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1100000003

第3章 人的行为(3)

(一)婴儿的处境

每个儿童都依赖于社会的帮助,社会的帮助无处不在,但他仍然会发现这个世界需要付出,也可以收获,需要你去适应,也会带给你满足。当然,儿童也会因生理本能受到挫折而产生痛苦的体验。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会认识到有的人生来富有,所有愿望都可以满足,而有的人却不是这样。我们可以说,由于童年时代的这些经历,使他想要拥有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器官,以保证他拥有正常的生活。这样心灵也就应运而生了。通过对每一种经历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和分析,心灵获得了这种综合能力,并且促使他以最小的付出来获得最大的生理满足。于是,他开始高估自己,过早地认为自己拥有打开一扇门或搬动重物的力量,或是认为自己具有命令别人、支配他人的权力。在他的心中也产生了想要长大的念头,想要长得和别人一样强壮甚至更强壮。由于婴儿的弱小,长辈们有义务照料他们,这就使婴儿生活的主要目的变为支配那些聚集在他身边的成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虽然这样的照料更突出了婴儿的弱小。这样在婴儿的面前就出现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他继续按照从成人身上学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长,另一种是夸大自己的弱小无力,寻求成人的善心帮助。这两种发展倾向我们都可以在儿童身上找到。

在生命初期,个体的性格类型就已经初步形成。一些孩子想要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权力、成为勇士,而这样的孩子也往往会得到成人的认可;另一些孩子则利用自己的弱小来投机取巧,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夸大这种弱小感,从而得到成人的关心、怜爱。只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各种处事态度、表情和言行,我们就能知道他属于哪种性格类型。但是要注意单纯地解释性格类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将之与环境结合来进行讨论,我们才可以确定每种性格类型的意义。通常,从儿童的行为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对环境的态度。

可塑性基于儿童有努力弥补他的弱小的天性。无数天才和智者的产生都源于这种对自身的不满足感的刺激。下面我们来说说身处逆境中的儿童。这样的儿童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与他敌对的,这主要是儿童思维的片面性造成的。如果在早期的启蒙教育中,儿童没有学会正确地认知各种观点,那么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对世界的敌对心理将很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在他眼中,整个世界都充满着敌意,而当他遇到更大的困难时,这种敌对的感觉将日益强烈。这种情形多发生在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身上。这种儿童对待环境的态度与正常儿童迥然不同。生理缺陷造成的生理不便在外在表现上可能是运动困难、生理器官的不健全或机体抵抗能力低下(经常生病)等。

但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并不一定是由生理缺陷造成的。环境对儿童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或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提出要求)与造成的困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与生理缺陷是相似的。一个渴望适应环境的儿童,突然发现自己需要面对重重困难,而求助却无门时,悲观情绪将迅速涌上他的心头。

(二)困难的作用

对于儿童来说,困难总是毫无章法地出现,他们很难做到一贯恰当地做出应对。儿童的心理只是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生存技能也尚未成熟,他们只能努力去适应不可改变的现实条件。他们只能从曾做出的错误反应中进行反思,就像做实验一样在心中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直至找到正确的反应方式,并在生活中加以验证,从而获得进步。在对儿童行为模式进行的研究中,儿童面对特定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方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从他们的应对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心的发展程度。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个体的行为与社会现象一样,都不能依据一种模式来进行评判。

