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1800000051

第51章 管人范本(2)

”朋友之间相互批评,和睦共处,就可以叫作士了。

1843年2月的一天,曾国藩的好朋友邵蕙西当着曾国藩的面数落了他几件事:一是怠慢,说他结交朋友不能长久,不能恭敬;二是自以为是,说他看诗文多固执己见;三是虚伪,说他对人能做出几副面孔。

蕙西的话虽少,但件件是实,句句属真,直截了当,锋芒所向,直指曾国藩的病处。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直率啊,我的朋友!我每天沉溺在大恶之中而不能自知!

这事给曾国藩很大刺激,他在另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对客人有怠慢的样子。

而对这样的良友,不能产生严惮的心情,拿什么吸收别人的长处!这是拒友人于千里之外啊!接待宾客尚且如此,不必再问闲后的时候了。

偃息烟火,静修容颜又怎么说呢?小人啊!

朋友有了过错,蕙西不指出来,那是蕙西的过错;朋友指出了过错,曾国藩不改正,那是曾国藩的过错。

现在是一个直言不讳,一个表示痛改前非,正如朱熹《四书集注》中所说的:“责善朋友之道也。

在曾国藩的师友中,李鸿章也可以算是他的一个诤友。

这在曾国藩弹劾李元度事件中就可看出。

1860年,曾国藩为杜绝王有龄分裂湘系的企图,在进至祁门以后,遂奏请咸丰皇帝将李元度由温处道调往皖南道,并派他率军三千,进驻兵家必争之徽州。

至徽州不满十日,李世贤即攻克徽州,李元度不逃往祁门大营,却败退至浙江开化,这是李元度明显倾向王有龄的迹象。

及至回到祁门大营,丝毫没有闭门思过的迹象,竟然擅自向粮台索饷,并擅自回到了湖南。

这使得曾国藩悔恨交加,决心参劾其失徽州之罪,以申军纪。

曾国藩此举,本无可厚非,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对,指责曾国藩忘恩负义。

李鸿章“乃率一幕人往争”,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

曾国藩说:“我自属稿。

”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待矣。

”曾国藩气愤地说:“听君之便。

后来,李鸿章负气离开祁门,辗转波折,欲复归至曾的门下,曾国藩则大度相容,并写信恳请李鸿章回营相助。

一次,李鸿章在与曾国藩畅谈时,直率地指出他的弱点是儒缓,即胆子小与效率差,这两个字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曾国藩的致命缺点。

曾国藩既有邵蕙西、李鸿章这样的诤友,也有吴竹如那样的挚友,这也是曾国藩德业能够不断长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是1843年2月的一天,吴竹如与曾国藩交膝谈心,谈到他平生的交道,把曾国藩以知己相许,他说:“凡是阁下您所有的以期望许诺下的古语,信了它就足以滋长您自以为是的私念,不信它又恐怕辜负了您相知相许的真情,我只好自始至终怀着恐惧的心理”几句话,不愠不火,不恼不怒,字字力若千斤。

曾国藩当即记下了他的感受:

听了吴竹如的几句话,我惊然汗下,竹如对我的敬重,简直是将神明收敛在内心。

我有什么道德能担当得起呢?连日来安逸放肆,怎么能成为竹如的知己?实在是玷污竹如啊!

因曾国藩处世交友贵雅量,所以他从不苛求于人,而是待人以诚。

(3)诚待天下,善类相从

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与自己交往密切的人力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把别人能力化为己用的人。

曾国藩早在办团练伊始,就发布《招某绅耆书》,招人入局:

我奉命协助帮理团练,稽查捉拿贼匪,接受任务以来,日夜忧心忡忡,惟恐有误,担心自己见识不广,考虑不周,因此孜孜以求,希望家乡的贤人不要嫌弃我,肯慷慨前来相助,借此来广泛地采纳众议,周密地听取意见,以求补救我的疏漏。

所以我经常或是寄信请人出山,或是热情欢迎来宾,广招英雄豪杰,咨询高见妙法,这、一片耿耿之心,想来能得到大家的体谅。

……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凭众人的智慧而完成。

如果能使众多的贤士都汇集而来,肝胆相照,那么,即使是坚固的金石也能穿透,又有什么艰难不能克服呢?

