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2000000016

第16章 老人们

卖报纸的

早上七点,在肯德基店门口,一个七十来岁的老人在卖报纸。她坐在肯德基店窗前的台阶上,用一个枕头垫着屁股,穿厚厚的棉袄,双手抱着自己的身子,嘴里吸一根纸烟,烟灰一撮一撮地落在膝盖上。棉袄没有外罩,衣领翻出黄黄的棉絮,蚕豆大的黑纽扣有三种色线扎在扣眼里。她的膝前摆着《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羊城晚报》《江南都市报》。

街上还没有什么行人。天气转冷,这两天突然降温,凌晨时分,“噗噗噗”,下起了小颗粒的雪籽。我送女儿上学,准备为女儿买一份肯德基套餐。我穿一件意大利的羊毛大披风,头缩在宽大的衣领里,拐过百货大楼的大门,看见了这个卖报纸的老人。天色还没有明朗,浑浊,地上的雪籽有的已经溶化,有的还耸起绒毛一样的小尖角。我的爱人还在睡觉,空调“呼啦啦”地开着。我的女儿像个粽子,穿得严严实实,只露出脸和眼睛。我拉着女儿的手,问:“吃大套餐还是小套餐。”

我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一个卖报纸的老人,而是一团影子,一个有花白头发的头,几摞报纸。报纸被风“哗哗哗”地翻动,头发悬浮在空气中。烟头在嘴的部位突然红起来,又暗下去,又红起来,烟扩散开来,混合到灰色的空气里。烟头红的时候,伴随“咝咝咝”的声音。

店里黄黄的灯光映照在街上,但没有映照到老人身上—老人坐在窗户底下,光线强烈的反差使老人看起来像一个笨重的垃圾桶。我走过去买了四份报纸。老人从袖筒里抽出一只手,挪了一下屁股,翻出一个白色的塑料袋。塑料袋里有三分之一袋硬币,和几张一块、五块、十块的纸币。老人找了三个一块的硬币给我,我拿在手上,硬币还有点热乎乎。她的脸是霜的颜色,宽阔,皲裂,颧骨有些凸。她的嘴唇干焦,有几块皮屑似乎要脱落下来。老人找零钱的时候,看了三次我的钱,数了两次硬币。她的手细长,关节骨像算盘子,一层波浪一样的皱褶盖在手背上。她用手来来回回地蹭了几下脸,手边蹭边放到嘴巴里呵气,又放进袖筒里。

女儿坐在店里吃东西,左手拿鸡翅,右手拿牛奶。在店里吃东西的人不多,大多是父母陪着小孩,父母不吃,看着小孩吃。有几个年轻人坐在椅子上喝饮料,喝完了也不走。店里开着暖烘烘的空调,灯光透亮。服务员穿着水蓝色的短袖工作服,微笑地接待客人。一个年轻的服务员开门出去了,站在窗户边,老人站了起来。我看到老人手上抱着报纸,背有些弓,嘴巴不断地嚅动。年轻人用手指着老人的头。我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老人离开台阶,年轻人进了店里。老人在街上站了几分钟,又重新回到窗户底下。

天下起了小朵朵的雪花。街上的人也陆陆续续多起来。

捡易拉罐的

市人民医院门口有一个埠头,水泥台阶深入水中,一级一个平台,无论是涨水季节还是枯水季节,傍晚总有几个爱钓鱼的人站在这个平台上放钩,钓上来的鱼不大,大部分都是一两左右的鲫鱼。中午我从市人民医院探望一个朋友出来,看到一个秃头的老人趴在台阶上,捡一个漂浮在水面的易拉罐。老人光着脚,穿一件三轮车夫的短袖黄马褂,马褂的背上印着“××地板”的红油漆字。老人的身边放着一个蛇皮袋。我站在河堤的围栏边,看了四五分钟,老人还没有把易拉罐捡上来。我走了下去,拉住老人的手,说,你这样捡河里的漂浮物,很危险的,一不小心会滑进河里去。老人说,我知道很危险,但又有什么办法,看见易拉罐怎么舍得不捡呢。他的声音很低,像是对河水说的。

