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1200000043

第43章 克服深层次的恐惧

从此,陆澄矢志修身,经常约好友一起静坐养心。

一天晚上,陆澄又与马子莘相约在鸿胪寺的一间亭子习静参悟。

夜月如水,洒下一片淡淡的光辉,周围的景物显得朦朦胧胧,假山之间的空处有些斑驳的阴影,显得幽静而深远,更笼罩着一种空灵寂寥、神秘莫测的气氛。

两人端身而坐,心无所念,存诚守中,慢慢地,日月星辰、楼阁亭榭、山川虫鸟、悠悠岁月,这一切都从脑海中消失了,物我两忘,纯任天理流行……

他们在静谧的境界中,体悟着天地自然的规律。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人从超然物外的静境回到现实中。

这时,星月隐没于一片薄云中,透出昏暗的光晕,夜霭已经袅袅升起,四处弥漫,增添了几许凝重、幽深的韵味。

忽地,马子莘觉得眼前一花,在亭外假山后面似乎有一道朦胧的白影一闪,倏地不见了。

马子莘有些害怕起来,忙问陆澄:“刚才你看见什么了没有?”

陆澄看了看马子莘,回答道:“我什么都没看到呀。你这是怎么了?”

这下马子莘更感到恐惧了,他惴惴不安地说道:“原静,我刚才看见假山背后有白影闪过,是不是见鬼了?”

听马子莘说得这般蹊跷,陆澄心里也觉得有一丝恐惧的感觉袭来。两人不敢久留,匆忙返回居处,一宿都没睡好。

第二天晚上,两人不敢再去亭子静坐,而是一同来到王阳明那里,请老师释疑解惑。

陆澄问:“有人晚上怕鬼,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平时不能培养自己的德行,以致内心有所不足,因此感到害怕。假若平常的行为光明磊落,哪里会怕什么呢?”

马子莘说:“正直的鬼不须怕,不过邪恶的鬼不管人是善还是恶,因此难免有些害怕。”

王阳明说:“岂有邪恶的鬼能迷惑正直之人的道理?又如这一害怕,就是心邪,所以才有被迷惑的情况,并非是鬼迷惑了人,而是被自己的心迷惑了。例如,人好色,就是心被色迷住了;贪财,就是心被财货迷住了;对不应当发怒的事物发怒,是心被怒迷住了;对不应当怕的事物感到害怕,是心被恐惧迷住了。”

王阳明担心陆、马二人还解不开心结,便给他们讲了一个《庄子》中的故事:

郑国有一个叫季咸的人,能根据表面极微小的征兆看出人的生死存亡,非常准确。大家看到他,都很害怕,纷纷躲开,怕他把自己的死期说出来。

列子对季咸的本领很佩服,回去对老师壶子说:“原来我以为您的道术已达到了最高境界,没想到还有比您更高的人。”

老师淡淡地说:“我只给你讲了点道的皮毛,还没有传授道的精髓,你就以为得道了?道是无形无相的,你用看得见的‘道’去与世人周旋,必然会暴露自己,使人看破你的秘密。你去把季咸请来,为我看一看相。”

第二天,列子真的同季咸一起去见老师。出来后,季咸惋惜地对列子说:“唉,你的老师面如死灰,看来活不过十天了。”

列子哭得眼泪把衣襟都沾湿了,进去把这话告诉老师。壶子却毫不慌张,说:“刚才我处于恬淡虚无的静境,他大概是只看到表面生机闭塞才这样说的吧。你可以再同他来看看。”

第三天,列子又同季咸去见老师。出得门来,季咸对列子说:“幸亏你的老师遇到了我,他有救了!我看见他原来闭塞的生机开始恢复了。”

列子很高兴,进去告诉了老师。壶子说:“刚才他看到的,是我在虚无之中气机自然运化的情形,心中没有一点儿杂念,生机从脚跟升起。他可能是看到了这线生机。请他以后再来看看吧。”

第四天,列子又与季咸去见老师。一出门季咸就对列子说:“你的老师神情不定,我没办法给他相面。等他神情安定了,再给他看相吧。”

列子进去,把这话告诉了老师。

壶子说:“他刚才看到的,是我处于太虚境界时的情形。他只感觉到我心中和谐均衡的气机,却看不到脸上有任何的征兆。以后再叫他来看看吧。”

于是,第五天列子又请季咸来见老师。这一次季咸一见壶子,却大惊失色,转身就逃。壶子喊道:“快追上他!”列子赶出门来,发现季咸已跑得无影无踪了,便返回向老师报告说:“这小子溜得太快,我没有追上。”

壶子淡淡一笑,似乎一切早已在自己的意料之中,说:“刚才他看到的,是万象俱空的境界,一点儿迹象都不表露出来。他不知是怎么回事,大概以为活见鬼了,于是赶忙逃跑。”