曾国藩对他的弟弟说:

求别人辅佐自己,时时刻刻不能忘记这些道理。

获得人才是最困难的,过去有些人做我的幕僚,我也只是平等对待,对他们不是很钦敬,以今天来看,这些人是多么的不可多得。

你应该常常把求才作为重要的任务,至于那些无能的人,即使是至亲密友,也不应久留,这主要是担心有才的人不愿与他们共事。

后来,曾国藩领兵出征,官至督抚、钦差,更加注意时时网罗人才。

不仅自己如此,对他弟弟也发出如此忠告。

他在《致沅弟》信中说,成大事的人,以多选助手为第一要义。

满意的人选择不到,姑且选差一点,慢慢教育他就可以了。

就是说要时时注意笼人,不能因为没有十分可意的就不去用人。

而对于那些才华出众之人,曾国藩不论何时。

一旦得知便千方百计笼络过来,为己所用,如对郭意诚就是这样。

郭意诚,字昆焘,湘中名儒。

因颇具文才,咸丰、同治年间,中兴诸老无不与他交往友好,各自都想将他罗致自己幕下。

但郭意诚极爱其妇,日不远离,故总是力辞不就。

曾国藩也最赏识郭意诚其才。

为了把他引出来帮助自己,曾寄书戏谑郭。

书中云:“知公麋鹿之性,不堪束缚,请屈尊暂临,奉商一切。

并偕仙眷同行,当饬人扫榻以俟。

”郭意诚出自对曾国藩的信服,接书后立即赶至湘军营幕见曾国藩,但并未偕仙眷同行。

故曾国藩又命他速归,并作书日:“燕雁有待飞之候,鸳鸯无独宿之时,此亦事之可行者也。

”郭意诚得书,一笑置之。

但接受了曾国藩的邀请,决心出来供职。

据说,郭意诚在曾国藩幕下是干得很好的,成为曾的得力助手,不少奏折函件都出自郭之手。

曾亦对他关怀备至,或准他的假,让其多回家,或命他将夫人接来,不影响他们的夫妻生活。

1858年,郭意诚有一段时间告假居家,因故未及时归营,曾国藩连续发过几次信催其速归。

曾国藩于1858年6月4日,在《致澄弟信》中说:“公犊私函意诚均可料理”,足见曾国藩对郭意诚的信任。

曾国藩就是这样,时时不忘求人自辅。

只有时时不忘,才能抓住时机,笼人有术,把别人招纳不来的人才吸引过来,以佐事业之辉煌。

3.自己做好,别人方能做好

做任何事总要自己起带头作用,你做得好,别人才能说好;你做得不好,别人说好,那叫拍马屁。

曾国藩的做人原则是:不让别人从后面抓住把柄,要让别人在人前人后都说真话。

实际上,曾国藩也面对一大堆坏话,但他用自己的良心过滤,把不满过滤掉,自己变得坦荡起来。

这叫人以好为好,不以坏为坏。

要善于御人,必须先善于御已。

不会御己,岂能真正御人?否则是胡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可以圆滑,可以通达,可以诚实,可以阴阳。

但在曾国藩看来,不论人际关系多么复杂,自己做得好,才是第一位的,因为要想让大家服你,你没有能力做好事,怎么能驾御别人呢?因此,要善于御人,必须先善于御己。

不会御己,岂能真正御人?否则是胡扯!

