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2000000002

第2章 做人从修身开始(1)

做人,归根结底要有优秀的品行和高尚的行为,做人即做事,做事即做人。正直、无私、诚信、谦逊、自省等品行,是个人立身立业、处世交际的基石,是成就一生最可靠的资本。无论处于何种人生情境,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变幻,做人都要坚守道德的底线,珍视“人”这个崇高的称号,始终保持个人品德的纯洁无瑕。

做人是一场修行,做人始于修身,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挺起脊梁,抬头做人,努力去做一个言行上高尚、精神上富有的人吧!

第1节做一个身心富足的人

——修身养性,塑造灵魂

做人,需要讲究原则和底线,这个原则和底线就是人格品行。一个人的心灵美好,足以成为一世之楷模,成为世人审视自己的镜子。品行高洁的人,心灵纯真、正直守信,也是身心富足的人,处处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推崇。

卓越的品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行走社会的通行证,受益一生的财富。修正自身行为,使自身品行日臻成熟和完美,你就拥有了一生成功的资本。

品格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

一个人即使没有文化,能力平平,且一贫如洗,但只要品格高尚,他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管他是在车间、在账房、在商场,还是在其他地方。

英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坎宁在1801年这样写道:“我的道路一定是通过品格获得权力,我不会选择其他的途径。我坚信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它虽然不是最快的,但却是最有把握的。”

约翰·罗素爵士有句话道出了这个真理:“英国的党派有个特点,请求天才人物的帮助,但遵从高尚者的道路。”

英国参议院议员弗兰西斯·霍纳的一生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科克本爵士指出:“霍纳的价值和启示在于他的一生激励着每一个正直的年轻人。”霍纳38岁去世,但他对公众的影响很大。大家都尊敬、热爱、信赖和哀悼他,除了没有良心、品格低下的人。在英国议会中,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得到他这样的殊荣。

也许有年轻人要问,霍纳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是因为他的出身?他只是爱丁堡一个商人的儿子。是因为有钱?也不是,他的亲戚都不富裕。靠官位吗?他只有一个职务,而且只干了几年,并没有什么影响,工资也不多。靠他的能力?而他并不出色,也没有什么天才的东西。他谨小慎微,唯一的目标就是不出差错。靠他雄辩的口才?他语调平和,意味深长,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也不会花言巧语的利诱。是他迷人的风度?他只是不做错事、平易近人而已。

那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他的见识、勤劳、克制和善良的品质,是他人格的力量。

这种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因素,而是靠他自己的培养。在英国参议院中,有很多比他更有才华、口才更好的人,但是,没有人的道德价值比他更大。霍纳的一生表明,平凡的能力借助高尚的品格就可以功成名就,因此,品格是人最大的财富。

品格就是力量,它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

富兰克林也把他的成功归因于正直诚实的品格,而不是他的才能或演说能力,因为他在这些方面都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他说:“人们都很看重我。我口才很差,从来不能口若悬河,有时候还结结巴巴,而且经常出错。不过我还是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地位低的人和地位高的人一样,品格给人信心。

据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个人品格等于一部宪法。在佛朗德战争期间,蒙田是唯一没有关上城堡大门的法国绅士。据说他的个人品格比一个骑兵团更能给他提供保护。

没有灵魂的头脑,没有德行的知识,没有仁善的聪明,固然是一种力量,但它们是只能起坏作用的力量。他们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或者也给我们一些趣味,但是你很难尊敬他们,就好比我们对待扒手的敏捷或拦路强盗的马术一样。

正直、无私、公正和善良,虽然不是命运攸关的东西,但却是一个人品格的本质所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一旦和坚定的目标结合起来,他就拥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他就有力量做善事,有力量抵制邪恶,有力量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幸。当史蒂芬落入敌人手中的时候,他们冷嘲热讽地问他:“现在你的堡垒在哪里?”“在这里。”史蒂芬把手放在胸前勇敢地说。正是在逆境中,他的品格闪烁出了最耀眼的光芒。当所有人都倒下的时候,他凭着自己的正直和勇气巍然挺立着。

卓越的品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行走社会的通行证,受益一生的财富,获得成功的资本。

美德是心灵的健康剂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这个示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想要改掉坏的品质,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的心灵。

美德是一杯香茗,是一杯美酒,是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美德可以让心灵摆脱痛苦,心灵被美德所占据,烦恼、纷争等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欲望便会枯萎。快乐是美德结出的硕果,拥有了美德,便拥有了快乐。

苏东坡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得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美德,便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凭空与人起纷争,便不会为一丝小利而烦恼。美德本身就是报酬,它能给人们带来最高尚和最真实的快乐,在美德的磨刀石上,我们爱心的刀刃会更加锋利。

