地方,连绵不绝的山脉和弯曲的黄河,构筑了灿烂如同信仰一般的阳光和黄土高坡特有的高亢。在群山之中,突兀地出现一大块盆地,靠天吃饭的祖先就在这里安家立命,用贫瘠皲裂的黄土地赌上了一代代人的生活。

这座城市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它矗立在这块辽阔盆地的中央,一条黄河的支流蜿蜒而过,那些干涸如同手臂支撑大山的河床,那些裸露在地表之外巨大的岩石,成了我儿时长长久久的记忆。这座城市的十里钢城曾全国闻名,只是战争年代的德国人把它建在了城市的上风向,终日烟雾缭绕。年少的我,总要穿过终日轰隆作响的厂子,回到姥姥家。

姥姥家在这座城市的近郊,不远处的马路对面就是农村,姥姥是平遥人,年轻时来到这里结婚生子,姥爷是厂子里的厨师,侥幸分到了一处房子,于是全家从山里搬到了钢铁厂背后的这排平房里,那就是我童年度过的地方。

怎么和你形容这里呢?它实在是普通,普通到我几乎无法使用形容词,它和你见过的任何地方无异,一条小路横穿宿舍,以学校和集市为中心分开东西,扩散出屈指可数的几条小道,衔接起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和偎依在树荫下的平房,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顺着小道拐过几个弯,有一道小门,很多在这里居住的人推着自行车钻过去,就可以吆喝着道赶去上班,左拐是厂区,右拐是大路,去姥姥家只有一个入口,有一片片田野,记忆中还有一条水渠,我不知道它从哪儿来,每逢夏季水渠里灌满了水,水流进农田,偶尔可以看到小鱼和蝌蚪,那多有趣啊,拿着小网和瓶子蹲一个下午,就有满满的收获。

姥姥姓阮名梅香,老一辈人希望她能够做淑女,可听姥姥说她从小就顽皮捣蛋,小的时候在农村和一帮野孩子鬼混,打架上房掏鸟蛋,上学又欺负同学,给老师甩脸子,但功课却一直不错。只是战争年代,姥姥念完小学就辍学回家,但她也得意地说:“要不是家里是地主,女娃娃哪里能上学呦!”

母亲说,姥姥一生精明能干,干净利落,在家族和邻里之间很有威望。姥姥爱干净出了名,虽然住在平房,但家里总是一尘不染,本来雾蒙蒙的水泥地,也亮得能照出人影。曾经有邻居笑说:“梅香啊,到了你家,干净得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哇。”

狭窄的小路,陈旧的房子,还有不大的空地和郁郁葱葱的植物,电线划分出天空,麻雀叽叽喳喳飞过,全世界都仿佛那样的纯粹和湛蓝。

02

山西人喜欢面食,面食料理全国闻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拿手绝活,这家的手擀面劲道,那家的刀削面利落,这家的拉面可以一根不断,那家的水饺皮薄馅大。而姥姥家最拿得出手的,就是花馍馍。

山西土话管馒头叫馍馍,花馍馍也就是将馒头做出各种的造型,那只有过年才可以见到。一过农历二十三,姥姥便带上我穿过马路到附近的农村去买面,必须要新麦子磨的面粉才算好,买六十斤面装进口袋,用自行车驮着回家,我跟在姥姥身后一路嘻嘻哈哈,兴致盎然。

老话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八,把面发。但姥姥家却很早就开始做花馍馍,从墙角拿出专门和面的老陶缸,姥姥说这口缸要比她的岁数都大,越老的陶缸和出的面才越香。和面也有讲究,倒水不能太快太多,要一点点慢慢掺入,左三圈右三圈,用力一次缓力一次,和好的面再拿出上好的棉纱布蒙上,把陶缸放在面光的角落等待发面。

第二天一早,本来还在缸底的面团,发酵成了满满的一缸,用手一按软软滑滑的,姥姥把一人高的面板放在大床上,铺上塑料布和刷子反复擦洗,然后从缸里掏出面团丢在上面反复揉,面的香味开始慢慢弥漫,姥姥说这就是新麦的好处,面的香味不比蔗糖般甘甜,不似蜂蜜般腻人,是那种清清淡淡的味道,好似带有一点花香,有原始的农田气息。

做花馍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捏花花,山西人的花馍馍是花样最多的,姥姥心灵手巧,把面一团团揪下来,放在手心里快速揉搓,没等我看清就变出一朵小花,拿着剪刀剪几下就是莲花,用筷子一夹就是牡丹,一揪一折是老鼠,再做出几个长耳朵变成兔子,拿着网纱扣出一条鱼,拉长面团绕成圈是蛇,如果再加点缀就是活灵活现的龙,再用绿豆和红豆作为眼睛和火焰,把红枣切成小块三角形作为点缀,如果再滴上一点香油或者是淋上一些白芝麻,那就更妙了。