“自律、求过”是曾国藩修身处世的必求,无论居官为人,还是领兵打仗,他都能以身作则,先行于前。

这便给了他手下之人这样一个启发:“凡事他都以身作则,则己犯错,必当重治。

”“好将手下有好兵”,曾国藩极力自御以率其众,所以他的左右头领、食客幕僚之言行从未敢有过,这便是曾公的控御之道,“以身作则,御人必先自御”的高超之处。

为官为政者须凡事有个准则,否则上行下效,整个一个办事系统必将陷入一摊混乱。

(1)不妨自我责备

曾国藩通过自身省察,总结出一套办法,他称为“四知”。

在许多场合,他都强调这“四知”。

他在家书中说:为人之道有四知,大道有三恶。

三恶(即有三方面的忌讳)是指天道忌讳弄巧作假,忌讳知足常乐,骄傲自满,忌讳有贰心于人。

贰的意思是多疑、不忠诚、没有耐心。

四知包括《论语》末章的知命、知礼、知言,曾国藩又加上一条“知仁”。

他解释说:仁的意思是宽恕。

“自己要自立得让别人也能自立;自己想显贵让别人也能显贵。

”恕也是一条原则。

立的事物应该是自己完全有能力立的;通达,四通八达没有阻碍,无论是周围的还是远方的人都能信服你,心里都归服你。

《诗经》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四方的人没有不想归服的。

)《礼记》说:“推广它把它放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合。

”这就是达。

我打算全凭自己办自己的事,就不能让他人没法立事;我能够四处无阻,不能让别人一步都走不开。

这就是使人自立,使人显达的原则。

孔子所说的,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能强迫别人去做。

孟子所说:“取人之长,教人向善。

”这都是宽恕的意思,也就是仁。

知道并理解了这层,就能有广博的见识,宏大的度量,否则便闻目塞听,孤陋寡闻了。

因此,我在那三方面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条“知仁”的原则。

曾国藩还将“三字诀”作为为人的一些具体要素加以实施。

他曾说:最近几日的失误,由于心弦张得太紧,没有舒展柔和的意思。

以后做人,应当以一个“松”字为诀窍。

这夜,睡得非常舒服,约略体会到“松”这个字的意味。

连日来,我每每想修身之道,能在十个“三”字上用功,还不失晚年进境。

十个“三”字是: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寡。

这十个“三”,我在京师的时候,曾经以匾额的形式挂在室内。

在江南,曾刻成印章。

三忌,即天道忌讳巧,天道忌讳盈,天道忌讳贰。

三薄德,指幸灾乐祸,一薄德,违逆命运而测推疑妒,二薄德;妄下议断,强化皂白,三薄德。

三知,指的是《论语》末章所说的“知命、知礼、知言”。

三乐,也就是读书声一出如金石之音,一乐;宏奖人才,引导人天天向上,二乐;辛勤劳动后的憩息,是三乐。

三寡,指的是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用这十个“三”字时时反省体察,难道不是初虽有失,而终得成功吗?

总之,曾国藩是为人处世的高手,化不可能为可能,闯过人生险阻!

(2)雁群总跟头雁飞

曾国藩虽然自己主张不“贪”不“欲”,但他纵观天下,发现“勇于事者”乃是“皆有大欲”之人。

这一点在他重回两江总督任上,欲励精图治的时候感触更深。

曾国藩回到两江总督任上的时候,地方兴革千头万绪,但以他为官多年的经验,最主要的是先抓上两件大事:一件是整顿吏治;一件是肃靖地方秩序。

这两件大事抓不出成效,就什么也别想做好。

然而,由于湘军自身的遗留问题,却捆住了他的手脚,使这两件大事都宣告搁浅。

吏治败坏是封建社会末期无法医治的弊端。

尤其清朝末期,可以说无官不贪,官场黑幕重重,腐蚀着整个国家机构,使它一天天腐烂,走向最后的衰亡。

曾国藩创办湘军的过程,客居湖湘各省,吃够了地方官的苦头,也看清了官场的黑暗。

待到他任两江总督后,几乎把三江原有的地方官一举革尽,全换上了自己的亲信。

开始时他强调选用官员的标准是“能做事,不爱钱,不怕死”。

他认为随自己作战多年的湘军将领大体上是符合这三条标准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即使是他亲自选拔的官吏,到地方做了官,几乎没有几个是这样的人。

何况,湘军将领之多,保举做官之泛,他根本就控制不了,更何况,即使做官之前确实条件较好,但放到清朝那个腐败的政治体制之下,不久也就同流合污,所谓出污泥而不染者在当时只是一句空话,或者说微乎其微。

所以,连他自己也只能承认,“凡能任事者,无不好名,无不贪财”,若果不为名为利,又如何能投到湘军之中拼命呢?冷眼看一看他的湘军将领和由这些将领变成的地方官员,他才感慨地说:“安得有人乎?勇于事者皆有大欲存焉!”

现在,要由他自己来整顿他亲手提拔、保举的官吏。

这些官吏表现什么样他不难知道,在战争中,尤其攻破金陵之后,湘军将领哪个不大掠大抢,由此闹得全国尽人皆知。

所以,真要整顿起来,等于自我否定,自我大暴露。

当时他所处的地位那么险恶,自己刚刚从前线败回两江,从官文等满贵的明枪暗箭丛中钻了出来,哪里还有勇气再动湘军将领及湘系官员的手术呢!

他自知吏治的重要,问题的严重,非整顿不可,但却无法下手,也不敢下手。

他向赵烈文问计,赵回答他:要搞吏治,必须先从江苏布政使丁日昌开刀。

丁日昌原为江西万安知县,因贪污庸劣而被革职,时值曾国藩在江西万分困难之际而投入幕府,为一厘局文员。

同治元年(1862年)随李鸿章到上海,被李提为苏松太道,兼任江南制造局总办、两淮盐运使,后又被李鸿章保荐为江苏布政使。

丁日昌为人贪婪成性,又任苏松大道和盐运使肥缺,贪名极重。

赵烈文说:“使若辈在位,吏治非江河日下不已。

”然而曾国藩听后却为难地说:“你知道我的苦心吗?丁日昌之流与少荃至好,我与少荃势同一家,丁虽是小人,他为少荃筹前敌财用,我又怎能我治他的手下呢!”就是说,李鸿章的亲信就是他的亲信,丁日昌人虽贪鄙,但他把贪侵的钱供李鸿章军饷。

所以丁再坏也不能裁治。

连最明显的坏官都不敢轻动,又何谈整顿吏治?