水泥平台从河堤延伸出去,水在这里形成了回流。我找来一根木棍,递给老人,说,用木棍把易拉罐划过来。老人一只脚翘起来,另一只脚被我按住。他左手撑住台阶,右手用木棍划易拉罐。木棍短了一截,够不着,易拉罐在水里打转。老人喘着粗气,脊背有节奏地起伏,左手由于吃力时间过长,有些颤抖。我说,老人家,你坐起来休息一下,我有办法啦。老人说,你也是一个好玩的人,帮我这样一个老头捡易拉罐。

这时候我才看清老人的脸:瘦而长,有一个个像豆腐泡一样的疙瘩,刚毅,眼睛有一股寒气。我给了老人一根烟,自己也抽了一根。我说,你不要捡河里的东西,你手脚没有我们年轻人灵便,容易出事,不如多翻几个垃圾桶。老人说,步行街的垃圾桶一天至少要被人翻几十次,哪轮得到我翻出东西。我说,那你第二次出来,可以带一个捞鱼的网兜,会方便一些。其实老人也不算老,大概刚六十出头吧,但看起来会显得更老一些。

我脱下汗衫,在木棍上绑了一个结,说,我来捡,你拉住我的手,这样就不危险啦。我坐在台阶上,双脚伸进水里,身子前倾,手拿木棍,用汗衫把易拉罐裹了过来。这是一个百事可乐易拉罐,可能是上游漂下来的,也可能是昨天钓鱼人随手扔掉的。老人拿起易拉罐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然后放在台阶上,“乓乓”右脚用力踩,易拉罐都扁平了,他还不肯移开自己的脚。

杀鸽子的

他坐在竹椅子上,身子往后仰着,双脚拉开,似睡非睡地耷拉着眼皮。他的脸像块柚子皮,枯黄色、干燥。仿佛他的脸上盖着一层薄薄的梦境,浑浊、阴冷。“杀鸽子啦!”有人吆喝一声,他马上站起来,从对面的店铺屋檐下提一个开水瓶过来,把一小碗开水倒进一个旧油漆桶里。杀一只鸽子一块钱,他说。他眯起眼睛看人。他微笑时,嘴角往两边拉开,成三角形,露出黄黄的牙齿,一块白色的牙龈也露出来。他微笑的样子让人很难受。

椅子的靠背断了一根竖档,横档与两根斜档之间用麻绳一圈圈地包扎着。他站起的瞬间,椅子“呀呀呀”响几声。他脚上的黄牛皮大头鞋沾着鸽子的绒毛。他接过客人手中的鸽子,用食指和中指钳住鸽子的脖子,甩动一下,鸽子的翅膀迅速张开,收拢,又慢慢张开,缓缓收拢,细小的脚伸直,脚爪形成一个弯钩。他把鸽子放进旧油漆桶里,用盖子封好,双手抱紧,使劲地晃,晃,晃。桶里发出沉闷的声音,像一股泥浆。他从桶里取出鸽子,双手抓紧,两个大拇指滚过鸽背,鸽毛成片地连根拔起。似乎滚过鸽背的不是大拇指,而是一架推土机。

我每次买菜都要从这个老人身边经过。他坐在进菜场的路口。一把椅子,一个红色塑料外壳的开水瓶,一个白色的五升旧油漆桶,一把大剪刀。我在白鸥园住了六年,也看他杀鸽子六年。他穿一件褪色的卡布中山装,夏天单穿,秋天作外套,冬天外加一个旧的军用大衣。我不知道他有几件这样的衣服。他不卖鸽子,只负责杀鸽子。杀一只鸽子一块钱。只要手中没有忙着活儿,他便耷拉着眼皮,即使和身边卖菜的伙伴说话,他也不会改变坐姿和睁开眼睛。他的鬓发全白了,头发稀疏,脑门光了一块,看起来像屋顶开了一个天窗。