在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儿童遇到的障碍通常会阻碍或歪曲他们的社会认知。这些障碍可能是物质环境上的缺乏,比如由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情况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有可能是自身生理缺陷造成的。社会文明是建立在人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发育的器官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存在严重生理缺陷的儿童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很晚才会走路的儿童、运动困难的儿童或学说话很晚的儿童(由于大脑发育迟缓,他们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得很笨拙)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儿童时常碰这碰那、笨手笨脚、行动迟缓,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成为他们的负担。而这个世界并没有因此而给予他们同情,它是客观而又冷漠的。他们的发展受到抑制,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总会有可能得到补偿,抹去他们心中的伤痕,但是,即便心理发展的迟缓没有使儿童对未来生活绝望,但是经济的拮据也会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有缺陷的儿童对于成人社会的既定法规了解有限,他们习惯用怀疑和质问的态度来对待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机会,并喜欢把自己孤立起来,逃避承担责任。他们对生活中的敌意尤为敏感,并会无意识地夸大这种敌意。他们对痛苦的关注远胜于光明。一般来说,他们会高估自己的缺陷和他人的关心,他们始终持有敌对的态度,要求别人关注自己,但却不会同等地关注他人。他们认为生活中的责任是成长道路上的障碍而非激励因素。由于他们对同伴一直抱有敌意,因此他们越来越远离社会。于是,他们过于谨慎小心地对待每一个与社会接触的经历,而这使他们离真理和现实越来越远,从而给自己带来新的困难。

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那么也会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相似的阻碍。过多的阻碍,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孩子将变得固执,不能识别什么是爱,也不能恰当地表达关心,因为他们对亲情的认知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缺乏亲情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身上,很难发现任何关心的行为表现。他们对所有爱和亲情持有逃避的态度。如果不懂教育的父母、老师或其他成人告诫孩子爱、亲情是不应有的、荒唐的,会使人缺乏男子汉气概,并给他们灌输一些有害的格言,也可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教育儿童敬仰成人是很荒唐可笑的,这种情形在生活中却并不少见。那些经常受到嘲弄的儿童更是如此,由于痛苦的经历,使他们深怕表现出对成人的依恋,觉得喜欢别人是很荒唐的,同时也会显得缺乏男子汉气概。他们抗拒着对亲情的需要,仿佛对他人的关心会奴役他们,并让他们丢脸。于是,在儿童早期,亲情是不被接受、认可的。由于这种教育阻碍和压抑了儿童的亲情感觉的发展,因此儿童变得胆小、懦弱,逐渐从周围的社会中退缩出来,丧失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但这些对儿童心理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身边的某个人主动与他接触,他才会与之建立极其深厚的关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长大后只会与某一个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而不能与很多人建立这样的关系。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那个男孩。当他注意到母亲只关心弟弟时,感觉自己被忽视了,因而在长大后始终四处徘徊,想要找到他童年时期未能得到满足的对母爱的需要。这个例子说明这类人在生活中很可能会遇到困难,他们在儿童时期很可能接受的是强制教育。

过多的关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与无关爱所造成的影响一样,都是有害的。娇生惯养的儿童与被严格教育的儿童一样,成长中都会遇到重重困难。从一出生,儿童就有被关爱的需要,当父母或其他成人给予的关爱逐渐超越了界限时,这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依恋某一个或几个人,拒绝和他们分开。对关爱的认知因错误经历而得到强化,以致儿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凭着他人的关爱,他可以迫使别人为自己的成长承担某种责任。这是很容易发生的,比如儿童会对他的父母说:“因为我爱你们,所以你们必须这样做或那样做。”这在家庭中时有发生。一旦儿童在某人身上尝到了甜头,就会对他表现出更多的关爱,从而使之更加顺从自己。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是有害的,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将极力以爱的名义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采用任何方法,去征服他的对手,无论是兄弟还是姐妹,甚至散布流言来打败他们。这样的儿童可能会怂恿其兄弟去干一些违法的事情,以使自己显得正直、懂事,从而得到父母的宠爱。他会对父母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使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他挖空心思、不遗余力,直到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有时他会变得懒惰或干坏事,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父母注意他,围着他转;有时又会很乖,像个模范儿童,这是因为他认为这可以获得别人的关注,而别人的注意是对他的一种奖赏。

经过对以上情形的讨论后,我们发现:一旦思维模式确定,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为了达成目的,儿童可能会朝邪恶的一面发展,也可能会朝好的一面发展。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儿童通过犯错、扰乱秩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而另一些更精明的孩子则靠美德达到相同的目的。