看来,曾国藩对如何解决有大贪欲又“勇于事者”所造成的吏治腐败现象也深感为难。

同类推荐
  •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这是一本严肃思考和探索企业如何永续发展(百年企业)的、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现实和未来的、兼具理论深度与可读性的著作。改革开放30余年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继续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到了面临代际传承、转型发展、突破创新的关键时刻,政商学界开始普遍探索如何构建百年企业的话题,本书分别从百年企业发展的时空之谜、复杂之谜和生命之谜这三大终极问题进行百年长考。
  • 品牌延伸战略研究

    品牌延伸战略研究

    本书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十年来品牌延伸的研究现状,对企业多元化战略、品牌、品牌资产、品牌延伸、品牌延伸绩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作者具体分析了影响品牌延伸的五个因素:品牌竞争力、延伸产品与母品牌的相似度、消费者因素、外部市场环境、品牌管理能力。同时,作者制定了适合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一系列延伸策略,从实践的意义上提出了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时具体应注意的事项,为提高延伸成功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 迎“人”而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9大方略

    迎“人”而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9大方略

    本套书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将人力资源管理分网人之渠、识人之眼、选人之方、用人之道、励人之道、育人之法等9大模块,详细介绍每一模块的方法和标准,让总经理的“管人”难题迎“人”而解。
  • 店长必备手册

    店长必备手册

    全书分为店长的素质、职责与形象,员工管理,团队管理,促销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店面日常运营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店面卫生管理,店面安全与防损管理,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大部分,以管理实务、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店长日常操作与管理的要点。
  • 创业板炒股一点通

    创业板炒股一点通

    中小投资者获利创业板实战技巧全书,分享创业板“盛宴”的实操读本。尝新也需理性,操作更需指导,跟风要靠技巧,赚钱讲究策略。带你揭开创业板神秘面纱,教你如何一打就中,让投资少些盲目、多点理性,投资不投机。
热门推荐
  • “荆公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荆公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的科学心理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试验、演讲等方式阐述的,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人物和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科学心理,本人在马斯洛著作《关于科学 的心理学:一种探索》和《存在心理学探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科学心理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养成的科学心理,靠心态推进人生成功,靠心态进行自我实现。
  • 知实篇

    知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云归明

    云归明

    上古神族轩辕王氏位主东方,地处东方福泽之地,天宫一派祥和,自上古神族大战之后,轩辕神族大将所生无几,四大神君之首的白虎神君因大战之时神身被毁,坠入六道轮回。。。。
  • 疯狂预言师

    疯狂预言师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本是一国皇子,却是一代废柴,我该何去何从?蜡黄色的经书有何来历?《大预言术》吗?那我就要成为大预言家!
  • 流离火

    流离火

    揭幕一场青春最后的烟火,毕业前你得学会残忍。当所有的兄弟离散,苍凉感弥漫在十八的大学最后一年,深埋心机的新生祝小希陷十八于不义,邪恶的4暮则不失时机的诱引着她内心深处的小恶魔,翩翩佳公子曲莫浮能一字洞穿十八心思,她将如何抉择善恶的一念之间?难道真的像4暮说的那样:第一次做坏人很艰难,就像女人的初夜。被青春的流火冲淡的爱情给每个人都带来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无所畏惧的左手却在舞厅灯光亮起的瞬间毫不犹豫的推开十八,深谙世事的曲莫浮能救别人却救不了他自己,从来不打女人的他却狠狠的落掌在自己最爱的女孩身上。谁是谁的王子?谁是谁的公主?谁又是谁最后的青春?我们再也不能像上个世纪那样青青涩涩的恋爱了,如果注定爱不成才是那场青春的爱情,那么,就当我们都爱过了吧。(本书VIP收费阅读期限从即日起至2012年8月21日,将于2012年8月22日下架)
  • 海南杂着

    海南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总裁的专宠娇妻

    腹黑总裁的专宠娇妻

    一场因为协议交易而存在的婚约,她心甘情不愿,他心甘情愿但是心怀鬼胎另有目的。他们之间的日常相处火花四射,对抗处处上演。别人是一吻定情,他吻她结果睡到医院去了!而对她来说,这个男人是个阴晴不定的人!当她决定深情相付时,他却说:“你不过是我的一颗棋子罢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为谁成神:王麟传

    为谁成神:王麟传

    “哼,我师傅叫李圣仙帝”“哈哈,你师傅是李圣仙帝,我还是李圣仙帝的弟弟呢”“你……”“你什么你,你去死吧”“师傅,你来了……”“谁敢伤我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