可能他是一个对鸽子有无比仇恨的人,也可能没有。或许生活比仇恨更重要,这是我给他选择杀鸽为生的理由。

摆水果摊的

我没有看过比这个更简易的水果摊—两个大竹篮一根扁担,扁担放在地上当板凳用。竹篮里有两种水果,一种是干果,一种是浆果。干果一般是核桃,或红枣,浆果一般是桃、梨、柑橘,或草莓。她的水果摊摆在我家楼下的楼道口。她来这里有好几年了,我上下班看到她,会点一下头。我叫她婆婆。有几次我抱小孩回家,婆婆拉住我,说:“你的小孩真漂亮,我想抱一下。”她一边说一边把柑橘塞进我小孩的口袋里。我说小孩还没有牙齿呢,谢谢你。我说了几句客气话就上楼了。她站在楼道口,手不自然地摆弄着衣角。

婆婆背靠服装店的门墙,坐在扁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头微微仰着,眼睛露出一条粗粗的缝隙。很多时候她是在打瞌睡,双手环抱着,头埋在臂弯里,斑白的头发像油桐树的根须盘踞。差不多我每次中午下班回家,看见她手里拿着两个馒头,其中一个已经啃掉了一半,篮子里的水果比早晨浅下去三分之一。有一天傍晚,我看见她篮子的柑橘还是满满的,我说,婆婆,我买五斤柑橘,多少钱一斤呵。她放下手中的铝饭盒,慌忙站起来,说,两块三,别人都两块五呢。我说,那就两块五吧。饭盒里还有半盒饭,三个煎辣椒和几片咸肉。我说,你的饭是家人送来的吧。她说,是早晨带来的,放在快餐店里热一下就可以吃。她称好了橘子,又从篮子里抓了两个上来,塞进食品袋里。

有时候她也挑着篮子,在白鸥园和大菜场一带转来转去,穿一件紫色的棉袄,吆喝:柑橘好甜啊。她脚上的解放鞋有些发白,大脚趾的部位各有一个小洞,鞋帮有些开裂,走路的时候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大概是上个星期三中午吧,我去上班,看见她和正对面卖红薯的妇女打架。我刚下楼道,听到婆婆骂卖红薯的中年妇女,说:“你在这里卖烤红薯,还会有谁买我的柿子饼?你不走,我就砸你的烤炉。”中年妇女手里拿着铁钳,鼓起腮帮,嘴唇不断地抖动,说,你试试看,你这个老不死的老太婆还想砸我的饭碗。婆婆抽起扁担砸向烤炉,烤炉腾起火星似的烟尘,几个烤熟的红薯被砸烂。中年妇女把铁钳甩过去,砸在婆婆的脸上,说,你个老鳖壳,我要把你这块鳖壳打烂。说完,她就冲上去,把婆婆的水果篮一脚踢翻。婆婆抱住她的腰,用头顶着她的胸,她的脚一失力,往后一倒,撞在烤炉上,同烤炉一起,摔在大街上。

同类推荐
  • 而立闲语

    而立闲语

    本书为作者自选散文集。书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对家乡、对人生、对儿女亲情的种种思考。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 新的一天

    新的一天

    本书汇集了许立志2010年以来所写的近200首诗,其中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在劳碌的流水线生产操作之余,他一直坚持颇具水准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朴素、斩截而又强烈,兼具抒情性与批判性,常以荒诞的或令人震惊的笔触书写悲辛的底层生活与幽深的死亡诗意,以此来为两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主要收录了连大帝也未能幸免——《在下巴赫》、风车渐欲迷人眼——《生命的讯息》、巍巍八道楼子一《八道楼子》、不在马背上——《马痴》、瓦尔特还在保卫萨拉热窝吗?——《爸爸去出差》、信的人是有福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庶民的胜利——《建党伟业》、俄罗斯方舟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二十年走南闯北盗墓回忆