我们可以给倍受宠爱的儿童做一个归结: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障碍都被成人扫除干净,没有形成自己的能力,也没有机会去承担责任,他们没有获得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机会,而这些准备是他们未来生活中所必需的。对于那些乐于与他们交往的人,他们因没有交际能力而无法与之好好交往,更何况对于那些因童年的逆境而对外界存在敌意的人们,他们更是无能为力,很难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没有机会亲自去克服困难,他们对生活没有正确的预期。一旦离开了如温室一样的小小王国,他们几乎注定要遭遇失败,因为他们再也找不到像他们父母那样乐于帮他们承担责任的人了,也再也找不到他们习惯了的温室。

这些现象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儿童更应该独立成长。肠胃有毛病的儿童会特别注重营养,因而他们与正常儿童有着不同的成长历程。生理存在缺陷的儿童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最终却使他们陷入孤立。还有一些儿童由于无法认清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采取回避的态度,因而他们找不到朋友,玩的游戏也与其他同伴所玩的游戏不同。他们要么羡慕其他同龄人,要么对别人不屑一顾,关在屋子里专心致志地玩自己的游戏。在严格的教育压力下长大的孩子也面临着与社会隔离的危险,生活在他们看来不是令人愉悦的。他们要么忍受生活的一切,忍气吞声地接受生活的悲苦;要么像个战士,随时准备着与环境进行战斗。这样的孩子大多忙于捍卫自己的生活,害怕自己一败涂地。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觉得生活是如此艰难,责任是如此沉重。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他们的眼中,外面的世界永远都不是友善的。过分的警觉压在他们心头,像一个沉重的包袱,使他们更倾向于回避困难,而不是勇敢去面对失败的危险。

这些被溺爱的儿童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是社会认知发展不完全的标志),就是他们只关注自己,不关心别人。这一特征是导致他们朝着悲观主义世界观发展的决定因素。除非他们找到纠正这一错误思维模式的方法,否则他们不会幸福。

(三)人作为社会组成物而存在

前面我们已经详细阐明:只有把儿童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才能了解他的人格,从而推测出他在社会中的特定境遇。所谓的境遇是指他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对诸如职业挑战、人际交往等这些人生来就会面对的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的态度。借此我们就能发现,那些在生命伊始就在个体身上留下的深刻印记将影响他一生的处事态度。在儿童刚出生的几个月内,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他将与社会建立怎样的关系。这时我们完全可以将两个婴儿的行为方式进行区分,他们的行为模式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差别。而且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这种模式特点将变得越来越显著,不再发生变化,同时儿童的心理活动也会更多地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与生俱来的社会归属感随着他对关爱的需求逐渐显露出来,这会促使他主动亲近成人。儿童对生活的热爱总是指向他人,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总是指向自己的身体,而且受性欲影响的动力在强度和表现方式上因人而异。在两岁以上的儿童身上,区别主要表现在语言上。只有当发生最严重的心理功能退缩时,这种牢牢植根于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社会归属感才会消失。总之,社会归属感将伴随人的一生,在一些情况中社会归属感会被扭曲并受到约束,在另一些情况中又会得到扩大、拓宽,甚至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庭成员,还包括他的民族、他的国家乃至全人类。它还可能超越种族的界限,扩展至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时,一个重要的基本依据就是必须把人看作社会的组成物。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掌握了通过理解人类行为大门的钥匙。

同类推荐
  • 家庭和睦心理学

    家庭和睦心理学

    本书围绕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了爱情、婚姻、培养和教育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家庭问题,分析了家庭角色的微妙关系,并提出了许多自我调适方法。
  •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心理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心理操纵术

    作为女人,懂得一点心理操纵之术,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从容地面对一切,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情或者不利处境,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运用他人的能力的,可以看看这本书。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想要和不想要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担心的、顾虑的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练就读心术,才能成为交际中的王者;在社交中运用心理操纵术,能够让你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
  • 辣口味心理学

