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1100000001

第1章 空间探测器(1)

星河灿烂,深空路遥。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不久,人类向地外星球进军就提上了日程。现在,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经遍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在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人类对深空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首先是利用航天技术的优势,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日地空间环境,例如考察高空辐射带、宇宙射线、太阳风等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其次,开发太阳系资源,在月球、火星上建立永久性空间基地,甚至为向这些地外星球移民创造条件;再次,通过对各大行星形成的研究,考察地球形成的历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同时发现更多的新天体,揭开宇宙演化的奥秘,寻觅宇宙人的踪迹等。第一个月球探测器进入太空30多年以来,人类已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太阳系各个天体进行了广泛考察,获得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资料,加深了人们对太阳系空间的认识,甚至改变了过去长期建立起来的旧观念,并为进一步征服太阳系创造了条件。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盖天说”

资料显示,“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该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而地是方形的,酷似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所以,该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虽然“天圆地方说”符合当时人们粗浅的观察常识,但实际上却很难自圆其说。比如方形的地和圆形的天怎样连接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于是,天圆地方说又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高悬在大地上空,中间有绳子缚住它的枢纽,四周还有8根柱子支撑着。但是,这8根柱子撑在什么地方呢,天盖的伞柄插在哪里,扯着大帐篷的绳子又拴在哪里?这些也都是天圆地方说无法回答的。

到了战国末期,新的盖天说诞生了。新盖天说认为,天像覆盖着的斗笠,地像覆盖着的盘子,天和地并不相交,天地之间相距8万里。盘子的最高点便是北极。太阳围绕北极旋转,太阳落下并不是落到地下面,而是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像一个人举着火把跑远了,我们就看不到了一样。新盖天说不仅在认识上比天圆地方说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古代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空间探测器在新盖天说中,有一套很有趣的天高地远的数字和一张说明太阳运行规律的示意图——七衡六间图。古代许多圭表都是高8尺,这和新盖天说中的天地相距8万里有直接关系。盖天说是一种原始的宇宙认识论,它对许多宇宙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同时本身又存在许多漏洞。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精确的测量,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中“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说法后,盖天说从此便破产了。

“浑天说”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它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日月在东升以前和西落以后究竟停留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一直使古人困惑不解。直到东汉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完整的“浑天说”思想,才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该学说认为,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浑天说中天的形状,不像盖天说所说的那样是半球形的,而是一个南北短、东西长的椭圆球。大地也是一个球,这个球浮在水上,回旋漂荡;后来又有人认为地球是浮于气上的。不管怎么说,浑天说包含着朴素的“地动说”的萌芽。

事实上,用浑天说来说明日月星辰的运行出没是相当简洁而自然的。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天球上,白天,太阳升到我们面对的这边来,星星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到了夜晚,太阳落到地球的背面去,星星升上来。如此周而复始,便有了星辰日月的出没。

浑天说把地球当做宇宙的中心,这一点与盛行于欧洲古代的“地心说”不谋而合。不过,浑天说虽然认为日月星辰都附在一个坚固的天球上,但并不认为天球之外就一无所有了,而只是说那里是未知的世界。这是浑天说比地心说高明的地方。

浑天说提出后,并未能立即取代盖天说,而是两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但是,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显然要比盖天说进步得多,能更好地解释许多天象。

另一方面,浑天说手中有两大法宝:一是当时最先进的观天仪——浑仪,借助于它,浑天家可以用精确的观测事实来论证浑天说。在中国古代,依据这些观测事实而制定的历法具有相当的精度,这是盖天说所无法比拟的。另一大法宝就是浑象,利用它可以形象地演示天体的运行,使人们不得不折服于浑天说的卓越思想。因此,浑天说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到了唐代,一行等人通过大地测量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使浑天说在中国古代天文领域称雄了上千年。

“宣夜说”