    二十年走南闯北盗墓回忆

    人为阳,鬼为阴。有人说世上没有鬼,都是人吓人编出来的。而这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出自于南派几个盗墓世家的身上。我称他为《盗墓回忆》记载了一行人走南闯北,竟然陷入神秘谜团。你,是否是谜中人?
  •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因为疼痛,所以成长;因为伤心,所以坚强。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过往不心伤。今天的80后渐渐“奔3”,他们开始怀念,开始懂得人生。本书作者正是将代表着中国数千万80后所共有的成长故事,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讲述出来。而作者那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却也是我们人生故事中要学会品尝的一颗怪味糖果。
  • 夜钟情:首席前夫大胆爱

    夜钟情:首席前夫大胆爱

    一夜失身,他轻描淡写:“抱歉,认错人了。”怀孕后他主动负责,两天不到,他怀抱小三,还是云淡风轻:“乖,别闹。”婚礼现场,小三拿着医院报告,嚣张宣布:“我怀了他的孩子!”她成全这对狗男女!四年后,她带着宝宝归来,碰上了他!“我的孩子?”他表情阴郁。“司先生,你想太多了。”
  • 限嫁豪门:微少的独家占爱

    限嫁豪门:微少的独家占爱

    a城太子爷新婚告急,某女歪着个内八字仓皇而逃,悠闲的度假时,一道俊逸的身体从天而降,某男挑眉一笑‘‘怎么,觉得几天不见,很想我?’’,某女狗腿的讨好‘‘太子爷,你你怎么来了’’,“当然是捉你回去拜堂成亲的”新婚夜,某女抱着被子泪光闪闪“那么多女人,你喜欢我那里,我改还不行吗”话音未落,男性炽热的身体扑上来,用动情的声音说:"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某男在心里诽谤,有种你改啊。
  • 莲修无极

    莲修无极

    这是一个磅礴浩大的莲修世界!在这里人们修炼顶上莲花。种种奇特的莲花,个个玄奥的莲技。
  • 倾世魔宠:绝色狂妃

    倾世魔宠:绝色狂妃

    她穿越异世,她是魔医,他是魔帝,二魔相遇。他说,倾孤一生一世,换卿安然一世。她说,为了他,负了天下又何妨?
  • 王牌佣兵在花都

    王牌佣兵在花都

    在佣兵世界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萧寒,厌倦了打打杀杀的生活,回到平凡的都市之中。等待着这个王牌佣兵的是什么?生活总是不甘于平淡的,意外陷入各种美女的包围之中,他该如何选择?于萧寒的另一段美艳生活,刚刚开始……
  • 人生58个细节

    人生58个细节

    随手关门是一种好习惯,也是一种心太。夏天防蚊虫,冬天防寒气,晚上防小偷。不论是自己的门、别人的门或者公共场合下的门,关的时候应该尽量轻一点,不仅可以让门的使用寿命长一点,还可以避免制造噪音干扰大家。
  • 2011年度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1年度微型小说排行榜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我们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我们惊喜地走了进去。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品卖:盐、酱油、一两种劣质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
  • 烟花易冷晓梦轻1

    烟花易冷晓梦轻1

    故事的女主人翁庄晓梦就出生在洛阳城的近郊,是一个清丽脱俗的遗世女子,美得纤尘不染、风华绝代。一头过膝长发、一双摄人心魂的翦羽秋瞳让牡丹花见她都会嫌弃自己的艳俗,于是高贵与脱俗之间自是后来者居上;一个身披金甲的将军,出身于显赫的南朝刘宋之皇族,英武骁勇、白衣胜雪、风姿翘楚,命运在一个合适的契点让他们相遇了。等待和爱情有相同的本质,那就是捉摸不定。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也许他永远不会回来,答案你永远不知道,所以,才有了无尽的期待与凄美!书友互动群:459945690新浪微博号:子茜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