    辣口味心理学

    这本《辣口味心理学》以解读身体语言密码为主旨,教给我们破译身体语言背后隐藏的心灵秘密,通过细节中的各种身体语言洞察先机,看穿人心,了解人性。可以说,掌控了身体语言,就等于掌控了人生局面。书中对身体语言的丰富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读,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助你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另外,还包含极少数与众不同、意义独特的身体语言表现形式及其解读,使得本书全面细致而又深入浅出,口味麻辣而不失乐趣。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提高洞察力。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如果你不懂得经营职场,你将为“怀才不遇”而苦恼;如果你不懂得经营亲情,你会为“代沟”而烦闷;如果你不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会为其所累……可见,幸福、美满的人生需要管理,需要经营。其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林林总总,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策略,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且你还会发现,曾经一度困扰着你的问题,此刻已是豁然开朗。
热门推荐
  • 魂武当道

    魂武当道

    平庸男儿,智商一般,自然低调,不管有无资本,不善张扬,但可潜心自己,修善其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论外界何为,其心便有定数,武界纷繁冗杂,唯我横行路道,成就已成,练就魂武。华山论剑,看谁能敌?怀旧武德,是非眼明,嫉恶如仇,凡不规范,自有论道,贤者异能,向我衔来,神助人助,也许独尊,他人纵有千般技能,但道也德也,悉数落魄,纵然,世间武学,唯我上官英男略有一席之地!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废脉

    废脉

    旷世高手的王拓,在武林大会的前夕遭人暗算,一身内力尽失,杏林妙手丹师断言,王拓的寿命只有两年。
  • 争龙霸

    争龙霸

    从来没想过做龙,结果做了。从来没想过争霸,结果争了。从来没想过富有,结果富了。从来没想过天下,结果天下想起我了。快乐无耻地争霸,卑鄙狡诈地做龙。※※※※※※※※※※※※※※※※※※※※※※※※※※※新建立的超级群刚刚开通,群号是56804563。
  • 有一种爱叫心痛

    有一种爱叫心痛

    本书收录了一些爱情故事,全书共五辑,分别为:凄凄离愁、痛并快乐、与爱相约、为爱放手和红尘错爱。
  • 《妃倾城魅倾世》

    《妃倾城魅倾世》

    穿越后,血晴创造了血阁,引起了轩然大波,半路见到个小正太不料被养父找上门。在血晴接受绝望时,前世的魅尊赶来救了晴一命。惊鸿之貌却只对小晴一笑,强大的魅尊在这架空皇朝为血晴开启一片强者天地。灵气尽失地血晴何去何留?魅尊的反噬逼迫,无法继续保护血晴了么?
  • 说好的爱我

    说好的爱我

    我努力忘记,可是爱情怎么喊停。骄傲的墨宝因为苏泽的一句话而毅然转学,因为苏泽的一刻迟钝而转身投入他人的怀抱。年少时的她努力挥霍着苏泽对她的爱却不自知,直到那一刻,苏泽要为别的女人戴上婚戒。墨宝幡然醒悟,苏泽,明明是我先爱上的你,你怎么可以娶了别人。
  • tfboys之四叶草情定一生

    tfboys之四叶草情定一生

    当三个富家千金遇上腹黑,高冷高富帅,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
  • 码头王

    码头王

    谢彩凤在牛背湾码头被人奸污,她怀疑此事与码头王癞子书记有关。她决定当一个码头王,报仇雪耻。在大学里,出于报仇,谢彩凤爱上了癞子书记的侄子章程,却被章程抛弃。由于没有背景,她重新回到码头,当了一个普通员工。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受着生活的煎熬,她沉沦了,到夜总会走台,却意外地遇见了本区章区长,并设局通过他认识了邹书记。于是,一个偶然发洪水的日子,她奔赴第一线,解救老人,组织抢险,得到了市长赏识,并理所当然地当了码头经理,成了码头王。
  • 情歌

    情歌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