资料显示,宣夜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卓见的宇宙无限论思想。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则已明确提出。“宣夜”是说天文学家们观测星辰常常喧闹到半夜还不睡觉。据此推想,宣夜说是天文学家们在对星辰日月的辛勤观察中得出的。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还是西方古代的地心说,乃至哥白尼的日心说,无不把天看做一个坚硬的球壳,星星都固定在这个球壳上。宣夜说否定这种看法,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绝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是什么本轮、均轮来束缚它们。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这在古代众多的宇宙学说中是非常难得的。这种宇宙无限的思想出现于2000多年前,是非常可贵的。

除此之外,宣夜说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的。这种十分令人惊异的思想,竟和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结论不谋而合。

宣夜说不仅认为宇宙在空间是无边无际的,而且还进一步提出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彻底的、无限的思想。它在人类认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惜宣夜说的卓越思想在中国古代没有受到重视,几至于失传。

“地心说”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后来经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

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做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球形”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提出“运行轨道”的概念,设计了一个本轮——均轮模型。按照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在一定时期里,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预测天象,因而在生产实践中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中世纪后期,随着观测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但是,信奉地心说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于地心说本身的错误造成的,却用增加本轮的办法来补救地心说。起初这种办法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小本轮增加到80多个,但仍不能满意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了。到了15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日心说”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一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日心说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挪向太阳,这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却是一项非凡的创举。哥白尼依据大量精确的观测材料,运用当时正在发展中的三角学的成就,分析了行星、太阳、地球之间的关系,计算了行星轨道的相对大小和倾角等,“安排”出一个比较和谐而有秩序的太阳系。这比起已经加到80余个圈的地心说,不仅在结构上优美和谐得多,而且计算简单。更重要的是,哥白尼的计算与实际观测资料能更好地吻合。因此,日心说最终代替了地心说。

在中世纪的欧洲,托勒密的地心说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因为地心说符合神权统治理论的需要,它与基督教会所渲染的“上帝创造了人,并把人置于宇宙中心”的说法不谋而合。如果有谁怀疑地心说,那就是亵渎神灵、大逆不道,要受到严厉制裁。日心说把地球从宇宙中心驱逐出去,显然违背了基督教义,为教会势力所不容。为了捍卫这一学说,不少仁人志士与黑暗的神权统治势力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付出了血的代价。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为了维护日心说,最终被教会用火活活烧死;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也因为支持日心说而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监禁;开普勒、牛顿等自然科学家,都为这场斗争作出过重要贡献。

“大爆炸说”

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公布了一个震惊科学界的发现,这个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样的结论: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即宇宙在高速地膨胀着。这一发现促使一些天文学家想到: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就可能有一个膨胀的起点。天文学家勒梅特认为,现在的宇宙是由一个“原始原子”爆炸而成的。这是大爆炸说的前身。俄裔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接受并发展了勒梅特的思想,于1948年正式提出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

伽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由最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始火球”。根据现代物理学,这个火球必定迅速膨胀,它的演化过程好像一次巨大的爆发。由于迅速膨胀,宇宙密度和温度不断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化学元素(原子核),然后形成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物质。气体物质又逐渐凝聚成星云,最后从星云中逐渐产生各种天体,成为现在的宇宙。

这种学说一般人听起来非常离奇,不可思议。在科学界,也由于这个学说缺乏有力的观测证据,因而在它刚刚问世时,并未予以普遍的响应。

到了1965年,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使大爆炸说重见天日。原来,大爆炸说曾预言宇宙中还应该到处存在着“原始火球”的“余热”,这种余热应表现为一种四面八方都有的背景辐射。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伽莫夫预言的“余热”温度竟恰好与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相当。另一方面,由于有关的天文学基本数据已被改进,因此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出来的宇宙膨胀年龄,已从原来的50亿年增到100~200亿年,这个年龄与天体演化研究中所发现的最老的天体年龄是吻合的。由于大爆炸说比其他宇宙学说能够更多、更好地解释宇宙观测事实,因此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目前,大多数天文学家都接受了大爆炸说的基本思想,不少过去不能解释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它是最有影响、最有希望的一种宇宙学说。