而我最兴奋的,是姥姥会给我做“垫脖子”。这是平遥的土话。按照习俗,家里的小孩未满十三岁,老人过年做花馍馍时都要做“垫脖子”。按照我的理解,像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所戴的项圈,只是姥姥做的项圈是用面做的,是可以吃的。

把面团揉成长条,折回来做成铜钱外圈的模样,这是“招财进宝”,再打出一个鲤鱼尾的结作为“垫脖子”的面头,这是“鱼跃龙门”,把各种各样五色谷物撒在面上,这是“五谷丰登”,然后再用一根细细红线绕着缠在一起,用面团做出苹果放在鲤鱼尾上,这是“平安吉祥”。做熟之后的“垫脖子”摆放也有规律,要放在家中最干净的高处角落,在上方要挂用铜钱串起的锁,叫作“锁岁”。馍馍可以吃,但锁只能在孩子满十三虚岁后才可以摘下,现在很多老人家的墙上都挂着满满的铜钱。

姥姥家的花馍馍能做上百个,很多邻居都专门上门讨教,姥姥一边快速捏花花一边教,等到馍馍都做完,拿出大锅上笼屉去蒸。蒸馍馍也有讲究,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的笼屉是空的,每一层的上下都要铺上晒干的荷叶和笼布,蒸的时间最好在下午六点,柴火要旺,火势要稳,四十分钟后,半个宿舍都能够闻到姥姥家里飘出的面香。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说:“看哪,梅香家的花馍馍蒸好了。”

把蒸好的馍馍倒在面板上,接下来就是我的任务——点红水。红水最好要用老胭脂的水,以前的胭脂都是玫瑰花制的,人可以食用,抠出一点泡在水里搅拌就成了红水。刚刚蒸好的花馍馍滚烫,用筷子蘸上红水,在每个花馍馍上点一下,画龙点睛的最后一步就完成了。

热气腾腾,喜气洋洋,过年做花馍馍是姥姥一年中的大事,有的趁热分给邻居,有的给我吃个新鲜,剩余的等到半热都归拢在和面的陶缸里,不会放坏不会变硬。馍馍是山西人最爱吃的面食之一,因为它很家常很普通,口味可以随着自家的饭菜变换出不同的味道,但最精彩的,无非是一盘滋味足的红烧肉,一盘翠绿的炒青菜,一口菜一口馍,一口肉一口酒,好不痛快。

姥姥说当年家里穷,就是馍馍配着白开水,一杯温开水就着馍下肚,馍会因为有水而泡发,特别管饱,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最常见的零食就是馍馍,烤干的,熥热的,炒过的,蒸湿的,邻里之间你送我一些,我给你几块,各自评论造型和口感,孩子则嚷着说自己家的馍馍最好吃,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这个年就这样过去了。

姥姥疼爱我,小的时候叫我起床,我便撒娇钻进姥姥的怀抱里听儿歌,如果姥姥偷懒少唱一首我便不依不饶。临近过年时更是如此,窝在床上吃着花馍馍,姥姥抱着我轻轻哼着儿歌,有时是拍着我的背唱:牛牛车,马马车,赶着车车去市集。有时是掰着我的手指唱:牛兰花,马兰花,花花对碰胭脂花。

但我最喜欢的歌谣,还是姥姥拽着我双手,我咯咯咯地笑,两个人一前一后拉扯:拉锯扯锯,姥姥家唱大戏,唱的什么戏,娃娃戏。

03

我的童年一定是属于姥姥家的,留在记忆里的有捉迷藏,上树摘桑果,下雨踩水坑,领着一群小孩子横冲直撞,还有农田,平房,大树,铁路,家家户户的炊烟,金灿灿的阳光,卖菜的大叔,小卖部的爷爷,炒面皮的婶婶,还有姥姥家的花馍馍。

我那时的调皮绝非你想象,不让小伙伴进家门,堵在门口差点挤断手指,长辈在打麻将就跳到桌子上踢翻麻将,把麻将牌拿起来朝着窗户外扔,把邻居养的鸡抱回来自己偷偷养,最后半夜打鸣东窗事发,儿时的恶作剧真是罄竹难书。但我却不敢在姥姥面前造次,如果家里只有姥爷在我便不吃饭,哭着闹着耍赖皮,但如果只有姥姥在家,我就乖乖坐在桌子前自己喂饭,还哼着自创的儿歌:姥姥洗衣服,娃娃自己喂。

和花馍馍有关的故事太多了,说哪一件呢?姥姥说我是机灵鬼,快过年时已经闲来无事,姥姥抱着我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的压岁钱都给谁呀?我吃着花馍馍含糊不清地说:给妈妈。姥姥奇怪地问:你怎么不给姥姥呢?你妈妈有工作自己挣钱,你姥爷也有退休金,只有姥姥年轻时没工作不赚钱啊。

结果我吃着馍馍歪着头非常认真地说:那你年轻时不工作是死去了吗?