在讲求效率和功利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心灵中为美德留下一片空间,让美德帮我们清除心灵的垃圾。不能物质生活丰富了,而心灵却贫乏了。

将美德作为修身必修课的人,昂首行走于人世间,手持玫瑰,留下余香。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诸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安贫乐道等。助人为乐者,予人乐也予己乐,帮助困难中的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过后看着别人那挂满笑容的脸,自己心里何尝不是欣慰得很呢?拾金不昧者也是快乐的,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如果据为己有,则会整天提心吊胆,总担心被别人认出来或是东窗事发,而这种私欲,要以长期甚至是终生忍受心灵的折磨为代价。相反,如果能拾金不昧,则会皆大欢喜。总之,一个心怀美德的人,烦恼无法接近他,快乐永远伴随着他。

美德是心灵的健康剂,它让人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慈爱心,惠泽他人,受益自己,让幸福与快乐常相伴。

高尚人格,唯正直最美

在人的各种品格中,唯正直最美,最为高尚。正直的人胸怀坦荡,是非分明,嫉恶如仇,为了伸张正义常常挺身而出,所以俗语云:“作文贵曲,做人贵直。”当然,正直也容易招惹是非,遭受打击,甚至酿成身家性命之祸。然而,正因为难得,才使正直品德受人敬仰。谦逊、刻苦、勤勉、俭朴、善良、乐施、克己等品德,对于做人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一个人若不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想进一步有益于他人和社会,正直的品格就是必不可少的“梯子”。

我国著名学者马寅初生前曾对人说过:“言人之所言者易,言人之欲言者难。言人之不敢言者就更难。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而不敢言之言。”他的正直耿介的品格,曾使许多人自问自责,也使无数后来人引其为楷模。

1960年3月18日,马寅初离开北京大学燕南园四十三号的校长办公室,回到东总布胡同三十二号家中。

马寅初虽然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校长之职,但他并没有放弃坚持真理、维护学术尊严的信心和决心。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说我反党、反社会主义,我想不通,我的见解与他们不一样。人多是有好的地方,但也有坏的地方。如六亿五千万人,每人节约三元,就有二十亿;可是每人多吃两碗饭,就要多吃十二亿碗饭,这样一下,可了不得。我的意见是不要再增加了,就控制在现在这个数内,我的人口论是为六亿五千万人民着想的。”

但正直的马寅初坚持真理反而被撤了职,他无可奈何地说:“在北大,政治上我是不能领导,可是在学术上我是可以领导的吧!我的人口理论是纯粹的学术问题,可是有人硬把它扯成政治问题,我当然不服。现在北大的空气太沉闷了,学生谁也不敢发表意见,没有学术空气。”

正直率真的马寅初,对批判始终想不通,“说我的人口论是资产阶级立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凭良心说我至今还弄不通。批评我见物不见人,我更搞不通,我的人口论,既重视客观规律,也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只见物不见人。”他最后说:“我是根据毛主席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指示,大胆地把心里要说的话都说了出来。我勇于更正错误,但我坚持真理,而且在真理面前无私无畏。”

对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个人崇拜,马寅初忧心忡忡。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后,马寅初于1961年初上书党中央领导同志,对学习毛泽东思想,防止个人崇拜,以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唯意志论等问题,坦率陈词,提出了诚恳的忠告。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知马寅初参加浙江小组的筹备会,并让他在会上作检查。马寅初反复考虑了很久,检讨正确的东西、批判合理的意见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干的。他断然作出决定:拒绝检讨。因此,马寅初没有参加这次筹备会。此后,马寅初的人大代表资格被撤销了。此生他未再当选过我国人大代表。

在政治高压下,马寅初没有写过一个字的检讨,在那个年月,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一例。

正直是做人的根本,马寅初正直高尚的品格令人佩服。

正直的人,以正气自励、立身和行事,是堂堂正正做人的典范。正直的人,是一位睿智醒人的导师,他教导我们得志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失志;他提醒我们在安逸中坚守富贵不淫的情操;他忠告我们心存淡泊,让人性回归本真,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得到升华。一代贤相诸葛亮,把自己的文韬武略献给统一天下的大业,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以率先垂范的行动践行了自己在《后出师表》中立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其人格魅力,其可贵品德,一直为后人所景仰。

正直是铁面无私的表现。正直的人,永远保持着秉言直谏的作风,永远不知疲倦地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其扶正祛邪、除恶扬善的铮铮铁骨,对奸邪之人是一种威慑。宋代铁面御史包拯不徇私情、大义灭亲、铁骨丹心护国法的英名,令奸佞之徒胆战心惊,不敢任意为非作歹。