列子这才知道老师的修养境界深不可测。

讲完故事后,王阳明淡淡一笑,说道:“壶子参透了生命的奥秘,内心淡泊,无求于世,对心灵有深刻的洞察,也就不为得失荣辱所迷惑,更不为生死所拘。在他的心中,生死一如,万物平等,一切都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也就是‘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听了先生这番解释,陆澄与马子莘终于释然了,同时也明白了自己修养尚浅,还得继续精进努力。

同类推荐
  • 笛卡尔的智慧

    笛卡尔的智慧

    而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笛卡尔在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硕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方法论,笛卡尔认为,方法论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的科学,并提出了笛卡尔“方法论”里的第一个内容——“普遍怀疑”。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笛卡尔进一步叙述了“直观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归纳与枚举”等具体的方法论原则。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这是一本让你时刻保持大脑清醒的逻辑入门书,适合每一位普通读者。书中以小故事为线索,从概念、命题、规律、推理、论证、判断等方面讲述逻辑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故事,许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们或诙谐或滑稽或幽默,揭示出逻辑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你在轻松愉快中了解逻辑的真实本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启发我们像哲学家一样,去解决常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热门推荐
  • 遮天大主宰

    遮天大主宰

    当快刀遇上快剑,刀光剑影。当快剑遇上快拳,皮开肉绽。当快拳遇上快枪,虎拳龙枪。一个天才少年,一路势不可挡的晋升之路,你是天才吗,那我碾压你,在我面前叫嚣,那我斩杀你。辰家天才少年无意中在一处秘境中获得了一个神秘晶方,晶方可以让武者的各方面因素瞬间提升到匪夷所思的程度,带着各种因素,自此辰熙便踏上了漫漫武修之路。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 神域之虚无

    神域之虚无

    一入神域,就遇到了几个绝世男人。他,为她化身为剑,尾随她左右,只为她能平安。他,为她放弃三千旧爱,只为她的一眼千年。他,让她吃定情丹,只愿她属于他一人。他,上世追逐了她一生。这世,他再也不会放开她的手。他,她是他的今生姻缘,却从未真正拥有他们的姻缘。她,一直以为自己只不过是一平常女子,却没想到,她和他们之间会有如此纷乱复杂的感情。忠诚、爱情、阴谋、悔恨、补偿,让她历练成仙,却忘记了心中那一抹的心动。
  • 盗墓札卷

    盗墓札卷

    如果说这个世界有神,那神究竟是什么?是不朽不灭的粽子僵尸?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永恒,那历代的帝王将相,为何会痴迷于方士的水银朱砂丹?历史的一角谜团被压在死人那,而我要做的,就是从死人的嘴巴里,把这些东西掏出来!
  • 上古世纪之影子与鹰

    上古世纪之影子与鹰

    曾经的影子鹰头领亚伦重返而归,他是否能将腐败沉沦的影子鹰重新翱翔出新的天际。在这个腐化无能的国度里,他需要杀出一条血路。他的身份,他的实力,他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从一个卑微的奴隶身份,一个角斗士的职业,开创出一个新的,属于哈里兰真正的国度。为此,他不惜将自己的野心袒露在胸前。将开拓作为自己的目标,只有杀戮和荣耀才能完成自己的征程。
  •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装机兵之废土世界

    重装机兵之废土世界

    看看这片被遗弃的废土,在这被战火摧毁的世界之中,去过多少地方,见过多少人,经历过多少事,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 wuli总裁:娇妻,有点甜

    wuli总裁:娇妻,有点甜

    “昨夜我们都贴得那么近了,你都没喊流氓,今日就看一看,你就把我叫做流氓了,我觉着不公平。”总裁大人心有不甘,扑向眼前的小娇妻,亲亲抱抱揉揉小娇妻扭捏反抗。裁大吼:“别动,再动我就吃了你!”小娇妻停止反抗,水杏眸子瞪着眼前的总裁大人,“我不动,有本事你别吃啊!”总裁大人服软:“为夫没本事,为夫老婆奴!只愿勤耕耘,换得老婆笑开颜!”“不要脸!”“我不要脸,我要你!”……小娇妻:“你个打火机,轻轻一点就起火!”总裁:“对着自己喜欢的女人,硬不起来的只有太监!”
  • 梦幻系列之双城

    梦幻系列之双城

    一座城,一扇门,追溯远古时代,人和兽的纠葛纷争!乱世贤才,主人公黑陶陶、易星辰如何通过困难险阻最终一统人兽两极,其中的人性善恶、爱恨情仇淋漓尽致,魔法的博大精深以及神器时代的人族、兽族、仙族、魔族纷争割据局势,还听我一一道来。
  • 涩食尽果

    涩食尽果

    辛蕾遇上施博文,她以为他只是个纨绔子弟,不曾想,他还是一个未婚妻死于非命的受害者。好友的死,未婚妻的死,‘死’将两人纠缠在一起。辛蕾爱上施博文,她害怕他是个玩弄感情于手掌间的人,不曾想,她于他,不是命,却跨越了生死。面对她,他愿用性命,去换取她一生安乐。前尘已逝,只愿此生会有一人,死生契阔,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