那时正好有一个母亲的朋友来探望姥姥,结果两个大人笑得岔了气,至今说起这件趣事全家人依然哈哈大笑。

曾经在我眼里,她是一个有点严厉的老太太。小的时候有一个同龄的小伙伴叫丁旭,算是我们的孩子王,带着我们上房、爬树、下水沟、挖煤球,教唆我们抽烟,姥姥不止一次板着面孔告诉我不许和他玩,不然会被带坏。

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丁旭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外面有热闹看,有好多好吃的,我一听两眼放光,央求着他带我去,他狡猾地说那你给我几块花馍馍,我就带你去。那时馍馍还没有做,一大缸白面还没有和,只有那一年的“垫脖子”提前做好放在面板上,丁旭指着说:“我就要它了。”我毫不犹豫拿起来套在他的脖子上,“送你了。”

后来姥姥扯着嗓子喊,满宿舍找我,遇到另外一个小伙伴告诉她我和丁旭出了铁门朝大路走了。姥姥顾不得天寒地滑就出去追我,等看到我时,我一个人在雪天里站在路边等红绿灯。我看到姥姥来吓得直哆嗦,丁旭早就不见了踪影,姥姥拽着我往家走,一边走一边打,我哇哇大哭。

气过头的姥姥把我领回家就去找丁旭,哪想到他早就偷偷溜回家,正坐在床上吧唧吧唧啃着我送的“垫脖子”,打着饱嗝慌里慌张道歉。我知道姥姥的脾气,小心思已经在心里翻涌过好几遍。又一顿打肯定是躲不过,不然就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要不然就装晕倒,或者说感冒发烧,怎么装可怜怎么来。还没等拿定主意,气势汹汹的姥姥已经站在了面前,指着我的头就开始教训我。

我一看情形不对,站起来就准备朝门外溜,姥姥一把抓住我喊:“嘿!你个兔崽子,还想跑是不是,你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我情急之下连忙挣脱,刚甩开姥姥的胳膊,脚下一滑没站稳,结果整个人直接摔进了旁边和面的大缸里。

缸里有刚刚倒进去的面粉,我整个人就栽进了面粉里,扑哧一声面粉从陶缸里溢出来,整间屋子开始飘着白面,我躺在缸里怎么都站不起来,吓傻了的姥姥赶紧把我从面缸里揪出来,我的头上,脸上,嘴里,身上全是面粉,我使劲吐都吐不干净,眼睛被迷得睁不开,姥姥一边给我掸身子,一边忍不住就笑了。

我一看姥姥笑了,心想这次估计没事了吧,于是我也跟着笑,结果一老一少越笑越厉害,笑得合不拢嘴,笑得前俯后仰,姥姥给我倒了一杯水我都端不稳,姥姥一边说“小心别烫着”,一边过来扶我。

我大笑着摆手说“没事姥姥”,结果水一下子溅出来洒在手上,我被烫得大喊“哎呦,我的妈”,结果身子一颤又没站稳,第二次连人带水,又摔进了面缸。

04

我想要重新回到那个地方,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那都是内心深处一种平实厚重的情感,好似怀抱着一整片午后的阳光,扎扎实实的温暖。那些被阳光沐浴过的土地,它们存在已久,久到我无法想象它们最初的模样,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还有我,都是这个世界里最平实普通的存在。

从我十三岁开始,姥姥就不再给我做“垫脖子”,老家有习俗“完十三”,孩子长大了,已经是大人了,不需要套一个项圈,该让他自己独立和长大。我曾经哭闹着不依,姥姥无奈地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不能再吃这种脖子里的东西,你得抬头,看更远,走更远。

现在想来,姥姥的一句“抬头看更远,走更远”是她多年人生的历练总结,是无论你行在何时何处,对远方未知的期待。哪怕可能永远生活在这排低矮的平房里,哪怕永远都无法真正用脚走出生活的这片土地,内心也不能被这方寸之间束缚,要去更远的地方,要走更远的路,要做更好的自己。

同类推荐
  • 一个50后的鲁迅观

    一个50后的鲁迅观

    《一个50后的鲁迅观》选进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鲁迅研究的论文,绝大多数都公开发表过,分为人格篇、作品篇、比较篇、文化篇、研究之研究篇。作者怀着对一个永生的民族魂的敬意,以自己独到的视角,表达了一个50后不同凡响的鲁迅观。  这是一本热爱鲁迅的人必读的书,也是不同时代读者阅读鲁迅应该参考的一本书。
  • 当我们变理智,如何谈爱情