“星云说”

太阳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令人完全满意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提出过许多学说。其中,“星云说”是提出最早,也是在当代天文学上最受重视的一种学说。

最初的星云说是在18世纪下半叶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来的。由于他们的学说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因而人们一般称之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他们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行星。

星云说出现以前,人们把天体的运动变化看做是上帝发动起来的,称之为“第一次推动”。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用自然界本身演化的规律性来说明行星运动的一些性质,无疑对这种荒谬的观点是一个有力的打击,也为天文学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不过,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只是初步地说明了太阳系的起源问题,还有许多观测事实却难以用它来解释。所以,星云说在很长时间里陷入了窘境。直到本世纪,随着现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十年里恒星演化理论的日趋成熟,星云说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现代观测事实证明,恒星是由星云形成的。太阳系的形成在宇宙中并不是一个独特的偶然的现象,而是普遍的必然的结果。另外,关于太阳系的许多新发现也有力地支持了星云说。

同类推荐
  • 探索世界:破译地球密码

    探索世界:破译地球密码

    水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雷电云雨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要保护地球?怎样保护地球?地震、火山、海啸、泥石流……这些,你必须懂得!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地球所处的星际空间,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内外部运动,详细解释了云雨风雪、海市蜃楼、温泉潮汐等自然现象的形成,以及地震、火山、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爆发的原因,帮助青少年科学地认识地球,保护地球,守护共同的家园。帮你打开一个未知的世界,带你了解地球的性格,破解地球之谜!
  • 气象:阴晴冷暖早知道

    气象:阴晴冷暖早知道

    本书是关于气象的科普读本,向读者介绍了众多奇怪的天气现象:千姿百态的云、五彩缤纷的雪花、神秘的大雾、怪雨、奇特的龙卷风等。内容涉及所有的大气现象及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些天气气候热点问题,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气象科学,强化人们的气象意识,帮助读者了解气象,用好气象服务产品。图文并茂,理论与现象结合,阐述简明,通俗易懂,适合广大青少年及对气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

    本书对世界核能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描述了核能发展既漫长又曲折的道路,展示了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充足能源、环保能源的广阔前景。
  •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发生的自然过程,按照内秉属性,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地质过程和生物过程四类,每一类又是由许多个别过程所组成的系统。对这四类过程的研究,相应地形成了海洋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
  • 复活的古城

    复活的古城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沧桑的岁月冲逝了多少陈年旧事,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多少远古文明,厚重的黄土尘封了多少悠久文化,古城遗迹中又隐藏了多少千古秘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凭着考古学者手中的铁铲,人们试图破解历史的密码。
热门推荐
  • 绝宠废材九小姐

    绝宠废材九小姐

    穿越为绝品废材?我去,逆天升级,这也叫废物?修为飙升,丹药遍地,众兽环伺,谁敢来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从此,并四族,战四国,斗圣宫,上天入地唯吾独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双魔威

    无双魔威

    欲忘新书《武战九天》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
  • 末世丧尸为皇

    末世丧尸为皇

    末世动荡,丧尸为皇,亲爱的简介被我家丧尸啃了╮( ̄▽ ̄)╭
  • 深宫怨伶

    深宫怨伶

    瑞喜进宫了,封为美人。一朝宫墙内,只盼君王怜,可惜两年过去,皇上却从来没有召她侍寝。不过瑞喜并不着急,因为她的玉女神功还没有练成,不足以在床第间杀了那个君王。选秀女就像抢银行,收益很大,但后患无穷。深宫女子,一旦卷入尔虞我诈,想抽身就是南柯一梦了……
  • 花花皇后:诱个皇帝当后台