正直是一面镜子。一个人的心灵美好,足以成为一世之楷模,成为世人审视自己的镜子。正直的人,心灵纯真、品行高洁,就表现出大公无私、耿耿丹心。魏征之所以赢得唐太宗的信任和敬重,关键是他忠义直言进谏的品格和刚正不阿的气节征服了唐太宗的心。他死后,唐太宗痛惜自己失去了一面可知得失的镜子。

正直是一种美德。正直的人,如傲然屹立在风雪严寒中的青松翠柏,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他坚持自己立世的原则,铸造出独立的品格、个性和高洁的精神。这精神在中华民族大多数成员身上得到传承。明代“模范官吏”海瑞,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对昏庸皇帝迷恋巫术、不理朝政义愤填膺。他在犯颜直谏后,知道闯下杀身之祸,特买好一口棺材在家等死,以明心志。像这种一身正气的官员,令人肃然起敬。

正直的人,其美好形象、卓异风采总是长存在世人的内心深处,为世人所仿效。

努力做人,正直最可靠

如今,有人认为正直的人吃不开,也有人认为现在社会上正直的人少了,即使有也是逢场作戏罢了。

其实,这些说法有失偏颇。尽管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失去了正直的品格,泯灭了做人的良知,但要相信正直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只要我们去留心观察和真诚地感受的话。也正是有了这些正直者,才使得那些违法违纪者不至于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所以,我们不能丧失做人的正直品格,不管别人怎么评价,都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本书以《资治通鉴》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事件为素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润滑剂,将一部古典巨著打造成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用职场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通篇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并穿插有精彩的职场案例,寥寥数语就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让读者学到如何在职场人生中进退自如,获得成功。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习惯决定未来

    习惯决定未来

    本书是关于介绍习惯培养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3天的阅读,让你充分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下定决心培养好习惯;第二部分是通过逐步揭开6个秘密,让你认识到心理习惯的力量,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心理习惯;第三部分是通过9周之旅,让你一步步地去认识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习惯力量,一步步地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 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魅力对于女人不仅仅是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而且还是一种永恒的诱惑。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女人为了增强自身魅力,不惜余力地去模仿别人追求时尚,认为这样的女人才会拥有气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虽然有助于魅力的增加。但是魅力主要来自于内在气质的闪烁,来源于人格的造就。
  •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观念篇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观念篇

    这是一部青少年道德修养的百科全书。她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那么枯燥乏味的人生哲理讲得趣味盎然。把那些名人成功的秘诀剖析得令人恍然大悟,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一世冷暖

    一世冷暖

    是不是她从来没有体验过温暖,所以一旦有光靠近便忍不住想要拥有,于是便沦陷。可是可笑的是连光都不属于她,她拥有的永远是黑暗里的冰凉。她虽然是天之骄子可是从未感受过亲情,在她父亲的眼里从来只有一个女儿,那便是苏忆心。她从高处跌坠,再从泥泞里爬起。只留有恨与绝望。
  • 摩尔庄园之命运之旅

    摩尔庄园之命运之旅

    亦是黑暗,亦是光明。地狱边上的曼珠沙华,天堂中的白色鸢尾花,哪一朵会带给世人希望?千年的契约已经开始,命运之轮已悄然转动。
  • 失忆公主:我的人生我做主

    失忆公主:我的人生我做主

    一场“意外”的车祸使她失去了记忆,也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显赫的家世,尊贵的身份,知心的朋友,爱她的家人,魔鬼训练,甜蜜恋人,看似美好的人生,却因一个人的出现发生了改变,阴谋?身份的问题?着手调查当年的车祸,疑点重重?究竟是意外还是有预谋的阴谋?究竟谁才是背后的主谋?
  • 圣皇三少的真命天女

    圣皇三少的真命天女

    她,冷魅如霜;她,性烈如火;她,小家碧玉。当她们回国看见他,凛若冰霜;他,性烈如火;他,温柔体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他们遇到一个接连一个的阴谋时,他们又如何应对?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 比尔·盖茨写给年轻人的20堂财富课

    比尔·盖茨写给年轻人的20堂财富课

    本书介绍了比尔·盖茨一生的经商历程,筛选了很多经典的商业故事,并从中提示了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以及解读了他关于成功的“金玉良言”
  • IT奇才罗曼史

    IT奇才罗曼史

    真人真事真情真历史真奋斗真悲真喜真干真时光真逆袭
  •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本书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之专题研究。就一些有争议或被忽视的问题试作探索。如胡适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发展;鲁迅小说是否“蔽于‘疗救病苦’的信条”;“萧红体”的内涵和渊源;庐隐游走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写作;凌叔华小说在现代视野和委婉谨慎之间的微妙平衡;曹禺话剧的民族化;沈从文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想建构;张爱玲小说的本意在俗,其质却雅等。偏重于文学史上风格独特或有争议之名家。注重通过自叙类文献及代表性作品。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2000个社会常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2000个社会常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