    当我们变理智,如何谈爱情

    张躲躲是个随性的人,对爱情之道体味尤深。书中故事,多发生在她身边,贵在真实.世上的故事,不是每个故事都足够曲折,也不是每个故事都温暖治愈,还好,这本书做到十几个故事,上演十几场文字电影,讲述十几个人的爱情故事。时光虽不能倒流,但愿意我相信,你在故事中定能找到当初的自己和曾经的他。 听张躲躲讲故事,体味流着泪的幸福,感受当时不顾一切的自己。他的故事,你的人生。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暑假闯荡江湖

    暑假闯荡江湖

    本系列儿童小说主要围绕某市星光小学学生王豆展开。王豆眼小人胖,十分贪玩,有超强幻想力。
  •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豆瓣无数网友盛赞,超过300000次转发推荐,豆瓣人气作者十三的文字温暖通透,打动内心。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得到生命最美的馈赠。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憨厚地自言自语:“妈妈告诉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电影《大撒把》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是豆瓣人气作者十三写给世间所有努力生活的人最温暖的疗愈随笔集——关于人情冷暖,关于时光流逝,关于相爱相守,关于亲情绵绵……人世间所谓的运气深不可测,但只要你努力地行走在其中,总会收获自己所期望的礼物。
热门推荐
  • 爱情对对碰(完结)

    爱情对对碰(完结)

    他霸道强势把她囚禁在他身边,却在不经意间向她许了真心他温柔体贴与她青梅竹马,当追着心里的爱回来时,却发现她爱上了别人,他悲伤的苦笑。她带着悲惨的伤痛坚强生活,永远也甩不掉的的阴影,让她爱上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却是她最不想伤害的朋友。安晓星一个既平凡却又特别的女人,当面对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她到底该如何处理这场纷乱疼痛的爱情。经历大风大浪,万千挫折,她与她爱的人终于能在一起时。可是此时死神却步步紧逼而来,那残破的心,将眼前所有的幸福打的粉碎。她说,给不了他要的幸福,但她也决不会把痛苦留给他。她毅然狠心在婚礼当天失踪。她宁愿他恨她,怨她,最好是永远忘记她。至少这样在她死去时,他不会痛苦。可当他拉着她手告诉她,我绝对不会让你死。就算你死了,我也一样会爱着你,你这辈子包括下辈子下下辈子,你都休想从我手中逃掉。果果的群:87585101敲门砖,书中任何人的名字。
  • 雷道

    雷道

    在这个世界,成王败寇,实力为尊,盛行修行之风。林子风,一个被誉为天才的少年,前途无量。那知家族被人吞并,双亲被杀,自身修为全废,成为了一个废物。不料时来运转,重掌修为,灭杀仇人,从此以后在一个个世界中,叱咤风云...........
  • 我的皇后是大佬

    我的皇后是大佬

    一朝穿越,她成了将军府的受气包小姐。遇见前世的仇人,居然跟她杠上了!她娶夫管他毛事?她戏美男与他何干?还拿国家大事找她麻烦,男人,你想找抽就说句话!
  • 末世狼族

    末世狼族

    300年前,人族发展到顶峰时期,各种科技,各种污染,还有各种破坏使得生物灭绝。唯有狼王族还残留有一口气,却也在人族与狼族的大战中消失不见。狼王族的预言使者——卡尔莫多,预言到狼王族灭绝的那一天,狼王便将自己刚出世的儿子——卡布瑞,藏在了一个人类永远无法到达的冰室里,并由狼王族最忠诚的守护者——俞浅家族的俞浅玉碎,用心脏守护着。300年后,卡布瑞在冰室中醒来,俞浅玉碎早在三百年前便同狼王族一同消失在了地球上,一颗心脏为卡布瑞讲述了曾经,便灰飞烟灭。卡布瑞的存在就是为了报复人类,他的出生注定了他的不平凡,他将如何面对,这个对于自己来说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世界?
  • 蛮巫决

    蛮巫决

    一个身怀蛮族血脉的少年,在得到一本开发血脉的功法之时,也同样卷入了阴谋的洪流...."你想干什么?”“到地狱你就会知道了”少年说完,挥刀,收刀,眼中一片冰冷
  • 明伦汇编人事典祸福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祸福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遇见,既是美丽

    遇见,既是美丽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的一场美丽。所有的故事都在继续,你要的旅行正在路途之中。所有美好之物皆因爱上你开始。青春正好,相爱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