    花花皇后:诱个皇帝当后台

    她在沙滩上穿了,比基尼砸到正在泡澡的美皇帝,不但没杀她竟然还好吃好喝的养着,美名其曰小狗,好啊!敢情拿她当宠物?算了,古代美男千千万,留得小命在,咱不怕没人疼!可她的主人怎么这么小气,他左拥右抱也就算了,她跟王爷牵个手就横眉竖眼,谁怕谁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网游之月儿弯弯续

    网游之月儿弯弯续

    一届校花迷上网络世界,加入全息游戏的队伍。凭借灵活的身手和出色的反应速度,她成为了全服最强大的玩家。在这里,她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有的是旧识,而有的却是新欢。时间如白驹过隙,渐渐的她记起了当年的自己,记起了自己的使命,这是她还如何做回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月儿弯弯呢?本文是女强文,有打怪的具体过程,有严格的升级显示,还有细腻的感情描写。虽然是女强,但女主只会喜欢男主,不喜勿入。
  • 做衣服

    做衣服

    山本耀司是世界时装界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他被时尚界奉若神明,却称自己是“反时尚”的:“我对时尚并无兴趣,我只对怎么剪裁赶兴趣”;无数人渴望拥有以他之手设计的衣服,他却拒绝制作主流的西服,更愿意为各种边缘人士做衣服:“我只给自己的同伴——那些坏家伙们设计衣服”;本书首次详尽地阐述了他的造衣理念和方法,他对美的服装和女人的独到见解,对背影的迷恋,对剪裁的坚持,对快时尚的厌恶……温情回忆了他的童年、母亲,和友人。收录了对山本耀司的100个问题,披露时装大师背后的人生细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山本耀司。
  • 魂穿:忠犬老公好乖乖

    魂穿:忠犬老公好乖乖

    "艾嘉满心不情愿,嫁给了同样被逼无奈的诸葛谦。婚礼当天,他的“女友”来抢婚,艾嘉才知道自己要嫁的男人居然是个gay!一场车祸,诸葛谦被撞,醒来后才发现自己竟然魂穿成了一只德牧!变成狗狗之后的诸葛谦,被毫不知情的爱狗人士艾嘉收养!诸葛谦从狗狗的视角去看身边的人,原本善良温和的“女朋友”背地里却一心只想谋夺他的财产;原本看上去一张面瘫脸的艾嘉居然也会撒娇卖萌,这个过程真是各种颠覆,各种幻灭!不过老天保佑,诸葛谦终于恢复人身了。再面对“女友”的时候,他只觉得寒心又恶心。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觉得,越来越离不开艾嘉了,总之,这是一个原本以为自己是gay的男人,慢慢扳直了,爱上一个女人的故事。
  • 妻难为:調教白莲花

    妻难为:調教白莲花

    一个被灭门的白莲花遵从父亲的遗愿忘记报仇,却被追杀被师妹自保而推下悬崖与一个落难的异姓王相遇,或许被讨厌软弱与太善良的性格,男主角决定調教这朵白莲花雪姬看着眼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男人,真的没有复仇吗?在那个男人不信任自己的臣子,砍断自己的左膀右臂,究竟是谁让国家如此繁荣昌盛,让邻国偷窥着这肥肉,没有文臣叶西扬,也没有武将百里炼,那个皇帝拿什么保护繁荣昌盛的国家?
  • 盖世神通之葫芦娃

    盖世神通之葫芦娃

    世间之路本是混沌不堪,命运之轮本是噩噩不倦。世情看不看破都是世情,收不收你只能看我心情。你只看到我的神通,却没看的我的伤痛;你有你的功力,我有我的法器;你否定我的门派,我决定我的做派。你嘲笑我凡人一个,不配修神,我可怜你只是谁谁谁的后代;你可以轻视我的资历,我会证明我的辈分其实很拽。神通是注定艰难的修行,路上少不了争斗和使坏,但那又怎样,哪怕打遍天下也要活的痛快。我是金刚葫芦娃,你再唧唧歪歪,我就收了你让与蛇精同在。